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首 页>中共安康市委政策研究室>政研工作>2005年安康工作>2005年第八期 > 正文内容

关注改革动向 构建和谐农村

2005-11-18 10:34 来源:
字体大小:【

——免征农业税后农村新动向的调查与思考

  中央两个一号文下发以来,给农民带来了极大的实惠,进一步牢固了农民增收的基础。特别是免征农业税这一惠民之策,使广大农民深深感受到党和政府的爱民之心。几千年来的“皇粮国税,天经地义”,一下子取消了,真是不可想象,农民普遍认为党的政策好。但是农村税改后新的动向逐步凸现出来。
  表现及成因
  一是农村土地矛盾上升。1、农村土地纠纷信访呈直线上升。汉阴县因农村土地纠纷的信访事件,2004年1月至6月发生35起,2005年1月至6月发生46起,同期上升31%。集中反映在,有基本建设征用了部分农民的承包地,因政府缺乏补偿机制和调节机制而造成上访;有办企业租用了部分农民的承包地,租用费不能兑现,导致部分农民上访;有退耕还林将承包地栽了苗木,由于苗木成活率低,验收不合格,不能兑现钱粮,引起部分农民上访;还有承包地边界纠纷、合同纠纷等问题上访。2、历史上遗留下的土地矛盾诉求不止。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通过“一平二调”进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修水库修堰塘,办林场搞副业,修学校修医院等对劳动力和土地进行“平调”,没有给予补偿,形成了土地矛盾隐患。我县观音河水库淹没区农民几十年来上访事件一直没有停止过,过去每年都是当地政府通过减免农业税和贫困救济来平衡解决,现在免征农业税,解决的难度增大了。3、新增公益事业建设用地难度加大。乡村急需要建设的小型公共设施用地出现困难。如村级道路的维修、养护,小型库塘渠道的维修、养护,以及一些需要新建的小型公共设施用地问题,乡村没有财力给农民补偿,又没有机动地补给农民,这就加大了乡村干部的工作难度,影响和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带来很多不稳定因素。4、农村耕地承包不均的问题明显,带来部分农民土地上的苦乐不均,矛盾上升。一方面,有部分农户外出打工没能力,在家务农没土地,一份土地全家生活。另一方面,土地撂荒问题也是比较突出的,我县2004年底调查统计土地撂荒11761亩,其中,水田747亩。这就出现了想种地的没有地种,不想种地的荒着地。同时由于种地成本高,一部分有办法的农户不在土地上下功夫,粗放经营,出现种好地、荒孬地等情况。这一问题解决不好,可能引发新的矛盾。5、外出打工农民重新看重土地。过去外出打工户将土地承包给其它农民,只让承包人承担上交农业税的义务,现在不交农业税了,可是合同又一定几年不变,承包人与被承包人之间就发生纠纷,这又是一种新矛盾。
  二是农业投入产出矛盾上升。中央一号文件给农民带来的实惠,被农业的投入产出矛盾抵消。止2005年5月,几种主要农产品价格下滑:稻谷2004年0.8元/斤,现价0.7元/斤;玉米2004年0.7元/斤,现价0.6元/斤;油菜籽2004年均价1.35元/斤,现价1.05元/斤;猪肉2004年6.5-8.0元/斤,现价5.5-6.5元/斤。几项主要农业投入涨价:请人犁田2004年为40元/天,现价60元/天;劳动力2004年20元/天,现价25元/天;稻谷种2004年25元/公斤,现价30元/公斤;玉米种2004年8元/公斤,现价14元/公斤;碳铵2004年27—32元/袋,现价30—35元/袋;二铵2004年1.2—1.3元/斤,现价1.5-1.8元/斤。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及农资涨价跌价,虽属正常现象,但是,这样大幅度地农产品跌价,农资涨价,农民反映比较多。
  三是非生产性支出矛盾上升。农村教育多处收费让农民无力拒绝。如收取学生的家教费、补课费、试卷费、转学费、插班费、服装费等。农村慢性病增多,医疗费用增加,因病返贫户时有发生。农村陈规陋习抬头,山区农民不堪负重。农村“三节两寿”、“红白喜事’、大操大办比较普遍,“烧香拜佛、求神问卦”频繁发生,贺乔迁、贺开学、贺参军、做满月随时都有。这些支出,加重了农民负担,特别是边远山区,“定不起婚”“嫁不起女”,“老不起人”的事不少。还有执法执纪部门的罚款收费问题也较为严重。农村计划生育罚款、农用车辆罚款、摩托车罚款、建房罚款、林特罚款、村级盖章收费、强行征订报刊、管理证照收费等等,种类繁多,农民群众反映强烈。
  四是村级财务混乱矛盾上升。目前反映村级财务管理混乱的问题不断增加,我县较为突出的有金凤、朝阳、五坪、日兴、安平等村,经调查发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没有财务管理制度约束,没有专人管理,谁沾钱谁用钱,无帐可查,造成不合理开支和个人挪用普遍;二是村级财务票据多属白纸条子,无经办人,无审批人签字,无张榜公布。今年几起群众上访,都是反映村级财务管理混乱问题。农业税免征后,断了村级收入,也大大削弱了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村级的运转和基础建设将受到一定影响。
  五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需求上升。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农业生产条件的滞后,包括硬件方面的水利、交通、电讯、农田等基础设施建设,软件方面的信息、科技、教育、卫生等服务,是制约“三农”问题的根本,特别是边远的贫困山区尤为突出,如上七、双坪、石条和铜钱等乡镇,交通运输十分困难,一遇阴雨,有时几个月都不能通车,农民的生产生活资料都得靠人力运送,费用成本加大,不但加重了农民负担,而且给这里的农民带来诸多不便和损失。通讯也是一样,信息传递十分困难,有的地方电话长期不通,一个乡镇政府长期用的是无线电话,一遇阴雨就不通了。水利完全是靠天吃饭。更谈不上农业实用技术的普及,新科技的推广应用。对此,这些地方的农民呼声很高,强烈要求政府给予尽快解决。
  建议与对策
  一、妥善处理好农村土地矛盾是构建和谐农村的基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正式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这是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的英明举措。在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中,广大农村是重点和难点。当前农村土地矛盾上升,形成了农村诸多不稳定因素,也成为农民问题的重点,解决不好将会引起连锁反映,只有妥善解决好,才能确保农村经济快速发展。首先要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
  一定要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正确处理农村土地矛盾是进一步落实党的农村政策,贯彻中央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各项决策,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的重要基础。其次要正确把握政策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和中央关于稳定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一系列政策,是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根本依据。对法律和政策已有明确规定的,必须坚决按规定执行。要认真落实二轮延包政策。没有开展二轮延包或者二轮延包没有落实到村组农户的,必须及时认真组织完成延包工作,把延包合同发到农民手中。对没有具体法规为处理依据的土地承包纠纷,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以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为核心,按照民主协商、分类指导的原则,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积极稳妥地处理。
  再次要充分发挥好农村土地合同管理部门和调解仲裁机构的作用。各级都要高度重视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对现已凸现出的矛盾进行分类排队,逐一梳理,分别落实领导负责,落实专人调查处理,确保把农村土地矛盾解决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况之中。
  二、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第一要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关键是加快发展。
  农业发展,农村就稳定,农民就增收,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要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解决好农产品卖难的问题。本着“高起点、规模化、专业化、外向型”的思路,抓好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形成“龙头十基地十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格局。切实抓好农业产业化组织建设,发展专业大户、农民经纪人以及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鼓励农产品经营企业与农产品生产基地挂钩,发展“订单农业”,实行“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利益分配机制,确保农产品卖出好价钱。
  第二要控制和稳定农资价格,加强对重要农业生产资料出厂价和流通环节进销差率、批零差率的监督管理,严格控制流通环节的加价幅度,控制农资最终零售价格,降低种粮成本;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业生产资料的行为,严格控制违章农业投入品的经营和使用,切实保护农民利益。第三要规范职能部门的行政行为,提高公务员队伍人员的素质,提高工作效率,坚决控制乱收费现象发生,确保政令畅通,树立政府廉洁从政的良好形象。第四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着眼于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提高农民文明素质、农村文明程度。加强村支部村委会组织建设,开展农村形势政策教育,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发展农村群众文化,搞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切实引导农民走上科技致富、健康文明的生活道路。第五要加大村级财务清理力度,完善村级财务管理机制,加强村级财务会计专业培训,落实村级财务公开制度,发挥村级民主理财的监督管理作用。
  三、积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保证。
  一是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的争取力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于贫困地区来讲,仅靠基层投入是力不从心,缺乏资金保障,伸手向农民要钱,只会加重农民负担。因此,只有积极争取上级政府的项目资金扶持,争取各级财政政策投资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倾斜。把解决边远山区的水、电、路、讯、教育、卫生等设施,作为各级政府的重中之重,切实抓紧抓好。二是坚持“一事一议”,落实村民当家作主的权力。农村兴办集体公益事业所需资金、劳动力,都要实行“一事一议”,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民主讨论决定。三是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实施,真正把中央一号文件倾斜给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落实到项目上来,切实落实好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农村“六小工程”、小型水利建设、乡村道路,农村电网改造,农村普九、乡村医疗卫生建设等已有的项目资金。规范项目管理程序,加大项目监管力度,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速度,通过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从而实现构建和谐农村的宏伟目标。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