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民持续增收的调查报告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核心是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宏观政策及市场价格等外部因素作用下,2004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1652元,较上年增长977%,是1998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这对促进全市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上年农民增收的许多因素很不稳定,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绝对值与全国全省比差距较大。要保持农民持续增收,就必须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最近,市县(区)政协分别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和农业专家,就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加问题进行了调查。
一、我市农民收入的基本状况
“十五”以来,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稳定增长。据统计部门提供,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248元,到2004年增加到1652元,年均增加101元。2004年人均纯收入增加147元,增幅在全省排第六位。在2004年农民收入构成中,工资性纯收入增幅最大,全年工资性纯收入761元,增长14.4%,其中外出打工收入475元,增加108元,增长29.44%,对全年农民增收的贡献率为73.5%。农民家庭经营纯收入人均为755.29元,比上年增长40.7元,增长5.7%,对全年农民增收的贡献率为27.68%。在家庭经营纯收入中农业收入及牧业收入分别增长了44.85元和43.25元,增速分别达到了11.44%和26.59%。转移性纯收入135.93元,增长8.25%,其中税费减免增收11.59元。
虽然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从2000年全省的第八位,到2004年提升到全省的第六位,但从农民纯收入的绝对值看与全国全省比差距较大,仍处于低水平。2004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936元,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867元,我市分别低1284元和21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也在拉大,2000年我市城镇居民收入是农民收入的3.45倍,到2004年拉大到3.6倍。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全市不同区域和农户之间的收入差距较大。收入较高的农户大都分布在各县城郊和铁路、公路沿线,人均纯收入最高的汉滨区为17.08元,最低的宁陕县为1352元,相差35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乡镇达4000元,最低的仅为1000元。
我市是一个贫困农业市,自然灾害频发,农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业投入严重不足,农业基础脆弱,农民文化素质不高,工农业产品“剪刀差”的拉大,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给农民今后持续增收带来了难度。
二、影响农民持续增收的主要因素
(一)农业主导产业尚未形成,产业化程度低。
改革开放以来,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但目前结构性矛盾仍很突出。据市统计局提供,2004年农业总收入中,一产业占65%,二产业占13%,三产业占22%。在农民家庭经营收入中,二产收入占1%,较上年下降67.83%,三产业占10%,较上年下降6.95%。一些传统产业在技术、质量、市场等方面缺乏优势,现代科技化程度低,产品附加值不高。蚕茧在市场价格拉动下,2004年全市共养蚕45万张,增长10.6%,但蚕茧在农业总产值中只占4.17%。魔芋加工龙头企业秦东魔芋食品有限公司已建成投产,生产能力为年加工魔芋精粉5000吨,年需鲜魔芋7.5万吨,目前全市只能供1.5万吨,占需求的1/5,其余要从市境外购进。魔芋目前在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中仅占2.4%。唯有畜牧业发展较快,但在农业总产值中也只占26.4%,未达到50%以上。由于没有主导产业,加之企业体制上存在的问题,现有的龙头企业做的不大不强,产业链条短,带动作用不明显,影响了农业产业化进程。
(二)农业基础设施落后,抗灾能力脆弱。
我市属山地雨养农业区,耕地条件差,既不耐旱,又不耐涝,且自然灾害频繁,农业生产三分靠人,七分靠天。全市人均仅有0.2亩水田、水浇地。尽管多年来坚持兴水治旱,但由于水利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不足,致使一些水利灌溉工程不配套,年久失修,发挥不了作用,降低了农业抗灾能力,造成农民从农业中获得收入不稳定。山大沟深的秦巴山区地貌特征,农村公路、电网等建设的滞后,加大了农民生产经营成本。调查发现,岚皋县虽然实现了村村通电、通公路,但仍然有45.2%的组、42%的户、41%的人口不通公路,26%的组未完成电网高压改造,72%的人口用高价电,且还有30%的农户人畜饮水困难。
(三)缺乏科技支撑。
目前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技推广体制和运行机制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乡镇推广机构力量薄弱;乡镇农技站在职人员中有30.1%是非专业人员,不懂农业生产技术;专业农技人员中有48%集中在县以上农技部门,乡镇缺真正懂技术的农技人员。新的农技推广形式探讨研究不够,缺乏科学规范的运行机制来调节投资者、农民及参与项目的科技管理人员之间的利益关系。一些农民技术协会组织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科技推广经费严重不足,推广手段落后。加之农民文化素质低,据调查,宁陕县农村劳动力中初中以下的占90.8%,影响了农业科技的传授和推广。
(四)对农业投入严重不足。
资金投入不足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因素。我市属吃饭型财政,财政支农资金十分有限,2004年,市本级用于农业的发展资金为394万元,仅占市本级财政总收入的3.08%。岚皋县2002至2004年,县本级财政三年共在预算内安排农业生产资金仅180万元,占该县本级财政收入的3.15%,农民收入不高,且收入大部分用于生活及子女教育费用,直接投入生产发展的资金比重小,据调查,2004年全市农民人均用于生产投入的资金占人均总收入的16%,金融信贷对农业的投入又满足不了需要,当前农业信贷投入主要靠农村信用社,其他商业银行资金投放主要是工商企业、国家基础设施项目。金融对农业投入渠道单一,且利率高又缺乏担保中介,农民贷款难。
(五)组织化程度低。
农民是农村经济活动的主体,但在增收方面被动又盲目,单家独户的生产经营方式,决定了农民缺乏对资金、项目、技术、信息、市场等方面的全面了解,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处于赢得起、赔不起的弱势地位。目前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滞后。据调查,全市现有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50个,主要分布在种植业和畜牧业,合作组织中农民成员为8483人,占全部农业人口的万分之三,仅带动全市4.2%农户的生产经营。由于组织化程度低和农民自身文化素质不高等原因,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劳务输出,农民组织和依靠外出打工增加收入的后劲乏力。
(六)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发展滞后。
农村的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明显滞后于城市。目前有两大问题困扰农民,一是因病致贫,因贫致病。由于农村合作医疗推行缓慢,农民缺医少药,因病致贫现象突出;二是“因教致贫,因贫误教”。农村相当部分的困难群众子女上学难。农民受教育程度低,农民素质不高,据对岚皋县调查,该县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此外,广播电视文化事业不发达,看不到电视、听不到广播的农户不少,造成农民信息闭塞。
三、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建议
贫困地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受制于自然环境、经济基础、科技文化水平、市场信息等诸多因素。要保障农民持续增收,就要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把优势特色产业做成农民增加收入的主导产业;不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落后面貌,增强农业抗灾能力;增强科技支撑力度,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村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积极构建起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一)落实科学发展观,培育壮大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药、水、游”是市委、市政府确立的我市经济发展的战略,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已经逐步显现出勃勃生机。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政府在围绕“药水游”三大产业发展的同时,应以市场为导向,发挥资源优势,突出特色,下功夫培育壮大农民持续增收的主导产业。畜牧业是我市的传统产业,也是今后农民持续增收的着力点;兴桑养蚕在我市历史悠久,农民养蚕技术较为普及,且覆盖参与面广。从栽桑养蚕到烘茧缫丝的产业链已形成,已有几家规模较大、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蚕桑产业龙头企业。全市应把畜牧和蚕桑作为农民持续增收的主导产业来抓,各县(区)在抓好畜牧或蚕桑产业培育壮大的同时,可结合实际选择魔芋、中药材、茶叶、农家旅游等一至二个产业作为县域农业主导产业。政府应将畜牧、蚕桑业的发展目标任务纳入“十一五”计划。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全市畜禽饲养量和养蚕量每年增长10%以上,畜禽商品量每年提高20%以上。畜牧产业要坚持面向市场、政策激励、典型示范、重点突破的工作思路,以龙头企业培育、良种繁育、疫病防治、技术培训、饲草生产五大工作为重点,强化措施,增加投入,主攻商品率,推进产业化。当前,应尽快制定优惠政策,扶持、培育畜牧龙头企业。要大力扶持营销大户,鼓励发展畜禽产品经纪人队伍,鼓励农村能人从事畜禽产品贩运。蚕桑产业应理顺管理体制,建立贸、工、农一体化的管理机制,让蚕农直接与龙头企业见面,结成利益联合体。龙头企业要与农户签定最低保护价收购合同,通过基地与农户建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责权利明晰的经营机制,真正起到龙头企业的带动辐射作用,从而促进蚕桑产业做大做强。
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和完善市、县、乡三级市场预测机制,组织农户按市场需求生产,进一步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实施强村大户带动战略,积极推广“公司+农户”或“公司+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发展订单农业。要不断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科技含量,创几个省以上优质名牌农产品。培育农产品加工企业,积极为加工企业和农民提供信息、技术等服务。要在农民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互利的原则下,建立农民与龙头企业公平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市政府应结合安康实际制定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标准和具体扶持政策,用足用活中、省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优惠政策,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二)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农村基础设施既是农民的生活基础,更是农民增收的基础。农村取消“两工”以后,政府要坚持“一事一议”的原则,在群众自愿的前提下,鼓励农民投劳投资,同时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不断改善农业生产和农业基础设施落后面貌。一是应大力加强以通村通组公路为主的农村“三通”建设和村组公路的维护。在建设过程中,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大力弘扬“三苦”精神,用足用活“一事一议”政策,广泛集中民智、民力、努力改善交通状况,为增收和发展创造条件。二是切实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力度。要在抓大项目、大工程的同时,抓好“小工程、大群体”水利建设工程。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建设集雨水窖、渠、塘、井及修田造地工程。对现有的库、塘、堰等水利工程加强管护,完善配套,使其充分发挥作用。加快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改革步伐,实行谁投资、谁所有、谁维护、谁受益、谁承担防汛安全责任的机制。对农户自建自用的微型工程,产权归个人所有,由乡镇人民政府核发产权证。对受益户较多的工程,组建管委会管理,国家补助形成的资产归管委会所有。经营性水利工程,实行管委会法人负责制,实行企业化运作。拍卖给个人经营的,要切实落实其养护、维修责任。对业主开发建设的农村基础设施,县、乡、村要积极帮助立项,并规范收费标准和服务行为。三是做好退耕还林的后续工作。切实抓好生态环境建设,减少水土流失,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政府应立即着手研究退耕还林政策性补助期满后,退耕户的口粮、增收问题。
(三)加强农村实用技术推广应用工作。
科技兴农的关键是完善科技服务网络,壮大农业科技队伍,提高科技人员素质,加强农村实用技术推广应用,重点要研究科技人员主动为农民服务的激励机制。要积极开展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政府要把农村实用技术推广应用列入县乡一把手考核内容,对相关部门及各乡镇应明确目标、任务,量化考核,提高干部推行此项工作的积极性。要制定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乡镇相互协作配合的措施办法,对现有农技推广机构按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性服务要求进行改革。对农民技术协会应加强引导,及时总结经验、树立典型,大力宣传推广。充分利用现有的职校、农广校,有计划的开展对农村基层干部及农村技术人员和农民工的培训工作。在抓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同时,农村初中应增加农村实用技术和劳动技能培训课时。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围绕农业科技推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投入资金。
(四)拓宽渠道,千方百计增加农业投入。
认真研究中央增加农业投入的重点、投资结构变化和新的政策导向,积极组织农业专家围绕中、省投资的导向,研究、筛选项目,积极向上申报,力争中、省对我市有较多的支持;引导民营企业和农民个人对农业投入。逐步改革投资方式,建立起以财政资金为导向,银行资金、农户个人资金、招商引资等多元投资机制,以解决农业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认真贯彻《农业法》,保证财政预算对农业投资的稳定增长。加快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户建设,简化信用社贷款手续,适当降低农户贷款门槛,推行农户小额信贷和农户联保贷款方式,充分发挥信贷支农作用。
(五)积极推进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是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强势力量。要从市情出发,采取积极引导、政策扶持、因地制宜和循序渐进的发展思路,可以搞生产经营型合作组织,也可搞服务性的合作组织。无论采用那种形式,都要坚持民主、自愿、平等的原则,防止官办,防止“一刀切”。要以促进农业生产、保持农民利益、增加农民收入为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的出发点和宗旨。提高农民转移就业的组织化程度。建立和完善以市级劳动力市场为龙头,县级劳动力市场为主体,乡级为基础的市、县、乡、村四级劳动力市场服务网络,形成“你输出我铺路,你就业我服务,你有困难我帮助”的支持农民转移就业增收良好氛围。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努力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就业技能。政府部门应加大农民工的维权力度,在安康籍农民工较多的省市设立维权工作站,为劳务输出提供信息、维权和组织服务。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尽快改革、完善户籍管理制度,引导农民进入集镇居住,积极解决进入集镇和城市居户的子女就学问题。
(六)统筹兼顾,加快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当前我市农村因病致贫、因贫致病,因贫供不起子女上学的农户不少,政府应统筹兼顾,加快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要打好“普九”的最后攻坚战,积极向省上争取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不断改善农村办学条件。落实国家“两免一减”政策,建立农村九年义务教育贫困学生扶助机制,通过各种培训形式不断提高农村教师素质。
扩大推行新型农村医疗试点和农村医疗救助工作,重视对农村传染病防治和新生儿的疫苗接种,解决农民看病难问题。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医疗卫生人才培养,保证公共卫生和农民基本医疗服务的需要。大力推行农村改圈、改厕和沼气工作,改善农村工作卫生环境。坚持“三下乡”活动,加强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和文化室建设,巩固农村宣传文化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