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首 页>中共安康市委政策研究室>调查研究>调研成果 > 正文内容

落实发展新理念建设美丽新白河

2016-12-08 08:56 来源:
字体大小:【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要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统筹推进“六大建设”,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 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要求:把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增进农民福祉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发展新理念破解“三农”新难题,厚植农业农村发展优势,加大创新驱动力度,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互促共进,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白河县为典型的秦巴土石山区,全县总土地面积218万亩,其中耕地面积39万亩,农业常用耕地面积20.7万亩,林地面积160多万亩,山地“薄、陡、碎、瘦”,25度以上的土石山区占全县总面积的95%以上,没有一块百亩以上的自然平地,境内沟壑纵横,山峦叠嶂,人口居住分散,土地瘠薄破碎,旱涝灾害频发,农业现代化道路异常艰难。截至2015年末,全县生产总值达到52.43亿元、其中农业生产总值达到12.7亿元,财政收入2.61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66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143元,全县新建现代农业园区42个、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05个、培育家庭农场75家、培育认证职业农民279人。在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农业发展面临资源环境约束新挑战的背景下,白河县如何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推进山区农业现代化,迎头赶上并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结合学习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以及省市县委全委会议精神,个人认为需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落实发展新理念,开创工作新局面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全党同志要充分认识这场变革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因此,我县要破解发展难题,就必须坚持以新发展理念武装思想、引领变革,让创新贯穿全县一切工作,让新理念在全县全社会蔚然成风。一是要着力培育全县党员干部发展新理念、工作新思路、行动新举措,让“新”字在他们的大脑中生根发芽、根深蒂固、开花结果;二是要坚持培育发展新动力,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激发全县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三是要坚持拓展发展新空间,努力形成高新工业园区、两河工业园区、现代农业园区“三区”驱动,实施“互联网+”电子商务和技能劳务“两条腿”走路,瞅准全面脱贫“这一个主战场”精准发力;四是要坚持构建发展新体制,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投融资体制、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优化社会服务,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开创创新发展新局面。

二、夯实现代农业基础,提高农业质量效益

白河县农业产值在全县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虽然逐年下降,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更具活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日益加剧,”三农“工作仍然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着力强化物质装备和技术支撑,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不断夯实现代农业基础,让农业成为充满希望的朝阳产业。

一是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我县虽有39万亩耕地,但大多是土层瘠薄、零星破碎、靠天收的地。要确保粮食安全,全县必须保有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20万亩以上。因此,我县要加大投入力度,整合建设资金,创新投融资机制,完善基本农田建设规划,统一建设标准、统一监管考核、统一上图入库,加大建设步伐,落实管护责任主体。

二是要推进农田水利建设。我县要抢抓国家、省市政策机遇,树立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综合治理工程示范县金字招牌,把农田水利作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在已治理水土流失500平方公里、新修水平梯地4万亩的基础上,大力实施中小河流域生态治理、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农田灌溉、防洪堤和安全饮水工程。

三是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建设。农业科技创新潜力巨大,我县要着手建设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重点突破生物育种、农机装备、智能农业、生态环保等领域关键技术。要充分发挥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的功能和作用,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改造升级。要健全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对基层农技推广公益性与经营性服务机构提供精准支持,构建“科技人员到点、良种良法到田、技术要领到人”的科技推广机制,鼓励支持科技特派员深入一线创新创业,引导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发挥作用。

四是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中办发[2015]49号文件《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明确指出:“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必须以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为核心,加快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符合县情和发展阶段的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提高农业经营集约化、规模化、组织化、社会化、产业化水平”。因此,我县要集中项目、资金、技术等要素资源,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天宝、中营、晨合3个省级园区提质增效工程,提升卡子仓房茶叶、歌风春燕茶叶 、安福绿韵牡丹、茅坪金龙畜牧等12个市级园区建设水平,引导10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挥作用,指导75家家庭农场稳步发展。2016年要新发展市级现代农业园区4个、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户、县级现代农业园区10个,新组建农民合作社10家,培育家庭农场22家,培养职业农民120人。以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为重点,引导农民以多种方式流转承包土地的经营权,积极支持多种类型的新型农业服务主体开展代耕代种、联耕联种、土地托管等专业化规模化服务,推行“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大力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支撑工程,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健全县镇农村经营管理体系,加强对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管理服务。

三、坚持生态立县战略,大力发展绿色农业

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确立发展绿色农业就是保护生态的观念,加快形成资源利用高效、生态系统稳定、产地环境良好、产品质量安全的农业发展新格局。白河县良好的生态是我们的优势所在,必须坚持保护优先、科学利用,使之成为我们安身立命、永续发展的坚实基础。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白河县为限制开发区,要求我县努力涵养水源,只许发展生态农业,因此,我们必须树立“生态立县、绿色农业”的发展思路。

一是要做好木瓜产业。我县现有光皮木瓜14.2万亩,挂果木瓜园5.6万亩,其中初果期2.6万亩,盛果期3万亩,年产木瓜3万吨左右。虽然建有逸酒、天裕、圣宝、百益、紫熙等5个木瓜产品加工企业,但每年收购消耗木瓜量很小,大量的木瓜没有人去采摘,掉在地上白白烂掉,效益极其低下,没有给农民带来增收,挫伤了农民管护的积极性。我们要按照“种植规模化、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品种专用化、加工精细化”的要求,规范管护10万亩标准化木瓜园,要加大与科研院校的合作力度,强化科技驱动力量,不断开发研制新产品,并开发培育木瓜树盆景和绿化苗木,调动农民管护木瓜树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发挥木瓜产业效益。

二是要做大茶叶产业。茶叶是白河县近几年发展的新兴产业,主要分布在中厂、卡子、茅坪、宋家四镇。截至2015年全县茶叶种植面积达到4.5万亩,成立县级茶叶协会1个,茶饮企业和专业合作社10家,有歌风春燕、兰韵、家园、翠峰、联络、水洞溪、磨坪青春,茅坪彭家、田湾,卡子药树、凤凰、仓房,中厂新营等13家茶叶加工企业。2015年全县产茶叶产量达到520吨,实现产值2.2亿元,茶农年种茶纯收入达2000元以上,调动了农民发展茶叶的积极性。我们要进一步整合全县茶叶品牌,大力培育生态观光茶园、休闲养生茶庄和茶叶营销团队,努力使“白河春燕”品牌叫响全国,使茶山景色更美、茶农收入更高、茶叶产业更大。

三是要做强林果产业。随着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建设的实施,白河县林果产业建设得到较快发展。截止2015年全县已累计发展各类绿色经果林31万亩,其中核桃8万亩,板栗7万亩,其它枇杷、柑桔、樱桃等16万亩。已建成宋家、茅坪万亩核桃示范基地一处、核桃产业村4个、千亩核桃大户4户,江汉沿线冷水镇万亩经果林示范基地已发挥效益,2012以来启动建设14个山林经济产业园区,其中建成市级园区2个。2015年全县春季育苗1600亩,出圃各类优质苗木 1800余万株;发展林下种植业6万亩,发展林菌10万袋,发展林下养殖业80万头(只、羽)。全县有木材加工户43家,成立涉及林下种养专业合作社38个,2015年全县林业产值达到8.89亿元。

四是做优生态畜牧产业。我县要着力实施规模养殖,培植汉江黑猪规模养殖场15家、力争全县年饲养生猪30万头、出栏18万头;发展黄牛养殖50头以上大户20户,年饲养15000头、出栏5000头;发展陕南白山羊养殖百只以上大户50户,力争年饲养20万只、出栏10万只;发展乡土家禽养殖千只以上大户100户,年饲养140万羽、出栏70万羽;大力发展梅花鹿、孔雀、野猪、鸵鸟、野山鸡、大鲵等特色养殖,建设特色养殖示范园10个,循环农业种植、养殖综合示范园5个,水产养殖示范园2个,开展农产品无公害、绿色、有机认证,推动畜牧产业向特、优转化。

五是要做精绿色旅游。我县要立足“秦楚边城、水色白河”定位,依托山青水绿、天然氧吧优势,着力推进生态旅游开发,打造旅游精品项目。一要突出抓好红石河、平顶山林场、蔓营田园风光、东坡千年银杏、冷水二凤山等自然景观的开发利用,推动休闲观光度假养生游;二要重点抓好桥儿沟文化旅游街区、卡子张黄大院古民居、三苦精神展览馆、民俗博物馆等项目建设,打造集湖广移民、汉水文化、秦巴特色、乡野农耕为一体的陕南民俗体验游;三要依托汉江的碧水资源,结合郧西孤山电站、白河麻虎电站、白石河拦水坝建设,开发亲水、乐水、游水、戏水项目,打造亲水乐水体验游;四要以庙山寨、蔓营寨、双塔寺、万福山、冬青树墩等道教文化为核心,依托遗址遗迹和群众信奉,进行修复性改建和扩建,打造道教文化旅游品牌。力争到2020年,建成124A级景区,强化旅游中介服务,加大旅游宣传力度,加强与周边区域旅行社的交流合作,创建生态农业与旅游示范县,争取旅游收入达到10亿元,实现绿色旅游产业突破发展。

四、推进农村产业融合,促进农民收入增加

大力推进农民奔小康,必须充分发挥农村的独特优势,深度挖掘农业的多种功能,培育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指的是以农业为基本依托,通过产业联动、产业集聚、技术渗透、体制创新等方式,将资本、技术以及资源要素进行跨界集约化配置,使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销售、餐饮、休闲以及其他服务业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使得农村一二三产业之间紧密相连、协同发展,最终实现农业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扩展和农民增加收入。

截止2015年底,全县有农林牧副渔业企业87家,其中:农业种植业34家,林业育种育苗及林产品采集7家,牲畜家禽饲养37家,水产养殖4家,农林牧副渔服务业5家;有农副产品加工业6家,其中:屠宰及肉类加工3家,蔬菜、水果及坚果加工1家,其它农副产品加工2家;有制造业60家,其中食品制造业1家,酒的制造业4家,饮料制造业3家,茶叶精制加工业7家,木材加工及竹草制品业 3家,医药制造业5家等;有各类批发业43家,其中:农林牧产品批发业18家,食品饮料、烟草制品批发12家,其它批发业13家;有零售业81家,其中:综合零售业23家,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零售业13家,其它各类零售业45家;有职业中介服务业6家,农技推广服务业3家,节能技术推广服务业1家。

因此,我县要创新思维,多措并举,把握农业发展新业态,大力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一要突出现代农业示范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全民创业,大力培植农业种植、养殖、加工企业;二要推动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加强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促进木瓜、茶叶、腊肉等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加工协调发展,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和附加值,增强对农民增收的带动能力;三要加强农产品流通设施和市场建设。我县要健全统一开放、布局合理、竞争有序的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加强农产品仓储物流设施和农产品市场建设,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农产品进城与农资和消费品下乡双向流通格局;四要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要依托我县农村的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养生养老、创意农业、农耕体验等绿色生态农业,使之成为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新兴支柱产业;五要不断完善农业产业链。要促进产加销紧密衔接、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推进农业产业链整合和价值链提升,让农民共享产业融合发展的增值效益,培育农民增收新模式。要创新发展订单农业,引导农户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参加农业保险,鼓励农民参与股份合作,让农户分享加工销售环节收益,降低农业风险。

五、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

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必须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城乡要素平等交换,稳步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近年来,我县抢抓移民搬迁、城乡统筹等政策机遇,大力实施“11135”城乡一体化建设体系,五年来累计完成移民搬迁1516657023人,县城、集镇人口达到8.3万人以上,全县城镇化率达到39%

一要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把国家财政支持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放在农村集镇和社区,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实现城乡差距显著缩小。要强化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和已建饮水工程的管护,实施15处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实现安全饮水全覆盖;要加快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推进农村互联网提速降费,实现行政村宽带全覆盖;要加强县镇村硬化道路的管护,扩大公交车运营范围,创造条件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彻底解决群众出行难的问题;要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当年完成改造2000户,加快农村特困户安置房建设进度,累计安置特困危居群众800户,切实解决农村困难家庭的住房安全问题。

二要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要加快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坚持公办民办并举,扩大农村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建立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努力改善农村学校寄宿条件,办好乡村小规模学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大教师轮岗交流力度,落实农村教师津贴,推动城镇优秀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要积极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确保参保率达到98%以上,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制度;要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参保缴费激励约束机制,引导参保人员选择较高档次缴费;要加强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和供养托养设施建设,县城建成老年公寓和中心敬老院,农村建成20个标准化互助幸福院和30个社会供养机构;要全面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整合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的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医疗卫生、体育健身等设施,整合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项目,发挥基层文化公共设施整体效应,深入开展群众文化体育活动。

三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和美丽乡村建设。要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科学控制集镇和社区规模,持续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不断完善网络管线、雨污分流、垃圾处理、改厕改圈等基础设施,组织实施一批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工程。要按照“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各具特色、示范带动”的思路,以构扒、中厂两镇为突破点,加快建成一批生态美、村容美、庭院美、生活美、乡风美的美丽乡村。要开展农村宜居水环境建设,实施农村清洁河道、清洁家园行动,建设生态清洁型小流域。要立足高品质、创特色、建精品,扎实开展生态文明示范镇村建设,积极探索因地制宜、别具一格的特色魅力镇村。

四要大力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坚持以脱贫攻坚工作统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全县上下形成主要精力向精准扶贫集中、资源资金向精准扶贫倾斜、智慧力量向精准扶贫汇集的导向和氛围,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要认真落实“三包四扶五保障”,强化领导联村、部门联帮、干部帮扶制度,建立资金整合、激励约束、考核评价机制,落实移民搬迁、特色产业、教育培训、劳务输出、生态保护、政策兜底等扶贫措施,建立县镇村三级脱贫攻坚工作机构,夯实工作责任,要通过摸清底子、找准原因,做到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确保2016年实现首批30个贫困村脱贫、启动第二批48个贫困村工作、全年脱贫6100人。

六、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加快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奔小康,必须坚持不懈的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必须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障碍,必须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领导作用,必须改进农村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从而激发广大农民创新创业活力,释放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一要健全农业农村投入持续增长机制。要优先保障财政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导向功能和财政资金杠杆作用,鼓励和引导金融资本、工商资本更多投向农业农村。要深入推进涉农资金整合统筹,加大专项建设基金对扶贫、水利、农村产业融合、农产品批发市场等领域重点项目和工程的支持力度,改进资金使用绩效考核办法。要充分发挥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农作物良种补贴、种粮直补、农资综合补贴三项合并)的作用,突出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资金向各类适度规模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要加快农村金融制度创新,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评级与授信。要不断完善农业保险制度,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增加并开发适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求的保险品种,提高风险保障水平。

二要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要坚持土地公有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和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三权分离”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开展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要加快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推动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大力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大力培育多种形式的农业公益性和经营性服务组织,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吸引更多年轻人务农,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要深入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提升为农服务水平。

三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要始终坚持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不动摇,不断夯实党在农村基层执政的组织基础。严格落实各级党委抓农村党建工作责任制,建立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选好用好管好农村基层组织带头人,从严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认真抓好选派“第一书记”工作。要着力转变基层干部作风,解决不作为、乱作为问题,加大对农民群众身边腐败问题的监督审查力度,重点查处土地征收、涉农资金、扶贫开发、退耕还林、移民搬迁等领域虚报冒领、截留私分、贪污挪用等侵犯农民群众利益的问题。

四要创新和完善乡村治理机制。要从我县农业副业化、农村老龄化、居住社区化的实际出发,认真修改完善村规民约,依法开展村民自治,不断深化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大力推进法治“六进”活动,引导全民学法用法,营造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社会氛围。要深入开展涉农信访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矛盾纠纷机制,引导和支持农民群众通过合法途径维权,理性表达合理诉求,严厉打击非法上访、缠访、闹访。要推进县镇村三级服务(综治)中心建设,完善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开展农村不良风气、黄赌毒和非法宗教活动的专项治理,依法打击扰乱农村生产生活秩序、危害农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犯罪活动。 

五要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以创建全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示范县为统领,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七进”活动,以“厚德白河”建设为载体,加强广大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全县农民的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加强诚信教育,倡导契约精神、科学精神,提高农民文明素质和农村社会文明程度。全县要深入开展文明村镇、“星级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创建,努力培育文明乡风、优良家风、新乡贤文化。要通过政府网站和政务微博微信广泛宣传优秀基层干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事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抓好移风易俗,树立健康文明新风尚,为建设美丽富裕新白河提供正能量。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