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首 页>中共安康市委政策研究室>深化改革>改革动态>典型动态 > 正文内容

紫阳县“全程代理”政务模式的调查

2017-11-03 16:12 来源:
字体大小:【

    2013年以来,紫阳县“全程代理”模式在实践探索中始终走在全国前列,先后有13个省、120多个县区领导到紫阳视察调研和考察学习。2017522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开展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方案》,紫阳政务成为全国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县。

    一、主要做法

    紫阳县位于陕西南端,总面积2204平方公里,辖17个镇、175个行政村,35万人。2013年底,紫阳县委、县政府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作为转变政府职能、提高为民实效的突破口,全面推行“一窗受理、内部运作、网络处理、电子监察、限时办结、统一送达”的“全程代理”运行模式,彻底杜绝了行政审批服务过程中“吃拿卡要、生冷硬蹭、推诿扯皮和群众多头跑”的现象。四年来,共受理群众办事36万件,实现了办结率100%、群众满意度100%。方便了群众办事,提高了行政效率,促进了职能转变,实现了清正廉洁。

    (一)公开县级权力清单,权力晒在阳光下。紫阳县对县级部门审批事项逐项进行清理和规范,把分散在51个部门的418项审批事项、公共服务事项汇总成权力清单,并在互联网公开,全县418项审批事项审批时限平均压缩到法定时限的50%以内。通过公开权力清单,部门明明白白审批,群众清清楚楚办事,规范了审批行为,把权力关进了制度的笼子。

    (二)中心集中统一办理,办事只进一个门。紫阳县将51个部门的418项审批事项全部纳入政务中心集中办理,各部门不再受理审批业务,推行“AB”岗工作制度,实行双休日正常上班,解决了两头受理、体外循环的问题,实现了中心之外无审批,杜绝了过去“领导批来批去、部门转来转去、群众跑来跑去”的现象,有效防止了职能部门独立审批体制下存在的监管缺失、暗箱操作所带来的审批不透明、不阳光的问题。

    (三)实行电子联网审批,办审双方不见面。紫阳县建立了电子行政审批系统,采用“一事一号一流程”的方式,对即办件即来即办,承诺件、联办件、上报件群众只在窗口提交申报资料,窗口及所属部门负责全程办理,在规定时限办结,形成了前台窗口受理、后台部门审批、过程中心管理的审管分离格局,变过去群众跑为现在干部跑。设置21个镇便民服务中心,由县政务服务中心统一管理、联网服务,统一审批乡镇68项审批事项。

    (四)设立统一收费窗口,织牢贪腐防护网。中心设置了银行服务窗口,实行“一窗式收费”,统一收取中心所有行政审批和便民服务费用,禁止窗口工作人员向办事群众和企业直接收费,窗口人员与钱“不见面”,系统自动生成缴费单据,既方便群众缴费,又杜绝了搭车收费、乱收费、人情收费等违规行为,使审批行为更加规范、廉洁,铲除了滋生腐败的土壤,建立了廉洁审批的“防火墙”。

    (五)建立电子监察系统,审批过程全管控。紫阳县建立了电子监察系统,群众办事的受理、审核、批准、办结等审批服务各个环节全程跟踪、预警提醒、考核汇总,每个环节办理时间精确到秒。通过建立电子监察系统,做到了行政审批和电子监察同步,实现了审批服务第三方全过程监督,使群众办的每一件事、每一个流程都置于政务中心管控之中,减少了审批过程中的人为因素、人情因素,有效地提升了审批效率和服务质量。

    (六)破解重批轻管难题,监管服务更务实。通过改革,将各部门审批业务全部收归政务服务中心,仅需要工作人员113人,近300名干部不再从事审批服务。部门审批事项全部收归政务中心后,这些职能部门改变了靠审批实施管理的习惯,加强了服务指导和监督管理,从根本上杜绝了过去“重审批、轻监管”和“以审代管”的做法,节约的审批人力资源又充实了监管力量,为做好后续监管服务提供了保障。

    (七)坚持科学精细管理,打造最优质服务。制定出台了《紫阳行政审批违纪违法行为责任追究办法》;规范服务行为,邀请专业机构对中心工作人员进行政务礼仪培训;为增强服务意识,建立了激励机制;

    二、工作成效

    一是深化了政务公开。按照“有权必有责、权责相一致、权责受监督”的要求,组织开展行政权力、责任、监管、中介服务等清单编制工作,让权责全部归位。对每个权责事项都编制了详细的信息表和流程图,明晰了明确了政策依据、申报材料、办事程序、承诺时限、收费标准、前置审批等事项信息,让群众详细了解审批事项的具体内容和操作过程,对“政府权力”一目了然。

    二是方便了群众办事。通过把审批事项全部纳入中心集中办理,实现了中心之外无审批,避免了审办人员见面,根治了群众办事门难进、人难找、脸难看等诟病。编制了面向群众和企业的《办事指南》和面向政府职能部门的《业务手册》,统一办事标准并对外公布,清晰告知部门“哪些事项应该入门”、工作人员“事情应该怎么办”、群众和企业“可以获得什么服务”,从根本上解决了群众办事摸不着门、找不着人、办不了事的问题。

    三是提高了办事效率。通过对审批事项进行全面梳理、优化流程、简化程序、下放权力,按照“即办件直接办理,承诺件承诺办理,联办件并联办理,上报件负责办理”的操作模式,不断优化办事流程、压缩审批时限、严格限时办结。

    四是实现了清正廉洁。通过推行“全程代理”运行模式,形成了审办分离格局,彻底杜绝了搭车收费、乱收费、人情收费等违规行为,使审批行为更加清正、廉洁,筑牢了廉洁审批的“防火墙”,树立了清正廉洁之风。

    五是转变了政府职能。引入三方监督,提升了群众信任度和满意度,实现政府管理由“审批型”向“服务型”转变,政府工作人员由“管理员”向“服务员”转变,体现了“执政为民”、“勤政便民”的根本要求,促进了服务型政府建设。

    三、几点启示

    科学的顶层设计离不开基层的实践创新,简政放权能否落地有声,办事群众和企业能否“买账”,县镇两级发挥着重要作用。紫阳在推进简政放权的探索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点启示:

    (一)党政同责是基础。简政放权是政府的“自我革命”,打破部门和个人利益格局必然面临阻力。为确保简政放权落到实处,紫阳县成立了由县委书记、政府县长任组长和责任组长,县政府常务副县长和县纪委书记任副组长的行政审批改革领导小组,由县纪委、县政府办牵头,实行党政同安排、同督促、同推进,用强大组织保障为推进简政放权、促进职能转变破艰除难。县委政府一班人自觉带头拿起“手术刀”、带头啃起“硬骨头”,既当改革促进派,又当改革实干家,从而加快了紫阳政务服务改革步伐。通过落实党政同责,坚持以上率下,在全县上下形成你追我赶、竞相改革、生机勃勃的新兴局面,使各项改革措施在紫阳落地生根、多点开花。

    (二)审管分离是核心。将县级部门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事项全部纳入县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推行“全程代理”运行模式和并联审批,铲除了腐败滋生的温床,提高了行政审批效率。围绕“放好管好”目标,坚持“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严格落实监管责任,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出台严格审批事项后续监管责任追究办法,畅通群众投诉举报渠道,调动社会力量监督,防止权力真空、监管缺位,彻底根除了“重审批、轻监管”、“只审不管、以审代管”的弊端。

    (三)技术创新是支撑。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建立“窗口与部门联动,线上与线下协动,干部与群众互动”联通机制,县镇两级审批服务信息共享、数据互通,联网审批乡镇68项行政审批事项;推出“阳光365”网上办事大厅、微信公众账号、手机APP审批平台,实现网上办事、网上审批,提高了审批效率,方便了群众办事。实行电子监察系统跟踪,审批全程可控、可视、可查,用“电脑”管住“人脑”;实行一个窗口收费,系统自动生成缴费单据,杜绝了乱收费、乱减免现象。建立“互联网+”紫阳热线线上便民服务中心,开发紫阳云平台、大数据,县镇村三级信息员队伍共享数据,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呼叫中心24小时专人接听群众来电,打通了一条信息化服务群众的“高速路”。

    (四)制度保障是关键。建立以群众满意为导向的完备制度体系,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将部门窗口及个人工作情况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占年度综合考评总分10%;群众对窗口工作人员审批服务进行现场评价,县社情民意调查中心每半年对服务对象随机回访,结果及时公示评比并自动生成汇总。制定了《紫阳行政审批违纪违法行为责任追究办法》,对审批部门、部门负责人、审批人员、窗口工作人员4个层次、32种违纪违法行为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建立民意导向用人机制,行政审批服务群众满意度低于75%的镇或部门,递减科级干部推荐名额;群众满意度靠前的增加推荐名额;对连续两次群众满意度低于80%的干部实行提拔任用“一票否决”,倒逼干部服务提速提质。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