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首 页>中共安康市委政策研究室>调查研究>调研成果 > 正文内容

关于平利县实施移民搬迁安置工程的调查与思考

2012-05-03 15:19 来源:
字体大小:【

关于平利县实施移民搬迁安置工程的调查与思考

平利县委农工部

省委、省政府作出实施移民搬迁安置工程的重大决策,是为从根本上消除自然灾害对山区群众生命财产威胁,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平利县高度重视移民搬迁安置工程,抢抓机遇于2011年7月及时启动实施,通过精心组织、科学规划、强化保障和严格督察考核,全县移民搬迁安置工程实现快速推进。

一、基本情况

平利县位于大巴山北麓,陕、鄂、渝交界处,总面积2627平方公里,辖11镇194村8.5万户,总人口2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9.3万人,耕地面积38.7万亩;自然条件差、贫困人口多、经济底子薄是平利的基本县情。2011年移民搬迁安置工程启动后,平利县立即组织对全县移民搬迁户进行详细调查摸底,统计出共有1.52万户6.1万人居住在高山及自然灾害易发区需搬迁安置,任务十分艰巨。

根据山区实际情况和城乡统筹要求,平利按照“集中安置为主,分散安置为辅,鼓励进城入镇”的原则,计划用5年时间完成6万人的搬迁任务,彻底改善山区农村人居条件。在县委、县政府强力推进下,2011年全县共搬迁农户3010户10042人,建设安置点71个(其中百户以上安置小区20个),集中安置农户2300户7122人,集中安置率达到76%。完成规模安置小区道路硬化10.8公里、铺设排污管网14.6公里,水电网讯等设施基本配套到位。移民搬迁安置工程的大力实施,使部分高山及自然灾害易发区群众率先迁到了县城、集镇、公路沿线和新型农村社区等安全避险、设施齐全的区域定居,让其享受到了“出门行路便利、子女上学便利、有病求医便利、获取信息便利、寻找就业门路便利和遭遇自然灾害生命财产安全有保障”的“五便利、一保障”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有效改善了生存环境,促进了农民增收,缩小了城乡差距。

二、主要做法

1、坚持科学规划,推进统筹发展。平利县把科学选址规划作为移民搬迁的头等大事来抓,紧密结合新农村建设和“7.18”洪灾灾民安置工程,形成了“一城十镇百村三十个社区”的移民搬迁规划思路,统筹推进工业园区、农业园区和小城镇发展。所规划建设的安置小区均分布于交通便利、地质安全、人口集中、利于发展的川道区域,且在动工建设前都经资质设计单位实地勘察设计,将安置小区内道路、水电、排污、堤防、广场、绿化、环卫等基础设施一次性规划到位。在建设过程中,各镇能够坚持按照规划稳步推进民居和配套设施建设,坚持严把质量关口和整体效果,着力建成了一批功能配套、舒适宜居、示范性强的新型农村社区,为实现农村人口聚集,统筹城乡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严格操作流程,灵活安置方式。在确定搬迁对象过程中,平利严格按照“户申请、村公示、镇审查、县审批”的程序确定对象,做到公正、公开、透明落实搬迁政策;县、镇都成立有移民搬迁办公室,组织协调国土、林业、电力、财政、信用社等相关职能部门主动上门服务,方便了搬迁户办理各类手续。在确定搬迁安置方式上,坚持充分尊重搬迁户意愿,鼓励搬迁户根据自身经济状况和收入来源自主选择进城、入镇或迁入新型农村社区建(购)房置业,并分别制定出台了优惠政策。各镇根据各自实际,采取“梯次搬迁”措施,即在符合搬迁政策条件下,属于富裕户的,鼓励其进城入镇定居;属于中等户的,帮扶其到农村社区建房置业;属于困难户的,由村委会牵头为其在安置区范围内购买砖木结构二手房或是新建50㎡左右的安置房实行分散安置,有效扩大了政策的覆盖面和受益面。在一揽子政策激励下,2011年全县向县城转移人口415户1286人,向集镇和新型农村社区聚集人口1885户5836人,城镇化率达到35%。

3、完善基础设施,共享公共服务。各镇实行“领导抓点、干部包户”的工作机制加快民居及配套设施建设,有效保证了进度和质量。搬迁户自主建设的民居,大部分为两层砖混结构徽派建筑,建筑面积为130左右,且布局合理、整齐划一,形成独具特色的徽派民居群。政府建设的统规统建楼,住房面积平均为90㎡。各镇积极主动地解决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难题,采取向上级争取、施工单位垫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等融资方式,千方百计融资建设排污管网、社区街道、服务中心、健身广场、防洪堤、便民桥、垃圾台、路灯等设施,使搬迁户群众入住新居即能享受到城乡一体的公共设施服务。

4、促进农民增收,强化生活保障。从当前看,平利2011年移民搬迁农民建房拉动投资达5亿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近5200余万元,提供就业岗位达5000余个,部分农民工实现了就近就业。从长远看,全县20个安置小区均毗邻工业园区和农业园区,搬迁户劳动力可就地转移成为产业工人,为后期稳定增收和幸福生活奠定了良好基础。与此同时,随着人口的不断聚集,催生出了一批零售、餐饮等三产服务业,加快了农村商贸流通。为使搬迁户尽快融入迁入地生产生活,迁入地村“两委”在低保、社保、合疗、落户等政策落实上一视同仁、公平公正,并对家庭困难户给予照顾,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各镇积极组织开展搬迁户劳动技能培训,有计划组织劳务输出,保证搬迁户“搬得来,稳得住,能致富”。

5、加强生态保护,优化农村环境。平利实行严格的耕地节约和保护措施,所有搬迁户户均宅基地面积控制在0.2亩以内;搬迁户迁入新居后,施行“拆旧建新”政策,由国土部门负责对原宅基地进行复垦,基本达到了占补平衡的要求。以“绿色休闲家园”为定位,各镇在安置小区内统一栽植桂花、广玉兰、香樟等绿化树种,实现绿化、美化新农村目标。集中居住后,搬迁户群众的生活习惯很快向卫生、健康、文明的方向迈进,“积极创业致富、共建美好家园”成为搬迁户的共同愿望,广大农村因移民搬迁安置工程的深入实施而焕发勃勃生机,呈现出一种人人思富、欣欣向荣的崭新气象。

三、存在问题

1、需要搬迁的贫困人口数量较多。据2011年调查摸底显示,全县共有6700户23000人属于贫困人口,其中3700余贫困户居住于高山区或自然灾害易发区,且处于温饱自给水平,靠其自身能力难以实现搬迁安置。由于省、市补助资金有限,县级财政十分紧张,妥善解决山区贫困人口的搬迁安居显得困难重重。

2、需要建设的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全县71个移民搬迁安置点涉及的道路、河堤、供水、排污、电力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文化等服务设施建设共需投资1.5279亿元,但目前全县总投入为5200万元,且大都从零开始建设。由于省市尚未明确纲性的资金捆绑政策,致使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难以协调落实,只有扶贫部门内部资金捆绑可用,影响了移民搬迁安置点(小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3、需要解决的就业问题压力很大。全县新型工业、现代农业虽强势起步,但发展水平较低,优势产业集群尚未真正形成;生态旅游、三产服务等产业带动能力较弱。有效解决搬迁户群众就业,进而实现持续增收的压力仍然很大。

4、需要关注的后续保障有待加强。搬迁户群众迁入新居住地后,如何更加有力地保障其充分享受到教育、卫生、社保、民政等惠民政策,消除搬迁户群众的后顾之忧,政府需进一步完善相关工作机制。

四、几点建议

移民搬迁是改善山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着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必须抢抓机遇,集中精力,又好又快推进。

1、认真执行规划,牢牢把握移民搬迁基本原则。树立前瞻意识和兼容意识,认真落实移民搬迁规划,坚持以集中安置、改善条件和促进增收为目标,重点建设规模安置小区,将其与农业园区、工业园区一同规划、统筹建设,以增强小区后续发展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基础设施作用。紧密结合推进有条件的农村居民进城落户工作,抓好县城、集镇限价商品房、统规统建房等房源建设,创造宽松的进城入镇环境。高度重视贫困户的搬迁安置,通过实行梯次搬迁、投亲靠友、分散安置等方式,逐步实现贫困户向集中安置点和新型农村社区聚集,努力扩大移民搬迁覆盖面和受益面。适当压缩集中安置点数量,减少政府对于规模较小的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认真厘清搬迁对象,防止套用政策行为发生。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实现迁入地人口、资源、环境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2、加快设施配套,切实增强农村社区承载能力。管好、用好省市县已明确的补助资金,落实农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项目捆绑、各记其功的原则,整合好支农资金,继续加大对安置小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制定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和统规统建房开发,着力破解安置小区配套设施建设融资难题,加快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3、壮大优势产业,有力促进搬迁农民持续增收。制定符合县情实际的产业扶持中长期规划,大力发展茶饮、畜牧、蚕桑、设施蔬菜、林果等产业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落户,有效拓宽搬迁农民增收渠道。着力壮大劳务经济,扎实开展技术培训,有效提升就业技能有序组织劳务输出,增加工资性收入。积极发展三产服务业,适当增加政府公益性岗位,吸纳剩余劳动力就业

4、强化公共服务,不断提高生产生活保障水平。切实保障移民搬迁户与迁入地居民享有平等的医疗、教育、社保、就业等权益,妥善解决移民家庭中残疾、智障等特殊人群的社会保障问题,减轻其家庭负担。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保障移民宅基地、土地流转等收益。

(调研组成员:覃春利  李文保  李春山  吴  波)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