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首 页>中共安康市委政策研究室>调查研究>调研成果 > 正文内容

关于镇坪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的思考

2018-01-16 09:00 来源:
字体大小:【

一、基本情况

全县辖7 58 个行政村,总人口112365.9万。常用耕地面积8.67万亩,林地面积 210万亩。近年来,全县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按照“一业主导、多业并进”和猪、沼、园绿色现代循环农业发展思路,强化生猪产业主导地位,加快推进特色种养业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不断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截至目前,发展草本药材 6万亩,建成 5000亩以上中药材基地村2个,100亩标准化示范点10个,新发展林下黄连0.6万亩,振兴、安德两个药材加工生产线已建成。全县新发展魔芋种源基地5277 亩、规范化大田魔芋3360亩、林下魔芋 15590亩、庭院魔芋1080亩,全县魔芋总面积超过2.8万亩;建设魔芋产业重点镇1个,新发展魔芋产业重点村2个;建成县级以上魔芋产业示范园8个,创建县级以上魔芋产业园区6个,培育魔芋龙头加工企业1户,鲜芋年加工能力达4000吨以上。

二、存在的问题

镇坪县跟全省、全市一样,农业依然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仍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从大的方面看,农村发展滞后和主导产业不强仍然是主要矛盾,从“三农”自身来看,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一)农业基础设施脆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发展问题多。镇坪山大、沟深、坡陡、地碎,气侯差导大,具有自然条件的复杂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优势资源的局限性等特征,农业基础脆弱、自然灾害频繁,农田水利、产业技术的支撑不够有力,导致特色产业发展困难问题多。一是产业培育缺乏坚守。长期以来,全县特色产品种类多、质量优,但产品数量少、规模小、效益差。产业发展过程中,对县域特色资源认识不清、市场把握不准,规划布局不够科学,政策措施不尽合理,缺期行为较严重,领导缺乏长期坚守,群众盲目跟风。二是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能力不强。“大户不大、龙头不强”,特色产业缺乏“龙头”带动,企业的品牌文化意识不到位,组织化程度较低(专业合作社多为有名无实),面临风险规避难、土地流转难等问题。三是资金投入不足。国家各种农业建设项目投入相对分散,缺乏统筹协调,政策性资金使用效益不高;县级财政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资金有限,刺激产业发展的政策力度不够;金融支持乏力,农民贷款难,龙头企业融资难,企业科技研发投入严重不足,创新意识不强。四是服务体系不健全。科技人才严重匮乏,公共服务部门能力水平受限,多元服务主体发展滞后,难以跟进产业发展需要。五是工作推进机制待完善。大农业、大融合意识没有真正形成,市场与政府对接不到位,资源难以有效整合,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有待建立完善。

()农村主导产业发展滞后,农业现代化、组织化、产业化程度低。镇坪县属北亚热带山地湿润气候区,垂直差异大。高山区和低山区的季度转换相差70天以上,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显著特点。雨量充沛,但降雨量和降水日数分布不均,南多北少,夏丰冬欠春秋多,土壤属性多元,这样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多数农作物都能生长,客观上使农业产业小而杂、小而全。各搞各的,因为缺少坚持,做大的没几个。除了市场影响外,主要还是没有品牌,缺少特色。农业生产化肥、农药使用过多过滥,现在离了化肥、农药,生产将无法进行。这样必然导致农产品品质不高,在市场上毫无优势可言。就连国家地理原产地标志的洋芋,也未能形成品牌效应。富硒产业名气不小,但没有核心产品,市场份额很低。产业市场好的时候一哄而起,市场低迷的时候赶快转向,如果缺乏坚定不移、锲

而不舍的抓,要壮大一项产业很难。

()农村社会管理难度越来越大。随着人口流动性增加、随着农村从传统村落向集中安置区转变,新型社会关系正在形成,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更加复杂,农村空壳化、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作为农业供给侧核心要素的劳动力,已经出现不足。目前,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主要是中老年人,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由于劳动力不足,部分农户将离家远的坡地撂荒,部分村、组撂荒问题已很严重。同时农村社会管理面临新的形势,农村传统文明面临新的挑战,农村社会管理任务艰巨。

三、对策与措施

在镇坪县这样一个农业和农村人口都占大头的山区县,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农民不富、全县不富,农村不稳、全县不稳,农业上不去,全县发展就上不去,一定要准确认识问题,始终坚持“三农”重中之重的地位不动摇,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抓好农村各项工作,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推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要坚定不移地实施“生态立县、产业富民、工业强县、旅游兴县”战略,牢固树立“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立县战略不动摇,把镇坪“天然氧吧、巴山药乡、养生天堂”的名片打响,抓住高速路三年后贯通的机遇,主动融入西安和渝东北经济区,发展“全域农业+旅游”模式,实现人人参与,所有农户都是股民,打造旅游避暑胜地,推动经济持续发展。

(一)突出发展特色高效产业。 围绕发展思路,应树立“大产业、大融合”发展意识,将三次产业和“第六产业”科学布局,“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一次规划到位,彰显特色产业的基础地位。一是在特色产业方面,应突出发展重点。大力发展猪、药、芋主导项目,积极发展山林经济、冷渔业等多种经营,重点突出园区承载、创新经营体系,着力培育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走集约、循环发展之路。二是加快现代农业装备、现代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努力建成一批运用企业化生产管理方式组织和安排农产品生产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三是大力培育农品加工、流通企业,形成种养结合、一三相融、接二连三的复合业态,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大幅提升特色产业的综合效益。

(二)着力培育新型市场经营主体。坚持把新型市场经营主体培育纳入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大决策范畴,进行专题研究。重点扶持具有一定基础和规模、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竞争力强的特色产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切实解决好产品品牌不响、市场销路不畅等关键环节问题,力争打造年产值过亿元的企业1个以上、过2000万元的企业3个以上,让龙头企业引领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积极发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合作经济组织作用,建立完善利益机制,努力提高组织化程度,建强特色产业基地。

(三)有效整合特色产业发展资源。 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整合集中全县人、财、物等要素资源。加大政府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和涉农资金整合力度,抓住国家财税体制改革后地方政府可支配财力逐步增加的机遇,创新利用好政府统筹的各类资源,主要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加强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挖掘和留住乡土人才,推行科技特派员抓基地建设的工作机制, 全面提升服务产业发展能力;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快确权登记颁证步伐,通过健全土地流转服务机构,规范流转程序,建立土地流转风险防范制度等形式,加快推进土地流转,促进农村“三变”改革;大力推进农村金融体制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抓紧推进扩大农村贷款有效担保物工作,培育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民间金融机构,有效探索农业保险,破解产业大户融资难题。

(四)重视特色产业品牌打造。高度重视品牌经济的研究和应用,集中精力将“高山、生态、富硒”作为巴山明珠来打造。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申报国家地理标志、驰名商标和名牌农产品等进行重点奖励扶持, 着力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建立一批产品标准,认证一批原产地标志。加大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充分利用新型经营主体便于管理的优势,率先在农业园区内建立统一的生产标准体系,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加快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测体系,严把产品产地、出厂、市场、检疫关口,严格实施农药、兽药残留检测监测;大力支持农业园区建立产品质量自检体系,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五)出台相关扶持政策,推进改革落地实施。完善“一村一企一产业”脱贫模式,出台金融扶持政策,企业农户可以凭各种权属抵押贷款,入股分红。进一步做实“支部+合作社+贫困户”发展模式,可探索把政府投资的基础设施建设等公益性项目以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按程序由村集体负责实施,所得收益作为村集体股份入股到合作社或企业,出台以奖代补政策,项目资金直接补助到村集体,在带动贫困户的同时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实现滚动持续发展。

(六)建立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加快推进实施产业富民工程,应统筹协调各方面力量,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办公机构应以统筹协调为重点,加强对产业基地、经营主体、服务体系、合作组织、产业文化等环节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建立信息台账和资料库,强化项目实施督查,为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理论、技术和政策措施支撑;继续强化乡镇和涉关部门职责,突出服务职能,重点是检查、考核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发展情况,核心是考核农民增收指标,保障产业富民工程高效实施。

(七)加强农村管理,确保社会长治久安。要紧紧围绕农村社会管理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扎实推进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保障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一方面,要创新管理方式。进一步加大农村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力度,提升农村资源利用效率和服务水平,统筹推进城乡公共资源和设施共建共享,特别要重视农村“三留守”问题,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的关爱和服务;健全完善农村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大力开展“诚、孝、俭、勤、廉”为主要内容的新民风建设,加强现代文明理念、文明行为、文明习惯培训教育,抓好环境保护、实用科技、法律法规等知识教育,提升农村、农民文明程度,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另一方面,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引导基层党员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增强为民服务的能力;完善村干部报酬正常增长机制,加大村干部和党员队伍的教育、培训、管理和监督力度,切实提高村级党组织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能力;着眼于农村体制改革的新形势,加快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整体对接、协调发展的城乡一体化党建工作新格局,努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服务“三农”工作的坚强堡垒。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