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农村经济政策及“三农”问题的反思
提要:在当前“扩内需,保增长”的大背景下,反思当前媒体公布的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类刺激农村经济以及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发现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大多数政策仍然是沿用传统的“以生产为中心”的旧观念、旧思路,有些政策完全是传统的计划经济和小农经济条件下的习惯性想法使然,几乎所有政策的重点仍然放在刺激农民以扩大生产为中心的所谓“创业激情”上来,例如补贴购买农业生产用的拖拉机、化肥等生产资料,而不是放在如何通过真正改革和完善以流通为中心的农村市场经济条件上来,也即真正跳出三十来仅仅基于“放开搞活”的简单市场经济和商品流通观念,转向真正推动农村市场体系的系统建设上来,通过投资建设覆盖全国的仓储、尽早把农村的市场经济从“农贸市场时代”的初级阶段提升到较为先进的融入全国城乡大市场的“专业批发市场与零售网点结合时代”。
一、两件事的启示:农村流通滞后成最大瓶颈
春节期间,经历了不少事,大多与农村有关,因为这次是我回家过年呆的时间最长。其中有几件事引人深思。一件事是大量柑桔乱在树上,另一件事是关于“家电下乡”和“汽车下乡”问题。
我老家在全国最大的柑桔生产县之一——湖南石门。全县到处都满山满岭的桔子,我家也有十多亩。对于全县来说,相当多农民就是靠卖掉桔子来获取一年的生活费和补贴各种费用,也就是家庭里的最大收益来源。然而,今县却几乎陷入全面滞销,几乎整山整树的桔子、橙子、柚子无人采摘,乱在树上,掉在地上。公路两边红灿灿的桔子挂在树上,完全成了广东过年时购买的观赏桔树。我家以前基本上都是桔子还处于青果状态就有人整车前来收购,尽管一公斤也就是几毛钱,但毕竟也都能卖出,父母两人一年的劳动也算不白费,农药化肥的支出基本能补偿,然而,据说今年就卖过一车,收入800元,此后再无人问津,两老寄予厚望并差不多一年的折腾基本上成了“瞎折腾”。谈及此事,两老反而心里不怎么难受,心里颇能平衡,因为全县其他家庭有的一公斤都没有卖出,几乎全部乱在树上,变成风景。而且他还从电视中知道,全国其他地区,比较重庆、广东等地,也是成万吨的果子没有采摘。
另一件事就是春节期间,有几家媒体采访以及企业朋友谈及专业市场、零售业下一步的出路时,都先后涉及到农村市场问题,而且有企业朋友春节期间就在忙“家电下乡”和谋划着“汽车下乡”。这两大项都是国家扩大内需的重大举措。“汽车下乡”就是国务院在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中提出来的,主要内容是,从2009年3月1日到12月31日,国家总共安排50亿元对农民报废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换购轻型载货车以及购买1.3升以下排量的微型客车,给予一次性财政补贴。目前农用三轮车价格在5000元到上万元不等,微客价格2万~3万元,一般认为起码应让农民购车成本降低5%~10%。昨天的CCTV新闻中,就有河南老乡说由于补贴3万元,决定买台收割机,不再外出打工。“家电下乡”目前全国已经声势浩大,普遍补贴13%至15%。
这两件事,前一件事是关于农村生产的事,后一件是关于城市零售企业和工业企业销售的事。但联系起来,实际上都涉及一件事,即农村流通问题。我认为,农村的根本出路在于象30年前改革开放时那样,从战略高度,从市场经济的完善角度重新认识和真正搞活流通。显然,目前这两件事都是没有从根本上涉及农村市场体系建设以及流通问题。前一件事就是各级政府部门在鼓励农民重视生产的同时却无力解决农产品流通问题带来的遗憾,后一件事则仅仅停留在“扩内需,保增长”的动机下为了解决工业品滞销问题去想方设法掏农民腰包的层面上,而并非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工业品市场及流通渠道问题的长远对策。农村流通滞后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
二、不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流通滞后问题,农民常常成为被“瞎折腾”的对象
中国的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由于事关国家的基础,因为深得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然而,今天的中国非三十年前的中国,中国的农村非三十年前的农村,但各级政府对“三农”的认识,大多仍然停留在三十年前,即长期的小农经济条件下生产落后所导致的“短缺经济型贫困”时代,认为农村的落后以及农民的收入低的最终根源始终是“生产问题”,于是一方面千方百计地鼓励农民“拼命”扩大生产,另一方面每当农民“卖粮难”、“卖猪难”、“卖苹果难”、“卖柑桔难”、“卖羊毛难”、“卖棉花难”等一波波的“卖难”时,除了提高收购价、补贴收购等被动的财政政策外,大多不知所措,无所作为。年复一年,周而复始,基本上陷入这一恶性循环。例如,资料显示,2008年,国家共向农村补贴5000多亿元,其中粮食收购补贴1028亿元。巨额补贴无疑直接惠及“三农”,有补贴总比没有补贴好,但如此多的补贴,为何不拿出一部分,构建联接城乡的现代农村流通体系?这次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家拿出了4万亿元投资,为何不从中拿出40亿元或400亿元用于农村流通体系建设?
在相当长时期内,中国的绝大多数农民仍然只能称为“小农”,农村经济还是“小农经济”,然而,当“小农”遭遇“大市场、大流通”时,却往往是“沧海中的一滴水”,受个人能力、经历、财力等多种约束,其抗市场的风险能力渺小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无能为力,因此,农民的生产行为,基本上都是被动的一种盲目行为,他们大多不知道他们今年生产的粮食、水果、药村、茶叶,明年是否能卖出好价钱或能否卖出。他们基本上不知道自己的市场或消费者在哪里?国内外市场的需求量变化如何?未来的价格走势如何?有哪些可供选择的流通渠道?这些知识和信息他们大多一无所知。根据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这些国家虽然也存在“三农”问题,但他们除了粮食补贴这些通常的措施外,却用国家财政和公共政策建设了强大的服务农产品流通以及分散农民市场风险的现代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包括农村市场、农产品收购、冷冻储存、销售推广、经销网络、包装运输、拍卖、期货等。只有这些措施,才是真正长期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所在,也才是农村市场经济建设的灵魂所在。
有些人以为,只有放开了农产品价格,引入了市场供求关系,农村就是搞市场经济,那是一种极幼稚的认识。
正因为相当多人习惯于用计划经济条件下“重生产,轻流通”的思维方式解决“三农”问题,再加上在工业化浪潮的冲击上,“GDP至上”等一系列体制带来的决策误区,使得各级地方政府在鼓励和刺激农民搞生产方面有着无穷无尽的积极性,动不动就是“万亩果园”、“万亩茶林”等庞大的生产行动,甚至以“救世主”的姿态不断地动员农民一会儿生产这个种植那个,他们关注的往往是生产面积、产量、产值,至于生产之后,这些产品的市场动态、渠道网络、价格走向等,大多不感兴趣,很少问津,更谈不上研究和行动。于是乎,当市场处于上升周期时,农民短期的受益就成为政府部门津津乐道的政绩,而当市场处于衰退甚至崩溃状态时,市场风险和损失就只能由农民们自身承担,“打掉牙往肚里吞”。
虽然,我们不能否认大多数地方政府是出于发展地方经济和帮助农民致富的良好动机,也不能否认有些地方政府领导为了农产品销售亲自想方设法地去进行市场推广,更不否认有些市场问题不是某一个县或地区的政府部门所能左右或能解决的。然而,我要说的是,既然我们的各级政府部门没有想好农产品的长期流通问题,就不应该仓促地盲目折腾农民。实际上,这些政策出台的一个不当的假设前提就是:这些农产品的市场不存在问题,但常常是最大的问题就是市场存在着问题。正因为这样,不少地方促进农民搞活经济的政策就是把农民当成了“瞎折腾”的对象,自己都还没有弄明白市场规律,就拿农民当“试验品”。善良的中国农民常常就是这样被折腾来折腾去,所以难以富起来。
同样,针对“汽车下乡”、“家电下乡”这些扩大农村消费市场的举措,我一方面觉得十分必要,但另一方面又隐隐地担忧,因为这些政策的主基调基本上是把农民当成为强大的潜力购买力。其主要的策动者还是城市流通企业以及生产企业,带有一种“促销售”的临时措施性质,较少基于长期的农村市场流通体系建设考虑。至于农业生产资料的补贴,还是基于农村生产的考虑,生产上去了,销售怎么办?还是没有下文。到时,照样收入上不去,投入多,收益少,根本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三、农村政策的突破口应该从“生产”方面转向“流通”方面
经过三十年来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应该说,农村的生产已经基本上不成问题,不仅中国的粮食生产问题已经基本解决,而且整个中国的农业生产难题也已经解决,整个困扰中国几千年的农产品“供给不足”问题基本成为历史,现在的主要矛盾应该转向到农产品有效需求不足以及由于农产品质量、结构、价格、销售导致的收益水平低下等流通问题。所以,应该说,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最大成就之一,就是农业生产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未来三十来的根本问题是如何解决农村市场和农产品流通问题。各级领导干部应该逐步学会从长期习惯的“抓农业生产”的决策思维转向“以抓农村流通问题带动农业生产”的新思维上来,真正从现代农村市场经济建设的高度去关注农村现代流通体系的建设。
可以说,中国的农村流通问题如果得以解决,那么,中国的整个流通问题就差不多得到解决,从而中国的市场经济才能得到真正地完善和走向成熟。否则,如果农村仍然停留小农经济式的简单商品交易时代,那么我们的市场经济体系就永远不可能健全和完善。
中国的农民是勤劳的,因此,只要农产品市场流通问题不成问题,在现代信息时代,正常情况下,基本上不用担心农民的生产难题,更不存在积极性问题,他们不懒也不笨,只要有市场,有好收成,他们就会努力地扩大生产。当然,如果政府在这时能提供技术指导、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等一系列生产扶持,农民当然会更高兴,何乐而不为?尤其是,当出现大的自然灾害,例如目前陕西、河南、安徽等省的旱灾严重影响了小麦的生产时,政府的支持更是不可缺少。问题是,无论是生产技术问题,还是自然灾害问题,对于农民来说,这些都不是什么新问题,是几千年来的老问题,从大禹治水开始,历代政府就在关注和解决的问题。但无论如何,中国农产品的结构性或局部的过剩问题,绝对是改革开放三十来,才出现的新鲜事,是发展成长中的新问题,更是中国农村工业化、现代化中的特大问题。
再以我家乡的柑桔生产为例,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一蔸桔一头猪,一蔸桔一亩粮,有些大的桔子树,每蔸结了300斤,那时柑桔的市价是5毛钱1斤,一株树收入可达150元,也就相当于一头大肥猪、一亩稻谷的收入。正是在这种市场拉动下,石门农民种桔成为一种运动,并成为我国的柑桔主产县,全县达30万亩,2008年产量达800万担,原预计全县柑桔收入可达4亿元,全县有近三分之一的农民全年只有柑桔这一项收入,成为农业支柱产业,并成为石门县的“一张名片”。然而,市场变化常常出人意料(实际上也是情理之中,因为从来没有只升不降的市场),2008年的柑桔市场遭遇寒冬,优质的柑桔两毛钱一斤,还基本上有价无市。两毛一斤?!是个什么概念?一瓶矿泉水是2元,那么要10斤柑桔才能买到一瓶水。长沙沐一次足一般是40元,那么要200斤柑桔才能洗一次脚。神户牛肉是500元1份,吃1份牛肉相当2500斤柑桔。柑农的经济困境可想而知。问题是,2008年,并不只是石门一个县呀,全国的柑桔市场基本上处于雪崩状态,此外,还有牛奶、荔枝、西红柿等。
或许,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的供求波动是永远无法消除的,但是,完善的市场经济应该是让市场风险尽可能分散的,而不是让某一主体承担。假如,如果我们有强大的农产品市场期货体系,那么,至少农民的命运就不会如此可悲;又假如,如果我们有强大的分布全国且多元化的农产品多级储存体系、冷冻保鲜体系,就不会听任这些优质的农产品乱掉。
又有消息说,近期全国有近2000万农民工返乡创业,我在想同一个问题,当这些创业遭遇市场瓶颈时,谁为他们买单?
总之,现在是解决农村流通问题的时候了。也是从中央到地方,真正解决几千年来“重生产,轻流通”的时候了。我坚持认为,中国未来三十年,最大的经济问题不再是生产问题,而是流通问题。这应该成为中国相当长时期内最大的战略决策。
2009-2-5于广州
(注:春节期间,基本上全心全意地过年,博客也没有写,这应该算是新年第一篇吧。祝各位关注我的博友们新年万事如意!文章未及修改,欢迎批评指正。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