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首 页>中共安康市委政策研究室>政研工作>2006年安康工作>2006年第一期 > 正文内容

完善养老保险制度 促进和谐安康建设

2006-02-14 10:22 来源:
字体大小:【

    不断完善和落实养老保险制度,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必须长期奋斗的艰难过程。对于地处贫困山区,发展相对滞后的安康来说,这一过程必然更加艰难,也更为迫切。近几年来,我市养老保险事业在压力下奋进,正逐步迈向良性发展的轨道,但总的来看,面临的困难很多、任务艰巨,必须以更加扎实的工作推进养老保险事业健康发展。
    一、基础得到巩固,发展态势趋于良好
    近年来,我市养老保险经办工作按照“夯实基础、苦练内功、力求规范、争创上游”的思路,结合实际,强化措施,创新机制,狠抓落实,取得了积极进展,为养老保险事业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平台,为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和谐安康作出了积极贡献。
    1、完善直发模式,落实“三不”承诺,“两个确保”得到有效巩固。坚持把确保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作为中心任务来抓,按照“不欠一分,不拖一天,不漏一人”的服务承诺,在坚持新增退休人员养老金申报制度和居住地管理制度的基础上,以就近发放、方便快捷为出发点,落实代理金融机构,统一建立养老金个人帐户,为实现市级直发创造了条件。面对全市养老保险费欠缴总额很大的压力,充分利用省级统筹的优势,积极争取多方筹措资金,2005年为20379名离退休人员累计发放基本养老金13434.53万元,拨付率100%,真正兑现了“三不”承诺,仅市属丝一厂、丝二厂两户企业年发放养老金就达655万元,有力地保障了困难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待遇,为安康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2、实行目标管理,落实扩面责任,养老保险覆盖面逐步扩大。坚持把扩面工作作为重要任务常抓不懈,按照参保人数和实际缴费净增5%目标,与县区经办中心签订责任书,实行目标管理,责任落实到人。配合有关部门将劳动用工年检与养老保险登记证年检同步进行,并通过政策宣传、行政督促等措施,动员未参保经济组织积极参保,对拒绝参保的,依法督促其参保缴费。止2005年末,全市参保单位984户,参保人数81450人,较上年净增3.4%,新增扩面人数3669人;全年当期应征基本养老费9588万元,实际征收7266万元。
    3、着眼规范运作,确保数据质量,力求养老保险基本信息准确无误。针对基础工作比较薄弱、入库数据不够准确、完整和规范的现状,把计算机管理和数据库清校作为“夯实基础”的关键,双管齐下,重点突破。以计算机应用培训为重点,全面提升经办人员业务素质,实现了应用计算机处理日常经办业务。全面开展数据清校和审计稽核工作,对参保企业、职工和离退休人员以及个人帐户的基本信息进行认真核对,止目前,全市已基本建立和完善了基础数据信息资料,保证了数据库信息的准确、完整、规范和稽核工作质量。
    4、围绕发展大局,发挥职能优势,积极参与支持国企改革。妥善处理企业职工的养老问题,解决好他们的后顾之忧,是国企改革的难点之一。近年来,市县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协同有关方面,积极参与和支持全市国有企业改制改革,主动为企业职工办理养老保险。截止2005年底,共参与国企改革327户,涉及参保职工3.4万人,既保障了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又促进了国企改革的顺利进行。
    5、坚持以人为本,突出服务职能,认真开展退休人员社会化服务管理工作。止2005年底,全市共建立各类退休人员社会化服务工作站(所)167个,有专兼职工作人员328名,退休人员社会化服务管理率达到99.24%,为退休人员过上舒心的晚年生活创造了良好条件。
    二、困难仍然突出,深层矛盾不容忽视
    应当看到,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我市养老保险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实事求是地讲,作为正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的落后地区,完善养老保险制度,推进养老保险事业健康发展,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和矛盾。
    1、养老保险覆盖面狭窄。社会保险实行的是大数法则,覆盖面越宽调剂余地就越大,就可以缓解当期资金支付压力。目前,我市国有和集体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了100%和80%,但更广泛的非公有制企业、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的覆盖率不足10%。进一步扩大覆盖面任务很重,难度却越来越大,最核心的问题是缴费率过高,导致企业经营成本增加规避参保,职工承受能力有限不愿参保。扩面难导致养老保险必须以高费率收支平衡。加之一些企业管理者逃避参保,致使扩面工作举步维艰。
    2、个人帐户隐性债务巨大。养老保险制度的现行模式是“统帐结合”,制度设计的目标是把现收现付制的社会统筹与储蓄积累制的个人帐户结合起来,实现社会共济与自我保障的互补。在实行中采取“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但个人帐户制度实施相对较晚,以前退休的老人和“中人”都没有个人帐户,养老金发放需要依靠当前的缴费积累甚至动用新人的个人帐户资金来支付,导致个人帐户空帐运行。也就是说,现在的养老保险基本上是下一代养活上一代,个人帐户有帐无钱。安康和全国形势一样,如果任由空帐运行,将会导致若干年后的支付危机。
    3、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过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建立国家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合理的负担比应是4:3:2:1,但在实施过程中,国家基本养老保险的目标过高,责任过大,替代率高达80%以上,压力巨大。安康市仅有3户企业 107人办理了补充养老保险,参加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保险的人也很少,比例很低。我市从2001至2005年替代率分别为72%、77%、78%、87%、86%,基本上是“一条腿”走路,负担沉重。
    4、收支矛盾仍很突出。一方面,由于我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企业、个人的缴纳养老保险费用的能力有限,导致收支缺口较大。2000到2004的五年间,全市累计征收养老保险费3.02亿元,累计支出养老金4.67亿元,省财政调剂1.65亿元,可以说,没有省级统筹,安康的养老保险难以为继。另一方面,由于多种原因,企业欠缴职工养老保险费的问题仍然突出,且清收难度很大,止2005年底,全市欠费达4205万元,其中仅市属企业丝一厂、丝二厂两户企业累计欠费就达1500万元。
    5、社区服务亟待加强。目前,我市社区服务和管理功能尚无法满足离退休人员基本事务的需要,加之国企改革后大量退休人员的具体服务管理事务没有得到很好落实,长此下去势必带来不安定的社会问题。
    三、紧扣工作重点,健全养老保险机制
    养老保险几乎是每一个人都要遇到的问题。就安康而言,发展养老保险事业,关键要从安康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以广覆盖、低水平、可持续和保稳定、促和谐为定位,扎实推进养老保险事业健康发展。
    1、努力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让现在和将来的所有老年人都能得到基本生活保障,应该是养老保险事业发展的根本目标。因此,当前,仍然要以“一不降、两增长”(即缴费人数占参保人数比例不降、征缴和清欠两增长)为目标,千方百计做好养老保险扩面工作,把养老保险扩大到所有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包括灵活就业者,尽可能实现对二、三产业劳动者的全覆盖。有步骤降低缴费率,减轻企业个人缴费负担,均衡不同类型企业缴费负担,吸引更多的企业和个人缴费参保。与此同时,积极稳步推进农村养老保险。
    2、逐步做实个人帐户。尽快改变个人帐户空帐运行的局面,规避将来可能发生的支付风险,必须逐步做实个人帐户。这方面国家已经在部分省市展开试点,相应的政策措施将要陆续出台,我们要密切关注有关试点情况和国家政策调整动向,按照中省统一部署,抢抓机遇,有序推进,这一点,对于我们经济欠发达,养老保险需要各级财政补贴的地方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3、构建多渠道养老保险体系。首先要认真落实基本保障。以“两个确保”为核心,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保证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到位。其次要积极发展补充保障。坚持政策引导、政府监管、个人自主、市场运作的原则,在国家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政府、企业与个人之间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以税收优惠等手段鼓励实施企业年金制度,鼓励个人养老储蓄,参加商业养老保险,构建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从根本上改变替代率过高和“一条腿走路”的局面。
    4、建立齐抓共管的新机制。养老保险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地方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时,发展养老保险事业离不开地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更需要全社会的充分理解和参与。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实行垂直管理后,更要加强与地方有关方面的联系与沟通,特别要经常性向当地政府汇报工作情况,取得支持和帮助。地方政府也应高度重视和关心养老保险事业,尽可能帮助养老保险经办机构解决工作当中存在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政府有关部门也应该按照责任要求,各尽其责,相互支持,积极配合,共同促进养老保险事业健康有序开展。
    5、积极推进社会化服务。推行退休人员社会化服务是大势所趋,但这项工作我市还有一定差距,特别是社区建设较为滞后,功能不健全,服务的范围和质量都很不够。当前,应积极推进以社区服务为主要模式的退休人员社会化服务管理工作。养老经办机构要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加快社区建设和功能配套,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强化社区服务培训,采取成熟一片移交一片的办法,稳步推进退休人员进社区工作。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