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首 页>中共安康市委政策研究室>调查研究>调研成果 > 正文内容

汉滨区开启产业套餐脱贫模式

2016-06-28 03:17 来源:
字体大小:【

农业部、国家发改委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的《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精准脱贫指导意见》指出,发展特色产业是提高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根本举措。为促进我区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在发展特色产业的同时,与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从根子上、长远上帮助贫困户脱贫,笔者深入汉滨区部分镇村和企业、合作社等,发现了一些好的做法和模式,整理出来供大家借鉴。

探索与实践

近年来,汉滨区积极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强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政策宣传引导,推进农民把承包地向现代农业园区集中、生产经营方式向农村新型经营主体集中,激活了农村生产要素资源,涌现了京康、忠诚、阳晨、瀛天等一批新型经营主体,创造了“牛蹄模式”、“忠诚模式”、“阳晨模式”、“瀛天模式”等,带动了一方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形成了政府引领发展,企业壮大规模,农民增收致富的共赢格局。

园区主导的“牛蹄模式”。即“园区+金融+农户(贫困户)”模式。2012年在牛蹄镇党委政府感召下,在京创业能人陈鸿昌回乡领建京康现代农业园区,目前园区建设已完成投资10613万元,从三个村流转土地4000亩,栽植高标准茶园3100亩,涉及农户600户其中贫困户350户,已支付土地流转费88万元,2015年向园区务工农户发放劳务费280万元,成立专业合作社1个,吸纳社员711人,并被省政府确定为陕西省现代农业产业精准扶贫试点单位。该园区做法我们归纳为“牛蹄6步法”,即:第1步确定土地流转收益。土地流转时长一般为20年,分为水田、平地、林地、荒坡四等,租金每亩100元至500元,最多的一户12亩,最少的0.6亩;第2步确定务工收益。在茶园建设和生产经营过程中,公司优先安排贫困户务工,每人每天不少于60元,并分块反包给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让他们成为包工头参与管理,收益更高;第3步确定股金保本收益及红利。贫困户以土地、劳务及现金等形式加入专业合作社,以2000元为一股,合同签订保本收益不低于5%,公司还承诺每年拿出净利润的60%作为股本收益兑付分红;第4步确定茶园经营收益。到茶园35年丰产期后,将茶园无偿回馈给贫困户经营,公司负责收购鲜叶、加工、销售,以稳定增加贫困户收益;第5步确定订单收益。公司指导贫困户开展特种粮油种植、畜禽养殖,订单收购;第6步拓宽渠道帮助贫困户提高其它收益。在园区我们遇到正在务工的凤凰村贫困户杨大均,陈鸿昌和他一起帮我们算了一笔土地收益账,老杨有水田2亩,坡地3.5亩,流转费总额是2050元,每股2000元,第一年保底股本收益为(1+5%*2050=2152.5元,第二年为(2152.5+2050*1+5%=4412.65元,第三年6785.76元,三年后茶园丰产期到无偿返给农户经营,公司主要负责茶园管理和市场运作,保底政策永远不变,并每年拿出60%盈利与大家分红,股金收益比银行利息高几倍,农民转型当产业工人及股东,贫困户致富已不是梦想。

合作社主导的“忠诚模式”。 该模式主要特点是“合作社+基地+农户(贫困户)”。由陕西省百强合作社之一的忠诚蔬菜专业合作社发起,目前分别在建民办忠诚村、冯家坝村和洪山镇石狮村共流转土地2260亩建蔬菜基地,涉及农户460户,其中贫困户86户,完成投资6645万元,建成投产的钢架结构设施蔬菜大棚1200个,在城区设立直销店38家,年均支付流转费130余万元。他们按照“合作社抓两头,农户管生产”园区运行机制,同时为保障贫困户利益,让贫困户优先承包蔬菜大棚,优先技术培训指导,免费提供蔬菜种苗,优先安排基地用工。目前已拿出520个设施蔬菜大棚反租倒包给165户农户,其中贫困户38户,据承包户介绍,每年每棚只需向合作社交反租倒包费800元,其它如种苗、机耕、技术、化肥等都由合作社提供,农户投入非常少,棚均收益在1.5万元左右。同时园区未租的大棚广泛接纳周边贫困户务工,采收季节日均400人次,闲时也有200余人,锄草、采摘、施肥人员按80/天,技术类人员300/天,日结日清。据统计,忠诚村已由2011年的102328人贫困人口下降到3298人,即有70个贫困户231个贫困人口通过园区带动发展蔬菜产业实现了脱贫,人均年纯收入达到了5000元以上。

龙头企业主导的“阳晨模式” 阳晨创建的“龙头企业+规模养殖场+农户(贫困户)”的生猪产业联盟经营模式,打造出安康“大农业”框架下的畜牧产业集群。目前发展联盟企业及专业大户109家,合作社4个,社员502人,在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部门的支持下,为农户担保融资1.85亿元,使产业联盟肥育猪的生产能力达到年160万头,联盟成员养猪效益较以往提高了30%以上,并配套生态园区5万亩,带动富硒产业种植面积30万亩,新增扶贫就业岗位2500个,就业人员超过5200人,促进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阳晨公司在发展壮大同时积极注重带动贫困户脱贫,将基础设施建设,苗木花卉、蔬菜瓜果、茶业种植、生猪养殖列为扶贫重点项目,确定江北办9个村和晏坝镇9个村列为产业精准扶贫区域,按照产业精准扶贫“八个一”要求,制定精准帮扶措施,对无劳动力的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每年每亩保证兑付土地租金850元;对有劳动力无技术的贫困户,在园区基础建设过程中,优先安排参与工程建设获取劳务收益和来园区务工成为产业工人,每天获得劳务收益70元;对有技术无劳动力的贫困户公司将蔬菜大棚返租给他们或参与苗木管护(每亩管护费560元),通过他们的技术从中获取劳动报酬;对有技能的贫困户优先聘为公司正式员工,如种植、农机驾驶、生产管理、养猪等岗位,每年获得收益3万余元;对因学致贫的贫困户利用公司与安康学院签订校企合作协议,通过设立的“阳晨班”,解决因学致贫的农户子女就学及就业问题。

村企共建的“瀛天模式”。该模式由天柱山村党支部引导瀛天生态农林开发有限公司,采取“公司+村支部+基地+农户(贫困户)”的组织构架,带动当地172户农户加入合作社组织发展核桃产业,5年累计带领合作社社员种植核桃10000余亩,合作社被命名为“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合作社下属基地汉滨区瀛天核桃现代农业园区常年为当地剩余劳动力120余人提供就业岗位,涉及贫困农户51户,户均年增收25000余元。在保证农户稳定的土地流转收益同时,采取“两免一订三统一原则”,增加当地群众更多的收入。“两免”指在公司示范带头下,合作社组织鼓励基地周边区域的农户广泛种植良种富硒核桃,采取免费加入合作社,由公司免费给予技术指导及培训,帮助农户扩大种植面积;“一订”是对加入合作社的农户产品签订订单合同,统一由公司收购;“三统一”是对农户的核桃按略高于市场价的保护价统一收购、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多举措给当地农户吃上了定心丸。

经验与启示

以上四种产业套餐脱贫模式作为汉滨区脱贫攻坚战的重头戏,在实践中很受当地群众认可,对贫困户树立信心,提高自我脱贫意识起到了积极示范引领作用,启示深刻,经验做法值得推广。

(一)科学规划是前提。他们按照中省市区赋予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要求,进一步深化 “五大发展理念”,立足独特的山、水、人资源禀赋,用活生态、绿色、富硒这手牌,科学规划产业套餐脱贫战略,精准布局茶叶、核桃、畜牧、蔬菜等特色产业,做大做强一村一品、一域一业板块,既达到了山清水秀风貌,又实现了群众金山银山愿望。

(二)园区承载是基础。现代农业园区是传统农业向高产、高效、优质的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路子。作为80%区域处于秦巴山地丘陵沟壑区,70%群众居住在南北两山的汉滨,那种小户经营、单打独斗的经营模式已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土地撂荒问题不容忽视,但是在牛蹄镇我们看到,层层叠起郁郁葱葱的现代茶园,全镇几乎找不到一块儿撂荒地,其主要原因就是京康农业园区作为载体,推进土地向园区集中、产业向规模发展,厚植了产业脱贫致富优势。

(三)龙头带动是关键制定精准扶持政策,把有限的资金用在“龙头”企业扶持、基地建设、农民合作组织培植和市场体系建设等关键环节上。特别是通过扶贫贷款贴息、扶贫互助资金注入的方式,培植龙头产业,建立完善适应市场需求、适应农民种养能力的产业链。
   
(四)合作共享是核心。企业与贫困户之间,必须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互利共赢,企业才能发展壮大,群众才能得到实惠,产业才能做大做强,区域经济才能加快发展。从京康、忠诚、阳晨的做法中看出,依靠当地群众,发动当地群众,让群众参与管理,当产业成为他们脱贫致富的支撑,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到园区成为产业工人或产业包工头,让没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获得地租、股金等收益,群众是真心欢迎的,产业推进的效率也高。

(五)政策扶持是保障。全区把产业扶贫作为保障贫困户永久脱贫的主要抓手,建立产业和园区由区级领导包抓、区直部门帮扶、镇办负责推进、科技队伍服务、项目捆绑支持、定期督查考核的工作机制。同时整合财政涉农项目资金,开展“校地合作”,解决园区、基地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应用问题,为产业扶贫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