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首 页>中共安康市委政策研究室>调查研究>调研成果 > 正文内容

镇坪县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践探索

2015-08-12 17:04 来源:
字体大小:【

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试点示范市和“生态立县”工作要求,镇坪县立足高山、边远、人稀、地散县情,加快生态优势资源转化和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步伐,把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重点,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县域特色的现代循环农业发展路径。

一、工作成效及特点

近两年来,镇坪在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通过制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标准、出台了奖扶办法和工作推进措施,累计培育各类专业大户700余户、家庭农场20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60个;全县注册农副产品生产及加工业公司176家,形成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3家、县级11家,初步呈现三大特点:

一是现代农业园区快速发展。全县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和山林经济,坚持生态、循环、持续发展理念,大力推进十园示范、十园提升、十园新建的“三十工程”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建成省级农业园区1个、市级7个、县级8个、新启动建设14个,示范带动全县特色产业快速发展。2015年上半年,全县生猪饲养量达到23.1万头、出栏9.9万头,饲养山养3.8万、出栏1.1万只,家禽63.7万、出栏31.9万羽,新发展木本药材6.1万亩、魔芋4100亩,粮食播种面积14万亩,预计夏粮产量1.18万吨。

二是农业产品品质快速提升。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出现,加快了镇坪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进程,为土地规模集约经营和农业生产的现代物质装备、标准化生产、品牌打造、技术创新、融资投资、电子农商奠定了基础。止20157月,全县已有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个,省级著名商标1个,市级知名商标2个,新注册商标6个,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产品1个,富硒食品认证11个,取得有关专利4个,镇坪腊肉、镇坪洋芋、镇坪玉米种、镇坪黄连、镇坪玄参、镇坪洪阳乌鸡、南江大鲵、镇坪蜂蜜、镇坪山野菜、镇坪五味子果酒等农产品品牌知名度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

三是农民增收渠道快速畅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及发展壮大,带动了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增加了农民经营性收入;土地流转,增加了农民财产性收入;留守妇女、老人就近务工,增加了工资性收入;人流、物流、资金流,多途径拓展了农民收入。如,安康振兴集团有限公司近几年来,在华坪镇建设中药材种植现代农业园区,每年支付租金、劳务费180余万元,受益145498人。据统计,今上年全县农民现金收入达到4120元,同比增长12%

二、主要做法及经验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把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以来,镇坪始终坚持领导重点关注、长远谋划布局、持续政策激励、凝聚要素资源、优化发展环境的工作落实推进机制,确保了各类经营主体顺势而成、健康发展。

决策领导的长远布局。镇坪属巴山腹地连片扶贫开发区域国定贫困县,1503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上森林覆盖率达到86%以上,5.96万人口中农村居民占85%以上,落后的交通、信息的闭塞、缓慢的工业、持续实施的退耕还林、中省市主体功能区定位,造就了优美的自然生态资源,成为镇坪新形势下加快发展的最大优势资源,从“经营绿色镇坪”到“生态立县、产业富民、工业强县、旅游兴县”发展思路,农业产业一直是历届县委、县政府的发展主题。2014年,成立了县人大主任为组长的“产业富民工作领导小组”,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作为重点工作内容,出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标准,并列为各镇各部门年度内综合目标考核内容。2015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被列为县委全面深化改革农村专项改革领域重要工作内容;20157月,县政府专门召开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作现场推进会。通过宣传引导、政策扶持、招商引资、服务培训等方式大力培育了一批农业经营主体,镇坪在长期不懈地坚持中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不断加快农业现代化前进步伐。

奖扶政策的持续激励。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过程,镇坪坚持以发挥政策的激励导向作用为重点,2007年以来,县政府连续不断出台了奖励扶持政策,结合每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科学分析县域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分层、分类、分向制定具体奖扶标准与办法,每年财政奖扶资金投入均达到100万元以上。县政府以项目为引擎的工作推进中,坚持把发改、财政、农业、林业、水利、扶贫、交通等部门涉农项目进行梳理,在策划、包装、申报时优先考虑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需求,使其获得更多助力。2014年出台了《镇坪县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标准及认定办法(试行)》,20157月对80个农业经营主体进行了认定命名,镇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通过持续不断的政策引导,取得了实质性突破,正发挥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生力军作用。

发展基础的不断夯实。在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中,2007年镇坪按照市上安排全面启动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流转工作,健全了县土地流转办、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村土地流转指导员三级服务体系,2010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成后建立了县林权交易服务中心、镇林权交易服务站二级服务体系,止2014年末全县累计流转耕地和林地33709亩,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了大量的土地资源。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连片扶贫开发启动后精准扶贫的实施,陕南移民搬迁工程的大力推进,农村路、电、水等基础设施承载能力逐年提高,农业农村生产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成本有效压缩,利润空间得到拓展。交通状况不断改善后物流业快速发展,信息化加速后电子商务的蓬勃兴起,农业经营环境不断向好。2014年开始,县委开展了以常委联镇、部门联村、干部联户为主题的“三联全覆盖贴心服务工程”,政府行政职能改革中县镇便民服务体系的建立,所有的资源进一步向“三农”集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组织保障更加有力。

三、几点启示及思考

全面搞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作,领导重视是前提、是保证。全县各级应广泛宣传引导,普遍提升干群认识水平,强化服务保障,整合各类要素资源,努力创新培育工作机制。

发展环境是基础。从镇坪实践探索来看,以各级干部认识、农村群众意识、政府职能改革等为要素的发展环境,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能不能形成、能不能发展、能不能壮大的先决基础条件,镇坪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发展现状和改革开放后的艰苦探索与实践,决定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工作重心依然是“三农”工作,发展的突破口依然是农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基础将持续不断地得到强化,发展壮大后的各类主体又会优化自身的发展环境,实现镇坪农业突破性发展,为县域一二三次产业融合奠定基础。

政策扶持是关键。镇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能够迅速催生、快速成长,得益于县委、县政府不折不扣落实中省市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对经营主体不间断的大力度专项政策资金项目扶持,在优化县内创业就业环境中,把多年来外出务工经济中的资金、技术、信息、项目等成果,及时转化为县内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兴奋剂,做到了“扶上马”并“长年护驾”,用保护政策建成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安全屋”。

经济效益是核心。镇坪在培育新型经营主体过程中,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尊重群众意愿,落实“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工作方针,以经济效益为主旨,兼顾社会效应。近年发展实践证明,多数经营主体找到了发展方向,与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融合度不断加深,生存能力不断提高,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不断增多,多数已实现盈利目标,只有把“经济效益”放在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首要位置,经营主体才会是“新型”而不是“畸形”,才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

改革创新是保障。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解放农村生产力。大力推进农村金融体制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有效探索农业保险,破解经营主体融资难题。加快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健全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市场管理,维护服务组织和农户的合法权益。完善农产品“源头可追溯、过程可监控、流向可追踪、信息可查询、责任可追究”制度,实行产品质量全程监管,确保农产品质量。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