网站无障碍
首 页>中共安康市委政策研究室>专题专栏>机关党建>党组织生活 > 正文内容

决战决胜谢坪访谈录之: 驻村“第一书记”——曾红林

2019-08-29 16:47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大小:【

编者按:“百日决战”如火如荼之际,小研采访了市委政研室驻谢坪村第一书记曾红林。三周前,他在村里被不知名的虫子叮咬,胳膊一度肿胀得吓人,大家都很挂念他的身体状况。轻伤不下火线的他已经痊愈,继续与市委政研室另一位驻村队员张浪平投入总攻。

曾红林,男,1976年2月生,中共党员,大学文化,先后在旬阳县蜀河镇政府、县统计局、县委农工部、县委办公室工作,2010年8月任市委政研室科长。2018年2月选派到汉滨区双龙镇谢坪村担任第一书记。今年以来,先后被安康市委、汉滨区委、双龙镇党委表彰为脱贫攻坚优秀第一书记,被市直机关工委表彰为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被推荐参加了全省优秀年轻干部和扶贫锻炼挂职驻村第一书记学习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

  近期,小研作为市委政研室实施“领导定向攻坚、中层驻村破难、干部包片合围”机制的参与者之一,采访了驻村第一书记曾红林。这位看起来有邻家大哥的形象,戴着眼镜、略显斯文,平时话不多的曾书记,谈起谢坪村的脱贫攻坚工作逸兴遄飞、各种情况了然于胸。

小研:谢坪村脱贫攻坚工作得到了各级的肯定和群众的认可,你个人也把从镇到区到市的表彰奖励拿全了,向你表示祝贺!

  曾红林:谢谢!谢坪村脱贫攻坚之所以有目前的成效,是市委政研室领导及全体干部倾力支持、驻村工作队和镇村干部协力奋进的结果,也是市扶贫局、市住建局、市农业局、市交通局等许多部门鼎力支持的结果,这么多人付出努力,我个人收获荣誉,可以说受之有愧。要感谢的人很多,特别要感谢与我并肩战斗的队友张浪平同志!

市委政研室从2013年以来一直包联帮扶谢坪村,先后有杨海东、徐彬彬、叶军、张昭等多名同志驻村开展帮扶工作,2018年我和单位的张浪平同志接过了驻村帮扶的接力棒。先行驻村的同志为谢坪村的脱贫攻坚工作付出了太多,可以说,我们这个后来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收获了丰硕成果,我们也将全力以赴,把谢坪村的脱贫攻坚工作向前推进。

小研:我知道你很低调,我们先谈谈谢坪村的变化吧。

曾红林:6年来,谢坪村发展条件、村容村貌,村民生活质量发生显著变化,可以用五个给“更”来概括:一是家业更殷实全村建成3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区级现代农业园区、2个养殖专业合作社,茶叶2000多亩、魔芋1870亩、中药材700多亩,长期居住在村的户大多数都有自己的家业,有226户贫困户镶嵌在产业链上。二是交通出行更快。新修水泥路9.9公里,改造提升14公里,新修了2座便民桥,全村水泥路里程达26公里,实现到组全覆盖。三是用电质量更高。实施了电网改造,彻底结束4个组不通电的历史,实现了同网同价。四是生活条件更好。188户搬迁安居,105户危改提升,95%户集中供水,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运转,建成“四室”分设标准化卫生室,村民小病能就近就医。五是发展精气神更足。开展新民风建设,表彰自强标兵激励,落实脱贫攻坚政策,村民发展的劲头更足了。我包的一个贫困户一见面就说:现在共产党的政策好,我们不能光靠共产党给,自己还得奔一点儿。

小研:不愧曾经是“政研室基础稿第一笔”,总结得真好!但是我也听说你年初还写了一份检讨,到后来因为工作优秀又受到市区镇表彰,是否有一种坐“过山车”的感觉?

曾红林:是的,那是今年2月谢坪村党支部被定为软弱涣散党组织的那段时间,尽管双龙镇党委领导告诉我是因为扫黑除恶大起底查出一名村委员涉及刑事处罚不满五年等因素,才把谢坪村定为软弱涣散党组织的。但我内心确实很压抑、很煎熬,因为我是第一书记,抓党建促脱贫责无旁贷,我经过痛苦的反思,主动向室领导写了书面检查,这是我平生第一次写检讨。

有错必改,有误必纠。面对软弱涣散组织整顿工作,我和村支部书记及其他班子成员没有灰心丧气,变压力为动力,把整顿工作作为加强支部建设、提升能力素质的重要机遇,采取“上级点、自己找、群众提”相结合的办法进一步剖析根源、制定措施。我们以强思想聚人心为整改突破口,室主任陈文斌专门到村同班子成员、园区业主谈心谈话,让我们放下包袱、轻装前进,副主任萧诚驻村的一个晚上和我谈话到天亮,室领导派出政办科长、室党支部组织委员杨海东协助村上走访党员、征求意见,积极探求党组织活动规范化、党员学习教育常态化的可行办法等,我们根据党员居住就近原则划分了党小组,实行支部委员联系党小组制度,建立流动党员微信群,使党员能以不同形式参与理论学习、了解工作动态,增强党员的党员意识和组织意识。支部从建机制开始抓起,完善了“三会一课”、党员学习教育、党员积分管理和党务村务财务制度并规范上墙。牵头每季度开展一次村“两委”班子集体谈心谈话和组织生活会,提醒查误纠偏,强化村班子党性观念。协调镇党委增派了一名曾长期担任领导干部、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到村担任支部书记助理,联动配合抓好党建工作。支部班子抓强了,脱贫攻坚的各项工作自然就更顺了,我由衷地感佩习近平总书记讲过的道理“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支部”。

小研:除了组织生活正常化之外,还有其他什么变化?

曾红林:思想一换天地宽,尤其是今年,市委政研室组织资助村班子成员和村内农业园区业主到江浙学习现代农业、集体经济发展经验,大家开了眼界,对标对表发达地区党支部,把学来的、想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探索形成了“扶贫资金+产业园区”“扶贫资金+乡村旅游”“扶贫资金+异地置业”的集体经济实现路径,今年可实现集体经济收入14.3万元,发展集体经济做法得到副市长何邦军的批示,在市脱贫办简报刊发交流。半年来的整顿提升,抓党建促脱贫取得了明显成效,党员参与支持村上发展建设的积极性显著提升;集体经济积累也增加了,开始有钱给村民办事了,村班子的威信也就提高了。

小研: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需要照顾,你是怎么克服驻村困难的?

曾红林:投身脱贫攻坚的驻村干部这么多,每个人的家庭都有不同的困难,与一家三口都在脱贫攻坚一线且不属于同一个县区的同志相比,我这点儿困难根本不值一提,尤其是我作为市委政研室多年的后备干部,更应该冲在脱贫攻坚一线。

小研:讲讲你自己吧,让我也受一下教育。

曾红林:如果非要我说的话,驻村后最内疚的是对孩子照顾不到。孩子刚上三年级,自此独自上学、不再接送,他妈妈单位工作也很忙,有时出差或下乡,孩子就一个人在外边买饭吃,次数多了感到很委屈,给我们说:别的孩子都是爸爸妈妈陪着吃饭,就我是一个人。有一次,妻子在外地培训学习,那天晚上,孩子哭着给我打电话说正在打雷闪电,直叫唤“我害怕”。我虽然心酸,但为了缓解他的情绪,鼓励他,“你是男孩子,要做一个大胆勇敢的男子汉,从小学会独立、学会自理,等你长大了就会非常了不起。”令我感到欣慰的是,孩子在一次次的独处中,慢慢成长了。

小研(眼圈发红):脱贫攻坚奉献的不仅是工作队员,整个家庭都在奉献。谈谈你到村后个人最大的感受和变化。

曾红林: 我到市委政研室工作近10年,多次承担市委贯彻中省一号文件实施意见的起草工作,参与过很多综合材料包括农业农村方面的综合材料起草工作,加之我出生在农村,成长在农村,自认为对农村工作相对熟悉,但若干年后再回到农村,“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我真的没有想到,汉滨区还有条件这么差、扶贫任务这么重的贫困村。记得寒假我带着孩子驻村,领他看搬迁前还没有拆的土房子,里面光线昏暗,孩子非常惊讶地问我:这样的房子也能住人?村庄空心化、留守老龄化、农户兼业化、诉求多元化等新“三农”特征在谢坪村不同程度呈现,我们的工作面临着“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的难题,几件棘手的事情处理下来,原来对农村工作熟悉的自信顿然消失,满眼都是熟悉中的陌生。此时此刻,我才真正理解了室领导说“政研干部在脱贫攻坚应该领悟的真谛,就是要把文章写在大地上”“如果连谢坪村都搞不好,以文辅政就成了空话”的涵义。

小研:那你是怎么打开工作局面的呢?

曾红林:这个没有巧,就是真心为群众办事,才能打开工作局面。到村后,我用一个月的时间跑了全村29个组70%的在家贫困户,摸清和掌握了全村的贫困情况和帮扶措施。要知道咱们村41.2平方公里呀,曾经是过去一个大乡的管辖范围,现有在册贫困户就达241户584人。我详细记录走访中群众反映的问题,在第一时间向室领导汇报,室领导在单位人力、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要钱给钱、要人给人,尽力满足驻村帮扶需要,倍增了我驻村帮扶的信心。在走访中,发现一户贫困户两位老人80多岁、儿子肢体残疾只能跪地行走,生活非常困难,我们驻村工作队就把自己买来生活的米面油送给他们,并作为重点关注的对象;一户残疾贫困户反映创业缺资金,我就和张浪平一块去联系残联,帮他争取了创业补助资金5000元。一年多来,在各方面的支持下,先后为10名贫困学生申请到4万元助学金,争取5万元资金修建2座便民桥解决了2个组群众出行不便问题,为40多户群众解决就业增收、厨卫改造、生活困难等问题。谢坪村民看我很实在,把我当成了知心朋友,有啥事情都会第一时间给我说,比如哪儿下大雨受灾了、哪家猪得病了都主动给我打电话。由于村民信任,我们解决问题的难度也小了,有一条通组路最后的50米由于占地纠纷村上协调多次也未能达成一致,我们出马后,与村干部一道现场调解现场划线,两个多小时就解决了问题。

小研:距离谢坪全面完成所有脱贫退出考核指标还有30多天了,怎么看、怎么干?

曾红林:我对9月30日完成任务是有信心的,谢坪村脱贫退出的基础是厚实的。市委市政府作出“百日决战”部署以来,政研室实施了“领导定向攻坚、中层驻村破难、干部包片合围”工作机制,形成了尽锐出战、合力攻坚的浓厚氛围。根据“百日决战”工作部署,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和脱贫退出标准,划分了四个阶段推进任务落实。第一阶段、第二个阶段任务已经完成,道路、饮水、电力、村卫生室等硬件指标全部达标,移民搬迁镇内安置点已全部交钥匙,正在赶工装修;安排了34个公益岗位解决产业带贫力度不到贫困户就业问题,对10户兜底户提请提高保障标准,收入达标的问题也已基本解决。目前第三阶段进入尾声,正在逐户核查、补缺补漏。第四阶段是9月份对标验收、完善资料。当前,最为紧迫的是住房装修,要确保9月30日前全部搬迁入住。

小研:谢坪村脱贫攻坚最大的特色是什么?

曾红林:绿色种养产业是谢坪村最大的特色和亮点,全村已建成4个现代农业园区,共发展茶叶、魔芋、中药材、猕猴桃近5000亩,这是谢坪脱贫退出的底气,也是未来产业振兴的厚重支撑。

市委政研室一开始帮扶谢坪村,就将抓产业作为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第一位工作,立足谢坪山水资生态优势,错位发展茶叶、魔芋、中药材等,去年又新建1个冬桃基地和1“八月炸”专业合作社,第5个现代农业园区即将建成命名。正是因为我们一任接着一任干、一锤接着一锤敲,才有了现在的产业规模,一个村建成这么多的现代农业园区,在全市也是不多见的。

下一步,我们将依托现有的产业基础,发展以休闲观光、农耕体验、民宿康养为主的乡村旅游,采取反弹琵琶的方式,以三产促一产带二产,形成一二三产融合、提升产业发展综合质效。谢坪良好的生态是我们可持续发展最大的本钱,为此,我们组织实施了“两长两员”制度,对全村山林、河流实行区域网格化管理,构建“总山长、总河长+宗地山长(护林员)、流域河长(护河员)”两级管理体系,加强山水生态资源保护,促进生态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邀请国务院原参事王石奇、原广西旅游局副局长、桂林市副市长潘建民到村调研指导,帮助理思路、明方向,编制《谢坪村乡村振兴规划》;开展民俗文化普查,挖掘文化元素,用《谢坪故事》和村史丰富乡村旅游内涵;争取资金装路灯、建网络,美化人居环境,为谢坪村乡村旅游创造条件。目前,已组建乡村旅游发展公司,首期由谢坪村集体与园区业主合作开发的精品民宿项目已经启动,为安岚高速即将通车带来的乡村旅游新高潮提前布局。

小研:写材料的人看重问题导向,除了好的一面,你认为谢坪村持续发展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曾红林:从脱贫攻坚工作的视角来看,谢坪振兴有四大问题需要解决。一是如何留住人来建设发展村子的问题还需在意。虽然谢坪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几年吸引了一批有志回报家乡的青年才俊回村发展,但大多数青壮年还是选择在外创业发展,目前全村仍有240多名青壮年劳力在外务工,只有他们愿意留在村里搞建设,谢坪的发展振兴才更有希望。留不住青年人,表面上是农业主导产业比较效益低,根子是人们对农村落后、农业弱质、农民弱势的感观认识还没从根本上变化,打工仔都比当农民有面子。在市委政研室领导的谋划下,谢坪力推乡村旅游产业,实现三产融合、链条延伸,拓展就业岗位和增收空间,通过旅游把外边的人引进来,依靠就业增收把当地的人留下来。这只是谢坪村建设美丽乡村留人的第一步,在谢坪村的大地上实现“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还要走很长的路,甚至是几代人的路。二是在倡导弘扬新民风中保持淳朴传统还需着墨。谢坪村民风淳朴、重情感、有事都能互帮互助,随之而来也产生了酒席事项不断增多、份子钱愈来愈重的不良人情风。为此,我们修订《村规民约》明确酒席事项范围及标准,举办集体升学礼,与受助大学生家庭签订《承诺书》,带头践行“诚孝俭勤和”新民风,赋予淳朴民风新的时代内涵,但这并非是朝夕能够改变的,在人们头脑中写文章比改造提升产业更难。三是持续减贫和发展振兴的长效机制问题还需破题。谢坪村在脱贫攻坚中完善了路、电、水等基础设施,目前主要通过公益岗位进行管护,今后用什么样的办法来管护需要不断探索。我们逐渐发展起来的集体经济,如何培养村民的股权意识、集体意识、民主意识,如何监管资产资金的运营、防控管理经营风险,确保集体资产不断壮大、村民长期受益,也需要进一步破题。四是组织带头人培养和党员发展的问题还需着力。谢坪村和许多村一样,年轻人外出的多,能人都在这里面,在年轻人中培养党员、在党员中培养村级后备干部难度较大,这既需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留住人,更需要从大政策上提升村级干部职位的吸引力。我认为这是谢坪乃至全市最大的难题,没有组织振兴就没有人才振兴,谢坪村的党建工作怎样扭住关键点,这是我近来思考最多的问题。

小研:最后小结一下吧。

    曾红林:一年多时间,我和张浪平已经变成了谢坪人,在与同事、家人、朋友谈到谢坪村时,便会不自觉的说“我们谢坪村怎么怎么样……”。感谢组织给我驻村扶贫的平台和机会,感谢这个大课堂、大舞台、大熔炉教会我实践真理、体味人生,使我品格得以锻造、党性得以淬炼。驻村帮扶的历练,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不会虚度年华,不敢辱没使命,更不能辜负组织的关心培养。希望能够让谢坪的富裕、人生的丰饶铸就无悔无愧,让我未来老去的时候,这段光阴值得回忆。

作者:董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