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业化的本质
(一)工业化的内涵〖CX〗
……
目前关于工业化的定义有许多,大体可归结为手段说和目的说两大类。西方学者大都认为,工业化可以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改变经济结构的一种手段;而国内大部分学者则认为,工业化是一国经济发展追求的目标。比较有代表性的具体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着眼于产业结构变化的定义。最为狭义的理解,工业化就是指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发展及其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优势的过程;稍全面的理解认为,工业化是指国民经济结构由以农业为主转向以工业为主,整个国家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的过程;最为宽泛的理解则是将工业化等同于现代化。此类定义的明显不足是或者没有按照对“工业”上述的准确理解,而未能全面地表达工业化的含义,只反映出了工业化本质的一个方面,即工业化是一个依靠技术进步使工业部门不断扩张(尤其是制造业迅速增长),最终占据国民经济主导地位的过程;或者对工业化的理解过于宽泛而没有严格地将工业化与现代化区分开来,就二者关系而言,工业化只是实现现代化目标的一种手段;现代化虽主要涉及经济发展问题,但还涉及政治体制、社会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等方面的深刻变化,只有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实现了现代化,一国现代化的目标才真正得以实现。二是着眼于生产技术变革的定义。张培刚将工业化定义为国民经济中一系列基要生产函数或生产要素组合方式连续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的过程(基要生产函数是指国民经济中联系效应很大的生产函数)。按此定义,工业化不仅包括工业部门的发展,而且还包括工业化了的农业。此类定义虽然着眼于微观的角度,与工业化的宏观特点不完全相符,但与上述观点比较,基本反映出了工业化的重要方面,因而较全面地反映了工业化的本质。正因如此,这一定义目前被普遍接受。
(二)工业化的本质规定
工业化不仅要使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更要将大工业的思想和理念融入社会的方方面面,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支撑,在快速发展工业的同时,以工业的生产经营思想与模式、先进技术、经济组织等创新形式对农业及第三产业尤其是农业进行彻底改造,打破农业生产者传统的自然经济观念,以工业的组织、生产管理思想与模式经营农业,实现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工业化,使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迅速提高,从而融入大工业所营造的激烈竞争中,消解经济结构的二元化矛盾,实现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工业化是一个涉及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过程,它既是一个产业升级和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各产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向规范化、规模化、专业化、社会化发展的过程,还是一个社会主体的意识由自然经济观念向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观念全面转变的意识形态转变过程。不能深刻地认识工业化的上述本质,势必会导致只重视工业项目的建设,而不重视把工业化的生产经营思想运用到其他产业中并实现对其他产业的现代化改造,将使工业化对社会现代化的促进作用大打折扣。在我国工业化发展的历史上,这种认识上的偏差曾导致了我国农业和第三产业效率低下和发展的严重滞后,也极大地阻碍了工业的自身发展,降低了国民经济在工业化过程中的整体增长速度。
工业化的本质是从一般意义上即从工业化的公共性质方面而形成的逻辑规定,它不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而改变,不能以特殊代替一般,把具体某一时代对工业化提出的新要求作为工业化的本质理解。但是,可以把对工业化本质的理解融入一个特定时代背景之中,使之与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目前较为成熟的工业化理论大都是建立在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实践基础之上的。全球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类文明也在不断地向前推进对于目前尚在努力追求现代化目标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工业化发展的国内外环境与19世纪相比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此不能再走传统的工业化道路。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我国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确定,是在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所带来的新的国际产业分工大背景下,建立在对传统工业化深刻反思基础之上的,它应该是开放的,并将信息化渗透于各产业发展之中,以科技发展的强力支撑,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应把对工业化本质的认识置于历史发展新阶段所赋予工业化的新内涵之中,在当前科技革命伟大浪潮中实现工业化发展目标,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工业化的产业主体
科学地把握新型工业化的本质必须首先正确认识工业化的产业主体,明确各产业在工业化过程中的角色定位。工业化的本质明确了工业化发展的产业主体要求,工业化绝不只是工业部门的发展。由于产业之间的联系效应,工业化表现为一个由工业领域的革命逐渐向其他产业领域推进的过程。然而,这并不是说只有工业完成了这场革命,才逐渐扩散到其他产业。从发达国家工业化历史来看,工业化进程应该表现为以工业的革命为先导,其他各业相继发展,实现农业、工业、服务业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根据国际上发达国家工业化发展过程,一个工农业生产体系完整的地区,在工业化初始阶段,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为35: 35: 30,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推进,进入工业化的高级阶段后,三次产业加值比例为4:35:61。据此,我们可以定位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各产业的地位与作用。
(一)工业——工业化的主导产业
工业与工业化无疑有着密切的关系,工业的发展是工业化的逻辑起点和历史前提,而工业化又必然包括着工业的发展。因此工业作为工业化过程中的主导产业已是无可置疑。从工业内部结构上看,一般而言,在工业化过程中工业的发展要经历三个阶段,即初级消费品工业快速发展并成为主要部门,资本品工业增长加速其产值比重逐步上升,资本品工业继续加速发展并在整个工业中占据优势。具体到工业各部门,制造业是工业的主要部门,因此发展工业重点应在于制造业。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产业升级问题,实际上也涉及到制造业本身的发展。制造业的发展既包括以现代科技改造嫁接传统行业,也包括新行业领域的开辟。在制造业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的优势,并处理好劳动力、资金以及技术密集型行业发展的关系。有学者认为,当前我国制造业正处于一个由以加工制造业为主逐步向装备制造业转变的发展过程中,因此工业应该向装备制造业方面发展,以在市场竞争中获得垄断优势。
工业的发展要摆脱传统发展模式,必须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我国对外开放下的大环境中,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以信息化带动传统工业,用先进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同时注意发挥我国人力资源方面的比较优势,走出一条人与资源、环境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工业化初始和中期阶段,工业产值比重会始终保持首位,到工业化高级阶段,该比重会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壮大而自然地“退居二线”,达到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 1/3左右的水平。因此,就工业产值比重而言,其发展趋势呈倒“U”字型。
(二)农业——工业化的基础产业
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农业产值的比重始终是呈下降趋势的,下降的速度可能会呈现先快后慢的特点,直到工业化高级阶段这一比重不足5%。然而农业的基础产业地位始终无可置疑。新型工业化道路应更加重视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把工业化与城镇化结合起来,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现代化农业、农村,培养现代化农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工业发展离不开农业提供产品、市场、要素、外汇等方面的重要贡献。农业作为工业化的基础产业必须得到应有的重视,而不是相反,以剥夺和牺牲农业的利益来发展工业化。我国在这方面有着深刻而沉痛的历史教训,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工业化是靠牺牲农村、农民和农业利益推进的,这不但导致了经济结构二元化矛盾的深化,也拉大了城乡差距。新型工业化要求我们必须停止对农业利益的剥夺,采取以工补农等支农政策,偿还对农业的历史欠债。
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农业的市场贡献会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人水平的提高而进一步增强,而要素贡献会逐步削弱。工业化发展的新阶段对农业发展也提出了新要求,传统小农户式的家庭承包经营已经不能再适应大市场竞争的要求,工业化要求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运用现代企业化的组织、生产经营和管理模式发展农业,农业产业化经营正是适应了这一要求而得以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既可以扩大农业生产经营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拉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业的经营效益,又可以充分利用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农业产业化还可以改变与其他各业长期分割的状态,实现农业与二、三产业、农村与城市的一体化经营与发展。产业化经营下的农业,已与其他各业基本融为一体,合力运行,共同发展。由此可见,农业产业化是传统农业融入工业化进程的必然选择,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工业化高级阶段,工业部门已发展壮大,具备了完全自我积累的能力,同时农业所占份额也越来越小,农业的要素贡献、产品贡献、市场贡献都会继续减小。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农业已经不再处于基础性地位了。相反,随着工业规模日益增大、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农业部门对工业发展的产品贡献将再次凸现出来。此时,农业不仅要满足城市居民的食物需求,继续为工业提供足够的原材料,还要充分发挥其社会功能。因此在继续提
高人均产量同时,也要大力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等新兴农业。为了更有效地发挥农业的基础性作用,政府有必要对农业予以支持和保护。
(三)第三产业——工业化的动力产业
积极全面地发展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使各产业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这是新型工业化道路与传统工业化的重大区别。工业化过程中,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稳步上升,直到这一比重达到三次产业产值的一半以上。马克思早就指出,工业化为第三产业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为社会提供生产与生活服务的第三产业的发展也为工业化提供了发展的重要动力。然而,许多人错误地认为,工业、农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服务业自然就会发展起来,表现在政策方针上,始终不渝地坚持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而忽视了服务业的发展。新中国建国后近 30年是以资金密集型的重工业为主导的,同时严格限制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转移,不重视服务业的发展,导致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就是明显的例证。实际上,服务业在吸纳剩余劳动力,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科技、信息、文化教育、金融,交通运输等方面的服务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我们所处的这个知识经济时代,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服务,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更是工农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必须重视第三产业的发展,逐步提高在三次产业中的产值比重,充分发挥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服务与动力作用,为整个经济协调发展创造良好的产业和谐关系。
三、工业化与科学技术的一体化发展
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邓小平对其进行了科学发展,认为科学技术不但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发展、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目的说也好,手段论也罢,工业化要塑造高度发达的产业,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必须以先进科技为支撑。因此工业化的本质可简单地理解为,“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结合在一起的历史过程”。另一方面,工业化发展也为科学技术发展提供了动力机制、物质手段等方面的保障。工业化与科技发展正如一枚硬币的两面,二者必然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然而,工业化就如一把“双刃剑”。回顾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历史,工业化催生了现代文明,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大步发展,然而也彰显出了种种社会问题和生态危机,诸如失业、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与耗竭等,我们要时刻警惕,人类在发展自己的同时也会潜意识地将自己推向毁灭。问题的本身也往往蕴含着其解决的手段。我们要深刻反思工业化带给人类的“现代病”,看清“前车之鉴”,更重要的是认真思考趋利避害的方法,就是要继续不遗余力地发展科技,并做到合理使用,实现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我们所处的知识经济、信息化与全球发展一体化的时代,对科学技术不但提出了全新的挑战,也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时代所赋予工业化的新内涵和新目标,要紧紧依靠科学技术的发展来体现和完成。因此,我们要大力发展科教兴国战略,要紧跟并努力领先于科技发展的最前沿,实现科技与社会生产的紧密结合.以促进我国工业化快速健康发展。
(转自《调研世界》2005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