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县是一个典型的林业大县,全县有林地面积15.6万公顷,占安康市的54.9%,占全省的12.9%,森林覆盖率85.6%。近年来,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确立的“生态立县,旅游富民”战略决策,按照“一业带多业,多业促一业”的发展思路,选最优势的资源,做最优势的产业,始终把生态旅游作为富民强县的龙头产业,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突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招商引资,积极打造特色旅游精品景区,取得了明显成效。
优化投资环境,狠抓招商引资
宁陕生态旅游尽管开发起步晚,前期基础工作差,但开发前景好、吸引力大。我们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坚持小步快跑、多方协作、统筹兼顾的原则,从全县总体旅游产业发展需求出发,集中精力抓好旅游项目开发工作,始终坚持把改善和优化投资环境作为富民强县的头等大事来抓,重点解决招商引资无所作为、投资环境与己无关、对待客商吃拿卡要等问题,本着亲商、安商、扶商、富商的理念,出台了一系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着力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不断提高政府机关和公务人员的服务理念、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倾力打造让各类投资创业者动心的政策环境、放心的法制环境、顺心的体制环境、舒心的生活环境和倾心的人文环境,相继出台了《宁陕县投资环境评定考核办法》、《宁陕县关于优化投资发展环境的纪律规定》和《关于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的暂行规定》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建立了涉及业务规范、廉政建设、违纪处理、责任追究等全方位、多层次的内部管理制度。
为了引进旅游项目落户宁陕,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领导多次带队奔赴西安、铜川、柞水以及河南栾川、嵩县等地学习考察,对比找出我县生态资源独特优势,研究拟定更加优惠的政策,坚持不懈地向县外客商推介,以真情感染人,以实在打动人,吸引了一大批客商来宁陕考察。如:为了使西安海荣集团最终下定决心投资开发朝阳沟,我们将朝阳沟生态资源优势与栾川、蒿县等地进行了对比,从区位条件、生态环境、动植物种群等方面向企业进行分析介绍,并在不违反上级有关政策的前提下,多次修改拟定朝阳沟土地征用、房屋拆迁补助办法,尽量使企业、农户利益实现最大化。海荣集团在反复论证分析的基础上,最终分别签订了朝阳沟与皇冠集镇综合开发建设合同。
投资环境的不断优化,不仅留住了客商,还产生了“以商引商”的连锁效应,省内多家知名企业纷纷把巨资投向宁陕。先后有12家企业来宁陕考察,截至目前已签订开发建设合同6个,投资资金超过10亿元。在上坝河投资3000万元建设上坝河森林公园的西安华鑫公司总裁康华说:“华鑫公司之所以来宁陕投资开发旅游业,不仅是冲着这里让人陶醉的自然景观、相对便利的交通和毗邻西安的客源市场,更重要的是宁陕的投资环境能使我们放心投资,集中精力搞建设”。
配套基础设施,促进项目建设
旅游业的发展,需要良好的通达条件和配套的基础设施。旅游项目区建设由企业投资,但连接景区的路、电、水及通讯等基础设施,需由政府组织完成。为此,我们先后筹资400多万元,修建了从董家坝至上坝河森林公园的旅游专线油路,改建维修了十八丈、老母台、城隍庙等景点基础设施。协调电力、通信、广电等部门进行了景区相关设施规划,配套完成了部分景区电力线路、移动通信、广电网络延伸和覆盖,完善了各景区基础设施,加快了旅游项目建设进程。
2005年以来,我们按照“一年五个一,五年大变样”的县城建设思路,积极推进“生态旅游县城”建设进程,以绿化、亮化、美化为重点,投资600余万元对县城实施了铺平一条街道、整修一套供水管网、改造一批背街小巷、扩建一处农贸市场、亮化一河两岸的“五个一”工程。今年继续实施县城建设“五个一”工程:打通宁陕小学至宁陕中学一条安全通道,实施薛家榜一个住宅小区,整修一批背街小巷,建成一个街心花园,完善一个滨河公园。进一步加大城镇建设资金筹措力度,确保今年县城基础设施建设投入700多万元。皇冠、筒车湾两镇抢抓旅游招商项目建设和西汉高速公路建设两大机遇,围绕“旅游村镇”这条主线,以道路改造、旅游宾馆和相关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为重点,先后投资数百万元对主要街道的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实施了改造,现已成为旅游建设新亮点。
筹集资金扶持景区农户开办农家乐,鼓励现有农家乐业主增加住宿项目,实现吃、住、游一体化服务;采取行政监管和行业自律相结合的办法,提高宾馆、农家乐等服务行业质量,是我们完善接待设施、提高服务质量的又一做法。要求县旅游、卫生等部门出台了相关管理办法和标准,对宾馆、饭店实施星级管理;成立了农家乐协会,农家乐为游客提供服务,先后建成标准农家乐60余户。接待能力的增强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对游客的吸引作用明显,每逢周末有不少西安游客自驾车到宁陕旅游观光。上半年共接待游客4.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00多万元。
提供优质服务,加快建设进程
为确保旅游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有关乡镇和部门对企业实行跟踪协调服务。在引资项目审批程序上,实行并联许可和限时审批制度,申办营业执照实行“一家受理,转告相关,并联许可,限时完成,过程监督,责任追究”的工作机制。由于干群配合到位,部门服务周到,各旅游开发项目建设取得了良好进展。一是皇冠休闲旅游品牌基本形成。在引进朝阳沟生态旅游项目并全面开工建设的基础上,联系海荣集团和中国路桥集团来宁陕考察洽谈,就皇冠集镇和南京沟休闲旅游项目开发事宜与企业达成了广泛共识,分别签订了开发建设合同。累计完成投资2000多万元,基本形成了皇冠休闲旅游品牌。二是上坝河特色旅游开发稳步推进。森林公园中心服务区详细规划已完成并通过评审。服务区地下管网铺设、场地整理、人工湖修建工作加快推进,逐步按规划进行地上建设。上坝河狩猎场接待中心和围栏建设已基本完成。按照国家森林公园建设标准,我们组织完善了公园相关配套设施,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森林公园。三是秦岭水上游乐项目建设初见成效。引进西安双龙公司开发旬河蓄水漂流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00余万元,7月16日已正式对外营业。目前公司运营情况良好,月接待游客量达3000余人。项目从招商洽谈、签订合同到立项建设、一期工程投入运营,用了不到三个月时间,创造了宁陕生态旅游开发的高速度。四是秦岭综合旅游项目开发势头良好。引进西安执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开发的七亩坪自然风光观赏、探险项目,开发合同已于今年6月20日签订,景区建设性规划设计今年8月底前完成,年内启动中心接待区建设,2007年8月底前基本建成。天华山国家森林公园建设项目已列为省重点旅游项目计划盘子,涉及宁陕地方管辖的生态资源开发合同已经签订。五是县城中心旅游文化区建设进度加快。“县城一日游”启动实施方案已经确定,落实了相关部门职责,今年10月可正式启动“县城一日游”。与此同时,我们积极探索特色农家乐的发展路子,今年重点抓了示范农家乐建设工作,从四川邀请设计人员进行农家乐户型设计,对现有的农家乐进行升级改造,典型农家乐户型设计现已全部完成并逐步开工建设,计划于10月底前全部完成。另外,筒车湾镇旅游度假、旬阳坝溶洞开发、县城三星级宾馆建设、蒿沟周末城市休闲苑区建设等项目,都在进行认真的规划完善、评审之中。
组织社区参与,激活社会资源
生态旅游开发是全民性的经济社会行为,需要社区资源最大限度的投入。社区参与不是简单地把当地居民的生存、生活、发展强加给企业,把居民安置简单地甩给企业,而是从一开始就把社区作为一种社会文化资源,有机地配置到开发项目之中去,把社区迁置、重构以及一些部位的原生态保护作为一种特色民俗、民风、民情项目,加以丰富和升华,使之成为景区旅游项目的有机体,为景区提供文化参照和社会背景。如皇冠旅游开发中,对开发区内原居住分散的居民,一部分没有经营能力的人,如五保户、低智力人、重度体残人,政府和企业共同出资将他们异地搬迁,妥善安置,其他愿意参与开发的人,由开发商按“拆一建一”的办法,集中建设民俗新村,并进行从业培训,按景区整体经营要求,直接从业于民俗旅游经营,同时企业安置当地居民就业,帮助他们取得稳定的劳务收入。旬河漂流项目、上坝河景区则把一部分旅游食宿功能转移给当地农户,并出资帮助他们提升经营档次,这样企业既扩大了景区接待能力,实现了低成本扩张,也使原居民有机地融入旅游开发中,相得益彰,实现多赢。社区参与还重在发展乡村旅游。我们在西汉高速公路、210国道沿线及六大景区辐射区,结合新农村建设,系统规划了十余个旅游新村建设项目,如渔湾水上农家乐园区,寨沟朱鹮野化基地,老县城百年老镇,蒿沟山地农家乐园区等,在全县扶持了一批示范农家乐,每户农民平均投资10万元以上,档次和特色都有了新的提升。通过两到三年的努力,全县最终形成以六大景区为核心,以六大集镇为依托,以系列乡村旅游为扩展的整体联动效应,构建富有生机的宁陕旅游大社区。
调整产品结构,拉动经济发展
在旅游业的拉动下,全县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2005年至今,全县发展畜牧专业村28个,生猪、山羊、家禽饲养量分别增长13%、12%、27.8%;发展袋料食用菌近千万袋,无公害蔬菜1.8万亩;新增猪苓12.4万窝,板栗园科管21万亩。旅游产品开发初具规模,以土特产品的包装增值为重点的绿色旅游产品开发取得实质性进展,以“山里人豆腐干”、“星星腊肉”、“新场中蜂蜜”等为主的绿色食品,通过精包装、精加工,制成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商品,走出秦岭,打入大市场,有力地拉动了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以干果、食用菌、山野菜、畜禽产品等特色农副产品为重点,积极推进畜禽、板栗、核桃、食用菌、无公害蔬菜、花椒、蜂蜜、豆制品生产等七大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建设。木耳、香菇、腊肉、蜂蜜、土鸡蛋、豆制品、保健药酒等土特产品加工业异军突起,木艺、竹艺、石艺、根雕等工艺品加工业应运而生,绿色食品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在实现量的扩张的同时,为旅游业赋予更加丰富的要素内涵。在生态旅游业的拉动下,各项经济指标得到了大幅提高。近两年来,全县接待游客达7万余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1500万元;发展与旅游相关的个体工商户3464家,实现销售收入3.4亿元。
宁陕生态旅游开发处在刚刚起步阶段,省市相关部门给予了很大的关怀和支持,目前开局不错,前景看好,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人才缺乏,配套产品开发滞后;项目资金不足,政府承诺的公共设施改善因受资金限制进展较慢;财政困难,一些基础工作深度不够。这些都直接影响着宁陕旅游产业建设的速度。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抓住发展重点,强化工作措施,稳步推动以生态旅游为主的各项工作快速发展,努力把宁陕建设成生态优良、城乡共进、民富县强、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