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首 页>中共安康市委政策研究室>调查研究>调研成果 > 正文内容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精准脱贫路上的主力军

2016-08-03 08:56 来源:
字体大小:【

农业部、发改委等8部委制定的《关于引导和促进农民合作社规范发展的意见》文件中明确指出“将农民合作社作为国家涉农项目的重要承担主体,既是国际的成功经验,也是我国创新财政支农方式、提高财政支农效率的改革方向”。脱贫攻坚是当前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产业扶贫是脱贫最为有效、最可持续的措施,这已在各级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取得共识。为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脱贫攻坚中引领贫困户脱贫致富,研究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脱贫攻坚工作精准对接模式,我们对汉滨区市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了认真调研。

示范社是怎么炼成的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截至目前,汉滨区已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651个,有市级以上示范社20个,其中省级示范社14个,省级百强社2个,国家级示范社4个。那么,示范社究竟是怎么炼成的?我们从汉滨区市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精选了几家代表性强的示范社进行研究。

(一)走高端粮油发展路子的合作社----同鑫缘生态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该社位于大同镇杨庄村, 2013年成立,由当地7户农民发起,注册资金200万元,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主要从事水稻作物新技术、新品种引进、示范及技术培训、机械化种植和病虫害统防统治等专业化服务。由于合作社在对社员管理和服务上,始终坚持“六统一一集中”,即统一调种、统一育苗、统一移栽、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统一品牌,集中销往省内外市场,通过合作社运作,社员种植的稻花香、黄花占等新品种水稻销售价在每公斤6元以上,大米每公斤零售价达50元以上,产品成功打入上海、厦门、西安等地高端市场。目前广大社员种植积极性非常高,辐射带动该镇新湾、老湾、新丰、江沟等20余村,发展社员180余人,服务水田面积3500亩,今年预计产值达1000万元,利润300余万元,社员亩均比常规稻种植增收500元以上。

(二)倾心做强核桃产业的合作社----瀛辉核桃专业合作社。该社是国家级示范社,采取“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贫困户)”的组织构架,带动当地172户农户加入合作社组织发展核桃产业,5年累计带领合作社社员种植核桃10000余亩,常年为当地剩余劳动力120余人提供就业岗位,涉及贫困农户51户,户均年增收15000余元。合作社在保证农户稳定的土地流转收益同时,采取“两免一订三统一原则”,增加当地群众更多的收入,“两免”指合作社组织鼓励基地周边区域的农户广泛种植良种富硒核桃,采取免费加入合作社,免费给予技术指导及培训,帮助农户扩大种植面积;“一订”是对加入合作社的农户产品签订订单合同,统一收购;“三统一”是对农户的核桃按略高于市场价的保护价统一收购、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多举措给当地农户吃上了定心丸

(三)北部山区的蔬菜产业旗帜----尚溪农民专业合作社。该社位于大河镇先锋村,成立于2011年,目前发展社员60户,它下面的尚溪现代农业园区是安康唯一一家采用智慧农场管理系统对园区及农产品进行田间生产监控、管理与销售的可追溯现代农业园区。该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园区+农户”模式,组织社员在园区内种植土豆、豇豆、小米椒、降压菜等时令蔬菜。目前,已组织流转土地2300亩,建成标准化大棚850栋,蔬菜上市季节日均产销2万斤,社员优先承包大棚蔬菜种植,合作社以高于市场价10%统一收购,销往安康城区及西安农贸市场及超市,年生产总值达800余万元,为当地群众带来年均150万元左右收入。

(四)走进人民大会堂的茶叶合作社----金彦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该社是省级百强示范社,位于新坝镇茶栈村三组,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有社员119人,其中农户117户,企事业单位2户,注册资金360万元,其中社员出资253.2万元。合作社目前拥有基地2000余亩,其中:有机茶园516亩,高效茶园500亩,低改茶园840亩,年产值650多万元,注册的“马泥春”茶先后获得国内系列茶博会金银奖,并被市委市政府作为安康地方特色产品在人民大会堂向国内外茶商推介。合作社下设种植产业部、生产加工部、培训部、销售部、各部门对各同类种植基地进行专业化技术管理。自合作社成立以来,严格按照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的要求,权责分明,科学运作,积极进取,合作社机构领导认真对各地茶叶种植进行实际考察,学习先进的茶叶种植、加工、茶园管理及经验技术,合作社得到了快速发展。2015年,社员平均实现利润25000元,带动周边农户400余户,户均多增收1200元。

(五)汉滨唯一食品深加工的合作社----健醇洪山富硒制品农民专业合作社。该社是一家集富硒豆类、油茶核桃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国家级示范社,现有社员128人,2012年注册,注册资金900万元,辐射带动该镇瓦仓、洪山、石狮等村960户从事大豆生产,合作社2015年底资产总额达3800万元,固定资产3200万元,生产富硒豆制品820吨,其中豆腐乳600吨,豆瓣酱120吨,豆豉100吨,营业收入2400万元,税金72万元,纯利润1600万元。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公司+园区+基地+农户”的运作方式,实行 “统一供应籽种化肥,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收购加工、统一品牌销售、贫困农户分散经营”的“四统一一分散”的订单农业。统一为农户提供籽种化肥,先后两年为贫困农户提供优质大豆籽种20吨,化肥240吨;产后对贫困农户种植的大豆统一收购,统一加工、品牌销售,使贫困农户稳步增加收入。带动贫困农户91283人,增收148万元。其中19户贫困户69人在园区打工,每年每人平均可得到20000元的收入;36户贫困户128人在油茶示范园套种大豆,实行订单农业,合作社先后两年为贫困农户无偿提供优质大豆和化肥价值50万元,2015年种植大豆3000亩,年增收360万元,户均增收3000元,较上年人均增收750元以上。

示范社发展特点及可推广的经验 

调研发现: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好,将带动一方产业兴起及百姓富裕。通过对以上几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结构、经营管理、市场运作、助农致富等方面剖析,梳理归纳出其以下基本特征及发展经验。

健全了组织机构。从以上合作社发展历程看,基本上采取了“能人大户+合作社+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园区+农户”、“村两委班子+合作社+农户”等几种产业发展通用模式。在组织构架上,基本按照法律法规和《章程》设立了理事会、监事会,组建了一支有经营理念、敢创业、勇创新、求真务实的社团组织,遴选配备了思路清晰、善于钻研、真抓实干的带头人,为合作社规范运营和发展壮大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规范了管理制度。示范社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区政府出台的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政策,制定了本社《章程》及合作社社员大会制度、理事会制度、监事会制度、日常管理规范、资金管理办法、财务管理办法、收入分配办法、档案管理制度等,做到用制度管社管人管事,提高了运转效率,保证了合作社健康发展。

初步形成了区域特色产业格局作为80%区域处于秦巴山地丘陵沟壑区,70%群众居住在南北两山的汉滨,那种小户经营、单打独头的经营模式无法抵御风险,更不能产生经济效益,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兴起,破解了当前困扰全区“三农”工作推进难题。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中,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围绕区内资源禀赋,以现代农业园区、产业基地为载体,以合作共赢、共同富裕为方向,以契约精神、诚实守信为基准,灵活管理,灵通信息,稳固了一村一品、农户抱团发展思路,初步实现了土地向园区集中、产业向规模集中,形成了汉滨特色的东烟南茶西北果,中菜湖鱼全域游”格局,厚植产业脱贫致富优势。

带领了一方群众脱贫致富。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农民群众自愿联合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其生命力关键取决于能否让农民持续受益。从我们调研的这几家示范社来看,社员收益明显,辐射带动能力强。比如金彦茶叶合作社的社员张开峰,入社前10亩茶园每年售卖零散茶叶年收入仅7000余元,2014年加入合作社后,第一年收入1.7万元,现年均收入2.5万元,茶叶收入翻了几番,粮油产业是传统产业,近些年由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及农产品比较效益低等原因,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有所下降,良田大面积撂荒,但是同鑫缘合作社另避蹊径,组织当地农民种植生态水稻,亩均超出当地常规种植收益500元以上,提高了种粮农民生产积极性,为传统产业向“优质高效”转变提供了路径。

打造汉滨特色“农民合作社+”精准脱贫模式的建议

加强示范社培育力度相关业务管理部门要进一步摸清底子,根据业务范围抓好管理服务,分类指导。加强制度建设,构建以贫困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鼓励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大中专毕业生领班农民专业合作社,每个扶贫重点村结合当地主导产业或特色产业,按照一村一品、一社一品思路,建立一批示范效应大、辐射带动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条件的地方可跨区域建成合作总社。同时,规范提升一批示范社,清理劝退一批名存实亡社,通过奖惩激励,促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挥积极职能作用。

加大项目资金倾斜力度进一步探索扶贫资金精准投放办法,参照省供销社在汉滨区实施的“供销合作社+产业+基地+贫困户”模式,切块下达一部分国家扶贫资金,投放到信用好、能担当、规范经营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探索把产业扶贫资金、合作社项目扶持资金量化为贫困户入社股金,享受合作社提供的技术、信息、贮藏、加工、销售等服务,参与合作社二次收益返还。整合涉农项目资金,为内生动力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入新鲜血液,建议发展产业建设项目安排优先向贫困村倾斜,并优先由合作社承担项目实施;新增农业补贴向合作社倾斜,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转交合作社成员持有和管护;合作社生产设施和附属设施用地按农用地管理;贫困村合作社从事种植养殖的用水用电及农产品初加工执行农业生产相关价格;加大金融支持贫困村合作社的力度,贫困村合作社产业发展资金贷款优先享受财政贴息和财信担保

加大政策引导扶持力度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自身健康发展的同时参与扶贫工作。对积极参与脱贫攻坚的合作社,应从财政、税收、金融项目资金倾斜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拓宽扶持渠道,改进扶持方式,提高扶持效益。进一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力度,推广农民土地股份合作模式,以土地经营权折价入股,组成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民凭入股土地参与民主管理、按股分红。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优先安排贫困户参与务工承包经营,让贫困户获得更多的资产工资经营性收入,实现脱贫

加大扶贫载体创新力度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开展生产经营、服务方式创新,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条,指导一部分示范社跨界经营,不能眼光仅限于传统的生产加工销售领域,要大胆围绕自身产品,量身打造电子商务平台,深入推进线上线下交易。同时广泛吸纳贫困户,依据贫困群众自身特长,通过网上店铺、创客空间、微商,实现精准脱贫。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