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是我国食用植物油的最主要来源,也是潜在的仅次于大豆饼粕的大宗饲用蛋白源,其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十分广阔。经过多年的发展,油菜已成为汉阴的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其种植面积占到农作物总面积20%以上,并基本形成了种植、加工、市场一条龙的产业发展体系。
一、发展现状
1、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九五”期间,我县油菜年平均产量为0.65万吨,产量最高的1997年为0.85万吨; “十五”期间,我县油菜基本普及“双低”,种植面积和产量连续五年均有较大突破,2005年达到8.6万亩,亩产为134公斤,总产量达到1.55万吨;2006年,种植面积较上年提高了23.48%,达到10.62万亩,亩产达到159公斤,总产量达1.69万吨。
2、基地建设成效明显。我们依据汉阴的地理条件,突出油菜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确定了建立月河川道油菜产业示范区的目标,采取规模化种植、标准化操作、系列化服务,共在月河川道种植油菜面积达6万余亩,占到全县种植面积的一半以上,切实发挥了较好的辐射推广作用。
3、良种良法全面普及。我县针对全县土壤类型布局,因地制宜推广种植不同的油菜品种。全县主要推广秦油7号、秦油8号、陕油8号、中油杂6303等四个品种,重点推广了油菜免耕、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轻便、简化、增效的种植技术,全县已基本普及“双低”油菜的种植,2006年我县被列为省级“双低”油菜示范县,使我县的油菜种植面积和产量稳步上升。
4、龙头企业强而有力。龙头企业是带动产业和经济发展的关键。九十年代,我县建成了“汉阴月河油脂化工厂”,该厂生产的山花牌菜油远销全国各地,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2006年,又通过对外招商,又引进了总投资7278万元的成林油脂化工厂,该厂可年加工菜籽8万多吨,生产富硒菜籽油2万余吨,食用调和油5000吨,被安康市政府列为全市重点龙头企业。
5、产业链条不断延升。2006年,县委、县政府以“观花海人家,赏民俗文化,游园林县城,品特色小吃”为主题,精心策划,博采众长,成功的举办了第一届汉阴油菜花节,共吸引各方游客20多万人次,同时利用油菜花节广招四方客商来汉阴洽谈经贸投资活动,收效明显,共签约项目9个,引资2.2亿元。2007年,第二届油菜花节的筹备活动已经紧锣密鼓的铺开,3月下旬将正式拉开帷幕。
二、主要作法
1、抓宣传培训。首先是通过电视、报纸等宣传媒体及时向农民宣传种植双低油菜的比较效益,宣传市场信息,宣传各项惠农政策,宣传新品种、新技术,预报病虫情况等,使农民及时掌握市场信息、掌握实用技术,有效地提高了农民对种植双低油菜的认识;其次是举办不同形式的培训班,重点培训专业大户、重点户,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及吸纳能力,提高对科技成果的普及率、应用率;三是围绕保优高产、降低成本和精深加工三个主题,广泛发放相关科技材料,推广实用新技术、新成果,指导农民科学种植、防治病害、增加单产、提高效益,在全县形成“开发油菜大产业,塑造双低大品牌,开拓产品大市场”的良好氛围。
2、抓基地建设。一是抓好优良品种示范基地。在积极推广“双低”品种的基础上,选准三到四个适宜本地区土壤类型的高产优质油菜品种,实行区域布局化发展,避免油菜窜粉,菜籽品质下降。同时,在浅山地区,采取政府免费供种,以组为单位集中领种、集中育苗、分户移栽的方式,确保油菜的品质,也提高了群众种植油菜的积极性。二是抓好种植技术示范基地。重点推广油菜免耕、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开展盆栽油菜技术、“一菜两用”技术试验。三是抓好订单农业示范基地。采取企业+服务中心+农户的模式发展订单农业,由成林油脂化工厂出面与农户签订油菜保价收购订单,承诺以每公斤高于市场价格0.10元的价格签约收购农户的菜籽,政府农业管理和农业技术部门负责推广良种油菜品种和种植技术,共推广订单油菜4万亩,形成销售者、供应者和中介者互利共赢的格局。
3、抓龙头企业。突出油菜精深加工利用这一重点,加强对油脂加工龙头示范企业的培植,努力改变我县油脂加工‘小而散’、‘初而粗’的小作坊生产局面。同时,通过完善经营手段,加快调整产品结构,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改进品质,创立品牌,提高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了双低油菜产业开发过程中低芥酸品牌油及副产品的多元化加工。
三、存在问题
1、科技含量较低,产品层次不高。我县虽然基本实现了油菜“双低化”,但油菜品种多乱杂和优质、非优质品种插花种植的现象依然存在,混收混储,混合加工,商品菜籽不能真正达到双低油菜籽标准。同时,我县油菜加工企业以中小型居多,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较少,大多数油脂加工企业设备陈旧,能耗高,工艺落后,成品油质量差,贮藏、包装等环节比较薄弱,产品多以原料产品和初级产品形式出现,精、成品加工量少,副产品油脚和饼(粕)的综合利用率较低,直接影响了油料生产效益。
2、发展步伐较慢,体系不够健全。“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突出。油料生产仍以传统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为主,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较低,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衔接不够紧密。企业、中介组织或收购单位以追求各自利益的最大化为目的,没有把油料生产基地当作自己的第一车间,农民也没能把企业当作利益共同体,从而很难形成整体优质,难创拳头产品,直接影响了油料商品转化率。
3、市场开拓不足,品牌意识不强。对油菜综合开发利用不够,市场竞争不规范,市场占有率低;缺乏品牌意识,没能真正形成汉阴“富硒菜油”的响亮品牌。
四、发展的重点
“油料”已被列为汉阴“十一五”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并确定了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以龙头企业为抓手,以科技开发为支撑,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加强基地建设,形成产加销一体化服务体系的思路。到2010年,全县油菜种植面积达12万亩,全部实现优质化。具体讲,要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1、加大投入,强化技术推广。采取“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油料产业。逐步形成财政引导投资与银行投资、集资、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户投资,以及利用外资等多种投资方式相结合,进一步加大油菜产业科技投入。要成立优质油料开发服务中心,不断加大适用技术和优质品种的推广力度,重点完善油菜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推广轻简化节本增效技术和“一菜两用”技术,努力提高产品品质,降低劳动强度,节省开支,减少投入,提高效益。要充分发挥油菜产业示范区的作用,集中展示先进的农业技术,使其成为先进技术的展示田,农民学习的样板田,企业决策的信息田。
2、搞活流通,促进产销衔接。要制定和落实油料产品流通的“绿色通道”政策,建立较大规模的油料产品交易市场,吸纳八方商贾,畅通商贸渠道;要积极帮助农户建立合作组织,充分发挥协会在双低油菜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沟通油菜种植与科研、推广、加工、贸易等方面的联系,抓好科研与技术推广的对接、技术推广与农民的对接、农民与企业的对接、企业与市场的对接,从而达到共同推进双低油菜产业化进程的目的。
3、加强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农民是油料生产和经营的主体,要使油料生产实现市场化,专业化,规模化,走产业化经营和持续发展之路,归根结底取决于农民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要充分利用讲课、电视讲座,印发技术资料等多种形式开展技术示范和培训,千方百计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同时要加大农业科技基础投入,稳定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加快知识更新步伐,用现代化农业新技术、新知识武装农技人员,以便更好地引导培训农民。
4、招商引资,做强龙头企业。一要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健全服务体系,扩大招商引资,围绕油料产品的精深加工,整合汉阴现有油菜加工资源,着力引进、培育、扶持一批大中型油料加工龙头企业,加快推进龙头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实现产品的统一包装、统一品牌,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增强竞争实力。二要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把产、销、加各环节有机地连接起来,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机制,使企业真正把生产基地当作自己的第一车间,做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从而提升油料产业化经营。三要树立质量就是生命的观念,提高产品质量,打造过硬的品牌,并充分利用“油菜花节”等各种时机,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提升汉阴“富硒菜油”的影响力,让消费者认识,让消费者满意,从而增大油品市场的占有率,提高企业效益。
5、引导扶持,促进产业发展。要成立由油菜产业发展机构,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采取梯级开发,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由低到高,由易到难地进行双低油和饼粕的深度开发,每年认真落实双低油菜的发展规划、优惠政策和工作责任等,保证双低油菜产业化工作长期性、连续性、科学性,从而达到使资源优势转变为产品优势,商品优势变为经济优势的目的,确保我县的双低油菜产业做大做强,其综合效应得以充分发挥。
一、发展现状
1、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九五”期间,我县油菜年平均产量为0.65万吨,产量最高的1997年为0.85万吨; “十五”期间,我县油菜基本普及“双低”,种植面积和产量连续五年均有较大突破,2005年达到8.6万亩,亩产为134公斤,总产量达到1.55万吨;2006年,种植面积较上年提高了23.48%,达到10.62万亩,亩产达到159公斤,总产量达1.69万吨。
2、基地建设成效明显。我们依据汉阴的地理条件,突出油菜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确定了建立月河川道油菜产业示范区的目标,采取规模化种植、标准化操作、系列化服务,共在月河川道种植油菜面积达6万余亩,占到全县种植面积的一半以上,切实发挥了较好的辐射推广作用。
3、良种良法全面普及。我县针对全县土壤类型布局,因地制宜推广种植不同的油菜品种。全县主要推广秦油7号、秦油8号、陕油8号、中油杂6303等四个品种,重点推广了油菜免耕、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轻便、简化、增效的种植技术,全县已基本普及“双低”油菜的种植,2006年我县被列为省级“双低”油菜示范县,使我县的油菜种植面积和产量稳步上升。
4、龙头企业强而有力。龙头企业是带动产业和经济发展的关键。九十年代,我县建成了“汉阴月河油脂化工厂”,该厂生产的山花牌菜油远销全国各地,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2006年,又通过对外招商,又引进了总投资7278万元的成林油脂化工厂,该厂可年加工菜籽8万多吨,生产富硒菜籽油2万余吨,食用调和油5000吨,被安康市政府列为全市重点龙头企业。
5、产业链条不断延升。2006年,县委、县政府以“观花海人家,赏民俗文化,游园林县城,品特色小吃”为主题,精心策划,博采众长,成功的举办了第一届汉阴油菜花节,共吸引各方游客20多万人次,同时利用油菜花节广招四方客商来汉阴洽谈经贸投资活动,收效明显,共签约项目9个,引资2.2亿元。2007年,第二届油菜花节的筹备活动已经紧锣密鼓的铺开,3月下旬将正式拉开帷幕。
二、主要作法
1、抓宣传培训。首先是通过电视、报纸等宣传媒体及时向农民宣传种植双低油菜的比较效益,宣传市场信息,宣传各项惠农政策,宣传新品种、新技术,预报病虫情况等,使农民及时掌握市场信息、掌握实用技术,有效地提高了农民对种植双低油菜的认识;其次是举办不同形式的培训班,重点培训专业大户、重点户,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及吸纳能力,提高对科技成果的普及率、应用率;三是围绕保优高产、降低成本和精深加工三个主题,广泛发放相关科技材料,推广实用新技术、新成果,指导农民科学种植、防治病害、增加单产、提高效益,在全县形成“开发油菜大产业,塑造双低大品牌,开拓产品大市场”的良好氛围。
2、抓基地建设。一是抓好优良品种示范基地。在积极推广“双低”品种的基础上,选准三到四个适宜本地区土壤类型的高产优质油菜品种,实行区域布局化发展,避免油菜窜粉,菜籽品质下降。同时,在浅山地区,采取政府免费供种,以组为单位集中领种、集中育苗、分户移栽的方式,确保油菜的品质,也提高了群众种植油菜的积极性。二是抓好种植技术示范基地。重点推广油菜免耕、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开展盆栽油菜技术、“一菜两用”技术试验。三是抓好订单农业示范基地。采取企业+服务中心+农户的模式发展订单农业,由成林油脂化工厂出面与农户签订油菜保价收购订单,承诺以每公斤高于市场价格0.10元的价格签约收购农户的菜籽,政府农业管理和农业技术部门负责推广良种油菜品种和种植技术,共推广订单油菜4万亩,形成销售者、供应者和中介者互利共赢的格局。
3、抓龙头企业。突出油菜精深加工利用这一重点,加强对油脂加工龙头示范企业的培植,努力改变我县油脂加工‘小而散’、‘初而粗’的小作坊生产局面。同时,通过完善经营手段,加快调整产品结构,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改进品质,创立品牌,提高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了双低油菜产业开发过程中低芥酸品牌油及副产品的多元化加工。
三、存在问题
1、科技含量较低,产品层次不高。我县虽然基本实现了油菜“双低化”,但油菜品种多乱杂和优质、非优质品种插花种植的现象依然存在,混收混储,混合加工,商品菜籽不能真正达到双低油菜籽标准。同时,我县油菜加工企业以中小型居多,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较少,大多数油脂加工企业设备陈旧,能耗高,工艺落后,成品油质量差,贮藏、包装等环节比较薄弱,产品多以原料产品和初级产品形式出现,精、成品加工量少,副产品油脚和饼(粕)的综合利用率较低,直接影响了油料生产效益。
2、发展步伐较慢,体系不够健全。“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突出。油料生产仍以传统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为主,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较低,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衔接不够紧密。企业、中介组织或收购单位以追求各自利益的最大化为目的,没有把油料生产基地当作自己的第一车间,农民也没能把企业当作利益共同体,从而很难形成整体优质,难创拳头产品,直接影响了油料商品转化率。
3、市场开拓不足,品牌意识不强。对油菜综合开发利用不够,市场竞争不规范,市场占有率低;缺乏品牌意识,没能真正形成汉阴“富硒菜油”的响亮品牌。
四、发展的重点
“油料”已被列为汉阴“十一五”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并确定了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以龙头企业为抓手,以科技开发为支撑,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加强基地建设,形成产加销一体化服务体系的思路。到2010年,全县油菜种植面积达12万亩,全部实现优质化。具体讲,要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1、加大投入,强化技术推广。采取“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油料产业。逐步形成财政引导投资与银行投资、集资、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户投资,以及利用外资等多种投资方式相结合,进一步加大油菜产业科技投入。要成立优质油料开发服务中心,不断加大适用技术和优质品种的推广力度,重点完善油菜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推广轻简化节本增效技术和“一菜两用”技术,努力提高产品品质,降低劳动强度,节省开支,减少投入,提高效益。要充分发挥油菜产业示范区的作用,集中展示先进的农业技术,使其成为先进技术的展示田,农民学习的样板田,企业决策的信息田。
2、搞活流通,促进产销衔接。要制定和落实油料产品流通的“绿色通道”政策,建立较大规模的油料产品交易市场,吸纳八方商贾,畅通商贸渠道;要积极帮助农户建立合作组织,充分发挥协会在双低油菜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沟通油菜种植与科研、推广、加工、贸易等方面的联系,抓好科研与技术推广的对接、技术推广与农民的对接、农民与企业的对接、企业与市场的对接,从而达到共同推进双低油菜产业化进程的目的。
3、加强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农民是油料生产和经营的主体,要使油料生产实现市场化,专业化,规模化,走产业化经营和持续发展之路,归根结底取决于农民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要充分利用讲课、电视讲座,印发技术资料等多种形式开展技术示范和培训,千方百计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同时要加大农业科技基础投入,稳定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加快知识更新步伐,用现代化农业新技术、新知识武装农技人员,以便更好地引导培训农民。
4、招商引资,做强龙头企业。一要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健全服务体系,扩大招商引资,围绕油料产品的精深加工,整合汉阴现有油菜加工资源,着力引进、培育、扶持一批大中型油料加工龙头企业,加快推进龙头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实现产品的统一包装、统一品牌,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增强竞争实力。二要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把产、销、加各环节有机地连接起来,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机制,使企业真正把生产基地当作自己的第一车间,做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从而提升油料产业化经营。三要树立质量就是生命的观念,提高产品质量,打造过硬的品牌,并充分利用“油菜花节”等各种时机,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提升汉阴“富硒菜油”的影响力,让消费者认识,让消费者满意,从而增大油品市场的占有率,提高企业效益。
5、引导扶持,促进产业发展。要成立由油菜产业发展机构,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采取梯级开发,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由低到高,由易到难地进行双低油和饼粕的深度开发,每年认真落实双低油菜的发展规划、优惠政策和工作责任等,保证双低油菜产业化工作长期性、连续性、科学性,从而达到使资源优势转变为产品优势,商品优势变为经济优势的目的,确保我县的双低油菜产业做大做强,其综合效应得以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