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首 页>中共安康市委政策研究室>调查研究>调研成果 > 正文内容

洞河镇石家村蔬菜产业调查报告

2014-11-24 18:18 来源:
字体大小:【

洞河镇石家村是县城人民长期以来的主要菜篮子之一,蔬菜产业也是该村群众增收的主要来源之一。蔬菜质量到底如何?农民种菜效益咋样?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对洞河镇石家村蔬菜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

一、基本情况

石家村位于洞河镇对面的汉江南岸边汝河出口上,与岚皋交界,气候湿润,土地肥沃,风景秀丽。石家村现有六个村民小组,有村民242户,人口948人,有100余户村民从事蔬菜种植,有耕地600亩,其中有300多亩种植蔬菜,种植的品种主要有白菜、芹菜、菠菜、蒜苗(蒜台)、葱、莴笋、蚕豆、豆、土豆、萝卜等,部分农户种有金钱桔、碰柑、板栗及部分农作物。据镇村干部介绍,石家村在洞河镇拥有村民经济收入综合素质两个第一的称号。几十年来,石家村一直是县城蔬菜市场的主要供给地之一。改革开放之初,村民没有其他收入,主要靠蔬菜产业,家家户户种植蔬菜,田间地头绿油油一片。每逢冬腊月间,每天都有100多担蔬菜,搭乘两艘班船进入县城市场,场面极为壮观。村民们极早地沐浴了改革的春风,既给养了县城居民,又鼓起了自身腰包。如今,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新一代农村青年已不满足于种菜养家了,大多孔雀东南飞了,成了农民工,有少数人进城当了老板,留下老人、小孩看家。蔬菜种植面积大为减少,目前仅剩100亩左右,村民卖菜任然靠的是(早上6点、7点钟)两趟到县城的班船,每逢冬腊月间每日也有40-50担菜进县城市场。

石家村的蔬菜在县城市场供不应求。石家村的蔬菜是地道的紫阳当地菜,由于其口味浓、新鲜,深受县城居民喜爱,因此它的价格也高出外地菜许多,仅此以蒜台为例,开园鲜蒜台每斤达14元,而外地进来的周期蒜台每斤仅5元钱,芹菜也是3至5元一斤,最高时达8元左右,比外地芹菜价贵一倍左右。面对近年来县城蔬菜超市里外地蔬菜竞争,尽管石家村的蔬菜价格比外地蔬菜贵,但据菜农讲,石家村的蔬菜还是供不应求,我们到县城的菜没有剩过,全部都卖完了的。另外,石家村的水果碰柑、李子口也感很好,都深受消费者喜爱。由于蔬菜水果的品种地道,以及独特的土壤气候条件,加之离县城较近能保持新鲜,石家村的蔬菜水果供不应求。

调查中了解到,村民种菜收益可观。一个正常的劳动力可以耕种一亩露天蔬菜,年收入一万多元(包括种植、管护、卖菜)。我们调查了石家村三组蔬菜种植户黄玉林,他家三口人,一个儿子在外务工,老俩口在家种菜三亩,以芹菜为主,兼种白菜、葱、蒜、玉米。几乎每天老俩口都各挑一担菜到县城西关和粮贸市场销售,年收入三万多元,除儿子打工自保开支外,家庭收入全靠蔬菜,也是靠种植蔬菜盖起了楼房。同组村民周道发,一家六口人,儿子在外打工,年收入在4万元左右,儿媳在洞河街上照顾小孩上学,老俩口(老汉71岁,老婆65岁)以务菜兴果谋生,他家种植白菜、芹菜、波菜、葱、蒜等二亩,柑桔二亩,年收入也在三万余元。通过走访了解,在该村凡是种植蔬菜的农户,家庭人均纯收入都在过万元。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交通的制约。石家村历来只通水路,蔬菜销售只能人工挑担子坐船到县城码头,再挑到市场才能出售。而且固定一天两趟班船。早上六点、七点各一趟到县城。由于交通不便,制约了石家村蔬菜产业发展。村民盼望能修一道桥,通紫岚路,方便群众到县城卖菜。

二是政府扶持服务不够。由于农户分散经营,规模较小,除享受种粮直补款,蔬菜种植户处于自生自灭状态。技术服务、良种、农药使用服务很少。村民盼望政府对该地的土壤进行普查,什么元素缺,什么元素超标,已达到科学配方种植蔬菜。同时一些村民也盼望能组建蔬菜专业合作社,打破自种自卖格局。

三是蔬菜种植存在安全隐患。部分种植户不懂得农药使用技术,用氧化乐果喷洒蔬菜,直接造成农药残留,损害消费者健康;有的直接将氧化乐果用于土地消毒,农药使用不当,既造成浪费,同时又污染土壤。农药管理失控。根据《我国农药安全使用规定》,氧化乐果是高毒农药,这类高毒农药不准用于蔬菜、果树、中草药、荼叶等作物,以免造成污染和食物中毒,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在与菜农交谈中了解到洞河集市有专门销售此类农药的商店。

三、对策与建议

一是建议政府加大对“菜篮子”工程的扶持力度。按照紫阳的实际规划建设蔬菜基地,根据蔬菜产业劳动密集型特点,把扶持款直接用于蔬菜种植户,以实际种植面积核定标准进行补贴。发展设施蔬菜,建设农业蔬菜园区,丰富居民的菜篮子。

二是农技部门要加大技术指导力度。对政府规划的蔬菜基地,落实技术人员,加强对土壤的普查、鉴定、合理配方施肥,指导良种的应用,农药的使用。对基地蔬菜种植户进行农残监测,对入市农产品进行检测,确保居民吃上放心菜。

三是镇村要引导蔬菜种植户组建专业合作社。打破自种自卖的格局,形成户、供销一条龙服务,有力促进该产业的健康发展。

四是建设我县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既要加强对农药市场的监管,又要对基地蔬菜种植户进行地块农残监测,对农产品入市检测,都离不开检测机构与检测设备,离开了这个机构与相应设备,农牧局和药监局监管源头和市场就没有手段,吃放心菜就只能靠种植户和经营者的良心了。建议县委、县政府把该项工作列入改善民生工程的大事来抓,让广大居民吃上真正的放心菜。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