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首 页>中共安康市委政策研究室>政研工作>2005年安康工作>2005年第四期 > 正文内容

强村大户是引领农村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2005-11-16 16:13 来源:
字体大小:【

  面对农村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和农村工作呈现出的新特点,旬阳县委、县政府及时调整工作思路,适时作出了实施强村大户战略的重大举措。三年来的实践证明,实施强村大户战略方向正确,成效显著,在引领农村经济发展,提升农村整体发展水平中起到了强力牵动作用。
  一、实施强村大户战略是新时期寻求农村发展新突破的正确选择
  1、实施强村大户战略是引领农村经济向更高层次迈进的现实要求。发展农村经济,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基础在户、关键在村。近年来,我县农村经济有了长足发展,但与整个县域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要求、与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和目标相比较,农村经济发展速度显慢,发育的程度相对滞后。特别是村组整体实力不强、缺乏活力,农民收入增长困难,成为农村经济向更高目标迈进的制约。为了使农村经济更上一层楼,再上新水平,我县把实施强村大户战略作为新的突破口,把农村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村这个最基层、最关键的组织层次上,放在户这个最基本、最前沿的生产单元上,强村组抓大户,打牢发展基础,率先进行突破,依靠众多强村大户的支撑牵动,构筑旬阳发展新优势,培养新的增长点,实现做大做强农村主导产业、提升农村发展水平、加快富民强县建设进程的目标。
  2、实施强村大户战略是新时期有效开展农村的切入点。在当前新旧体制并存的农村工作新形势下,把实施强村大户作为农村工作主要抓手,符合抓两头带中间的工作规律,顺应了新时期对基层政府工作方式和方法的要求,体现了政府工作由行政推动向抓点示范、服务引导方向的转变。通过强村大户的典型示范,既为基层干部转变职能探索了方向,又为广大干部更好地服务“三农”,引导农民增收,促进农村发展找到了切入点。
  3、实施强村大户战略是现行农村经营制度下激活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载体。强村大户是旬阳现阶段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实施强村大户战略,促使农户和集体两个层面共同发展,有利于完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完善以土地为重点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有利于吸收各种经济成份,促使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形成强强联合,板块运作;有利于以强村大户为主体,推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二、举全县之力,集万民之策,全力推动强村大户建设
  1、工作重点向强村大户转移。我县始终坚持强村大户建设是推动农村全面发展的大战略、大举措,始终将强村大户建设作为全县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全县农村工作重点由催粮要款、收税收费逐步转移到抓强村大户上来,集中干部力量,集中项目资金,倾心竭力抓实施。县委、县政府于2003年先后作出了《关于开展百强村建设的决定》,下发了《关于发展农村产销大户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用3一5年时间,在全县至少建成100个主导产业鲜明、基础设施配套、人居环境优美、群众经济富裕的绿色生态强村和1万户有一定产业规模、科技意识强、质量效益好的大户。制定了强村大户创建验收标准,对100个强村和1万户大户逐个进行规划,确定发展重点,明确发展方向,并纳入全县国民经济计划总盘子。县上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高度关注强村大户建设,亲自抓点并多次深入乡村开展调研,先后召开办公会议9次,解决存在问题,研究推进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强村大户建设的顺利实施。
  2、优惠政策向强村大户倾斜。为了推进强村大户建设快速铺开,县委、县政府分别对强村大户制定优惠政策,对强村实行科技推广、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土地流转、资金扶持“五优先”;对产销大户技术培训、产业用地、兴办企业、资金扶持、贷款贴息、税收减免、建设用采伐等实行“七项优惠”。三年来,定向培训产销大户1.2万人次,扶持产销大户2500多万元,对8000户产业大户修建烤烟炉、蚕室、圈舍用地等落实了按农用地对待的政策。
  3、干部力量向强村大户倾斜。实行县级领导联乡镇、乡镇领导包强村、一般干部抓大户、县直部门协助抓的上下联动、各负其责的落实包抓机制。县乡成立领导机构,每个强村固定一个包抓班子,围绕3个大类16项任务,逐项落实,一项一项实施。开展领导干部抓点示范、与产业大户“结对子”活动,全县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共抓各类示范点105个,抓点面积3.5万亩,联大户1360户。有300多名干部走出机关,兴产业办企业,当起了产业大户和企业老板,有的建起了产业示范园区。实施“千人百村万户科技服务工程”,全县抽调千名技术干部进驻100个强村和1万户产业大户,对应强村大户类型,开展个性化服务。农口各部门把百强村同时作为部门的业务示范点和精品工程点,抓规划、上项目、夯措施,形成了以村为主、乡镇负责、部门帮建、全民参与、齐抓共建的热烈氛围。
  4、资金项目向强村大户聚集。实行农业项目集中、资金捆绑使用,特别是将农村公路通达工程、有线电视及通讯、人畜饮水、水利设施建设、退耕还林、圈厕沼一体化建设、学校危房改造等项目和资金向强村集中,解决基础建设“无钱办、无力力”的“瓶颈”。做到项目集中在申报立项之前,争取主动,达到项目实施与百强村建设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县上每年拿出100万元作为贴息资金,用于大户贷款贴息,今年财政仅用于支持畜牧资金达到200万。三年来,用于百强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达到3000万元以上,保证了强村建设的资金投入。
  5、考核奖惩向强村大户导向。将强村大户建设作为县对乡镇综合考核的主要内容,作为评定乡镇年度工作的重要依据,每年给予一定的赋分;各乡镇与干部签定目标责任书,将干部年度考核、评优树模与强村大户建设挂勾;对达到强村标准的村给予重奖,去年对通过验收的10个村每村奖励现金 1万元;对强村建设有功的村组干部办理养老保险;县乡每年对烤烟、畜牧、蚕桑、青竹等产业大户给予奖励,仅烤烟大户每年奖励资金达30万元以上,2004年棕溪、赤岩、金寨等20个乡镇对烤烟大户奖励冰箱、彩电及现金共20多万元。
  三、强村大户为农村全面发展起到了强力牵动作用
  强村大户是引领农村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在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繁荣中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强村大户的带动下,去年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创近十年最好水平,主导产业全面丰收,农民收入大幅增长,农业总产值达到7.7亿元,创历
史新高。
  1、强村大户撑起了农村产业脊梁。至2004年底全县启动百强村建设117个,已验收命名 10个,今年重点创建28个,已建成烤烟、畜牧、黄姜、特色林业等各类产销大户8123户。在百强村中培育千亩以上的烟草专业村20个,千头养猪大村43个,千亩特色林业示范村22个,千亩标准桑园年发种500张以上的蚕桑大村31个,正是依靠这些大村大户的支撑带动和示范引导,才有全县烤烟10万亩、黄姜15万亩、养蚕5.2万张、青竹16万亩、拐枣3万亩、金银花和狮头柑各1万亩的农村主导产业发展佳绩。
  2、促进了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强村大户借助政策支持,凭借自身强劲吸引力,催化了劳力、土地、技术、资金等生要素的聚集流转和优化组合,发挥了生产要素的最大潜能;在不同区域培育发展不同产业类型的强村大户,卓有成效地加速了优势产业向优势区域、最适地块和有技术、有资金、有土地的农户调整集中,使农户规模不断扩大、大村向强村发展,促进了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强村大户相对于一般的村和户,更有能力和更加注重加大投入、引进使用先进技术,以强村大户为带动,全县成立了23个蚕桑专业合作社,22个烟农协会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建之中。依靠强村大户带动,全县农村主导产业布局趋于合理,专业化生产水平有了提高,新技术推广进一步加快,合作组织有了良好起步,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
  3、促进了农民增收,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以强村大户为支撑的农村主导产业在2004年产值达到4亿元,带动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实际增长250元左右。表彰命名的10个强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在2400元以上,最高的甘溪镇桂花树村达到2830元,这些村60%的农户盖了新房,添置了家用电器,85%的户用上自来水,电视普及率达到98%,程控电话入户率达到40%以上,棕溪王院、赵湾桦树梁、关口关坪等村建起了移动、联通基站,相当一部分农民用上了手机,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4、促进了农村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实施强村大户战略,把发展农村经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作为主要内容,促进了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群众加快发展的积极性。三年来,全县新修村组公路350公里、改造800公里,公路通村率达到98%,通组率达到50%,水窖累计达到8万口,森林覆盖率达到436%。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县农村支部85%以上达到“五个好支部”,创建信用村244个,治安模范村352个,计划生育率、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农户占91.22%,全县农村大局稳定,广大群众精神振奋,一个民富村强文明进步和谐向上的新农村正在形成。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