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首 页>中共安康市委政策研究室>调查研究>调研成果 > 正文内容

振兴中药产业再创药业辉煌——对镇坪县中药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2006-05-30 14:54 来源:
字体大小:【

    镇坪属全国四大药带之一,自古就是中药材集散地。进入新世纪,振兴中药产业已成为全县人民的共识,然而“巴山药乡”何时兴,一直是全县干部群众急切盼望解决的热点和难点。
    一、现状与困惑
    2002年,镇坪县被列为陕西省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县和中药科技现代化示范县。中药材由“十五”初期的8548亩猛增到期末的10万亩,产值由300万元上升到近3000万元,农民人均药业收入300余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6。止目前,培育药业种植强乡镇2个,重点村20个,大户500余个;成立了县药材协会,各乡镇分会及部分村的专业协会。1997年建成了镇坪制药厂,取得GMP达标认证,能提取合成葛根黄酮、葛根素、绞股蓝总甙、八宝浸膏、新鱼腥草素纳等产品,是最具发展潜力的制药企业。产业化初具雏形。但在发展中面临很多困惑,走访调查中,农民普遍认为药材市场价格不稳,中间环节多,效益不高,销路较好的玄参等中药材对地域选择、轮作倒茬技术要求较强,且种性退化,产量不高。同时,在前些年药材等产业发展中,因市场把握不准,给农民带来了一定的损失,至今心有余悸。镇坪制药厂懂事长兼厂长谌建强认为,镇坪药材虽品种多,但数量少,没有规模,也就难以占领市场。制药厂自建厂以来,以提取葛根素原料药为主的产品,实现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随着市场疲软和企业改制,企业生产基本停顿,目前生产的“八宝素”仅进入二期临床阶段,只要过了“临床”关,仅“八宝”一项就能富民强县。镇坪县药材协会会长尤厚清等一批经营商认为,镇坪药材品质优良,不愁没有销路,外地经销商极为看重,多数药材要倒几道手才能进入药市或制药企业,给农民的价钱自然不会很高。镇坪县药材产业办及药研所则认为,加大科研力度,着力进行品种改良,提高品种产量质量是发展药材产业的核心,要加大同各大制药企业、大专院校的联合与合作,研发质量好、效益高、发展潜力大的优质地道中药材,引进企业建GAP种植基地,通过强村大户带动,实施中药材的规范化、规模化种植、兴办中药材集散地、加大制药企业的研发管理力度才是镇坪药业的发展方向。
    二、机遇与挑战
    镇坪具有独特的地貌、气候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及良好的绿色生态环境等优势,宜药面积达40.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4%,中药材占3类152科1026种,裁入《药典》的有420种,各贵珍稀药材40余种,列入国家野生药材重点保护物种17个,享有“地球同纬度生态环境最好区域”的盛名。发展中药材产业符合国家鼓励的产业发展方向和省市发展的区域布局;加入WTO后,又为中药材更好的利用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提供了难得的空间。
    但镇坪药材产业发展仍面临诸多困难和桃战。一是农户的积极性不高。目前订单药业仅在少数乡镇和部分农户中推行,需要完善的问题很多,而真正的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链条尚未形成,加之过去盲目发展的影响,使许多农户对发展中药材心存疑惑,导致群众对发展药业品热情不够,闯市场、谋发展的意识不强。二是科技水平较低。从研发角度讲,培育了适生地道药材品种,建立了中药材优质种苗快繁基地,总结制定了部分品种的SOP操作规程,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整个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不够健全,服务队伍力量薄弱,农户的科技应用有限,规模效益难以提高。三是药材营销渠道不畅。县乡药材协会处在发展阶段,药商各自为阵,单枪匹马,联合协作意识淡薄,与各大药市、制药企业的联系松散,更没有自己的销售窗口。四是制药“龙头”带动弱。镇坪制药企业生产产品单一,产品研发力量薄弱,同外界联合合作意识不强,无法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五是发展机制不健全。存在药材产业的扶持服务不到位,涉农项目资金使用分散,服务机构人员责任不明确,激励措施没有达到激励的作用等问题。六是宣传推介镇坪药业力度不强,对外交往合作意识不浓,干部群众的创业精神有待提高。同时,信息不灵、人才短缺等问题依然存在。
    三、对策与建议
    做强做大中药产业,应树立一业主导、一品突破、产业化经营的理念,集中生产要素,培育新农民、新经济组织,精心打造具有镇坪特色的中药产业品牌。
    (一)解放思想,合理布局,建设药源基地
    以药业为主导,实现率先突破,应做到思想更解放、认识再提高,集中领导、集中科研力量、集中资金、集中土地资源,整合生产要素。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强宏观规划布局,做到科学合理而不盲目发展。中药材作为特殊商品,其产品质量、生化指标、内含物功能强度直接关系产品的生态。人工种植中药材,建设药材基地,一定要因地制宜,了解市场需求,形成1—2个品种为主,多个品种为辅的种植格局,一手抓优势主导品种的规范化种植,一手抓地道中药材大面积推广,确保农民增收。特别要重视引导企业成为基地建设的投资主体和行为主体,大力发展“公司+基地+农户”或“公司+协会+农户”的产业模式,加强企业与药农的经济技术链接。牢固树立规范化、现代化意识,通过GAP认证实现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和规模化种植,建成真正的药源基地。
    (二)培育农民,创建组织,推进产业化经营
    建设新农村,产业是支撑,产业化经营是方向,农民是主体。农民主体意识的培育,要以灌输党的政策,培训科技致富技能为重点,政府采取引导和扶持的办法,通过新经济组织的建立完善,使农民自觉自愿地完成这一目标。一是集中培育“龙头”。主要采取指导扶持而不干预的办法,加快制药企业和营销企业建设。当前,镇坪制药厂在深化改革中,应逐步树立现代企业科学管理的理念,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积极研发新产品,取得专利权;还应引进中药新产品和产业化关键技术,不断提升自我创新能力。在开发医药主导产品的同时,积极研发中药食品、饮品、化妆品、饲料及其它外围产品,增大企业与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空间。通过骨干企业的发展壮大,及时把相关加工技术向农村延伸,带动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二是集中培育强村大户。主要是按照企业连基地带农户模式,采取土地、资金、技术、劳力入股,整合各类资源的形式,推行大户经营和订单种植,抓好试点示范。同时,要加强对野生药源的保护与合理开发,积极发展林下种药,推广林药间套的成功经验,扩大药源种植范围。三是集中培育中介组织。对已建成的县药材协会、乡镇分会、部分村级专业协会给予重点扶持和指导,使功能健全,服务到位,作用更好发挥。依靠农民自己的新组织,搞好生产、加工、销售等自我服务和发展,采取广泛的联合与合作,结成产业发展的“统一战线”,合力开拓市场,不断提高农民在经济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四是集中培育经营性科技服务组织。积极鼓励和支持科技服务组织及科技人员创(领)办中药材产业实体,使其发挥引导和带动群众发展作用。
    (三)依靠科技,创新体系,提高药业经济效益
    科技是中药现代化的支撑。一是要加强科研机构建设。主要以镇坪中药研究所和制药企业为骨干,加强与科研院所和各大制药企业的合作,进一步完善相关设施,聘请知名专家、学者对适生地道药材种植技术进行研究,培育质量好、产量高、抗病性强的良种,进行大面积推广种植。同时搞好主要地道药材品种的种性、有效成份含量、活性物质作用机理的研究,建立指纹图谱和DNA识别图谱,为申报国家原产地保护奠定基础;认真组织开展新药开发和新剂型研发,力争每年有新药品种进入临床试验;加强中药生产新工艺研究,推动制药企业技术更新改造。二是注重技术服务队伍建设。县乡村要进一步加大服务体系建设,真正负起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生产、加工等全过程技术支持和服务的责任。三是在培训农民方面,力求做到在中药材种植、加工、质量管理等方面,让农民真正熟练掌握几种药材生产全过程技术。通过技术水平的提高,促进经济效益的提升,调动农民发展药业的积极性。
    (四)搞活流通,打造品牌,拓展市场占有份额
    坚持以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多方开拓市场营销渠道,积极开展对外联系与合作,着力构建信息灵敏、高效快捷、相对稳定的营销通道。引进有合法资质的企业建立药品配送中心,培育中药材流通骨干企业。利用区位优势,规划建设中药材交易市场,使镇坪成为区域性中药材集散地,努力结成医药销售网络,提高中药材和医药产品的外销能力。精心打造镇坪独特的“中药文化”品牌,千方百计提升镇坪药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建设中药材观赏园、建立种源圃和标本库,吸引游客和客商到镇坪观赏,引进有实力的企业和投资商到镇坪开发中药材系列产品,共同做强做大中药产业,实现中药产业科技现代化。
    (五)加强领导,通力协调,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县产业建设领导小组及其办公机构等组织,应负责做好药业规划、协调、指导和督查工作,重点突出产品品牌开发、龙头企业、基地建设、良种繁育、科技应用和标准化生产等方面工作,做到资金捆绑、项目倾斜、政策到位、责任落实。建立健全各环节的工作落实机制和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以及完善配套的药业发展政策措施等,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定能再创药业辉煌。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