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首 页>中共安康市委政策研究室>政研工作>2009年安康工作>2009年第八期 > 正文内容

做强魔芋产业打造知名品牌

2009-10-20 16:53 来源:
字体大小:【

 

做强魔芋产业   打造知名品牌

岚皋县魔芋生产办公室

 

魔芋属于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它是所有植物中唯一能够提供葡甘露聚糖的植物。被称之为世界上最佳的膳食纤维,对防治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瘦身减肥,心血管疾病和防癌抗癌有独特的功效。作为增调剂、稳定剂、粘接剂,它还广泛运用于食品、造纸、建材、印染、日化、环保等行业,产品日新月异,销售异常火爆。当今世界已把魔芋誉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

一、发展概况

岚皋县有耕地23万亩,林地150万亩,其中耕地有11万亩适宜魔芋生长,林地40万亩适宜林下魔芋育种,是全国为数不多的魔芋最佳适生区之一。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发挥山区特色优势,按照产业化发展模式,坚定不移地把魔芋作为支撑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强化领导,创新机制,加大投入,夯实措施,狠抓标准化生产,努力扩大基地规模,扶持培植龙头企业,全面推广关键实用技术,使魔芋产业得到快速发展。20048月被中国魔芋协会授予全国魔芋基地重点县称号,20069月全县国家级魔芋标准化示范区通过国家质监总局验收,同年10月获得农业部无公害生产基地认证,20074月又被授予全国魔芋原料加工重点县称号,20094月国家质检总局把岚皋魔芋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一)原料基地初具规模。2009年全县17个乡镇、159个村、892个组、2.28万户、8.44万人从事魔芋生产,面积达5.1万亩,其中商品芋1.63万亩,种芋3.47万亩,仅基地种植实现销售收入将超过1亿元,芋农人均增收1220元左右。

(二)加工企业逐步形成。全县有明珠魔芋食品公司、佳合公司、南宫山雪魔芋精磨坊、魔芋酒厂、魔芋面条厂、魔芋粉条厂等系列加工企业,年可生产精粉1000吨,微粉500吨,优质无公害魔芋系列食品3000吨,陆续开发了魔芋仿生食品、魔芋葡甘露聚糖、魔芋胶、魔芋瘦身胶囊等精深产品。

(三)生产技术不断成熟。随着多年来的实践与探索,魔芋由野生、房前屋后零散种植向大面积规范栽培发展。我县科技人员在魔芋人工栽培、加工技术的技术攻关中,先后与西南农大、西北科大等相关科研单位配合,开展了魔芋品种优化、土壤消毒、药剂防治、健身栽培等方面的试验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其中:《魔芋健身栽培技术推广》和《魔芋丰产高效栽培技术推广》分别获市政府科技推广成果一等奖、省政府科技推广成果二等奖。由岚皋县制订并就地示范的魔芋六项系列生产标准于20069月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评审,在全省发布实施,填补了国内魔芋系列生产标准的空白。

(四)服务体系日趋健全。县上设立了魔芋产业办公室,负责产业化建设的统筹协调;成立了魔芋技术推广站,负责全县魔芋种植、芋角加工等科技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在50个专业村组建了魔芋协会或魔芋专业合作社,开办魔芋角加工点25个,随着魔芋精深加工企业的成长壮大,产加销一条龙、科工贸一体化的产业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五)品牌建设初显成效。由县明珠魔芋公司生产的“明珠”牌魔芋精粉是我县唯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省优产品,曾获31项国际国内大奖,产品远销日、韩、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原普天公司生产的“神河源”牌魔芋系列食品是全县第一家获得“AAA”级绿色食品标志认定的食品,成为其他地区无可比拟的无形资产。

二、主要做法

(一)狠抓基地扩规模。按照“一村一品”和“强村大户”的发展思路,突出抓好四项建设,努力扩张基地规模。一是抓强村大户。结合农村土地流转,以深入实施“三五三百”工程为契机,主攻产业示范村和产业大户,近年来先后有偿流转土地12140亩,建设10个魔芋大村、1043户产业大户,其中10亩以上林下育种大户416户。如2008年蔺河乡立新村共培植林下育种、大田丰产栽培大户94户,带动全村种植1310亩,人均纯收入达到1710元,魔芋产业占到全村农业总收入的70%2009年仅立新、蒋家关、高桥3个大村就有173个大户,目前长势喜人,丰收在望,成为全县魔芋产业的典型样板。二是抓规范栽植。以因地制宜为前提,严把“精选芋种、配套施肥、间作套种、科学防病”四个关口,以乡镇为主体、以村组为抓手,建设魔芋 “高产示范田”7556亩,其中推广堆栽、坑栽1226亩,有效地提高了单产和效益。三是抓林下育种。以创造魔芋的适宜环境、减少病害发生和提供优质后续种源为目的,结合退耕还林地管护、特色林果园建设和发展“林荫经济”,大力提倡魔芋林下育种,2008年林下育种12038亩,2009年林下育种32900亩,比上年净增2万余亩,为魔芋产业滚动发展拓展了一条新路子。四是抓科技攻关。围绕“魔芋微粉研制”、“魔芋林下育种生产技术”和“魔芋软腐病发生侵染规律及有效防治研究”等课题,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采取县校合作、联合攻关的方式,开展了416项魔芋技术试验、示范,为魔芋基地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特别是魔芋林下育种技术的总结推广,为破解种子紧缺、基地萎缩找到了有效途径,为基地规模扩张作出了重大贡献。

(二)健全体系强服务。把体系建设作为魔芋产业发展的关联和纽带。一是健全技术服务体系。 成立了魔芋产业领导小组,并组建了办公室。充实了县魔芋技术推广站的技术干部,对县乡包村干部、乡镇农业站技术干部、村干部和产业大户进行了轮训,培养了一批魔芋 “二传手”和技术指导员。二是健全产业协会体系。按照“一村一个专业协会”的要求,抢抓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县项目机遇,以魔芋“一村一品”示范村为重点,以产业大村为补充,依托村两委会和产业大户,相继组建成立县魔芋协会和50魔芋专业合作社,建立完善相关章程和职责,做到上联企业和市场,下联基地和农户,保障农户利益,促进产业发展。三是健全品牌体系。积极争取“明珠” 牌和“神河源” 牌商标成为陕西省著名商标;依托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唱响“中国魔芋之乡”品牌;狠抓“龙头企业创级、工业产品创优、生产基地创重点、魔芋品牌创名牌、生产技术创标准”的“五创”工作,先后投资80余万元完成了魔芋食品质量认证、出口认证等工作,做亮做响了岚皋魔芋品牌。

(三)培育企业壮龙头。把龙头企业发展作为产业发展的第一要务。一是扶优做强龙头企业。加大银企合作和招商引资力度,先后扶持明珠魔芋公司新上精微粉、酒精提纯魔芋葡甘露聚糖和魔芋瘦身胶囊生产线,引资香港佳合公司开发魔芋胶产品。二是大力发展加工企业。围绕魔芋系列食品开发,引导康森农业发展公司、烛山食品厂、魔芋酒厂、蔺河魔芋粉条厂等企业,大力开发魔芋方便食品,提升魔芋产品附加值。三是切实抓好芋角初加工。以增强精粉粘度、减少SO2含量为目的,3个基地连片区引资新建了3条芋角自动化生产线,淘汰了10余个土法生产点,全面提高了芋角加工质量。

(四)完善机制作保障。一是制定出台产业发展规划方案。县委、县政府相继出台了《岚皋县魔芋产业发展规划》、《关于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实施意见》、《关于大力加快魔芋产业发展的决定》、《关于大力加快魔芋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推进岚皋魔芋基地建设的意见》等文件,从领导机构、项目资金、技术服务等各方面明确了产业发展方向、重点建设内容、相关优惠政策和包抓落实政策,加大了对魔芋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二是建立奖惩激励机制。为加大奖励扶持力度,县委、县政府下发了《岚皋县2009魔芋产业考核办法和奖补办法》,县政府每年拿出100万元奖补资金,对乡镇魔芋技术员、村魔芋专业合作社、魔芋协会、县级包抓部门和产业示范大户进行表彰奖励,将魔芋产业纳入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和单项考核,严格奖惩兑现;魔芋基地乡镇分别制定了产业发展绩效考核办法,严明奖惩兑现,有效调动各方面发展魔芋产业的积极性。三是建立责任落实机制。实行“三签名一盖章”(村主任、组长、包村干部签名、农户盖章)方式,将魔芋种植地块和种芋储备任务层层落到实处。全面推行了“个、十、百、千、万”工作法(“个”就是一个“工作机制”:即在50个魔芋重点村全部实行“一村一名科技领导包抓、一个专业合作组织、一名技术员、一份“定单”合同、一套奖励办法的“五个一”工作机制,“十”就是十个样板村树典型,“百”就是百名科级领导联基地,“千”就是千名干部抓大户,“万”就是万名芋农争创“魔芋王”,充分调动全县人民发展魔芋的生产积极性。四是不断创新经营机制。采取“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实行预约生产、订单收购。

(五)齐抓共管聚合力。一是成立专门领导机构。县上成立了由县政协主席任组长,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分管副县长、政协副主席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魔芋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定期研究产业发展问题,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各乡镇分别成立了由乡镇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具体包抓、相关站所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切实抓好魔芋产业。二是整合各方资源。认真落实农业(魔芋办)技术责任、乡镇发展主体责任、相关部门具体责任。大力推行 “三五三百”包抓示范工程和“双百双千”工作模式,夯实部门(乡镇)和干部对包抓魔芋产业责任。建立了乡镇和部门对口帮建50个产业大村,12个县直部门包抓10个魔芋“一村一品”示范村、100名科级干部包抓100户魔芋产业大户的包抓责任制,强化了产业包抓力度。三是争取项目扶持。自“十一五”以来,先后争取农业产业化项目资金50万元,同时本县每年都要千方百计筹措100万元以上资金用于基地建设和龙头企业发展,财政预算专项资金用于科研和技术培训。2009年,全县共筹措3500万元资金投入魔芋产业。其中县财政预算专项奖补资金100万元,扶贫和金融部门累计发放贴息贷款3000余万元,乡镇自筹120余万元,包抓部门捐款30余万元。着力解决芋农生产发展和企业经营的资金难题。

三、发展对策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一县一业”的思路,力争到“十二五”末,使基地规模达到15万亩,产量达到18万吨,综合产值达到10亿元,农民人均魔芋收入2200元,地方财政增收2200万元,全面形成“一县一业”的产业格局,真正实现由资源大县到产业强县的跨越。具体抓好以下工作:一是扩大基地建设。认真落实“五个一”工作机制,严格按照“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科技化”的要求,不断做大基地规模,力争发展林下种子基地10万亩、标准化商品基地5万亩。二是提升初加工水平。按照每个重点村1个初加工企业的布局,发展收烘企业100个,狠抓机械、技术和管理更新,不断提高质量和效益。三是培育合作组织。认真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在抓好现有合作社的监管、规范其运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力争每一个产业村都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四是壮大龙头企业。通过加大投入、项目扶持等措施,引导明珠魔芋公司等龙头企业不断改进技术,加强产品研发和市场营销,逐步做大做强。五是狠抓科技服务。组织现有技术力量,每年定期对产业大户、合作组织带头人和企业负责人开展技术培训,提高魔芋生产的科技化水平。同时,还要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加大新技术的引进和新产品的研发力度,不断丰富产品种类,拓展市场,延长链条。六是强化发展措施。一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县财政每年预算1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魔芋产业建设,同时加强项目跑办,争取市级贷款贴息和省级专项扶持。另一方面完善激励机制。建立领导挂联、部门帮扶和后备干部包抓责任制,完善考核办法,坚持督查排名通报制度,严格奖惩兑现,进一步调动各级各部门发展魔芋产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