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首 页>中共安康市委政策研究室>政研工作>2005年安康工作>2005年第三期 > 正文内容

规模养殖创奇迹——对养猪大户杨运早的调查

2005-11-17 10:41 来源:
字体大小:【
    汉滨区牛碲乡双村村10组农民杨运早,从1988年贷款购买一头母猪起步,历经十六年的不懈努力,发展到年养千头猪,并带动周围400多户群众养猪致富。2004年,共出售肉猪4100头(其中自养出售2600头,与其他农户联养收回肉猪出售1500头),出售仔猪400多头;生猪存栏1150头(其中适繁母猪225头,种公猪5头)。仅养猪一项,年毛收入200万元,纯收入60万元。近年来,杨运早共捐款14万元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先后被评为区优秀人大代表、全市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2004年获得中日合作设立的中华农业科教神内基金大奖,成为陕西省唯一受表彰的养殖户,也是安康市目前养猪规模最大的专业示范大户,创出了贫困山区农民依靠养猪增收致富的奇迹。
    一、瞅准项目,坚定发展生猪信心
    杨运早家住偏僻贫穷的凤凰山下,距安康城区近百公里,属于山大人稀,交通不便,生活条件十分落后的地 方。1985年他从一个大家庭中分家出来独撑门户,分家时连灶具都没有,还背上了一屁股烂债。为了偿还债务,维持生计,他外出挖过煤,贩过牛,苦苦奔波了三年,省吃俭用积攒下3000元,还清债务后略有节余,想在家乡兴办小型养猪场。1988年,他从原朝天乡信用社贷款5000元和自己的一点积蓄,修建了8间土木结构的猪舍,在原地区种猪场购买一头荣昌母猪,夫妻俩起早贪黑上山打猪草,用麸皮、谷壳掺配玉米传统饲养,当年出售仔猪16头,收入1280元,尝到了养猪的甜头,看到了养猪的希望。1989年母猪发展到4头,收入也随之增加。1990年生猪市场出现疲软,猪价暴跌,近百头仔猪已育成架子猪无人问津,加之远离城市无法外销,在资金短缺、饲料供应不足的情况下,他只得忍痛割爱,将90头架子猪送给邻里乡亲喂养。市场的沉重打击使他陷入困境,但并没有动摇养猪信心。经过冷静分析市场冲击的主要原因后,决定先从降低饲料成本上下功夫。1991年多方筹措资金5万元,办起了小型酿酒和粮油加工厂,走酿酒、加工、养猪综合发展之路,经济效益比较明显,养猪规模逐年扩大。尽管后来几年生猪市场也出现了几次颠簸,他凭着顽强的毅力和忍劲,始终不改变养猪项目。从1997年后,杨运早每年出售商品猪都在300头以上,纯收入3万多元,酿酒、加工年纯收入近2万元以上。随着收入的增加,基础设施和生产环境大为改善,实现了“路、电、水”三通,目前,养猪场楼房三层共3100平方米,一楼为产仔母猪区,二楼为怀孕母猪区,三楼为育肥猪区。酿酒和农副产品加工区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日产白酒1.2吨,日加工农副产品4吨,现拥有固定资产350万元。
    二、科学饲养,缩短生猪育肥时间
    杨运早只有小学四年级文化程度,起初养猪不懂技术,沿用的是传统的饲养方法,经济效益较低。实践使他领悟到,养猪要致富,技术是关键。通过订阅科技报刊,购买养猪书籍,坚持自学养猪知识,并聘请技术干部进行现场指导,在长期实践中,摸索积累了自己的一套饲养经验。主要是:第一,引进繁育优良品种。始终把优良品种的引进和繁育放在首位,不惜任何代价,先后多次从市种猪场、汉中、西北农学院等地购买优质纯种猪,实行自繁自养。有一次从西安购买种猪,正值天气寒冷时节,他包坐一辆卡车双手扶着种猪,回家后手脚已冻的麻木失去知觉,司机把他抱下车。现在可常年向市场提供“杜洛克”、“约克”、“长白”等纯种公、母猪和二元、三元杂交商品仔猪。第二,实行配方饲料养猪。利用酒糟、麸皮、谷壳、油饼等加工副产品,自配混合饲料,经过反复实践对比,按照仔猪、架子猪、肥猪三个阶段,采用不同的快长、快肥的饲料配方,特别注意不使用发霉变质的玉米,并根据气候对干饲料进行当日或隔日发酵。同时,转包4亩土地(一亩一年租金为1000斤稻谷),施用猪粪发展萝卜、芥菜,亩产分别达万斤和6000斤以上,既改良了土壤结构,又缓解了饲料需求,尤其是在母猪怀孕期间,适当搭喂青饲料,有利于母猪的消化吸收,增加进食量。第三,精心细致搞好管理。为了养好猪,杨运早什么苦都吃过。在猪产仔时,他不分昼夜守候在猪舍,有时索性把自己的床铺搬到猪圈,半夜三更起床照料。聘请的5名专职饲养人员,坚持每天做到“三察五看”,即早、中、晚三次喂食时察看猪的吃食情况,除此在不喂食时再二次到每个圈舍将猪赶起来看其行走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在此基础上,根据猪的大小、强弱实行分圈管理。同时搞好圈舍环境卫生,坚持热季每天用水冲洗粪便2—3次,冷季每天清扫粪便1—2次。从而加快了生猪生长速度,每头猪日增重提高0.3公斤,满双月仔猪可达30公斤以上,育肥期由原来的8个月缩短到5个月,出栏猪平均都在100公斤以上。
    三、注重防疫,避免遭受病害损失
    防治疫病,始终是养猪全过程的关键。如果忽视防疫,一旦发生疫病,就会遭受惨重损失。1999年杨运早所养的生猪感染了水肿病,由于缺乏注射疫苗,他四处告急,等到市畜牧兽医中心技术人员连夜赶到圈舍后,30多头猪已经死亡,经过连续5天注射地塞米松、青霉素,并进行隔离,才制止了病情蔓延。吸取这次沉痛教训,他坚持做到三条:一是在圈舍里全部安装上鸭嘴式饮水龙头,保证生猪饮用清洁水,避免感染疫病;二是增加防疫次数,除搞好常规的春秋两季防疫外,根据猪的生长过程,再增加两次防疫;三是增加防疫种类,除注射猪瘟、猪肺疫、猪丹毒、口蹄疫(五号病)等疫苗外,又从西安购买猪水肿病、链球菌病、大肠感染病等疫苗定期注射,尽量杜绝猪的各种病情流行。从此以后,基本避免了疫病的再度发生,保持了养猪业稳定健康的良好发展势头。
    四、组建协会,带动群众养猪致富
    2003年4月份,拉萨贩猪大户陈国忠经他人介绍,亲赴杨运早猪场考察,看到猪的品种优良纯正,毛色整齐,个头均匀,当场签订供猪协议:毛猪每斤4.2元(安康本地价为3.5元),每月分两次供应育肥猪(每头猪200斤以上)400头,并预付了1万元定金。杨运早当时存栏的商品猪还不够,他又在周围农户组织收购部分肥猪,虽然勉强凑齐了肥猪数量,但因品种混杂,对方很有意见。这件事使杨运早深受启发,在牛蹄乡政府的支持鼓励下,于2004年初组建了“安康市汉滨区阳晨养猪专业协会”。主要做法是:杨运早将自己选育的二元杂交母猪无偿或半价扶持给有一定饲养能力和条件的农户,上门无偿开展母猪人工授精配种、指导饲料配制和饲养管理技术以及疫病防治等服务,分户饲养的仔猪和育肥猪,可以自行销售或按市场价交给杨运早收购销售。协会范围扩展到牛蹄、洪山、石转和紫阳的汉城、双安、蒿坪等6个乡镇,现已发展养猪农户420户,饲养二元杂交母猪580头。其中年养二元杂交母猪3头以上的大户124户,出栏肥猪1580头,收入97万元,户均养猪收入8100元,最大养殖户年饲养生猪136头,收入7万多元。这不仅带动了群众养猪品种的改良,而且带动了群众依靠养猪致富。目前石转、吉河、富强等乡政府纷纷组织乡村干部前去参观学习,农民群众也积极要求加入杨运早的养猪专业协会抓住生猪市场持续看好的机遇,杨远早正在着手实施新的发展规划,把现在的养猪场改建成饲养800头的母猪繁育基地,年产仔猪16000头,在安康交通便 利的地方再新建一个年出栏肥猪万头的育肥猪场。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