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首 页>中共安康市委政策研究室>专题专栏>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 正文内容

安康市建设健康城市宣传提纲

2017-05-05 08:48 来源:
字体大小:【
    1、什么是健康城市?
    答:健康城市是世界卫生组织面对城市化问题给人类健康带来挑战倡导的一项全球性战略行动,目的是呼吁关注城市健康,系统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的健康问题,是新常态下城市发展追求的更高境界和基本方向。在我国普遍把健康城市理解为从城市规划、建设到管理各个方面都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保障城乡居民健康生活和工作,使城市成为人类社会发展所必须的健康人群、健康环境和健康社会有机整体,核心内容是实现城市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健康和谐相处,使城乡环境更加优美宜居、更加幸福文明。
    2、为什么要建设健康城市?
    答: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布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李克强总理提出“建设健康中国”理念;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健康中国”建设作为国家战略目标,纳入“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的意见》作出了探索开展健康城市建设,实施健康中国2020战略,努力打造卫生城市升级版,全面促进群众身心健康的总体部署,2015年7月陕西省人民政府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爱国卫生实施意见》,将我市列为全省首批健康城市建设试点市之一,目的就是要通过我们的行动和实践,探索一条西部欠发达地区建设健康城市的具体路径,不断促进城市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城市品位,优化社会资源,营造良好的健康服务和环境支持,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好的享受生命、享受健康、享受生活,为建设“秦巴明珠”和“美丽富裕新安康”注入新的强大活力。
    3、怎样理解建设健康城市的重大意义?
    答:健康城市作为城市全新的发展理念,与科学发展主题、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主线高度一致,反映城市发展的内在要求,代表城市发展的基本方向,是实现循环发展和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必然趋势。
    建设健康城市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健康城市建设是卫生城市、园林城市、森林城市、文明城市、环保城市、生态城市等城市创建工作的最高目标,可以说凡是影响城市卫生和居民健康的所有因素都可以作为建设健康城市内容,建设的领域涉及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城市公共服务配套、环境保护及生态建设、园林绿化、食品安全、公共场所、社会治安、安全生产、社会救助、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及生活保障、住房就业和接受教育程度、健康知识普及和健康促进、健身运动、居民文明素养等多个方面,是一项长期的、持久的发展过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不仅谋求建设目标的不断完善,而更加注重建设目标的客观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建设健康城市是提高群众幸福指数的重要途径。建设健康城市倡导将居民健康融入所有公共政策,充分考虑群众健康需求,努力化解影响群众健康的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实现健康服务、健康人群、健康环境、健康产业以及健康社会的有机结合,提升公众健康水平,保障社会和谐稳定。通过开展健康城市建设工作,不断改善健康环境,强化健康服务,培育健康人群,营造健康社会,发展健康产业,畅通健康信息,使城乡环境因健康城市建设而更加优美,城市更宜居,社会更文明,使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更加幸福安康。
    建设健康城市是巩固提升创卫成果的现实需要。历经8年不懈努力,我市荣膺国家卫生城市称号。但创卫工作永远在路上,创建成功只是实现了阶段性成果,巩固提高才是永恒主题。健康城市与国家卫生城市一脉相传、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是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强调要通过依法行政手段解决城市管理问题,创新城市管理模式,健全城市管理体制,从城市市容市貌、市场供给、食品安全、医疗安全、公共卫生安全、饮用水安全、交通秩序等方面强化行政监管,实现城市管理法治化、规范化。建设健康城市的理念和目标,体现了转变发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要求,丰富了新时期爱国卫生运动的内涵,对于巩固提升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加快城乡环境卫生状况改善、创新工作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国家卫生城市的“升级版”和“加长版”。
    建设健康城市是保障群众身心健康的有效措施。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当前,我国正在进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按照保基本、强基础、建机制的要求,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开展健康城市建设动员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共同解决健康问题,通过建立健全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加快公立医院改革步伐,完善基本药物制度,普及健康知识,落实健康促进行动,促进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我市医疗卫生事业正处在加快发展阶段,面对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卫生人才培养、服务体系完善、医疗资源整合和社区卫生、农村卫生、公立医院改革、基本医疗保障、国民健康指标提升等重大问题,开展健康城市建设对于落实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尤为重要。
    4、建设健康城市应坚持的原则是什么?
答:以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健康发展,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属地管理、市区联动,彰显优势、弘扬特色的原则,紧紧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以促进全民健康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完善健康环境支持和健康服务平台,大力推进“健康细胞”和健康氛围营造,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身心健康和社会保障需求,让人民群众在健康城市建设过程中受益和满意。
    5、我市建设健康城市的范围?
答:以中心城市建成区为重点,将恒口、五里、大同、关庙、张滩、县河、吉河、瀛湖、流水镇纳入建设范围。同时,选择1个条件较好的国家卫生县城开展健康县城建设试点工作。
    6、我市建设健康城市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答:采取“统筹兼顾、分段实施、重点突破、循序渐进、点面结合、示范带动”的思路,结合安康实际,整合各方资源,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持续推进具有安康特色的健康城市建设模式,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养老保障、人人享有15分钟卫生服务圈、人人享有15分钟体育健身圈、人人享有安全食品、人人享有舒适宜居环境、人人享有清新空气、人人享有洁净饮水,城乡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处于国内同等城市领先水平的目标。
    7、我市建设健康城市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答:一是着力营造健康环境。把健康理念融入城市规划,深入实施突出核心、提升江南、重心北移战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喊响做实民生城建,扎实推进“里子”工程,健全公共服务要素,有效解决“垃圾多、污水多,市场少、公厕少,出行难、停车难”等城市难题。强力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大规模开展绿化建设,重点解决城边缺树、身边缺绿问题,让市民群众步行500米就能到达城市公园绿地。加强汉江水质保护,确保一江清水永续北上。狠抓大气污染防治,决不让雾霾遮住了安康美丽天空。严格监管噪声污染,营造宁静的城市空间。进一步加大城市管理力度,巩固提升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抓整改、促提升、防反弹、建机制,推进城市管理向精细化、网格化、数字化、法治化转变,确保市容环境整洁优美干净卫生。
    二是全面优化健康服务。持续加大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和紧急救援服务能力建设,促进卫生服务向健康管理转变。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优化医疗服务资源配置,不断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就医秩序。积极探索和引入大病商业保险,加快推进新农合、城镇职工、居民医保“一站式”报销服务,形成具有安康特色的医保体系。全面落实中医药扶持政策,强化中医“治未病”和特色专科建设,加大医疗机构对口支援,支持民营医院发展,推广责任医师团队家庭签约服务模式,建立分工明确、流程清晰、转诊顺畅的服务体系。完善重大疾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健全心理咨询服务管理,积极防治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精神病等重特大疾病。整合妇幼保健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资源,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控,不断提高孕产妇和儿童危重症救治能力。强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平台建设,落实家庭健康服务责任,加大医疗机构与社会服务机构、养老机构之间的业务协作,形成规模适宜、功能互补、安全便捷的健康养老服务网络。健全残疾人康复救助制度,提高残疾人康复服务能力,努力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
    三是全面培育健康人群。深入推进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加强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使群众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广泛开展健康宣传教育培训,整合宣传资源平台,组织丰富多彩有益身心的健康文化活动,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健身运动指导和健康咨询服务队伍,打造具有安康特色的群众性体育品牌。大力推进“健康细胞”和健康氛围营造,落实全民健康素养和健康需求基线调查,普及优生优育知识,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强化疾病预防控制,加大重点人群预防保健,实施健康步道、健康长廊、健康主题公园和“健康小屋”建设,积极探索和推广居民自我健康管理模式,组织开展各类应急自救基本技能的培训、测试和演练,不断提高市民群众应对突发事件的自救互救意识和能力。
    四是统筹搭建健康信息。完善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普及城乡居民“健康卡”应用,做好重点人群健康现状调查、科学分析、健康体检和规范化管理,健全居民健康探访登记和评议制度,切实提高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积极推进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健全远程会诊、患者满意度评价和基层信息管理系统,开展远程会诊和预约诊疗,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加强临床路径、医学影像应用和医疗卫生信息互联共享,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有效降低医疗费用。加大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健康信息终端建设力度,统筹协调疾病预防、妇幼保健、卫生监督执法等公共卫生信息网络建设和资源,抓好居民就医“一卡通”,实现“政府一张屏、群众一张卡”的信息服务模式。
    五是大力发展健康产业。以国家主体功能区试点示范建设为引领,加快“飞地经济”和“三区两园”发展,构建循环产业体系,确保城市发展绿色、循环和低碳。立足富硒资源优势,着力打造富硒粮油、富硒畜产、富硒果蔬、富硒山珍、富硒水产、富硒茶饮六大富硒产品品牌以及“中国硒谷”地域品牌。加快中药材物流中心和药源基地建设,整合城区医疗卫生资源,培植和发展大型医疗集团,打造公共卫生服务“新平台”。大力推进中药养生保健和健康休闲产业建设,发挥安康绿色生态优势,依托丰富水资源和旅游资源,引导休闲养老、休闲健身、休闲疗养、休闲旅游、餐饮娱乐等产业健康发展。
    六是积极构建健康社会。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建立和完善社会治安整治、消防安全排查、安全生产管理联勤联动机制,有效防范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大力实施中心城区中小学校改建扩建和“五校北迁”,促进教育资源优质化、均衡化、普及化。健全城乡城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工伤、失业以及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发展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事业,确保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加强保障性住房规范化管理,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和公租房、廉租房建设,构建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和商品房市场供应体系。加大技能培训和就业援助,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退役军人、返乡农民工、困难群体创业置业。加强食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环节监管,切实保障食品安全。强化文明交通教育培训,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开展绿色出行、健康出行活动,革除交通陋习,降低交通事故。
    8、我市建设健康城市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答:一是健全组织保障。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建设健康城市指挥部,由市委书记、市长担任总指挥,市委各常委、市政府各副市长担任副总指挥,分管副市长担任责任副总指挥。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市城市管理局(市创建办公室),全面负责建设健康城市工作组织实施。按照“硬抽人、抽硬人”原则,充实创建办工作力量。同时,各级各部门也相应成立领导机构和工作组织,全面抓好各项建设任务。
    二是明确责任分工。充分发扬“迎难而上、锲而不舍、团结协作、奋勇争先”的双创精神,坚持“市区一体、以区为主、各负其责、条块结合”的工作思路,组织第三方机构对中心城市健康城市建设开展基线调查和现状分析,加快制定完善我市建设健康城市工作规划、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对建设任务进行细化分解,明确标准要求、责任分工和完成时限。各部门各单位要制定具有行业特点、安康特色、操作性强的具体行动计划、配套措施和支持性政策,健全制度,夯实任务,强化领导,狠抓落实。
    三是加大资金投入。结合正在编制的“十三五”规划,科学谋划健康城市建设重点项目,进一步加大项目支撑,继续坚持“民生城建、双创总揽”工作机制和“为了群众、依靠群众”的理念,持续深化医疗、教育、体育和社会保障等体制改革,切实将群众健康融入所有公共政策,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吸纳民间资本等措施,建立多元投入机制,确保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四是营造工作氛围。采取层层动员的方法,号召全市齐心协力,齐抓共建。充分发挥新闻媒体舆论宣传主渠道作用,开设专栏、专版、专刊和专题报道,围绕《安康中心城市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宣传工作方案》(安创指字【2015】24号)文件要求,全方位立体式做好健康城市建设宣传工作。坚持舆论宣传、社会宣传、培训教育多管齐下,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和平台,多渠道、多层次开展健康城市建设知识宣传教育培训活动,使健康城市建设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形成人人关心、支持、参与健康城市建设的浓厚氛围。
    五是严格考核奖惩。坚持市创建办经常性督导,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不定期视察,以及媒体、社会监督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健康城市建设检查督办。把健康城市建设工作纳入年度综合目标责任和各级领导政绩考核内容,制定科学考核办法,健全监督奖惩机制,加强督查考核工作,对健康城市建设项目成绩突出、成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