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立洞河渔业科技示范园的思考
晏筱波
今年《紫阳县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建好现代渔业科技示范园,实现全县渔业大发展”的奋斗目标。洞河地处水乡,养殖初具规模,立当更有作为,但是在大水面建设渔业科技示范园在我省尚无先例,现就个人的理解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发展现状
自然资源优势明显。洞河镇地处紫阳县东大门,安康瀛湖水库上游,三面环水,一面靠山,境内汉江、洞河、汝河三水交汇,水域辽阔,水质清澈,阳光充足,具有得天独厚的渔业养殖和旅游资源条件。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09年市委、市政府提出“百亿增收工程”后,我镇抢抓机遇,高点规划,快速扩张,截至目前,全镇水域养殖面积达10000亩,发展网箱20000平方,水产品总产量1500吨,渔业总产值1600余万元,产量、产值年增长40%以上,同时,启动建设了一处大鲵养殖基地,预计明年就可正式投产。
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2010年我镇组建了全市第一家渔业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紫阳县富硒渔养殖农民合作社,发展社员56户,年产值达1200万元。2011年由唐勇、夏涛等大户合股成立大型富硒渔场,库叉围栏3000亩。推行“公司+合作社+渔户”的运营模式,以基地示范带动农户发展养殖业,全镇现有养鱼户127户。
发展空间逐步拓宽。近两年,我镇按照“以渔业带旅游,以旅游促渔业,打造西北最大的富硒生态休闲渔业基地”的发展思路,延长渔业产业链,扶持建设了以吃鱼消费为主,集餐饮、垂钓、娱乐为一体的渔家乐4家,开办农家宾馆5家,修建了水上餐厅,亲水平台,垂钓池等休闲娱乐设施。同时,在沿江两岸补植900亩桔园、栽植100亩金丝柳,修建沿江渔家码头6处。
当然,在我镇渔业发展起步良好、效益初显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产业规模小、适应不了当前鱼产品庞大市场的需要。我镇现在养殖面积虽达到10000亩,但水面实际利用率还不到30%;同时,因受洪水的影响我镇其它的水域很难发展。二是养殖科技含量低,设施装备水平差。养殖模式较为落后,在饲料选择使用、疫病防控等方面技术水平低,易对水体造成污染,针对病害的应对能力差,养殖及捕捞设施装备比较落后。三是产品附加值低,淡水优势资源未能充分发挥最大的效益。我镇现在主要养殖的都是花鲢、白鲢、鲤鱼、草鱼、鲶鱼等传统品种,同时,未通过有机食品认证,价格很低,市场也很容易饱和。四是未形成产业链,对工业和三产没有贡献。我镇是移民集镇,因地势偏避、地下资源匮乏,无成规模的工业,也没有繁荣的市场,群众增收渠道很笮,但渔业的大发展也未能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尤其是我们承担着一江清水送北京的神圣使命,如何控制人工饲养对水源污染将直接关系到网箱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定位
为了做大做强渔业产业,达到渔业“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双赢效果,引领全县渔业大发展,我们借鉴现代农业园区的概念内涵,结合洞河的实际,按照抓工业的理念、利用园区产业平台优势,吸纳更多的渔业生产经营者进园生产、依园生产、合作生产,辐射带动周边渔户,促进渔民增收。
定位上,综合利用资源潜力、区域特色、产业基础、生态环境等优势,建成集渔业养殖、科技示范、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现代渔业示范园。
目标上,立足科技引领、装备支撑、政策激励,按照设施现代化、品种特色化、养殖生态化、产品安全化、营销品牌化的标准高起点谋建。
路径上,以推进渔业现代化为目标,坚持以科技培产业,以产业育企业,以企业托园区,以园区带三产,打造“精品渔业”和现代渔业先行区,努力建成在全省乃至西北地区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渔业示范园区。
模式上,坚持“规模集中、生态健康、设施先进、技术领先、特色鲜明、高效开放”的建设模式。采取“政府投入推动、企业开发主导、渔民广泛参与”的办法,大力发展集产加销配套联动、科技孵化、博览展示、休闲观光、饮食娱乐、强渔富民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现代渔业科技示范园区组织形式。
三、建设构想
以汉江、洞河、汝河万亩淡水区规划建设为基础,以富硒渔合作社和唐勇大型渔场为龙头,涵盖红岩、小红光、石家等村沿江及低山区域,重点发展功能齐全、设施一流、产业集群、高效发展、环境优美、经济富裕的现代渔业综合示范区。具体划分为以下四大渔业功能区。
(一)生态养殖区。以设施渔业和精品渔业为重点,发展设施现代化、品种特色化、养殖生态化、质量安全化和管理制度化的健康养殖示范区,在库叉拦网里利用大水体进行人工增殖放流的同时,继续发展生态型网箱养殖,主要采取鱼粪回收型生态网箱,养殖一些市场走俏的鲟鱼、鲈鱼等名贵品种,探索反季节养鱼模式,研究试验养殖废弃物回收利用、规避洪水、疫病防控、高效捕捞等先进技术,建成研、产、育一体的先进功能区。
(二)加工销售区。以水产品研发、基地建设、品牌创建和产业化发展为重点,重点打造优质水产品加工销售和保鲜保活特色产品加工功能区。积极拓宽思路,大打“富硒、生态、无公害”品牌,做好渔业产品及礼品的开发工作,开发冷冻、干制和腌熏制品等多品种、多口味的水产品加工食品,精包装,便携带,延伸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
(三)休闲观光区。依托洞河水上乐园、明家湾滨江休闲度假村、小红光民俗旅游村的空间布局,重点在吃、钓、娱、购上寻求突破,打造10家以上集吃住娱一体的标准化渔家乐、特别是发展一家高档生态水上餐厅。加快开发独具特色的“富硒渔宴”、特色小吃。沿江建造多处垂钓台,与茶文化节、龙舟节大型活动结合起来,举办钓鱼竞赛,开辟一处名贵稀有鱼种观赏基地,购置豪华画舫,供游人观光旅游。。
(四)农业科技区。以石家村设施蔬菜、柑桔、红岩村畜牧养殖场为重点,通过培育无公害绿色蔬菜,种植精品桔园,发展养鹿等特色养殖业,借助园区平台,利用网箱养殖回收的高养分废弃物,带动产业循环,拓宽销售市场,促进农民增收。
四、几点建议
(一)高点谋划,科学布局。规划水平决定着渔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发展方向与发展潜力。我们将聘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产专家高起点、高标准设计规划。一是要注重发挥资源优势。因地制宜,产业联动,建设适应市场需求、具有地方资源特色的现代渔业园区,使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二是要注重发挥品牌优势。依托现有的良好口碑,做足“富硒、生态”大文章,培育自主品牌,重点开发泉鱼、红尾鱼等地方特色品种,开展渔业无公害产地认定,及时注册商标,通过有机水产品认证。三是要注重发挥区位优势。依托地理区位优势,对接大瀛湖旅游区,大力发展涉渔休闲产业。
(二)政府推动,多元投入。渔业科技示范园区规划建设涉及到土地利用、产业布局、财政投入、渔民利益等众多问题。在具体建设中,必须依靠各级政府统筹考虑、规划引导和组织推动。一是要加强政策扶持。制定扶持和鼓励政策,实行政策重点倾斜,项目优先申报,让渔业园区享受工业园区各类优惠条件,积极创建省、市渔业科技示范园区。二是要加大财政扶持。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增长机制,整合捆绑专项资金投入重点扶持渔业科技园区内产业、项目和企业发展,搞好电、路、桥、堤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三是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进一步壮大渔业龙头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工商企业、民间资本投资园区渔业,形成多元化投融资体系,为园区持续发展提供投入保障。为了切实做好以上三个方面的工作,建议成立由县委县政府领导挂帅,相关部门负责人参与的专门的组织机构,创新运行机制,统筹园区建设,以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经营理念支撑园区发展。
(三)科技先导,创新发展。要紧紧依靠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科研单位,以吸纳和熟化良种培育、疫病防治、科学饲养、生态循环养殖等渔业高新技术为突破口,提升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突出园区的科技支撑、引领示范的特点,使园区成为安康市乃至我省大水体渔业科技创新和成果展示的重要平台。同时,加强渔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培训懂技术、会管理、能发展的新型渔民,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四)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继续按照“渔业带旅游,旅游促渔业”的发展思路,以建设旅游镇为契机,将旅游、休闲、娱乐始终融入园区建设中,有机结合,无缝对接,突出自然山水风光、人文景观及渔业观光旅游,以建设明家湾滨江休闲度假村、洞河水上乐园、渔业观光示范区为突破口,辐射带动古戏楼、棋盘山、安康嘴、蛇嘴梁、猴子岩等人文自然景观,打造生态旅游“精品”,构建“一村、两园、多点”的旅游发展新格局,填补紫阳水上综合旅游的空白。
(作者系紫阳县洞河镇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