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人物: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农学会、中国草原学会名誉会长,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安徽泾县人。1949年至1953年就读于复旦大学农艺系、沈阳农学院农学系。曾任吉林省农科院院长、农业部副部长等职。
今年74岁的洪绂曾,是一位闻名遐迩的“老农”。从青年时代考入复旦大学农艺系时起,他几乎一辈子都在与“农”打交道。在他的脸上,既有学者式的睿智、从容,也有农民一般的朴实、执著。他有不少有关农业问题的“名言”,既中肯、深刻,又通俗易懂。比如,谈耕地保护,他说“不能砸了子孙饭碗”;说草业发展,他呼吁“不能鄙视小草、看不起小草”!
对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推进新农村建设,首要任务是建设现代农业”,这位“老农”有着比常人更深一层的理解。
“现代农业”的新内涵,意味着一种质变
记者:“现代农业”这一名词,人们似曾相识,但又说不清楚。它的内涵是什么,与以往的传统农业有什么本质区别?
洪绂曾:现代农业的提出,是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为它对农业赋予了新的内涵、功能和定位。十几年前,就有人提出,现代化首先是农业的现代化。现代农业建设,已不是农业本身的问题,而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先看内涵。过去农业是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现在发展为“大农业”。所谓“大农业”,就不仅是种植、养殖,还包括产前产后。如产前的农药、化肥等的生产,产后加工、销售等等。实际上贯串了一二三产业。二产,比如农产品加工;三产,比如近年来兴起的“农家乐”、“观光农业”。说农业只是一产,已不符合实际情况。更重要的是,这是市场配置的农业、是商品经济的农业,与中国几千年自给自足的农业和前些年计划经济的农业,有着根本区别。
再看功能。过去强调农业就是保障供给,尤其是粮食生产。那是适应温饱的需求。现在也强调供给,但是要适应生活质量的提高。不仅要吃得饱,还要吃得安全、符合营养要求;不仅要穿得暖,还要得体、卫生,包括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农业对生产、生活、生态都有很大关系。特别是生态,生态问题主要与动植物有关,所以生态与农业的关系是分不开的。
再说定位。中国有70%的人口在农村,农业是基础,毫无疑问。但不仅仅是经济基础,也是社会、人文事业发展的基础。这么大比例的农民,任何事情,没有农村的发展,都谈不上真正的发展。所以“现代农业”这一新理念,意义不同一般。
认为GDP中的农业比重越低就越现代化,对发展“现代农业”不利
记者:农业是“基础产业”,“三农”问题是“重中之重”,这说法没人有异议。但不少地方却往往把农业在GDP中所占比重降低,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成就。怎样看待这种现象?
洪绂曾:的确存在这种现象,即农业的比重越降低,就越现代化,甚至不少以农为主的省份和地方,都认为抓一产是落后的。这对发展现代农业的理念很不利。
当然,这与目前的统计方法有一定关系。我们是按最狭隘的农业来统计的,只统计粮食、棉花等等,一到加工,就不算在农业账上,全算到二产了,农业的附加值没有体现在农业上。在美国,GDP中农业产值仍占20%―25%,而我们不少大城市已宣称只剩1%,全国才13%。认为农业产值比重越下降就越发达,会在观念上形成一些障碍,导致社会上特别是地方官员轻视农业。一些农业大学不好招生,校长甚至要把“农业”两个字取消,都是这种观念的反映。这种统计,不利于真实地反映经济结构,不能正确反映一产、二产、三产所做的贡献,不利于现代农业的推进。而且会影响到社会评价,搞农的会感到低人一等。
怎样让GDP体现农业,尤其是现代农业的价值,是一个重要课题。
树立现代农业的“粮食安全观”,解决粮食生产与农业结构调整的矛盾
记者:在农业内部,实际上也有一个比重问题,就是粮食生产与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的矛盾。现在也有一种认为粮食生产比重越低,农业就越“现代化”的趋势。
洪绂曾:因为我们长期是农耕经济,“以粮为纲”。粮食对我们来说确实是绝对重要的。但是粮食生产放在现代农业中,应该怎么理解?我们一方面要保证粮食安全,另一方面要调整结构保证农民增收。可土地就那么多,耕地就18亿多亩,绝大部分要保证粮食安全。而结构调整比如发展畜牧业也要用地。这一矛盾怎么摆平?
首先,粮食的安全底线,要深入研究。到底是年人均380公斤呢,还是过去的400公斤?现在口粮的消费比以前少多了,有一部分粮食实际上转化了,大约1/3的粮食作为饲料。畜牧业中以猪鸡为主的结构,消费了约1/3的粮食,这潜力很大。要改变畜产产业的结构,比如可以多发展牛羊,少发展猪鸡,减少对粮食的消耗。现代农业一定程度上讲,是草地农业。因为草可以自然地调整土壤的肥力,有利于土壤的可持续发展。多喂了草,就可以少喂粮食。草的营养对草食动物来说,更为重要。要认真对待粮食结构中饲草的地位,是用粮食换肉,还是以草来换肉。
还要有一个“现代食物观”,通过多种途径保证粮食安全。中国的粮食安全,说到底是以提高单产为主,不是靠拓展荒地。实际上中国已经没有荒地了,所谓荒地,往往涉及草原、林地、滩涂。保证粮食生产,主要要靠科技投入,提高单产。我们的中低产田占了2/3,潜力很大,一亩地增加25―50公斤,数字不得了。但是如果片面理解粮食安全,加上国家对粮食生产有了补贴,就可能把原来的结构调整的成果又改回来。有个大城市,搞了十多万亩草地,因为城市鲜奶量需求很大,但是因为种粮的补贴很高,农民又把草地翻掉种粮食了――这是草地的另一个好处,一旦粮食不够,可以翻掉种粮,与林地不同,所以我们主张“藏粮于草”。粮价高了,农民种粮,但是一旦粮价下来了,农民还是会受损失。在现代农业背景下,对粮食安全要全面理解,不能片面。
用“大农业”的体制和机制,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记者:这几年,国家对粮食生产的补贴政策,的确起了很大的导向作用。建设现代农业,国家政策、体制和机制等,指向意义很大。如何评估目前的相关政策、体制和机制,它们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吗?
洪绂曾:这个题目很大,涉及农业的功能定位问题。如果只定位在粮食、棉花等原料生产,粮食生产出来到了粮食部门,棉花生产出来到了纺织部门,产值到二产去了,附加值都与农业无关了。这样在管理上就无法整合成“一条龙”,管加工的管不了原料生产,管原料的管不了加工。
2000年我随团到荷兰访问,一位主管农业的官员讲,为什么荷兰这么小,农产品外贸却占世界第三位?除了有贸易精神、抓高科技,最重要的,他说是因为从农田一直管到餐桌,从农业生产基地,到国内市场一直到国际市场,全是农业部门在管。美、英的农业和食品都是一个部门在管。部门分割,不能很好地整合生产、加工到销售。这涉及政府体制改革,需要时间逐步调整,但至少要有大农业的概念,整合资源,减少相互掣肘,提高发展现代农业的管理效率。
其他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如科技、教育、基础设施的投入,都需要在“大农业”的理念下,统筹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保证能够协调推进。这方面问题很多,潜力也很大。比如在一些发达国家,农村的信贷和农业保险,是个非常发达的事业。农业自然灾害多,怎样抵御?现在只是国家在重视,进行救助。但最终还是要引导建立规范的服务体系,保证农民的财产安全。所有这一切,都需要通过提升现代农业的理念,让人们认识到现代农业是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各个部门适应这一变化,真正体现中央所说的“重中之重”的地位。
今年74岁的洪绂曾,是一位闻名遐迩的“老农”。从青年时代考入复旦大学农艺系时起,他几乎一辈子都在与“农”打交道。在他的脸上,既有学者式的睿智、从容,也有农民一般的朴实、执著。他有不少有关农业问题的“名言”,既中肯、深刻,又通俗易懂。比如,谈耕地保护,他说“不能砸了子孙饭碗”;说草业发展,他呼吁“不能鄙视小草、看不起小草”!
对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推进新农村建设,首要任务是建设现代农业”,这位“老农”有着比常人更深一层的理解。
“现代农业”的新内涵,意味着一种质变
记者:“现代农业”这一名词,人们似曾相识,但又说不清楚。它的内涵是什么,与以往的传统农业有什么本质区别?
洪绂曾:现代农业的提出,是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为它对农业赋予了新的内涵、功能和定位。十几年前,就有人提出,现代化首先是农业的现代化。现代农业建设,已不是农业本身的问题,而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先看内涵。过去农业是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现在发展为“大农业”。所谓“大农业”,就不仅是种植、养殖,还包括产前产后。如产前的农药、化肥等的生产,产后加工、销售等等。实际上贯串了一二三产业。二产,比如农产品加工;三产,比如近年来兴起的“农家乐”、“观光农业”。说农业只是一产,已不符合实际情况。更重要的是,这是市场配置的农业、是商品经济的农业,与中国几千年自给自足的农业和前些年计划经济的农业,有着根本区别。
再看功能。过去强调农业就是保障供给,尤其是粮食生产。那是适应温饱的需求。现在也强调供给,但是要适应生活质量的提高。不仅要吃得饱,还要吃得安全、符合营养要求;不仅要穿得暖,还要得体、卫生,包括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农业对生产、生活、生态都有很大关系。特别是生态,生态问题主要与动植物有关,所以生态与农业的关系是分不开的。
再说定位。中国有70%的人口在农村,农业是基础,毫无疑问。但不仅仅是经济基础,也是社会、人文事业发展的基础。这么大比例的农民,任何事情,没有农村的发展,都谈不上真正的发展。所以“现代农业”这一新理念,意义不同一般。
认为GDP中的农业比重越低就越现代化,对发展“现代农业”不利
记者:农业是“基础产业”,“三农”问题是“重中之重”,这说法没人有异议。但不少地方却往往把农业在GDP中所占比重降低,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成就。怎样看待这种现象?
洪绂曾:的确存在这种现象,即农业的比重越降低,就越现代化,甚至不少以农为主的省份和地方,都认为抓一产是落后的。这对发展现代农业的理念很不利。
当然,这与目前的统计方法有一定关系。我们是按最狭隘的农业来统计的,只统计粮食、棉花等等,一到加工,就不算在农业账上,全算到二产了,农业的附加值没有体现在农业上。在美国,GDP中农业产值仍占20%―25%,而我们不少大城市已宣称只剩1%,全国才13%。认为农业产值比重越下降就越发达,会在观念上形成一些障碍,导致社会上特别是地方官员轻视农业。一些农业大学不好招生,校长甚至要把“农业”两个字取消,都是这种观念的反映。这种统计,不利于真实地反映经济结构,不能正确反映一产、二产、三产所做的贡献,不利于现代农业的推进。而且会影响到社会评价,搞农的会感到低人一等。
怎样让GDP体现农业,尤其是现代农业的价值,是一个重要课题。
树立现代农业的“粮食安全观”,解决粮食生产与农业结构调整的矛盾
记者:在农业内部,实际上也有一个比重问题,就是粮食生产与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的矛盾。现在也有一种认为粮食生产比重越低,农业就越“现代化”的趋势。
洪绂曾:因为我们长期是农耕经济,“以粮为纲”。粮食对我们来说确实是绝对重要的。但是粮食生产放在现代农业中,应该怎么理解?我们一方面要保证粮食安全,另一方面要调整结构保证农民增收。可土地就那么多,耕地就18亿多亩,绝大部分要保证粮食安全。而结构调整比如发展畜牧业也要用地。这一矛盾怎么摆平?
首先,粮食的安全底线,要深入研究。到底是年人均380公斤呢,还是过去的400公斤?现在口粮的消费比以前少多了,有一部分粮食实际上转化了,大约1/3的粮食作为饲料。畜牧业中以猪鸡为主的结构,消费了约1/3的粮食,这潜力很大。要改变畜产产业的结构,比如可以多发展牛羊,少发展猪鸡,减少对粮食的消耗。现代农业一定程度上讲,是草地农业。因为草可以自然地调整土壤的肥力,有利于土壤的可持续发展。多喂了草,就可以少喂粮食。草的营养对草食动物来说,更为重要。要认真对待粮食结构中饲草的地位,是用粮食换肉,还是以草来换肉。
还要有一个“现代食物观”,通过多种途径保证粮食安全。中国的粮食安全,说到底是以提高单产为主,不是靠拓展荒地。实际上中国已经没有荒地了,所谓荒地,往往涉及草原、林地、滩涂。保证粮食生产,主要要靠科技投入,提高单产。我们的中低产田占了2/3,潜力很大,一亩地增加25―50公斤,数字不得了。但是如果片面理解粮食安全,加上国家对粮食生产有了补贴,就可能把原来的结构调整的成果又改回来。有个大城市,搞了十多万亩草地,因为城市鲜奶量需求很大,但是因为种粮的补贴很高,农民又把草地翻掉种粮食了――这是草地的另一个好处,一旦粮食不够,可以翻掉种粮,与林地不同,所以我们主张“藏粮于草”。粮价高了,农民种粮,但是一旦粮价下来了,农民还是会受损失。在现代农业背景下,对粮食安全要全面理解,不能片面。
用“大农业”的体制和机制,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记者:这几年,国家对粮食生产的补贴政策,的确起了很大的导向作用。建设现代农业,国家政策、体制和机制等,指向意义很大。如何评估目前的相关政策、体制和机制,它们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吗?
洪绂曾:这个题目很大,涉及农业的功能定位问题。如果只定位在粮食、棉花等原料生产,粮食生产出来到了粮食部门,棉花生产出来到了纺织部门,产值到二产去了,附加值都与农业无关了。这样在管理上就无法整合成“一条龙”,管加工的管不了原料生产,管原料的管不了加工。
2000年我随团到荷兰访问,一位主管农业的官员讲,为什么荷兰这么小,农产品外贸却占世界第三位?除了有贸易精神、抓高科技,最重要的,他说是因为从农田一直管到餐桌,从农业生产基地,到国内市场一直到国际市场,全是农业部门在管。美、英的农业和食品都是一个部门在管。部门分割,不能很好地整合生产、加工到销售。这涉及政府体制改革,需要时间逐步调整,但至少要有大农业的概念,整合资源,减少相互掣肘,提高发展现代农业的管理效率。
其他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如科技、教育、基础设施的投入,都需要在“大农业”的理念下,统筹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保证能够协调推进。这方面问题很多,潜力也很大。比如在一些发达国家,农村的信贷和农业保险,是个非常发达的事业。农业自然灾害多,怎样抵御?现在只是国家在重视,进行救助。但最终还是要引导建立规范的服务体系,保证农民的财产安全。所有这一切,都需要通过提升现代农业的理念,让人们认识到现代农业是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各个部门适应这一变化,真正体现中央所说的“重中之重”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