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镇因红二十五军曾在此转移战斗并创建根据地而得名,是全国唯一以“红军”命名的镇。其位于旬阳县东北部的南羊山腹地,距离县城约103公里,总面积155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1.19万人,平均海拔985米,耕地面积8019亩,属典型边远贫困镇。近几年来,镇党委、政府立足山水资源优势,着眼长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牢把握“生态立镇、工业强镇、文化兴镇”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生态循环产业,加快实施强镇富民工程。经过几年来的聚力建设,镇域呈现出经济快速发展、民生日益殷实、社会和谐共进的良好局面。截止2012年底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到4.3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 到6630元,分别较 “十一五”末增长1.04亿元、2692元,70%的群众实现脱贫,并先后获得省级卫生集镇、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等殊荣,在实践中闯出一条独具特色的跨越发展之路。
依托优势——实施板块开发。立足镇域“三山夹两河”的自然地貌特征,在空间上将全镇划分三大板块,实施区域开发,彰显生态理念。高山生态保护区:通过实施生态移民搬迁,加强高山区域山林绿化和天然林管护,打造“天然氧吧”。仅2012年完成植树造林1.2万亩,镇内天然林保护面积累计达19.8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5%,位居全县前列,率先成功创建为市级生态镇。中山林果产业区:借助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在中山区域大力发展林果产业,已发展核桃0.56万亩,板栗1万亩,柴胡、白芨等药材0.1万亩,木耳、食用菌2万多架,林特产业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有益补充。川道生态种养区:在竹筒河、圣驾河等土地条件较好的川道浅山地带,倾力实施“千万工程”,即发展千亩水稻、千亩油菜种植,建设万头生猪、万亩核桃基地,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畜—沼—园”循环发展模式,为开发生态农业休闲观光游奠定良好基础。
特色引路——推进园区建设。按照“陕南循环发展”的总要求,以园区化发展为方向,依托当地优势资源,着力推进三大生态园区建设,夯实发展之基。农业示范园:2012年重点引进了丰积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5000万元,建起4万平方米的年生产优良种猪0.6万头、商品仔猪3万头、出栏肉猪1.4万头的万头生猪养殖场。园区建成后可辐射茨坪等村发展核桃建园,林下养鸡10万羽。旅游观光园:通过有序引导农村土地适度规模集约经营,全镇流转土地4420亩,初步建成“春赏千亩油菜花、秋观千亩金色稻田”的生态农业观光园,农业产业逐步从资源消耗型向环境友好、生态和谐型迈进,生态农业园区成为周边市民休闲观光景点。工矿企业园:坚持在保护中开发,推进工矿企业进园区,完成了青铜沟汞污染防治工程,实现传统工业转型发展,以铅锌采选和鸡血石开发为主的生态工业园区已具雏形,全镇9个村达到县级以上生态村标准。
龙头带动——打造旅游品牌。红色是红军镇文化旅游独具魅力之所在,按照建设陕南红色文化名镇为目标,着力推进旅游强镇建设。抢抓国家支持革命老区建设和县委、县政府实施的支持边远乡村发展战略机遇,深挖当地红色文化内涵,加快红军纪念馆园区建设。园区建设用地58亩,生态保护区40公顷。2011年4月建成开馆以来,成功举办各类祭奠活动40余场次,接待游客30多万人次,创旅游收入近千万元,已成为陕南首屈一指的融青少年传统教育基地、陕西国防省教育基地、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和省级廉政教育基地为一体的综合性红色文化教育基地。近年来,又相继发掘“中国汞都”之美称的古矿洞遗址,以陈家大院贞节牌坊——“節勵松筠”石匾为代表的明清古民居等景点。以“红军纪念馆园区”建设为载体的集红色文化游、生态休闲游、现代工业游为一体的旅游产业规模基本形成,带动三产发展,拉动经济增长,已成为当地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优化环境——建设绿色家园。近几年来,抢抓国家生态移民、陕南避灾移民搬迁政策机遇,结合扶贫开发、农民进城、革命老区建设,加快农村人口市民化,建设生态文明新农村。在工作实践中,创新并形成了“四统一分”工作机制,即:统一选址规划、统一设计风格、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帮扶验收、分户组织实施。已建设以“汉水人家”风格为代表的移民集中安置点20个,952户3989人,组织实施村民旧房翻新、改造1471户;全镇共建新民居2423户,占总户数的83%,形成了以集镇为中轴,各村集中安置点为承载、具有红军风格的民居群,成为全县新农村建设的样板。通过整合建设资金,实施道路、用电、给(排)水等公共配套设施建设,累计改造农电网72杆公里,修便民桥30余座,引水管道75公里,边远乡村散居群众的行路、吃水、用电、通信 “四难”问题得到根本解决。在改善群众家居环境的同时,有效节约和保护了当地资源,镇域经济社会步入全面可持续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