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是“中国农民年”,广大农民从党的政策中获得了不少实惠。但是,对整个“三农”而言,农民增收困难仍然是一个需要长期化解的课题。就全国来看,当前制约“三农”的突出矛盾是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综合生产效益不高,突出表现是城乡发展失衡。就安康市看,制约“三农”的突出矛盾与全国相比有共性的一面,又有更为严重的一面。主要表现在七个方面:第一,耕地少且质量差。全市人均基本农田仅为1.2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人均2分,随着各种建设用地增加和人口的增长,人均面积还将不断减少。在经过多年农业科技推广的作用下,粮食增产的空间有限。第二,农村劳动力富余,就业不充分。椐全市劳动力普查,农村现有劳动力130.97万人,富余劳动力67.65万人,外出打工44.7万人,还有22.95万人无就业门路。第三,农业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还很低,在信息、技术、资金、物质和产品销售服务方面难以形成合力,分散经营无力抵御市场风险。第四,公共财政对农村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领域投入十分有限,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经费严重不足,农村一些贫困家庭因学生失学、贫困致病仍处于恶性循环。第五,农村资金供求矛盾相当突出,不少行、社为贷差行、社,再贷工作没有形成良性循环。本市资金有限,且外来投入少。除水电开发外,外来农业投入几乎为零。第六,传统农产品的提升面临重重困难,“龙头”带动作用没有形成“气候”,层次低,规模小,效益低。第七,农村基层政权运转困难。全市乡镇负债在几十万元到五、六百万元不等,加之财政供养人口有增无减,致使财政入不敷出,乡村组织不堪重负,难以实现职能调整和转型。
除此以外,还要清醒认识到,全国已进入工业反哺农业阶段,而我市仍处在农业积累阶段,农业发展面临的困难是显而易见的。不仅如此,我市既要负责本市的“粮食安全”,还需负责南水北调“水源地安全”,都是政治责任。
以上表明,当前我市“三农”发展处于非常困难的阶段。对此,我们要针对目前制约农民增收的各种浅表的、深层的矛盾,抓住国家对农业政策调整的机遇,集聚自身的所有能量,以富民之心出富民之策,以富民之策促农业生产,着力改善“三农”问题。
一、重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给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夯实基础。面对当前提高粮食单产的空间有限、抗灾能力弱的实际,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保护耕地,不断扩大抗旱排涝设施,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和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从各方面增强农业发展的后劲。
二、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力度。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式和流动的动因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民外出就业在很大程度上不再是权宜之计。要充分利用国家对农民工进城务工、就业的政策,逐步消除各种歧视和障碍,支持和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关键是提高农民就业技能,提高农民整体素质。要有计划、有目的地把开展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增加用于劳动培训的投入,改善培训条件,拓宽培训领域,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输出的中介组织,提供法律保障和社会保障方面的服务,建立平等就业制度,维护农民工的正当权益。
与此同时,要积极开辟地方就业门路。一是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和农业产业结构,发展高效种植业和养殖业,开辟广阔的就业门路;二是在发展地方“龙头”企业中增加就业门路;三是鼓励和支持农民组织农产品初加工和农产品运销,扩大就业门路。做到劳务输出和就地择业相结合,逐步形成稳定的就业格局。
三、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工业,提高农产品加工程度和市场占有率,增加农产品附加值,积极探索农产品现代流通方式。一是顺应市场需要,扩大传统农产品加工,尤其是要倾注全力实现中药材加工和丝绸传统产业的提升;同时加速茶叶、魔芋、绞股蓝精品的研发;扩大肉食品、果汁类和地方土特产的深加工。二是建立新产品开发科技研究和推广体系,不断提高科技含量,增强进入市场的能力。三是坚持标准化生产、标准化入市,提高地方特色产品的知名度,依靠信誉和质量拓展市场,增加市场占有份额。
四、从体制上和法律上建立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长效机制。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针对当前因征地问题而引发的社会矛盾,要高度重视农民失地失业问题。土地征用应当有利于富裕农民而不是造成大批农民失地失业,应当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而不是扩大社会不公。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的问题,必须解决公平补偿,给失地农民以妥善的安置。
在保持农民对承包土地使用权问题上,应当充分认识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和集中的长期性、渐进性,在土地流转中采取慎重态度。要完善延长土地承包期合同,依法保护承包方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保护承包方依法、自愿、有偿地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以维护农村经济发展秩序和社会稳定。
五、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是农业发展的主线。应当围绕“药、水、游”发展战略和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一是建立农业信息网络,站在市场的前沿,以信息化推动农业结构调整。二是以科技创新带动主导产业,发挥科技的“催化剂”的作用,培育新的增长点,努力为科技人员建立发展创新的“平台”。要大力加强农业职业教育,不断培养懂技术、善经营的农业科技人才。三是以“龙头”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逐步形成“公司+合作组织+强村大户”的经营模式。四是以标准化生产规范产业结构调整行为,逐步形成有标生产和有标入市。
六、加强农村基层政权体制改革。要顺应当前“两个转变”,即从“经济建设型”转向“公共服务型”,经济增长方式从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着眼于对农民的公共服务的改善,提供法律、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服务,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保证各项农业扶持改革的实施,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改革过程中需加大对乡镇政府的财政支持,逐步化解债务负担,保持农村基层政权的稳定和有效运转,使基层政权真正造福于民。
除此以外,还要清醒认识到,全国已进入工业反哺农业阶段,而我市仍处在农业积累阶段,农业发展面临的困难是显而易见的。不仅如此,我市既要负责本市的“粮食安全”,还需负责南水北调“水源地安全”,都是政治责任。
以上表明,当前我市“三农”发展处于非常困难的阶段。对此,我们要针对目前制约农民增收的各种浅表的、深层的矛盾,抓住国家对农业政策调整的机遇,集聚自身的所有能量,以富民之心出富民之策,以富民之策促农业生产,着力改善“三农”问题。
一、重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给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夯实基础。面对当前提高粮食单产的空间有限、抗灾能力弱的实际,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保护耕地,不断扩大抗旱排涝设施,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和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从各方面增强农业发展的后劲。
二、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力度。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式和流动的动因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民外出就业在很大程度上不再是权宜之计。要充分利用国家对农民工进城务工、就业的政策,逐步消除各种歧视和障碍,支持和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关键是提高农民就业技能,提高农民整体素质。要有计划、有目的地把开展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增加用于劳动培训的投入,改善培训条件,拓宽培训领域,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输出的中介组织,提供法律保障和社会保障方面的服务,建立平等就业制度,维护农民工的正当权益。
与此同时,要积极开辟地方就业门路。一是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和农业产业结构,发展高效种植业和养殖业,开辟广阔的就业门路;二是在发展地方“龙头”企业中增加就业门路;三是鼓励和支持农民组织农产品初加工和农产品运销,扩大就业门路。做到劳务输出和就地择业相结合,逐步形成稳定的就业格局。
三、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工业,提高农产品加工程度和市场占有率,增加农产品附加值,积极探索农产品现代流通方式。一是顺应市场需要,扩大传统农产品加工,尤其是要倾注全力实现中药材加工和丝绸传统产业的提升;同时加速茶叶、魔芋、绞股蓝精品的研发;扩大肉食品、果汁类和地方土特产的深加工。二是建立新产品开发科技研究和推广体系,不断提高科技含量,增强进入市场的能力。三是坚持标准化生产、标准化入市,提高地方特色产品的知名度,依靠信誉和质量拓展市场,增加市场占有份额。
四、从体制上和法律上建立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长效机制。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针对当前因征地问题而引发的社会矛盾,要高度重视农民失地失业问题。土地征用应当有利于富裕农民而不是造成大批农民失地失业,应当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而不是扩大社会不公。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的问题,必须解决公平补偿,给失地农民以妥善的安置。
在保持农民对承包土地使用权问题上,应当充分认识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和集中的长期性、渐进性,在土地流转中采取慎重态度。要完善延长土地承包期合同,依法保护承包方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保护承包方依法、自愿、有偿地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以维护农村经济发展秩序和社会稳定。
五、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是农业发展的主线。应当围绕“药、水、游”发展战略和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一是建立农业信息网络,站在市场的前沿,以信息化推动农业结构调整。二是以科技创新带动主导产业,发挥科技的“催化剂”的作用,培育新的增长点,努力为科技人员建立发展创新的“平台”。要大力加强农业职业教育,不断培养懂技术、善经营的农业科技人才。三是以“龙头”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逐步形成“公司+合作组织+强村大户”的经营模式。四是以标准化生产规范产业结构调整行为,逐步形成有标生产和有标入市。
六、加强农村基层政权体制改革。要顺应当前“两个转变”,即从“经济建设型”转向“公共服务型”,经济增长方式从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着眼于对农民的公共服务的改善,提供法律、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服务,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保证各项农业扶持改革的实施,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改革过程中需加大对乡镇政府的财政支持,逐步化解债务负担,保持农村基层政权的稳定和有效运转,使基层政权真正造福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