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首 页>中共安康市委政策研究室>调查研究>调研成果 > 正文内容

石泉:探索推行社区“大党委”统筹区域党建

2017-08-04 17:12 来源:
字体大小:【

为破解社区党建工作与驻区单位党建工作协调沟通难、服务资源优势互补难、在职党员在社区作用发挥难问题,石泉县在城关镇北街社区探索推行“大党委”制,着力构建区域化党建格局。

优化组织设置,夯实党建工作基础。一是选优配强班子。整合辖区内各类党建资源,以党员组织关系、单位身份不变为前提,组建城关镇北街社区“大党委”,其隶属县委组织部、城关镇党委双重领导,设立班子成员13人,设专职组织干事2名,书记由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兼任,委员由10个驻区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层层签订共建协议书,健全县、镇、社区党组织三级联动体系,有效提升了整体工作合力。二是创新网格组织。采取“片、线、面”结合方式,推行社区、小区、楼栋、单元、居民户五级网格管理服务模式,目前,社区划分为13个网格、200名楼院长,进一步延伸管理服务触角,将党建、民生、维稳等工作沉到网格,实现了“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

创新活动载体,增强党建工作活力。一是推行“双向管理”。针对驻区单位领岗无具体项目,在职党员承诺事项“假大空”现象,社区“大党委”立足社区实际,摸排需求岗位,在职党员认领服务岗位,实行“一人一卡一册一承诺”(信息卡、记实手册、承诺书)管理,同步建立党员参与社区建设管理服务业绩电子台账,定期反馈给各单位党组织。同时,建立党员服务社区积分制,推动直管党员发挥作用,形成“工作在单位、服务在社区、奉献双岗位”的常态机制。二是推行清单管理。驻区单位每月以实绩报告单的形式展示共驻共建办理成果。目前,已有11个单位公布实绩报告,其中人社局创办“石泉县教辅孵化基地”,入驻创业实体10余家,提供就业岗位100余个,每年可培训创业人员50人次;财政局拨与党建经费10万元,用于办公设备购置、社区党员远教设备改造、党建活动开展等,提高驻区单位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三是健全完善机制。建立议事机制、管理机制、联系机制、考评机制,联席会议议事规则、委员会议议事规则等制度,有效解决过去“一头热一头冷”和“建而不联,联而不合”的问题,促其达到1+1>2的聚合效应。明确社区党建“123”工作思路,“1”: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这条主线;“2”:即围绕社区党员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统筹协调功能2个定位;“3”:即“三联(联片整合、联席议事、联动服务)三双(双向管理、双向监督、双向考评)三制(健全共建共享机制、健全管理联动机制、健全运转保障机制)工作机制,整体推进社区党建工作。

强化服务功能,提高党建工作实效。一是推行共驻共建。以党群服务室、党群活动室、创业就业服务室、矛盾纠纷调处室和老人日间照料中心、留守儿童关爱中心、医疗保健服务中心、环卫物业协调中心“四室四中心”为服务平台,策划组织专项行动和主题活动20余场次,代办事项1200余件,700余在职党员进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提升和彰显社区党建工作水平。二是深入推进社区治理。在社区“大党委”的统筹协调下,各驻区单位间广泛沟通联系,相互配合,全面推进社区治理“常态化宣传教育、立体化治安防控、规范化矛盾调处、人性化民生服务、民主化居民自治”的“五大机制”,司法局成功调解较大矛盾纠纷16起,极大地提高了社区居民安全感。三是资源共享提升社区服务功能。积极推动辖区单位将文化、教育、体育等活动设施向社区居民开放,开办“大讲堂”8期,7个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公益活动,10支文娱队伍定期排练和巡演,丰富社区文化生活。四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服务党员群众。建立了微信群、QQ群、党员信息管理平台,记录“微心愿”认领,办结情况,有效提升了党员管理服务的精细化、便捷化水平。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