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土地流转 推动产业转型
——安康市汉滨区李家咀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
土地制度建设的几点做法
胡世杰 锁东红
实施土地流转,实现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是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今年以来,根据李家咀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总体规划,为加快推进土地向龙头企业集中,实现规模经营,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汉滨区委、区政府积极服务于阳晨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李家咀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用地流转实施方案》、《土地经营合作社筹备工作方案》、《合作社章程》等配套政策和制度,启动了3个村、15个村民小组、526户村民、2008亩土地的流转工作,确保了项目顺利开工,并挂牌成立了全市首个土地经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全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树立了样板。
一、 认真调研,做好广泛发动
在城区周边实施如此大规模的土地流转在汉滨区乃至安康市都是“首例”,相当多的干部群众对“土地流转”、“农业科技示范园”等概念缺乏认识。为解决这一问题,按照区上的统一安排,江北办先后组织了26名村组干部、村民代表前往杨凌、成都等地考察学习土地流转方面的先进经验和作法。考察学习中,代表们看到连片发展的产业基地、整齐划一的村落民居,切实感受到规模经营、科技致富与传统发展模式的巨大差距,深刻认识到只有走土地集中经营、依靠企业引领的路子,才能在新时期有效推动农业产业发展、为农民群众谋取实实在在的利益。考察学习结束后,江北办立即组织干部走村入户,对涉及土地流转户的人口、住房、土地、收入以及对示范园建设的意见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摸底调查,盘清了底子,了解了民意。针对流转区域距离城区较近、土地增值空间大、农民对农业产值期望不高、对经营权紧抓不放的实际,区、办两级干部一道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综合各方因素,顺乎民意确定了租用土地的流转形式。组织召开了阳晨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土地流转工作动员大会,向所涉及村的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村民小组长、党员代表、群众代表分析解读示范园建设和土地流转的必要性、可行性,印发了《阳晨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土地流转方案》,使大家提高了思想认识,坚定了做好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二、集中力量,实施和谐流转
为确保土地流转工作稳步有序推进,流转后农民利益不受损失,实施和谐流转,办事处制定了土地流转的四个基本原则: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坚持不改变土地农业用途的原则;坚持不改变农村集体土地性质的原则;坚持有利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发展壮大,农民群众和企业受益双赢的原则。同时成立了专门工作队伍,抽调干部86名,分成三个工作组,分别负责三个村的土地流转工作。各工作组采取“干部包户”的办法,深入各村召开“两委”会、党员大会、群众大会、村民小组会,并主动登门,入户宣传动员。工作组严把土地租用合同关,以《流转土地地面附着物登记表》为基础,将流转土地附着物的补偿和农民提出的其它合理诉求列入《补充协议》,规范完善了合同文本,有效地兼顾了企业和农户两方面的利益。针对群众普遍存在的“土地流转费用太低、30年的流转年限太长、每五年增加20%租地费用的幅度太小、项目前景不明朗”以及“土地流转后的生活来源”等思想疙瘩,工作组从每亩土地三年常产,每亩坡地整理投入,每亩土地建大棚的投入,水利、道路、绿化的投入,民居改造的投入,返租大棚的收入,劳动力转移的收入,发展农家乐等服务业的收入等八个方面为群众算好“明白账”,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三、创新机制,成立土地合作社
如何解决土地集中起来以后的经营主体问题,我们积极帮助涉及土地流转的村采取成立“农村土地经营合作社”的办法,既保障了农民的利益,又不给企业造成过重的投资压力。
四、实施土地整理,积极促进项目建设
李家咀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是全省20个示范园区之一,也是市区两级农业重点项目之一,项目以富硒设施蔬菜、生猪养殖为主导产业,推广畜、沼、肥、菜种养结合的低碳循环经济模式以及统筹城乡发展,农产品加工物流产业及休闲观光产业,建设集现代农业高科技展示、科技成果转化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市城乡统筹发展的示范园区。园区建设涉及的项目较多,有高效设施农业、标准化养殖业、生态休闲观光和农产品加工物流业等。园区规划用地15000亩,分五年实施,其中核心区占地4000亩,目前已流转的2000多亩土地,正在根据园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抓紧实施土地整理,为园区项目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分别系安康市汉滨区委农工部部长、副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