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首 页>中共安康市委政策研究室>政研工作>2006年安康工作>2006年第七期 > 正文内容

旬阳县吕河镇冬青村新农村建设规划(草案)

2006-04-29 15:16 来源:
字体大小:【
    一、基本村情
    冬青村位于汉江南岸的吕河镇,距县城1.5公里,与316国道隔江相望,旬吕江南公路从村北边缘经过。该村共有3个村民小组,206户,795人,总面积5.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236亩,人均1.5亩,荒坡面积5890亩,其中可利用面积2300亩,平均海拔220—500米,年平均气温15度,无霜期254天。土壤为黄棕壤,中性微酸,养分丰富,适宜桔柑等果树生长。现有狮头柑园1160亩,其中2003年建新园860亩,挂果狮头柑园300亩,年产柑360吨,收入108万元,人均收入1350元。2005年粮食总产量447吨,人均占有粮食562公斤,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2051元。已修通组道路4.2公里,村级道路网络已基本形成,全村现有水窖147口,建成二级抽水站1个,沼气78口。5公里农网主干线路已改造,7公里的到户支线改造已测量设计正准备实施。
    二、工作思路
    按照中央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围绕建设“高效农业示范园、退耕还林精品园、生态旅游观光园”的目标,做强做大具有地方特色的狮头柑产业,着力发展庭院经济,旅游经济;大力推进人工造林、退耕还林;进一步加强路、水、电、气、田等基础设施建设和以“汉水人家”为主的特色民居建设,奋力改善村容村貌,努力把冬青建设成为山青、人富、家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新农村。
    三、规划内容及目标
近期新农村建设规划内容主要是:突出主导产业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抓好村容村貌建设和社会事业及文明新风建设。
    1、主导产业建设
    按照一村一品、一户一业的要求,一是着力提升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1160亩、户均5亩以上的狮头柑产业,并向园区化、效益化发展,到“十一五”末狮头柑产量达到800吨、收入240万元。二是配套抓好千头猪、万只鸡(林下养鸡)为主的畜禽产业。三是引导发展生态农家乐园建设、打造旅游品牌,优先在1、2组发展10户农家乐,逐步幅射全村,打造园中农家乐、生态农家乐、水上漂农家乐,使旅游业成为新的具有独特优势的第二大支柱产业。同时抓好劳务输出,促进农民收入稳定增长。
    2、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抓好道路建设。水泥硬化道路6公里,其中1组赵家碥止学校2公里,2组郭家坡止旱坝梁4公里。砂石硬化公路4公里,其中1组桐木沟止叶家岭2公里,3组旱坝梁止东坝2公里。新修公路三组至旱坝川东吕路接口处2公里。加强公路养护,使其达到路面硬化,路旁绿荫化,排水畅通化,从而达到晴雨通车。二是完成电网改造7杆公里。三是抓好以集雨水窖为主体,引水为补充的供水网络建设。主要是1、3组100口水窖建设和2处引水工程,即马家山叶家岭引水工程1处3公里,2组的引水工程1处1公里,保证人畜饮水和果园用水。四是农田建设100亩,其中1组30亩,2组40亩,3组30亩。
    3、村容村貌建设
    一是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主体建家180户,通过5年的努力,使80%的农户住房要达到白墙红瓦、样式纯朴、风格别致、环境优雅的农家小院。其中农户新建房屋24户,旧改新126户,移民搬迁30户120人。二是改厕、改厨、改圈、建沼、庭院绿化各180个,同时抓好生活垃圾、污水处理等项工作  ,使厨房达到宽敞明亮洁净化,厕所达到男女分设标准化,畜圈达到粪便入沼卫生化,庭院达到花卉茂盛绿荫化。三是建沼气180口,形成户养4头猪、户均一口沼, 人畜粪入沼、沼气入灶、沼液入林、沼渣入园的生态农业格局。四是村庄绿化完成汉江沿线1000亩人工造林工作,使冬青村山青水秀、四季长青。
    4、社会事业和乡风文明及党的建设
    新建村委会200平方米、宣传文化室60平方米;新建村级医疗室60平方米,医保参合率达100%。程控电话建设160户;有线电视入户160户;商业网点建设200平方米;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十星级文明户建设达50%以上;农民群众的科技培训每年达5次以上;组建老年协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新组织,树立新风正气;开展寓教于乐的文化活动、身体力行的体育活动、扶贫济困的爱心活动、尊老爱幼的美德活动,增强团结友爱,建设和揩农村。围绕村党支部、村委会班子建设,加强对村、组干部和党员培训,每年至少发展一名新党员。在产业大户中发展党员,在党员中培养产业大户,把思想硬、懂技术、会致富的优秀农村青年吸收进党内,努力提高村级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
通过艰辛的努力和不断地建设,力争“十一五”末人均收入达到4000元以上,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初步形成以狮头柑为主体的果业和旅游两大产业为支撑的经济格局以及绿树、黄果、白墙、红房的文明生态新农村格局。
    四、工作措施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社会工程,应在上级的关心、支持和指导下以群众为主体,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狠抓工作落实。
    1、全面宣传,深入动员。利用村广播室和党员会、干部会、群众会广泛宣传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2006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以及旬阳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动员在家的所有群众和外出务工的劳动力积极投身到自建家园、自己受益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
    2、搞好教育,提高技能。培育新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农民的法律意识、民主
参政意识十分薄弱,家族意识、宗教意识以及封建意识都比较浓厚。培育新农民必须坚持抓好农民文化素质教育;必须坚持抓好每季度一次以狮头柑为主的致富技能教育,让农民真正掌握狮头柑的栽培、管理技术;必须坚持经常性地抓好文明素质教育,让广大农民讲文明、讲礼貌、讲团结、讲奉献,成为明理诚信、和谐友好的新农民;必须坚持一月一次的民主法制宣传教育,让农民成为学法、懂法、遵法、守法,自觉参与本村民主管理、民主决策,能当家做主的主人翁。
    3、创新制度,加速发展。制度创新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重点应抓好家庭承包经营
制度中产权创新,在依法自愿的前提下规范土地经营权流转,增强土地经营的灵活性。在道路和引水工程等公共设施的管理制度上创新,让国家和农民的投资长期受益于群众。改变传统落后的生产手段,实现园林化、水利化、生产条件现代化,提高产品产量、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保证食用安全,实现生产技术科学化。突破产业发展的局限性向产前和产后延伸,促进产品加工增值转化,实现生产组织社会化。
    4、广泛参与,自建家园。农民是新农村建设者更是受益者,没有国家的支持农民也
在自力更生建家园,有了国家的政策和物资支持更要借机遇、求发展、不等不靠艰苦奋斗谋发展。采取先建先补、多建多补、不建不补、以奖代补的办法,鼓励各组各户争先恐后,自创特色
地在新农村建设中大显身手。
    5、强化领导,务求必胜。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村、基础在户。村党支部村委会要站
在历史的潮头,审时度势、看准方向、瞅准项目,一件一件抓落实。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带领群众按照优先发展经济和先易后难、突出重点、先干有钱的、再干有困难的、团结一心、分工协作,通过不懈地努力一定冲向城乡一体化新农村建设目标。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