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首 页>中共安康市委政策研究室>调查研究>调研成果 > 正文内容

强农惠民固本强基

2011-08-26 09:43 来源:
字体大小:【

 

强农惠民   固本强基

 中共旬阳县委书记    邹俊杰

 旬阳县人民政府县长   张益民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切实做好新形势下“三农”工作,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优化经济结构 实现“三大转变”

“十一五”期间,我县三次产业比由十五末的223544调整为164539,经济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了一倍多,县域经济社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农村经济实现了三大转变:

农业向新型工业原料基地转变。通过不断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充分发挥农业“接二连三”的基础性作用,努力把农业产业建成新型工业稳固的原料基地。特色农业产业已成为我县农民家庭收入的主要途径,占家庭收入的60%以上,奠定了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的雄厚生物资源基础。“十一五”期间,按照“强烟畜、扩芋菜、优姜桑、兴林果、稳粮油、促水产”的发展思路和“高山林芋粮、中山烟桑姜、川道畜果菜、库塘特种养”产业布局,形成了以烟、畜、芋、桑为支柱,粮、林、果、菜为补充的农业产业化格局。逐步把农村特色资源转化为生物产业,为烟草食品、生物制品、清洁能源等支柱工业发展建立充裕的原料基地。

农村向工业生产第一车间转变。坚持用工业理念抓农业,推进农业设施化、规模化、园区化,把农村建成工业生产的第一车间。围绕循环工业发展需要,重点抓好平定河流域城郊高效农业、冷水河山地循环农业、大双河流域特色现代农业和大北环扶贫连片开发“四大园区”建设。充分利用农民进城(镇)后的空闲房产和土地林地资源,推进资源流转聚合,实现了农业产业区域化适度集约经营。同时,抢抓扶贫连片开发、新农村及特困村、小流域治理、农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等建设机遇,建立部门项目整合联席会议制度,集中项目资金,推进园区的田、路、电、水等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和堆积式烤房、沼气等与产业关联度高的配套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畜牧专业合作社、狮头柑产业协会等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先后培育了健兴魔芋、明文油脂、鑫汇牧业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年实现总产值18.68亿元,形成公司+合作社(协会)+基地的产业化体系。

农民向新型产业化工人转变。新农村建设农民是主体,实现农业现代化,提升素质是关键。“十一五”时期,我县深入开展新型农民教育活动,完善和深化新型农民教育工作机制,形成了以八教、四讲、五阵地和六传播为主要内容的“8456”旬阳新型农民教育模式。围绕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工程,借助国家惠农政策落实,突出抓好特色产业实用技术培训,推动农民向产业工人转变,提升科技应用在现代农业中的比重。通过培训和服务引导,全县先后涌现出了一批有技术、会经营、懂管理的创业型新农民,他们带头领办企业、组建协会。全县累计发展各类产销大户达1.1万户,成为示范带动和引领农村经济繁荣发展的主力军。

发展现代农业  力促“三大突破”

发展现代农业是解决农民增收、缩小城乡差别的重要途径。“十二五”时期,立足县情实际,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循环农业、高效农业和特色农业,着力构建生态协调、生产高效、产业富民的现代生态农业体系,重点实施三大突破:

在产业基地建设上突破。发展现代农业基地建设是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龙头企业为主体,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养、标准化生产、市场化服务的发展要求,加强农业产业发展配套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建设10万亩烤烟、100万头商品猪、10万亩黄姜、5万亩魔芋、2万亩蔬菜、10万亩淡水产、10万亩薯类、100万只特禽、1万亩中药材和20万亩特色林业十大农业产业基地。县城、集镇近郊以及双河、平定河、神河、麻坪河流域,以发展蔬菜、水产和畜禽养殖等高效设施农业为主,依靠便捷交通,开拓西安等大都市鲜活农产品市场供给渠道;河边浅山地区着力发展烤烟、黄姜、薯类等规模化种植基地,发展大村大户;中高山区重点加快魔芋、中药材等特色农业。结合汉江、旬河、神河和蜀河“一江三河”生态绿化,发展油桐、狮头柑等特色林业基地,推进经济强村建设,重点发展一批千亩烤烟、千亩魔芋、万头生猪等基地示范村。

在农业发展方式上突破。发展现代农业转变生产方式是关键。用工业思维和绿色理念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县域传统农业向发展生物产业转变,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农村发展战略转型。“十二五”时期,把生物产业培育成县域最具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实现由农业大县向生物产业强县根本性转变。顺应劳动力价格提升、绿色消费需求增长和城镇化加快农民转移的发展趋势,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发展循环农业。推进以沼气为纽带,种、养、沼“三结合”,圈、沼、厕、厨、园“五位一体”的循环发展模式,提升畜牧、蔬菜产业发展,着力创建一批人均纯收入过万元的循环经济示范村。打造以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县。

在龙头企业引领上突破。发展现代农业龙头企业牵引是核心。按照“大集团引领、大项目支撑、集群化推进、园区化承载”的思路,以现有12个骨干企业为基础,扩大与省内、国内生物企业合作,加快20个重点项目建设。围绕县内农业种养基地发展需求,进一步做大做强健兴魔芋、明文油脂、科威生化、润农实业、兴农种鸡场、新森林中药材、紫薇花卉园艺、王家院子食品、鑫汇牧业等十大农业龙头企业。形成专业分工、特色显明、产业链完整的生物产业集群,和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农业龙头企业品牌。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县生物加工业产值达到40亿元以上,成为支撑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导产业。

大办民生水利  强化“三大基础”

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围绕今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了“力争通过5年到10年的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局面”的目标任务。“十二五”时期,大办民生水利,强化三大基础:

夯实现代农业基础。抢抓政策机遇,依托水利建设项目,改善农业设施落后局面,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以国土整治、口粮田建设、水土保持、流域治理、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为重点,力争10年内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10万亩,实现全县人均1亩高标准农田目标;以中央小水项目为重点,重点实施冷惠渠、西惠渠和平定河“三大灌区”改造;按照发展设施农业标准和“田、堤路、渠”配套需求,以农业四大园区为引领,新修河堤、渠道50公里,机耕路20公里,建高标准农田2万亩;以川道浅丘为重点,新建一批小泵站、小机井、小池塘、小水窖、小渠道“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全县新发展节水灌溉5万亩,累计达到10万亩,进一步提高农田灌溉能力,夯实现代农业发展的水利基础。

强化城乡发展基础。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生态水利建设为重点,强化农村发展基础,着力改善城乡面貌。开展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和污染防治项目建设,完成吕河、构元等4个项目区,平定河、陈沟等12条小流域治理工程,完成治理面积265平方公里;重点加快吕河卧牛山科技生态示范园区建设,加快小流域综合治理、坡耕地综合整治工程,遏制水土流失,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依托河道治理、土地开发、房地产建设,以新型集镇为重点,建设一批防洪达标、环境优美、设施配套的生态景观区;以汉江、旬阳梯级电站为重点,充分发挥县境内水资源丰富的优势,打造富有旬阳地域特色的休闲度假观光旅游特色服务业,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后劲;深入实施农村改厕、改圈、建沼气池,推广立体种养和节药、节种、节肥、节水、节地等新技术,控制农村面源污染,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筑牢民生安全基础。立足陕南山区地质灾害“多发”实际,加强农村安全水利建设,构建和谐新农村。摸清农村地质灾害隐患情况,借助陕南移民工程,积极争取和整合水利扶持项目,力争用5-10年时间,把全县受洪水及地质灾害威胁的2万户全部搬迁到安全地带;加快水文气象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对山洪易发区域的监测预报,建设防灾减灾预警体系,提高农村洪涝灾害防御能力;以集镇为重点,开展境内汉江、旬河重要支流治理工程,重点地段农防、重要集镇的防洪标准提高到20年一遇标准,提高沿江沿河重点集镇和农村防洪能力;完成对西沟河水库等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治理任务,消除安全隐患,加快麻坪、大金河等山洪沟防治,最大限度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按照统筹城乡发展新要求,推进镇域连村集中供水工程,力争在2015年前,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推进工作落实  构筑“三大机制”

“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旬阳建设陕西强县的攻坚时期,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提升服务三农水平,创新工作方式,实现农业农村工作新跨越,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推进工作落实中,逐步建立三大机制:

统筹城乡发展机制。统筹发展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战略抓手。从我县发展实际情况看,截止2010年底,全县人均GDP达到1.28万元,城镇化水平达到33.6%,优势产业逐步形成,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具备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前提条件。按照“全域旬阳”的统筹城乡发展理念,整合各方资源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全域城镇化过程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统筹推进城乡产业发展、劳动就业、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倾力发展边远乡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让广大农民共同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以城镇化为龙头,以工业化为核心,实施全民创业,完善以“帮贫户下山,引能人进镇,促资源流转”为主要内容的旬阳统筹城乡发展新模式,借助陕南移民工程和鼓励有条件农民进城镇定居优惠政策,以解决5万户住房为目标,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县累计转移农村人口6万人左右。

三农投入保障机制。改善民生是“三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十一五”期间,全县累计完成民生工程建设投资11.24亿元,使农村教育、卫生、敬老院等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得到有效改善。“十二五”时期,要逐步建立和完善三农投入保障机制。2011年,县本级财政再增加安排500万元用于农业投入;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加大支持“三农”力度,不断完善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能力,重点抓好扶贫互助协会管理,力争每个协会资金总量达到30万元以上,再新建10个互助协会;积极创造条件,出台优惠政策,引导工商资本进农村,投放项目贴息贷款5000万元以上,扶持4个规模以上农业产业龙头企业;按照“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工作模式,县镇两级领导带头抓点,以产业示范园区建设为重点,打造一批示范效应好、带动作用强的农业精品示范工程,形成村有百亩点、镇有千亩园、县有万亩区的质量效益典型。

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农民增收是“三农”工作的核心任务。要着力推进产业经营、劳务经济、三产服务等为重点的农民增收“七大工程”,逐步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以四大农业开发区为抓手,以建设人均收入万元村为目标,大力推进设施农业、循环农业、高效农业和特色农业,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全县农村土地流转面积稳定在10万亩左右,促进向产业大户集中、流转,积极探索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措施,盘活农村优质资源,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完善惠农资金“一折通”兑付制度,发挥好国家支农强农资金效用;以新生代农村劳动力为重点,整合农业、扶贫等县内各类培训资源,开展“人人技能培训”,拓展劳务基地,提升农民劳务收入水平。到“十二五”末,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500元以上,力争实现过万元目标。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