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干旱缺水是制约我市农业生产的第一障碍因素。广大农民群众在长期生产斗争的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出了一套防旱、避旱、抗旱等措施,在发展农业生产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近年来由于干旱规律发生了很大变化,发生早、范围广、危害大。加之我市灌溉条件差,抗御旱灾的能力低,全市366万亩农耕地中,有效灌溉面积仅在130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21.2%,因此,建立旱灾防御体系,发展旱作农业技术,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一、干旱缺水是我市特色产业、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我市是一个典型的山地雨养农业区,常有“十年九旱”之说。建国以来,旱灾每年都有发生,主要集中在浅山丘陵和汉江沿岸的白河、旬阳、安康等县市。尤以6—7月夏旱为多。六十年代以后,旱情逐渐后推,转为“伏旱”,伏秋连旱也多有发生。特别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少雨干旱和高温干旱伴随发生,且持续时间长,一般 在1个月左右。此时正是我市特色产业和大秋作物生长的关键季节,不但影响到烤烟、魔芋的产量、质量、效益,而且影响到秋粮作物玉米抽穗授粉,水稻开花结实,使粮食生产大幅度减产,品质下降,农民收入减少,影响到全市农业经济的全面发展。2005年据长期气候预报,全市降水仍然偏少1成左右,第一场透墒雨出现在5月上旬,比较偏迟。年平均气温偏高,川道15—16度左右,浅山区14—15度,高山区12—13度,年最高气温川道高达38—40度,浅山区36—38度,高山区35—36度。气象条件对农业非常不利。因此,各级党委、政府,要围绕农民增收这个中心,按照“稳粮、强牧、壮特”的发展思路,牢固树立防大灾、抗大旱的思想,真正做到有备无患,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夺取特色产业和农业“双丰收”。
二、建立旱灾防御体系,蓄、保、用相结合
为了有效防御干旱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必须采取多项抗旱措施,建立起一个比较完整的旱灾防御体系。即运用系统的原理,能够有效的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各项抗旱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技术措施等。它具有防灾、抗灾、救灾的功能。即:干旱发生前,能够防灾;干旱发生时,能够抗灾;干旱发生后能够救灾。具备了这三方面的功能,人们就可以把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降低到一个较小的程度。
在水利建设上,要坚定不移地走“小工程、大群体”水利建设路子,以“万塘工程”、“水窖工程”和“水保生态建设工程”为突破口,千方百计拦蓄地表水,积极开发地下水,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搞好水源建设,不断增加水田和节水灌溉面积,做到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在旱作农业生产上,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扬长避短,趋利避害的原则,建立旱灾防御体系,在水的“蓄”、“保”、“用”上做文章。“蓄”,就是要蓄住天上的降水;“保”就是保住土壤中的水分;“用”,就是要提高土壤水分的利用率。总之,要达到多蓄、少耗、多利用的目的。
蓄水,主要靠土壤。就是通过每年农田建设,平整土地,深翻改土等措施,增加土层厚度,改善土壤结构,提高蓄水能力。
保水,主要靠中耕和覆盖技术。中耕,既可以防止土壤板结,消灭杂草,又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达到保墒目的。覆盖一般使用桔杆覆盖和地膜覆盖,都能有效地阻碍土壤水分蒸发。97年市土肥站,在汉滨区对玉米全生育期实行桔杆覆盖试验,覆盖比不覆盖处理,土壤含水量提高4.2个百分点。在乳熟期进行单株绿叶片数调查,覆盖比不覆盖平均多1.4片叶。收获时,考种覆盖比对照亩净增84.9公斤,增产19.3%。
用水,主要靠作物。如培肥地力、适期播种、选用耐旱高产品种等,促进作物健壮生长根系的良好发育,以达到提高水分利用率的目的。另外,采取调整播种期,大搞间作套种等技术,使作物关键生长期同本地降雨同步,以满足作物对水分的需要。在有条件的地方,也要尽量做到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和科学用水。充分利用有限的灌溉资源,发挥更大的灌溉作用。
我市7月下旬至8月上旬是一个少雨时期,加之气温较高,容易发生伏旱。因此,防御伏旱应作为一个重点。
三、推广旱作技术,发展节水农业
旱作农业,也称旱地农业或雨养农业,依靠天然降水从事农业生产,核心是提高天然降水利用率。根据我市生产实际应抓好以下十项技术:
1、深耕、打孔蓄水技术。(1)深耕蓄水技术,就是通过深耕打破犁底层,减少水分、养分流失,加速土壤熟化,增加活土层,引导作物根系下扎,吸收深层土壤水分和养分,一般深度在25厘米以上,可提高蓄水保墒能力10%左右。(2)打孔蓄水技术,就是在夏播结束后,用直径5厘米左右的木棒,平均3—4米打深度为60厘米的蓄水孔,孔间用玉米杆或油菜杆或粗砂子填充,防止孔口堵塞或塌陷,打破犁底层,提高深层土壤蓄水量,达到秋水春用,抗旱增产的目的。
2、桔杆、地膜覆盖技术。(1)桔杆覆盖,具有保墒、减轻杂草危害,防止水土流失,培肥地力等优点,又能最大限度地贮存天然降水和减少地面水蒸发,是一项有效的防旱抗旱增产措施。方法是:在作物播栽后或出苗后,将桔杆截成10—20厘米长的小段或粉碎,或用麦糠、油菜壳均匀覆盖于作物行间,上面再覆少量泥土,以防风力将桔杆吹散,每亩用量200—500公斤。据汉滨区土肥站化验,土壤中速效氮、磷、钾养分分别较对照提高,8PPm、3PPm、15PPm,尤其是有机质明显提高1.0%左右。(2)地膜覆盖技术,是一项综合性非工程保水、节水增产技术,具有大面积、大范围推广应用的价值。如地膜玉米、拱膜玉米、两膜玉米、地膜洋芋、地膜小麦、地膜红苕、地膜水稻等,在我市增产的事例很多。2000年旬阳县推广地膜小麦1.4万亩,灾年夺得大丰收。据调查地膜小麦平均亩产232.2公斤,最高达355公斤,比不盖膜的好田好地小麦亩增产78.2公斤,比坡地小麦亩增产83公斤。(3)旱地周年覆盖栽培技术。据山东烟台市农科所介绍,在深耕整地、一次施足肥料的基础上,从秋播开始就起垄覆盖地膜。沟内种二行小麦,春在垄上打孔种春作物,麦收时留20—30厘米高茬,麦收后压倒麦茬盖沟保墒。下一轮秋播时,实行沟垄换位轮作,既提高了自然降水的利用率,又提高了地温,改善了田间小气候,防止土壤板结,增加了土壤养分含量,同时又提高了复种指数。
3、育苗移栽、少免耕防跑墒技术。即在夏收后,土壤不经翻犁,直接挖窝播种或移栽,窝要大要深,以利争取农时,防止土壤跑墒,同时又防止和避过了夏季高温伏旱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严重影响。
4、培肥地力、以肥调水技术。主要增施有机肥和磷肥,以磷促根,以根调水,吸收土壤深层水分。
5、间作套种技术。这是我市农业生产上一条成功的防灾、避灾增产措施。近年来,在我市浅山丘陵主要推广“三粮一菜”型,即小麦套栽早玉米,小麦收后套插红苕或大豆,早玉米收后套种蔬菜。中高山区主要推广“两粮一菜型”,即双行洋芋套栽双行玉米,洋芋收后套种蔬菜等栽培模式,既能实现多熟,又使玉米早播,防灾减灾,趋利避害夺高产。
6、选用或搭配耐旱作物和品种。要扩大红苕、大豆、芝麻、小杂豆等耐旱作物面积,以适应干旱环境对作物的影响。
7、牛犁条田、水平种植、垄沟种植等技术。
8、滴灌、渗灌、喷灌、微灌节水技术。省电、省水、省工,增产增效。
9、保水剂应用技术。西北水地保持所在宁夏南部山区10万亩旱地小麦生产中应用保水剂,增产高达8—15%。我市曾在夏玉米生产上试验,产投比达到10:1以上。同时,要大力推广黄腐酸旱地龙系列产品,抑制作物水分蒸发,补充营养,提高作物抗逆性,达到抗旱节水增加营养的双重功效。
10、稻田节水技术。(1)稻田“浅、湿、晒”节水灌溉技术、旱育稀植技术、旱育抛秧技术,每亩可节水150立方米左右,增产稻谷25—50公斤。(2)水稻“三旱”栽培技术,即旱育、旱栽、旱管。98年在汉滨、平利、旬阳、白河四县区试验,亩增产10.6%。(3)稻田防渗节水技术,主要是在田坎用农膜投资15—25元,既可防除田坎杂草,又能防止水分渗漏,尤其是沿河沟田及雷公田上应用效果最好。
一、干旱缺水是我市特色产业、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我市是一个典型的山地雨养农业区,常有“十年九旱”之说。建国以来,旱灾每年都有发生,主要集中在浅山丘陵和汉江沿岸的白河、旬阳、安康等县市。尤以6—7月夏旱为多。六十年代以后,旱情逐渐后推,转为“伏旱”,伏秋连旱也多有发生。特别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少雨干旱和高温干旱伴随发生,且持续时间长,一般 在1个月左右。此时正是我市特色产业和大秋作物生长的关键季节,不但影响到烤烟、魔芋的产量、质量、效益,而且影响到秋粮作物玉米抽穗授粉,水稻开花结实,使粮食生产大幅度减产,品质下降,农民收入减少,影响到全市农业经济的全面发展。2005年据长期气候预报,全市降水仍然偏少1成左右,第一场透墒雨出现在5月上旬,比较偏迟。年平均气温偏高,川道15—16度左右,浅山区14—15度,高山区12—13度,年最高气温川道高达38—40度,浅山区36—38度,高山区35—36度。气象条件对农业非常不利。因此,各级党委、政府,要围绕农民增收这个中心,按照“稳粮、强牧、壮特”的发展思路,牢固树立防大灾、抗大旱的思想,真正做到有备无患,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夺取特色产业和农业“双丰收”。
二、建立旱灾防御体系,蓄、保、用相结合
为了有效防御干旱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必须采取多项抗旱措施,建立起一个比较完整的旱灾防御体系。即运用系统的原理,能够有效的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各项抗旱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技术措施等。它具有防灾、抗灾、救灾的功能。即:干旱发生前,能够防灾;干旱发生时,能够抗灾;干旱发生后能够救灾。具备了这三方面的功能,人们就可以把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降低到一个较小的程度。
在水利建设上,要坚定不移地走“小工程、大群体”水利建设路子,以“万塘工程”、“水窖工程”和“水保生态建设工程”为突破口,千方百计拦蓄地表水,积极开发地下水,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搞好水源建设,不断增加水田和节水灌溉面积,做到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在旱作农业生产上,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扬长避短,趋利避害的原则,建立旱灾防御体系,在水的“蓄”、“保”、“用”上做文章。“蓄”,就是要蓄住天上的降水;“保”就是保住土壤中的水分;“用”,就是要提高土壤水分的利用率。总之,要达到多蓄、少耗、多利用的目的。
蓄水,主要靠土壤。就是通过每年农田建设,平整土地,深翻改土等措施,增加土层厚度,改善土壤结构,提高蓄水能力。
保水,主要靠中耕和覆盖技术。中耕,既可以防止土壤板结,消灭杂草,又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达到保墒目的。覆盖一般使用桔杆覆盖和地膜覆盖,都能有效地阻碍土壤水分蒸发。97年市土肥站,在汉滨区对玉米全生育期实行桔杆覆盖试验,覆盖比不覆盖处理,土壤含水量提高4.2个百分点。在乳熟期进行单株绿叶片数调查,覆盖比不覆盖平均多1.4片叶。收获时,考种覆盖比对照亩净增84.9公斤,增产19.3%。
用水,主要靠作物。如培肥地力、适期播种、选用耐旱高产品种等,促进作物健壮生长根系的良好发育,以达到提高水分利用率的目的。另外,采取调整播种期,大搞间作套种等技术,使作物关键生长期同本地降雨同步,以满足作物对水分的需要。在有条件的地方,也要尽量做到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和科学用水。充分利用有限的灌溉资源,发挥更大的灌溉作用。
我市7月下旬至8月上旬是一个少雨时期,加之气温较高,容易发生伏旱。因此,防御伏旱应作为一个重点。
三、推广旱作技术,发展节水农业
旱作农业,也称旱地农业或雨养农业,依靠天然降水从事农业生产,核心是提高天然降水利用率。根据我市生产实际应抓好以下十项技术:
1、深耕、打孔蓄水技术。(1)深耕蓄水技术,就是通过深耕打破犁底层,减少水分、养分流失,加速土壤熟化,增加活土层,引导作物根系下扎,吸收深层土壤水分和养分,一般深度在25厘米以上,可提高蓄水保墒能力10%左右。(2)打孔蓄水技术,就是在夏播结束后,用直径5厘米左右的木棒,平均3—4米打深度为60厘米的蓄水孔,孔间用玉米杆或油菜杆或粗砂子填充,防止孔口堵塞或塌陷,打破犁底层,提高深层土壤蓄水量,达到秋水春用,抗旱增产的目的。
2、桔杆、地膜覆盖技术。(1)桔杆覆盖,具有保墒、减轻杂草危害,防止水土流失,培肥地力等优点,又能最大限度地贮存天然降水和减少地面水蒸发,是一项有效的防旱抗旱增产措施。方法是:在作物播栽后或出苗后,将桔杆截成10—20厘米长的小段或粉碎,或用麦糠、油菜壳均匀覆盖于作物行间,上面再覆少量泥土,以防风力将桔杆吹散,每亩用量200—500公斤。据汉滨区土肥站化验,土壤中速效氮、磷、钾养分分别较对照提高,8PPm、3PPm、15PPm,尤其是有机质明显提高1.0%左右。(2)地膜覆盖技术,是一项综合性非工程保水、节水增产技术,具有大面积、大范围推广应用的价值。如地膜玉米、拱膜玉米、两膜玉米、地膜洋芋、地膜小麦、地膜红苕、地膜水稻等,在我市增产的事例很多。2000年旬阳县推广地膜小麦1.4万亩,灾年夺得大丰收。据调查地膜小麦平均亩产232.2公斤,最高达355公斤,比不盖膜的好田好地小麦亩增产78.2公斤,比坡地小麦亩增产83公斤。(3)旱地周年覆盖栽培技术。据山东烟台市农科所介绍,在深耕整地、一次施足肥料的基础上,从秋播开始就起垄覆盖地膜。沟内种二行小麦,春在垄上打孔种春作物,麦收时留20—30厘米高茬,麦收后压倒麦茬盖沟保墒。下一轮秋播时,实行沟垄换位轮作,既提高了自然降水的利用率,又提高了地温,改善了田间小气候,防止土壤板结,增加了土壤养分含量,同时又提高了复种指数。
3、育苗移栽、少免耕防跑墒技术。即在夏收后,土壤不经翻犁,直接挖窝播种或移栽,窝要大要深,以利争取农时,防止土壤跑墒,同时又防止和避过了夏季高温伏旱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严重影响。
4、培肥地力、以肥调水技术。主要增施有机肥和磷肥,以磷促根,以根调水,吸收土壤深层水分。
5、间作套种技术。这是我市农业生产上一条成功的防灾、避灾增产措施。近年来,在我市浅山丘陵主要推广“三粮一菜”型,即小麦套栽早玉米,小麦收后套插红苕或大豆,早玉米收后套种蔬菜。中高山区主要推广“两粮一菜型”,即双行洋芋套栽双行玉米,洋芋收后套种蔬菜等栽培模式,既能实现多熟,又使玉米早播,防灾减灾,趋利避害夺高产。
6、选用或搭配耐旱作物和品种。要扩大红苕、大豆、芝麻、小杂豆等耐旱作物面积,以适应干旱环境对作物的影响。
7、牛犁条田、水平种植、垄沟种植等技术。
8、滴灌、渗灌、喷灌、微灌节水技术。省电、省水、省工,增产增效。
9、保水剂应用技术。西北水地保持所在宁夏南部山区10万亩旱地小麦生产中应用保水剂,增产高达8—15%。我市曾在夏玉米生产上试验,产投比达到10:1以上。同时,要大力推广黄腐酸旱地龙系列产品,抑制作物水分蒸发,补充营养,提高作物抗逆性,达到抗旱节水增加营养的双重功效。
10、稻田节水技术。(1)稻田“浅、湿、晒”节水灌溉技术、旱育稀植技术、旱育抛秧技术,每亩可节水150立方米左右,增产稻谷25—50公斤。(2)水稻“三旱”栽培技术,即旱育、旱栽、旱管。98年在汉滨、平利、旬阳、白河四县区试验,亩增产10.6%。(3)稻田防渗节水技术,主要是在田坎用农膜投资15—25元,既可防除田坎杂草,又能防止水分渗漏,尤其是沿河沟田及雷公田上应用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