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标准密植丰产桑园建设技术要点
1、品种选择:良桑(荷叶白,桐乡青,农桑12、14,陕桑305、402),杂交桑。
2、栽植密度:良桑行距×株距=1.2米×0.45米,每亩栽植1000—1500株;杂交桑采用宽窄行栽植,宽行1米,窄行0.5米,株距0.3米,每亩栽植2500—3000株。
3、栽植方法:开沟栽植,挖30厘米宽,40厘米深的沟,沟底施入有机肥,再填入表土,定植时一定做到左右成行,定植深度至桑苗根茎处。
4、栽植时间:11月—12月中间最佳。
5、定干及树型养成:良桑栽植后,第一年距地15—20厘米定干,春季发芽后选留2—3根分布均匀的桑芽生长,第二年距地30厘米春伐,以后每年在此处剪伐,每株留条6—8个。杂交桑采用无干养成,定植后齐地面10厘米处剪苗定干。
二、纸板方格簇的推广应用技术要点
纸板方格簇是目前最为优良的簇具,使用纸板方格簇具有上茧率高,茧层量高,出丝率高,解舒率好等优点,值得大量推广和普及使用,使用当中应掌握以下技术要点:
1、新簇片的处理:第一次使用的新簇片有异味,进孔率明显比旧簇片低,使用前用新鲜桑叶搓揉汁液喷洒在簇片上,或用清洁的蚕沙撒在展开的簇片孔内,经摊晒后使用。
2、适熟上簇:方格簇上簇,要求蚕老熟齐一,见熟10%时添食适量脱皮激素效果较好,将320头左右的熟蚕均匀的撒在二片簇片上。
3、适时清簇:清簇就是将簇片上爬行而未能入孔的捉出另行上簇,一般春蚕上簇后的20—24小时,夏秋蚕上簇后的16—20小时,清簇一般只需二次。
4、保持光线均匀,加强通风排湿。
5、防止蚕尿污染:蚕在吐丝前有排空体内尿粪的习性,熟蚕排尿时都是本能地将尾部伸出孔格外排尿粪。因此多层搁挂上簇时要上下层挂在一条垂直线上,以避免上层尿污染下层蚕茧。
三、省力化养蚕技术要点
1、省力化蚕台饲育:选用省力化活动蚕台,从四龄蚕起置于蚕台饲养,饲养技术同蚕箔育。优点:给桑快,除沙容易,省力省工。
2、室内地蚕育:直接在室内地面上养蚕,适用于温度较高的季节,从四龄起将蚕直接养在室内地面上,不除沙,给桑方便,省工省力。缺点:蚕室空间利用低,养蚕技术同标准技术相同。严格掌握给桑,不宜过多,防止蚕沙过厚产生蒸热发霉,影响蚕子安全。
操作要点:下地前先在地面撒一层石灰,再铺一层稻草,根据室内宽窄条件,作成宽1.2米—1.8米的畦条,然后将蚕放在上面,马上给片叶或条叶。
3、大蚕固定蚕台育
设备:在蚕室内用竹搭成3—5层的固定蚕台,上铺芦帘,竹席或纺织布,养4—5龄大蚕。
优点:成本低,给桑除沙方便省力,通风换气好。空间利用率较高。
技术要求:给桑均匀,多撒石灰,焦糠干燥材料。
四、多批次养蚕技术要点
多批次养蚕不但能化解劳力紧缺矛盾,同时能有效的利用桑叶资源,增加养蚕量,增加蚕农收入。
1、科学布局养蚕时间:根据我县气候特点,多批次养蚕可年养蚕5次,春2,夏1,秋2,在时间安排上早春发种4月20日左右,晚春发种5月5日—10日左右,夏委7月5日左右,早秋8月15日左右,晚秋9月10日左右。
2、桑树实行春夏轮伐:春伐占桑园面积3/5,夏伐占桑园面积2/5,春伐时间1—2月最佳,伐条时留5厘米剪伐。夏伐时间1—2月最佳,伐条方法剪去桑条长度的1/3,夏伐桑树在春蚕五龄期,约5月下旬将桑条留5厘米剪伐,夏伐桑树须选择水肥条件好、生长旺盛的桑园,同时要加强夏伐桑园追肥与管理。
3、根据多批次养蚕的要求,大力推广小蚕共育。
4、加大蚕室、蚕具以及蚕期蚕体和蚕座的消毒防病工作。由于多批次养蚕增大了病源菌的传播途径及时间,如不加强消毒防病工作,将导致蚕病的大量发生。消毒防病药品应选用质量合格的漂白粉,消特灵,漂白精,甲醛和毒消散。
1、品种选择:良桑(荷叶白,桐乡青,农桑12、14,陕桑305、402),杂交桑。
2、栽植密度:良桑行距×株距=1.2米×0.45米,每亩栽植1000—1500株;杂交桑采用宽窄行栽植,宽行1米,窄行0.5米,株距0.3米,每亩栽植2500—3000株。
3、栽植方法:开沟栽植,挖30厘米宽,40厘米深的沟,沟底施入有机肥,再填入表土,定植时一定做到左右成行,定植深度至桑苗根茎处。
4、栽植时间:11月—12月中间最佳。
5、定干及树型养成:良桑栽植后,第一年距地15—20厘米定干,春季发芽后选留2—3根分布均匀的桑芽生长,第二年距地30厘米春伐,以后每年在此处剪伐,每株留条6—8个。杂交桑采用无干养成,定植后齐地面10厘米处剪苗定干。
二、纸板方格簇的推广应用技术要点
纸板方格簇是目前最为优良的簇具,使用纸板方格簇具有上茧率高,茧层量高,出丝率高,解舒率好等优点,值得大量推广和普及使用,使用当中应掌握以下技术要点:
1、新簇片的处理:第一次使用的新簇片有异味,进孔率明显比旧簇片低,使用前用新鲜桑叶搓揉汁液喷洒在簇片上,或用清洁的蚕沙撒在展开的簇片孔内,经摊晒后使用。
2、适熟上簇:方格簇上簇,要求蚕老熟齐一,见熟10%时添食适量脱皮激素效果较好,将320头左右的熟蚕均匀的撒在二片簇片上。
3、适时清簇:清簇就是将簇片上爬行而未能入孔的捉出另行上簇,一般春蚕上簇后的20—24小时,夏秋蚕上簇后的16—20小时,清簇一般只需二次。
4、保持光线均匀,加强通风排湿。
5、防止蚕尿污染:蚕在吐丝前有排空体内尿粪的习性,熟蚕排尿时都是本能地将尾部伸出孔格外排尿粪。因此多层搁挂上簇时要上下层挂在一条垂直线上,以避免上层尿污染下层蚕茧。
三、省力化养蚕技术要点
1、省力化蚕台饲育:选用省力化活动蚕台,从四龄蚕起置于蚕台饲养,饲养技术同蚕箔育。优点:给桑快,除沙容易,省力省工。
2、室内地蚕育:直接在室内地面上养蚕,适用于温度较高的季节,从四龄起将蚕直接养在室内地面上,不除沙,给桑方便,省工省力。缺点:蚕室空间利用低,养蚕技术同标准技术相同。严格掌握给桑,不宜过多,防止蚕沙过厚产生蒸热发霉,影响蚕子安全。
操作要点:下地前先在地面撒一层石灰,再铺一层稻草,根据室内宽窄条件,作成宽1.2米—1.8米的畦条,然后将蚕放在上面,马上给片叶或条叶。
3、大蚕固定蚕台育
设备:在蚕室内用竹搭成3—5层的固定蚕台,上铺芦帘,竹席或纺织布,养4—5龄大蚕。
优点:成本低,给桑除沙方便省力,通风换气好。空间利用率较高。
技术要求:给桑均匀,多撒石灰,焦糠干燥材料。
四、多批次养蚕技术要点
多批次养蚕不但能化解劳力紧缺矛盾,同时能有效的利用桑叶资源,增加养蚕量,增加蚕农收入。
1、科学布局养蚕时间:根据我县气候特点,多批次养蚕可年养蚕5次,春2,夏1,秋2,在时间安排上早春发种4月20日左右,晚春发种5月5日—10日左右,夏委7月5日左右,早秋8月15日左右,晚秋9月10日左右。
2、桑树实行春夏轮伐:春伐占桑园面积3/5,夏伐占桑园面积2/5,春伐时间1—2月最佳,伐条时留5厘米剪伐。夏伐时间1—2月最佳,伐条方法剪去桑条长度的1/3,夏伐桑树在春蚕五龄期,约5月下旬将桑条留5厘米剪伐,夏伐桑树须选择水肥条件好、生长旺盛的桑园,同时要加强夏伐桑园追肥与管理。
3、根据多批次养蚕的要求,大力推广小蚕共育。
4、加大蚕室、蚕具以及蚕期蚕体和蚕座的消毒防病工作。由于多批次养蚕增大了病源菌的传播途径及时间,如不加强消毒防病工作,将导致蚕病的大量发生。消毒防病药品应选用质量合格的漂白粉,消特灵,漂白精,甲醛和毒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