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首 页>中共安康市委政策研究室>政研工作>2005年安康工作>2005年第十一期 > 正文内容

旬阳农业产业化发展走向

2005-12-19 14:29 来源:
字体大小:【

    这次全县农村产业建设工作会议是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主要是总结产业建设的经验,研究“十一五”时期旬阳农业产业化发展问题。2003年县委十二届三次全委会议对“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作出部署以来,引起了各乡镇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全县农村产业建设工作有了长足的进步。大家对产业化认识有了深入,创出了特色,工作重点也很明确。隆敏副书记对产业发展的重要性、产业发展的重点和措施作了很好的讲话,希望大家认真贯彻落实。
    在农业产业建设方面,旬阳走在全市的前列,大家引以自豪,我们干部的主要力量在农业,所以在这个领域里面做出成绩是必然的。同时我也感受到在工作当中一些同志觉得旬阳农业产业化发展到目前水平,重点很明确,路子就是这样,没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必要了。产业发展有它的历史续延性,有自己的成长周期,我们选准了某一个品目,也许几十年、上百年不变。但我要说的是目前产业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如果在这个阶段不去解决,全县的农业要退步。发展重点虽然已明确,但是工作重点不够明确,对产业发展到这个阶段上应继续采取什么措施发展壮大不明确。产业化,怎么“化”法。许多同志脑子里是不明晰的。所以,这里和大家讨论三个问题:
    一、旬阳县产业化发展的阶段与特征
     这个问题希望大家作为一个课题来探讨。我的基本的看法是旬阳县的整个产业化发展进入了产业化的中期,或者说刚由初期跨入中期阶段,这一阶段旬阳农业产业化表现出几个明显特征:一是产业基地达到一定规模。烤烟10万亩、蚕桑10万亩、青竹20万亩、黄姜10万亩、畜牧2个强乡镇60个村。二是基本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产业化链条。产品供给企业或销售商。三是产品数量、质量达到一定水平。产品占有一定市场份额,烤烟占全省市场的五分之一强,狮头柑占据省内外市场;产品有一定的竞争优势。除黄姜市场不景气外我们的农副产品全部卖完了。四是产业增长由依靠基地规模扩张、粗放经营向依靠科技提效、集约经营转变。基地规模扩张的历史阶段已经完成,增长方式发生转变,主要依靠科技、集约经营,强村大户就是集约经营战略的一个表现。五是产业经营的组织方式由八十年代初期的独立分散经营向联合集中经营方向转变。这种转变体现在全县已出现相当数量的蚕桑合作社、黄姜协会、药材协会,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它需要联合,只有联合才能扩张,才能生存,才能发展。六是产业建设主体由不稳定状态逐步进入稳定状态。这是人力资源问题,大家一定要关注。一个产业能不能最终稳定地生存下来,实际上靠掌握核心技术或掌握关键技术的这一批人力资源,旬阳几个产业都有比较稳定的掌握一定技术的劳动力队伍,烟草方面有3万多户烟农,蚕桑方面有3万多蚕农,黄姜也是一样。产业发展的经营主体逐步在稳定,分工逐步在形成。
    旬阳产业化进入中期表现出来的上述特征,需要认真研究,准确把握,这是我们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如果分析不清楚,你就不知道这个阶段干什么。我把产业作了一个划分,分为产业发展初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初期,即“产业生成期”。在初期我们主要做了两件事情,一是产业选择。这是初期发展的第一阶段,主要任务是根据资源、地理、环境、气候等状况,根据市场的状况,选择什么品种把它做大。我刚来旬阳的时候对大家说旬阳的产业选择彷惶迷茫期已经走过,这是旬阳人的骄傲。二是基地扩张。这是初期发展的第二阶段,即迅速地把基地面积扩大,依靠强有力的行政手段推进规模扩张,依靠面积的扩大增加农产品产量,增加农业产值和农民收入。这一时期增长方式粗放,科技水平低,链条未形成或很脆弱,与市场对接不稳定。中期,即“提质增效期”。进入中期产业发展已经发生质的转变,核心任务是提质增效。需要抓住几个关键环节:一是标准种养。就是种植业和养殖业的标准化问题,这个门槛跨不过,中期的任务完不成,标准化不出来,产业质量就提不高,就没有效益。二是集约经营。初期的后一阶段已经展现这种势头,我们提出的强村大户、园区建设等措施,这两件事要在中期大力推行,大踏步前进;要提高组织化程度,组织化程度提高了我们能更有利的抢占市场份额。三是市场扩张。这一个时期还是市场对我们农副产品的认同期,我们的产品进入什么市场,占有多少份额,要通过努力开拓市场来形成,要形成固定消费群体。后期,即“优质高效期”,就是我们的产品优、效益高,达到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鼎盛水平,这个时期我们的工业和农业是一体的,农业和商贸业是一体的,基地与市场是一体的,形成了紧密的链条,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农民的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生活质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这时我们的产业也真正形成了内生动力,形成了自己能够运行的机制。而不是政府年年下计划,月月强力推,它自己知道这个产业今年该干什么,怎样应对困难,自我解决消化问题。产业到这个时候才算真正成熟起来,达到了“化”的水平。
    二、现阶段旬阳产业化发展的工作重点
    旬阳农业产业化发展到中期,主导产业重点已很明确,就是烟、姜、桑、畜、竹。这些产业,基地已有一定规模,种养水平也达到一定程度,现在的主要任务是解决这些产业的提质增效问题,这是今后一个时期产业化工作的主攻重点。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在“六化”上下功夫。
     产业生态化问题。大家不要以为抓农业就没有生态化问题,实际上旬阳生态的破坏始于农业的开发,而不是工业污染造成的。特别是我们的山川由于高强度、大规模、长时期的开垦,在历史上开垦顶峰达130多万亩,全县总面积是510万亩,占去四分之一,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大量的荒山秃岭。这是过去为了解决生存问题、吃饭问题造成的。在产业化初期阶段,生态化问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如发展烤烟砍柴挖疙瘩,满山的疙瘩挖光了,树就没法长了,这是旬阳生态脆弱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农业的生态化必须果断提出来,要按照“减量”、“再生”、“循环”的原则,尽量减少产业建设对生态的破坏。减量原则,就是尽量减少对土地的开垦、对林木的砍伐;禁止毁林开荒,禁止在退耕还林地块套种;降低农药、农膜、化肥的使用量,改施有机农药、有机肥,这些问题不解决我们的水果、农产品绿色认证通不过,产品就卖不出去;烤烟地膜要逐步过渡到使用降解地膜,减少对土地的危害。再生原则,主要是掌握占补平衡问题,开垦一片土地,营造相应面积的树林;砍伐一片森林,补栽相应数量林木。循环原则,即考虑产业副产品的利用问题,如秸杆、苕藤可搞养殖,畜禽的粪便可搞沼气,减少面源污染;沼气利用可减少对森林、草木的砍伐,沼液是果树、经济作物很好的有机肥料。
    产业特色化问题。特色就是市场,产品有特色就有消费群体。我们的几个产业选择都注重了地域特色,是有市场的适生品种,“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今后的产业选择中要继续坚持这一原则。产业进入中期后,要注重地域品种的优化,依靠科技使特色更鲜明,如狮头柑能不能搞的再好一点,苦味能不能再降低一点,水份能不能多一点,这就是把特色品种培优的问题。还有烤烟,能不能依靠科技培优进一步提高质量使烤烟进入二价区。不能说品种有特色就不管它了,特色品种也有变异的问题,所以我们要培优,要保持特色,强化特色;再就是加工和包装的特色化,产品有特色而加工和包装没有特色你也卖不出去。
    产业规模化问题。产业发展初期基地必须扩张到一定数量,没有规模就没有市场。在中期要研究已成规模的巩固问题,如烟草产业要严防面积下滑,巩固10万亩规模。现在的黄姜基地巩固是个问题。由于市场等方方面面的困难,已建成的基地处于风雨飘摇中。所以基地的规模问题在中期一定要引起大家的关注,就像关心股市一样关心基地的规模,这是“人有我大、人有我强”的问题。还有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是,要根据市场的变化每年对已成基地的消长进行调整。比如蚕桑形势好了我们再发展2万亩,市场低迷时作适当的调减。黄姜市场好时曾发展到30万亩,现在可控制在5-10万亩。这就是中期需要做的事。发展产业一定要突出重点,实现规模,一县三、五品、一镇二、三品、一村一、二品,集中力量,办成大事。在保证重点的前提下,各乡镇、各村也可以多元化发展,我县南区、北区气候差异大,垂直高度差异也很大,形成了不同的小气候,我们鼓励乡镇村组在按照全县统一部署、形成大产业的基础上,自己再搞一些适生优质小品种,鼓励农民发展庭院经济、庄园经济。不是说县上统一抓规模产业,家家户户就不能搞其它的了,麻坪的苎麻、关口的花椒、吕河的柑子等都搞得红红火火。
    产业标准化问题。出标准化产品,出无公害产品,出名牌产品的关键要靠标准化。在产业进入中期必须制定或参照标准组织生产,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管理。国家有标准的按国家标准生产,国家无标准的要自己探索标准,要有自己的特色,我们烟草种植有一套标准,黄姜GAP认证即将完成;其他产业也要按标准化组织生产,没有标准就没有质量,没有标准就没有拳头产品和名牌。这是我们产业提升要下功夫做的一项工作。要达到标准化,必须依靠科技;掌握关键技术。依靠科技培育质量优良的种子、种苗,依靠科技施肥培肥、改良土壤,依靠科技研究抗灾减灾技术。农业最容易受灾,减不了灾标准化就是一句空话。要让稳固下来的产业经营主体成熟地掌握技术,全县一部分烟农、姜农、柑农已掌握了标准化生产技术,在按标准化作业。在“十一五”期间各项标准要制定出来,要印发到农户手中,干部要学标准化,按标准指导生产。
    产业园区化问题。用工业理念来办农业,园区经营实质是集约经营,强调一村一品、镇一二品来集约经营,来把一个村当作一个园区来抓,如果有条件也可把一个乡镇当作一个园区来抓,就是要通过发展强村大户,逐步地集约。园区化有利于集中解决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问题,就像老龙沟、冬青村一样,捆绑项目、捆绑资金、捆绑人力和精力,一个村一个村脱贫致富,一个村一个村地把主导产业建强,山水田园路林家综合治理,这就是园区化。农业的园区化和工业的园区化是不一样的,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集约,先集中,把生产要素朝一个区域一个点集中,这样就迅速爆发出一种生产力,冬青村的一千多亩狮头柑五年后是一个很大的增长点。一个书记、一个乡镇长一任培植一、二个村,几届下来全县村子的面貌就会大变。园区化的好处就是可以降低生产成本,集中力量把交通、水电配套了,产出就可以提高了,县上在搞试点,希望各乡镇也要抓点。
    产业组织化问题。组织化程度的提高是产业化经营的关键,要把农民这个弱势市场主体通过组织化程度提高变成强势市场主体。这样旬阳的整个市场化程度才能提高,农民不能再是自然人,不能是小农。单纯依靠工业化推动市场化进程是不行的,如果旬阳的农村不加快市场化进程,旬阳永远进入不了市场化,进入不了市场化我们就落后。产业化中期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就是把农民组织起来,使产业化链条中的各个主体真正做到利益分享、风险共担,紧密链接形成一个运行机制,产业才能做大做强,才能真正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这项工作去年就在强调,今年有了起色,但是离真正意义上把农民组织起来还差得远。组织化程度提高,就是把那些按照传统生产、依照自己感觉生产的小农组织成一个理性的农民群体,进行理性的生产、科学的生产。这是组织化的目的,也是一个艰难的转化过程。我们都知道经济学常常把市场主体假设成理性人,做的都是最佳方案,但在现实生活中是行不通的,我们都不可能成为完全意义上的理性生产者。包括现在在座的决策者,我们希望理性的、料学的决策,但现在还差的远。农民要真正的理性起来,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基础,要掌握先进实用技术或关键技术,要有运用新技术的意识,效率意识,竞争合作意识,诚信公平意识等等,这些都要在组织化程度提高过程中解决,所以说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不是一个单纯的形式,弄一个章程你是我的会员就行了,远远不够。这个组织要解决生产计划问题、规模问题、生产信息问题、市场需求问题、关键技术问题、还有转变农民观念的问题,就是说如何让农民变成理性生产者。这些就是提高组织化程度的基本内涵,这些方面不能提高,我们的产业化就“化”不了。标准化、园区化、组织化实质是增长方式的转变,要彻底的转变。“十一五”我们旬阳农业产业化的任务是艰巨的,不能认为旬阳产业发展的好一点,产业化工作就做完了,乡镇没有工作做了,这是糊涂认识。仔细想一下,我们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了,艰巨而繁重,傲慢了,都不行。我们常常讲政府就是服务,这就是我们要服务的。
    三、充分发挥政府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推动作用
    政府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作用要认识清楚,在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在产业化中期进程当中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离不开一政府,离不开政府的强力推动。发展主导产业,帮助农民致富,繁荣农村经济,保持社会稳定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农业产业化是农村工作重中之重,各乡镇抓什么,就是抓农业产业化。产业化抓好了,龙头企业抓好了,就是农村的工业化,你就为全县的工业强县战略做出了贡献。农业怎么支持工业,就是把产业化抓好,就是支持了工业,就是支持了城市。各乡镇在“十一五”中的工作重点就是牢牢扣住产业化,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你们的态度影响农民,你们的力度决定产业组织化程度。你不抓了它肯定就下滑。大家要把今天的会议精神落实到每一个产业上去。搁下,不管了,这不是我们政府的态度,那样我们就失职了。
    围绕“六化”,转变职能,优化服务。“六化”要分解,每一化都有详细的工作任务。要抓落实,落实领导,落实责任人。大家回去后要研究如何实施“六化”,怎么体现在自己的工作安排当中,年度计划当中,主要措施是什么?找出服务的立足点,通过政府掌握的资源来进行调控,围绕“六化”,计划、市场手段并用,推动产业的提质增效,使全县产业化在“十一五”时期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使每一个产业形成内生机制、内生动力,使它能够自运行,使整个产业能够旱涝保收,稳定增收,持续增长。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