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首 页>中共安康市委政策研究室>深化改革>改革专题 > 正文内容

安康建立“四选推优”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机制

2018-09-28 20:29 来源:
字体大小:【

编者按:

我市探索实行“四选推优”(党委推选、量化比选、调研差选、面试圈选)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机制,引发了各方面关注。相关做法被中省媒体刊载报道,并得到省委领导批示肯定。现将该项改革经验予以刊发,供学习参考。

 



一、改革背景

为政之要,首在举人;为政之要,重在用人。选人用人是关系一个地方长远利益和发展未来的战略问题。安康市优秀年轻干部储备不足、学历层次不高、专业干部资源匮乏,严重制约着县级领导干部队伍整体结构和功能发挥。在全市县处级领导干部中,年龄在40岁以下、第一学历为全日制国民教育大学本科的屈指可数,造成了高学历层次年轻干部在全省缺乏竞争力的现状。作为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深化改革、社会治理和党的建设等任务非常繁重,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奋力实现“追赶超越、绿色崛起”的每一个领域、每一项工作都需要优秀人才,迫切需要一批德才兼备、堪当重任的优秀年轻干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安康市委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最大限度拓宽年轻干部选用视野,兼顾干部成长的渐进性和内在规律,按照“既要数量充足、又要质量优良”的要求,实施“155”工程,计划用2年时间,分层分类培养储备10080后左右的县级后备干部,5085后左右的副县级后备干部,50090后左右的科级后备干部,形成全链条、全景式遴选方式,尤其是创新实施了“四选推优”机制,将素质好、学历高、能力强、人品好的年轻干部推荐出来,建立年轻干部培养选拔“绿色通道”,激励年轻干部在建设西北生态经济强市的生动实践中脱颖而出、建功立业

二、主要做法

(一)党委推选把首关,突出政治标准“硬杠杠”把党委(党组)推荐作为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首要环节,切实发挥领导把关作用。首把政治关,将政治标准作为首位标准“硬杠杠”,突出“五看”,看理想信念是否坚定、“四个意识”是否牢固、贯彻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否严明、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是否坚决、大是大非面前立场是否鲜明,坚持首关不过,余关莫论。严把廉洁关,对所推荐人选进行廉政鉴定,并由党委(党组)、纪委(纪检组)负责人进行“双签字”。把好资格条件关,严格落实市委关于优秀年轻干部年龄、学历、任职经历、基层工作经历、年度考核等五个方面的资格条件,坚持“看学历不唯学历”,对获得市级以上表彰奖励的,适当放宽学历条件。在此基础上,党委(党组)通过集体研究形成专题书面报告,对推荐人选的政治表现、廉洁自律、资格条件、档案审核等形成结论性意见。

(二)量化比选察素质,打破辩才识才“旧框框”。精心设计综合考试、分析比选的内容要素,既把住基本素质底线,又避免会考不会干等问题,不让“应试型”干部得利,令综合素质优秀的干部吃亏。在综合考试环节,设置政治理论、政策法规、国情市情、案例分析等试题,突出考思路、考实践、考基本功,掌握知识储备情况,侧重了解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在分析比选环节,设置任职年限、领导岗位经历、基层一线工作经历、获得综合荣誉等934条赋分标准,建立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分析比选赋分指标体系。贯彻“墩墩苗”要求,突出重基层导向,提高基层经历、任职时间、多岗位历练等指标的分值权重。按照综合考试、分析比选成绩各占50%的比例,确定了前40名优秀年轻干部为专项调研对象。

(三)调研差选重实绩,让实干者成为“香饽饽”。把专项调研作为全方位了解掌握年轻干部德能勤绩廉情况的重要途径,侧重核实被调研人选干了些什么、干成过什么,将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落到实处。在专项调研环节,调研组通过民主测评、征求意见、个别谈话、实地走访、查阅资料、集体面谈等方式全方位、多维度掌握40名人选各方面情况,从政治、业绩、能力、特长、口碑、作风、廉洁、品行、性格、不足等十个方面给调研对象精准“画像”,并根据干部成熟度进行排序,分别提出“比较成熟人选”“重点培养人选”初步名单。市委组织部在此基础上,贯彻向脱贫攻坚一线倾斜等原则进行总体排序,确定前30名作为市委全委会集体面谈对象。

(四)面谈圈选看潜质,精心选拔“好苗苗”。为进一步扩大选人用人民主,增强市委全委会成员对人选对象的直观了解,确保精准识人选人,组织全体市委委员、候补委员与30名人选对象依次面谈,近距离接触考核。市委主要领导担任集体面谈主持人,就群众观点、全局观念等问题与人选对象进行交流,52名市委委员、候补委员根据面谈对象在“大场面”“聚光灯”下的表现,从创新思维、应变能力、沟通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并圈选出16名较成熟人选。按照以事择人、人岗相适原则,择机优先提拔进入县级领导班子。对全委会集体面谈圈选得票数后14名的人选和专项调研排序后10名的人选,确定为重点培养人选对象,由市委组织部和所在单位党委(党组),因人施策制定培养方案,进行跟踪培养和全程培养,确保选出来的干部组织放心、群众满意、干部服气。

三、改革启示

(一)改革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加强顶层设计市委常委会审议出台《安康市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实施方案》,成立培养选拔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了党委(党组)推荐、综合考试、分析比选、明确调研对象、专题调研、分类定制培养措施、全委会集体面谈、选拔任用八个环节,科学制定了每个步骤的实施方案,所有环节都严格按照中省干部工作相关规定严格进行。201710月,方案印发,推荐人员;2018320日,53名入选者参加综合考试;4月,对53名人选对象分析比选赋分;从515日开始,市委派出4个专项调研组进行专项调研;67日,市委听取专项调研汇报;630日,市委全委会集体面谈圈选。这充分说明,只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精心制定改革方案、落深落实工作程序,既把握全局又注重细节,既畅通渠道又优中选优,才能环环紧扣、步步深入。

(二)改革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符合客观实际。这次年轻干部选用,着力破除论资历、看年限、排辈分等问题,结合安康发展情况和年轻干部情况等实际,不求全责备、不降格以求,充分挖掘每个人的优势,既讲年龄又不唯年龄,避免为了年轻而年轻的“装门面”倾向和“火箭提拔”的“拔苗式”培养,让真正有能力、有担当、有激情的年轻人崭露头角,推动全市年轻干部工作步入良性循环。这充分说明,只有结合实际找准问题,推行切实可行的改革举措,才能“破除藩篱、啃下硬骨头”,为优秀年轻干部成长搭建广阔舞台。

(三)改革必须坚持正确导向、调动各方积极性。这次选拔,对于健全完善年轻干部选拔、培育、管理、使用的全链条机制,是一个积极探索,有助于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有助于引导年轻干部把个人发展与党和国家事业、全市改革发展大局和群众利益统一起来,相信组织、崇尚实干,沉下心来、踏实工作。随着这一机制的日益健全完善,更多“但行好事、不问前程”的优秀年轻干部必将大量涌现、倍受关注。这充分说明,只有坚持实干为要的正确导向,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让整个干部队伍都有干劲、有奔头、有希望。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