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首 页>中共安康市委政策研究室>政策聚焦>政研推荐 > 正文内容

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2007-02-05 09:15 来源:
字体大小:【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要任务是建设现代农业。最近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发展现代农业总的思路和目标。确保现代农业建设取得实效,要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实际出发,科学规划、立足长远,防止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进一步明确工作着力点。
  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既面临有利条件也要适应新要求
  进入新世纪,我国处在工业化进程和消费结构升级加快的历史阶段。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跃上一个新台阶,城乡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这既为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为确定现代农业建设的重点提出了新要求。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面临更加有利的条件。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工业在整个工业中所占比重大幅下降,工业的出口能力有很大增强。针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变化,中央及时作出了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强调要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建设现代农业,需要用现代物质技术条件来装备。在工业化初期,农业投入品的生产受多种因素限制,不能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现在工业生产能力大大增强,农业所需要的物质技术装备能够得到很好满足。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必然要求。“三农”问题是贯穿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的一个长期性问题,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不同的解决办法。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解决好“三农”问题,既要继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又要不断增加农民收入,还要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虽然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额比工业化初期低,但比处于工业化后期的发达国家仍高出很多。加快发展农业,仍然是经济建设的重要任务。特别是农民收入中来自农业的部分仍占相当比重。2005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3255元中,农户家庭从事第一产业生产经营人均纯收入为1470元,占45%。在粮食主产区这一比重更高。实际上,农业越来越成为多功能和复合产业。例如,垂钓、采摘、观赏,就是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复合产业。又如,农工贸一体化经营的农业,就是第一、二、三次产业的复合产业。加入世贸组织,使我国农业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虽然出口继续增长但遇到的困难还比较大。农业面临着全方位提高竞争力的紧迫任务,不仅要提高国内市场竞争力,而且要提高国外市场竞争力;不仅要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高种养业的竞争力,而且要培育大型贸易集团、提高流通环节的竞争力;不仅要提高成本和价格竞争力,而且要提高质量和品牌竞争力。全方位提高农业竞争力,要求加强现代农业建设。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是保障工业化和城镇化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健康发展,一是要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高,不断满足社会对农产品的增长需求;二是要求解决好工农、城乡之间的资源分配问题,为工业化和城镇化提供更大发展空间。这就需要注重提高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将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出来。可以说,在工业化中期,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加强现代农业建设,提高农业资源产出率,是保障工业化和城镇化持续推进的必然要求。
  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要重点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应在认真汲取过去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我国发展阶段、资源禀赋和国际市场三大前提,着力提高农业资源产出率,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努力做到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比较优势得到充分利用、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6个方面工作:(一)切实加大对现代农业建设的投入力度;(二)务必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粮食生产;(三)加快构筑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四)着力提高现代农业的设施装备水平;(五)不断强化现代农业的科技和人才支撑;(六)大力加强现代农业的市场体系建设。围绕这6个方面的工作,我们要加快完善相关制度建设。
  一是农业技术研发与推广制度建设。区分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视角,是生产技术产生、传承的途径与方式。现代农业是科学农业,所用技术建立在科学实验基础上,进步速度越来越快、涉及领域越来越宽。这方面的制度建设,包括农业科技创新机制建设、重大技术成果推广补贴制度建设、基层公益性技术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建设等,目标是建立起农业的现代技术支撑体系。
二是农业投入制度建设。建设现代农业需要大量的投入。除农业生产经营者自己投入外,还需要外部投入。这几年在建立制度化的农业投入渠道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要求中央和县级以上地方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国家财政支出、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要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国家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量主要用于农村,逐步加大政府土地出让金用于农村的比重。农业投入方面的制度建设包括国家对农业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建设、国家对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补助办法、对良种等现代要素投入的补贴制度、调动社会资金投资农业的激励机制、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金融服务机制等,目标是建立起农业的现代物质装备体系。 
  三是农业经营制度建设。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同时,还要进一步完善土地制度、改造公司加农户的经营模式等,目标是建立起农业的现代微观经营基础。
  四是农民培训制度建设。现代农业需要高素质的农业经营者,需要一大批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新型农民、专业农户。与其他产业相比,农业内部分工程度较低,一般要求农业从业人员各种作业都要会,比如,既要会开拖拉机、维修多种农业机械,又要会诊断一般病虫害,还要会经营,会上网找信息、会看期货市场走势、会与批发市场联系。这方面的制度建设,包括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制度建设、各种短期培训补贴制度建设等,目标是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五是农业流通制度建设。现代农业是商品率很高的农业,所需投入品主要靠市场购入,所出产品主要靠市场销售,健全的市场流通制度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推行农产品和农资流通体制改革,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建立健全与现代农业相适应的农业流通体制仍任重道远。这方面的制度建设,包括破除农产品流通的地区障碍、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和期货市场制度、发展连锁配送等新型流通业态,目标是建立起运转高效的农业现代流通网络。
  六是农业风险防范制度建设。在工业化初期,对农业风险的防范侧重于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这是十分必要的,而且今后还要长期加强这方面的建设。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和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加强风险防范成为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内容。这方面的制度建设,包括完善自然灾害应急预警机制、改进重大动物疫情和植物病虫害防范机制、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健全粮食棉花储备和粮食最低收购价制度、改进农产品进出口和市场调控办法等,目标是建立起有效防范自然和市场两种风险的农业现代风险保障体系。
  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既要突出重点又要防止脱离实际
  新世纪新阶段,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将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当前,应注意处理好以下3个关系。
  一是局部先行与面上推广的关系。近几年,不少地方建立了现代农业园区。建立这些现代农业园区,有其示范作用。现代农业园区既要保持领先性,又要具有可推广性。没有领先性,就失去了示范的价值;没有可推广性,就失去了示范的意义。示范不能仅仅是高科技农业和资本密集农业的示范,应该包括经营方式、发展理念、标准化、水利化等在内的全方位示范。建设现代农业,不仅仅是要发展机械化大农业,使用良种、科学施肥用药、节水灌溉等都是现代农业建设的内涵,欠发达地区也可以有所作为。
  二是发挥多功能与保障主功能的关系。应处理好就业保障与农业规模经营的关系,促进耕地向更有效率的现代农业经营者集中。应处理好发展生物质产业与确保粮食安全的关系,立足于农作物秸秆等副产品和非耕地土地资源发展生物质能源。应处理好生态保障与资源产出率的关系,既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又要提高现阶段的产出水平。应处理好休闲观光与资源有效利用的关系,既要有观赏价值,又要能产出实实在在的产品。
  三是支持保护与提高竞争力的关系。发达国家的农业政策措施一般有两类:一类是收入指向的,以保护国内农业、维持农民收入为目标;一类是竞争力指向的,以促进科技进步、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农业竞争力为目标。我国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要处理好这两类政策措施的关系,不断增加国家对农业的投入,并将投入主要用于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和加强农业公共服务,在保护好我国农业的同时,提高我国现代农业的竞争力。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