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抓名贵药材基地建设
开发新兴产业促农增收
中共紫阳县委农工部 杨自成 赵功龙
紫阳县林业局 黄英华 沈 强
“十一五”期间,紫阳县紧紧围绕改善生态环境、增加资源总量、提高资源质量、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优化产业结构、强化技术创新、放大资源优势、推进市场开拓、提高产业集群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资源型、粗放式产业经济向市场化配置资源、高附加值型现代化农业经济的战略转型,全面提升全县农业经济的综合效益的发展思路,全力实施绿色产业富硒茶率先突破战略,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在“低山茶叶蔬菜、中山蚕桑魔芋、高山名贵药材”的阶梯状、条块型、规模化立体农业发展思路上,始终于立足主导产业抓转变,实施名贵药材上规模,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培育强村大户,壮大龙头企业,为产业后续发展和农业增收提供了强大的后续支持。特别是在抓新兴产业名贵药材——厚朴产业建设上,成效显著,在抓工作落实上有创新,在农业效益对比上有突破,在农民增收行动上有实绩。
一、基本情况及成效
紫阳县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后核实,全县有林地资源235万亩,其中中高山地区占三分之二,林地资源十分丰富。为破解大林业、小产业、低效益的局面,从2002年开始,紫阳县经过大量调研,科学论证,决定在中高山乡镇发展新型名贵中药材厚朴产业,进一步促进林业经济大发展。该项目从2003年开始正式启动,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资金,组织全县中高山乡镇、村、组新建厚朴基地。为了全面了解我县厚朴产业基地建设情况,我们抽样调查了高桥镇龙潭村、双桥镇六河村和东垭村、斑桃镇麻园村,其厚朴发展的共同特点:一是发展时间较近。都是2003年以来通过林业重点项目资金支持发展的。二是覆盖面积大。4个村户户种厚朴,现有面积达到4.36万亩,其中2010年新发展1.32万亩。三是经营初具规模。4个村有500亩厚朴以上的组25个、50亩厚朴以上的户277 户、100亩厚朴以上的户134户、500厚朴亩以上的户17 户。四是经济效益显现。4个村中有3个村厚朴投产受益,采剥面积0.9万亩,年产量45万公斤,年收入达630万元,户均3175元,人均908元。高桥镇龙潭村今年秋冬全村动员、集中会战,一举发展厚朴0.6万亩,全村厚朴面积达到1.2万亩。双桥镇六河村2003年以来以天保工程为支撑,在县林业局大力扶持下,采取合作造林、招商、土地流转、户与户合作等办法持续发展厚朴,止2009年总面积达到1.7万亩,是全省厚朴面积最大的村。2010年底全县厚朴面积达到10.5万亩,是全省厚朴面积最大的县,紫阳是全国两大富硒区之一,亦是全省富硒厚朴第一县。主要分布在海拔600米以上的高桥、双桥、斑桃、界岭、洄水、东木、燎原、联合、瓦庙、洞河、苗河等18个乡镇79个村,共有栽培农户30006户,覆盖农业人口117499人,占全县乡村总户总人口的41.94%,尤以双桥、高桥、斑桃、界岭四乡镇种植较多,面积达7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66.7%。全县有500亩厚朴以上的组158个,有50亩厚朴以上大户515户,100亩厚朴以上的大户189户, 500亩厚朴以上的大户17户。全县厚朴投产采剥面积2万亩,年厚朴成皮产量1000吨,年收入1400多万元,主要销往西安、成都、重庆和亳州等地。
二、经验及措施
基本经验:一是坚定信心抓发展,坚持 “三个不动摇”,即坚持继续把厚朴作为农民增收的优势产业来抓的信心不动摇;坚持用产业化经营的理念抓厚朴产业发展的思路不动摇;坚持农自主经营、政府扶持、行政推动相结合的方式方法不动摇。二是立足厚朴生产抓销售,做好“二个转变”,即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由以产为主向以销为主转变。三是明确目标抓增收,实现“质效双提升”。
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一是领导重视。县、乡镇党委、政府把加快厚朴产业发展,作为调整中高山农村经济结构、发展特色经济、培育支柱产业的一件大事,认真研究,引导农民发展厚朴种植、产品推销和深加工,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二是夯实发展责任。县、乡镇要按照一套班子主抓,一名领导负责,一支队伍实施,一套办法考核的“四个一”组织实施。
(二)加强宣传引导。县、乡镇两级大力宣传厚朴产业发展的重大意义、发展规划、市场需求和推进发展的政策措施,宣传栽培、加工、销售技术;宣传外地和本地发展厚朴的好经验、好做法;宣传厚朴产业的比较效益;引起全社会对厚朴产业发展的关注,营造厚朴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推动厚朴产业的和谐发展。
(三)注重规模质量。一是搞好科学布局。发展前按重点工程造林标准严格规划设计,严格按规划设计施工和检查验收,确保厚朴基地建设高标准、高质量、高起点、高效益。二是坚持规模发展。县上重点打造汉江南岸权洄公路沿线中高山地区5万亩厚朴林示范带。各厚朴重点发展乡镇集中打造万亩厚朴村、千亩厚朴组,大力发展百亩以上厚朴种植大户,如双桥镇干部朱美然引进北京个体老板,投资600万元,现已投资100万元在六河村租赁林地发展厚朴2000亩,打造成全县精品靓点工程,起到很好的示范引导作用。
(四)延长产业链条。一是建设了一批营销队伍,扩大营销网点,尽最大努力把农民生产的厚朴产品销售出去,把资源优势变为产品优势,以销促种。二是大力发展厚朴林下种养业,以短养长,长短结合,努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投资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实行林间套种。在造林绿化后郁闭成林前,大力提倡在林中空带间作套种豆科、薯类作物,以耕代抚。发展生态养殖。在林间开展养鸡、养牛、养羊、养蜂,以养代抚。
(五)加大投入力度。一是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整合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将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长江防护林、丹保工程和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建设、扶贫新村建设、以工代赈、农业产业化资金等国家政策性资金捆绑,设立厚朴发展专项资金,集中扶持厚朴规范化生产基地建设、厚朴资源综合利用以及深加工、产品对外推销业的发展。
(六)强化科技支撑。一是抓好科技推广。县、乡镇林业主管部门要组织科技人员深入村组农户和田间地头,抓好基地建设规划设计、栽培指导、技术监理和检查验收,严把品种选育、地块选择、栽培管理关,抓好试点示范,抓好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的研究、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和配套服务工作,不断提高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
(七)抓好土地流转。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以土地流转为契机,抓好土地、林地开发政策落实,盘活林地资源,为种植、推销、加工大户和引资、引商发展厚朴产业人员牵线搭桥,优化厚朴产业发展投资环境。发展多形式的股份合作开发,实行林地入股、投资入股、合资开发,也采用了租赁林地、独资开发,结合有能力的当地农户规模开发、引进外商、外资联营开发。
三、“十二五”期间厚朴产业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从2011年起用五年时间在全县中高山地区新建规范化厚朴林20万亩,到2015年底,全县厚朴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达到GAP认证标准,配套发展加工和销售体系,建立和完善市场营销体系,打造全国富硒厚朴第一县。
(一)主攻基地。“十二五”期内,完成20万亩基地建设的目标,使基地规模进一步扩大,打造精品靓点工程,使农户经营产业化、基地规模化、产销一体化。打造万亩基地村10个,在最佳适宜区建设GAP认证示范乡镇,打造全国优质厚朴药源基地,建设1万亩厚朴采种基地。
(二)突破加工。发展厚朴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突出抓好厚朴叶、枝干及种籽的综合开发利用,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打造包装一批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到2013年引进厚朴酚、厚朴叶及厚朴树干综合利用加工企业各一家,扶持当地小型厚朴加工营销业主15家以上。积极开发优势特色品种系列产品,加强厚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三)加强服务。建立厚朴规范化种植及品种选育技术服务平台,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安康学院为技术依托单位,从厚朴的GAP认证申请和规范化种植入手,确保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建立销售网络和技术服务体系,同时充分利用紫阳富硒优势,申请注册紫阳富硒厚朴系列产品商标,打造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不断提升紫阳厚朴系列产品的品牌效益和市场竞争力,采用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办法,广泛拓宽销售渠道。
(四)扶持不变。进一步加强对农业综合开发、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长江防护林、丹保工程和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建设等国家政策性资金捆绑整合,做好对名贵药材厚朴产业的扶持。对贫困农户的扶持力度出台优惠政策,进一步提高林地利用率,在政府引导、行政推动、典型示范、大户带动、土地流转、间套作业等方式方法,做大做强基地建设,促进新兴厚朴产业大发展,带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2011年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