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首 页>中共安康市委政策研究室>政研工作>2009年安康工作>2009年第十一期 > 正文内容

从劳务经济到创业经济

2009-12-29 08:31 来源:
字体大小:【

 

从劳务经济到创业经济

 

——紫阳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纪实

 

紫阳县人事劳动局

 

二十年间,紫阳一前一后流传着这样两首民谣:“一条条沟沟一条条梁,石板盖住泥巴墙,日出而耕到天黑,一觉睡到大天亮,冬来一堆木炭火,春到院坝晒太阳,浆粑汤里泡洋芋,吃了还差半年粮。”“茶乡紫阳变了样,劳务输出挑大梁,农民朋友进了城,资金技术带回乡,山沟沟里起高楼,汽车绕道上山梁,日子越过越红火,齐心协力奔小康。”两首民谣折射出该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发展历程和巨大成就,从“输出一人,致富一家”的加法,到“一人创业,带富一方”的乘法,紫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完成了从劳务经济到创业经济的华丽转身。

八万农民出深山

紫阳境内群山耸立,山多地少,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全县总人口34.8万,农业人口占31.2万;农村劳动力15.8万人,剩余劳动力占60%;耕地面积111.56万亩,其中坡度大于25度的高达100.3万亩,占耕地面积的90.3%。如此生存条件下的紫阳农民要想固守在老家过“两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显然是无法脱贫致富的。

人往哪里去,钱从何处来?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农民群众从土地束缚中解脱出来,勤劳勇敢的紫阳人开始张望山外精彩的世界,迈开大步,走出深山,走南闯北,务工赚钱。1989年,中共紫阳县委下发1号文件《关于加强劳务输出的决定》,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开展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90年代中期,国家八七脱贫攻坚战役打响,该县被确定为“中国秦巴山区扶贫世界银行贷款劳务输出”项目县,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将70%农村劳动力向非农转移的目标,充分抓住国家利用外资项目开发转移贫困山区劳动力的机遇,对农民进行开发式扶贫,给许多农民找到了外出务工增收致富的门路。

2000713,该县发生了置县以来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使很多灾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和房屋。省市劳动保障部门决定把“推进西部开发就业”这一世纪工程放到紫阳,这对处在水深火热的紫阳灾民无疑是雪中送炭并带来福音。县政府迅速组织县人劳局等八个部门进行调查、选项、论证及制订方案,经“中国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试点项目领导小组”批准后实施。几年来,试点项目从县委《干部离岗抓劳务优惠政策》到县政府年转移8万人的计划;从部门联动机制到年度目标考核;从“走出去”开拓市场,维权服务到“请进来”召开大型劳务招聘会等重大举措,率先以“大就业创新路,大手笔抓劳务”的工作思路和就业工作由城镇向农村转移的目标、重点;按照摸清底子、找准路子、迈开步子“三步棋”的工作步骤;采取劳动力市场“三化”建设、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建设“三管齐下”的措施和政府促动、部门联动、能人带动、宣传发动“四轮驱动”的方法;将农村劳动力“三分天下”,从“大军南下”到“走西口”;从“东部挺进泸宁杭,华北眺望京津唐,开发西部大市场,南下再杀回马枪”到“稳定输出数量,保证转移质量,提高劳务经济含金量,培训就业抓保障”等一系列符合贫困山区县情实际,具有紫阳特色,城乡统筹一体化就业道路,多次得到省、市专题调研组的肯定和赞扬,被誉为“吃螃蟹的就业大餐”。

“铁杆庄稼”结金蛋

2005年以来,该县每年向外输出劳动力均超过8万人次,年均劳务创收都在4亿元以上,占到当年全县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25%2008年农民人均劳务收入超过1700元,占当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3.8%劳务经济撑起了农民增收的“半边天”,“铁杆庄稼”结出了金蛋蛋。连续5年被省厅表彰为全省“促进就业”、“劳务输出”先进县,被原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确定为全国首批“劳务输出”工作示范县。

乡镇是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主阵地,该县把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搞好劳务输转网络建设当作关键环节来抓,进一步规范了基层劳动保障平台的管理,做到机构、编制、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六个到位”。建立县、乡、村三级劳务输出网络,组织开展了劳动力资源状况、外出务工人员分布状况、本县务工能人大户、返乡农民工创业等调查,做到“五清”,即:劳动力资源状况清、家庭状况清、可输出状况清、劳动力去向清、劳动力培训清。建立“八本台帐”,即:劳动力资源登记台帐、当年新增劳动力台帐、用工信息台帐、外出务工人员台帐、劳务输出引导性培训及技能培训台帐、外出务工能人大户台帐、返乡创业人员台帐、村组信息联络员台帐。

“走前抓培训,走时抓服务,走后抓维权”是该县发展劳务经济的“三件法宝”。“家有千金不如一技在身”,按照“稳定数量,保证质量,提高劳务经济含金量”的工作思路,该县全力实施“推进西部开发就业”“阳光工程”“扶贫培训”“创业计划”“绿色证书”等重点培训项目,加快劳务输出由“苦力型”、“数量型”向“技能型”、“质量型”转变,在政府和职能部门的引导下,县党校、农广校、县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和县职业中学等培训机构,先后与广东、北京、江苏等地知名企业签订了劳务订单,按照各类培训机构所设专业,根据用工单位需求,分期培训、分批输送。

该县四大班子领导多次带队组成劳务考察组,远赴广东、福建、江苏、上海等发达省市考察劳务输入基地建设情况,通过走访沿海发达地区企业,了解企业用工需求情况,掌握劳务需求信息。同时又通过多年来与南方一些市县形成的友好互助关系,邀请他们来我县考察洽谈劳务输出事宜,目前已与江苏金坛、广东河源、中山、东莞、福建莆田等发达地区建立劳务输出协作关系,定期获取劳务信息。每年收集劳务输出岗位2万多个。每年召开劳务输出交流大会及外出务工能人座谈会,每月初按时向各乡镇发布当月外出务工信息,为外出务工人员寻找用工岗位搭建平台。建成开通了紫阳县人事和劳动社会保障网站,各乡镇(社区)也建立了劳务信息发布栏,各村聘请了信息联络员,2007年还于电信部门联合,将当月好的劳务信息作为“114”公共信息来发布,形成了覆盖全县、形式多样的劳务输出信息发布网络。同时,积极组织开展送岗位下乡活动,县劳动保障部门将劳务输出岗位送到乡镇,就地组织劳务交流、招聘和输出。

该县坚持把维护外出务工人员合法权益工作放在重点位置,明确工作责任,制定维权措施,将维权工作贯穿于输出工作的全过程。县上成立了农民工法律援助中心,专门负责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维权服务和援助。每年都组织维权工作组到紫阳籍员工较集中、劳动纠纷发生率较高的一些省市看望务工人员,协调劳资关系,处理各类纠纷及事故,为外出劳务工挽回经济损失,从而为紫阳的劳务输出营造了良好的外部输出环境。同时,为解除在外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每在农忙季节,各乡镇政府都要组织人员对在外务工人员中的困难家庭开展定点帮扶活动,给广大外出务工人员行尽可能的方便。

凤凰竞相把巢还

家住紫阳县城关镇和平村一组的蒋东,和妻子朱清菊在广东虎门建德制衣厂务工多年,是厂里的生产骨干。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厂里效益大幅下滑,蒋东夫妻俩无奈回到家乡,凭着自己在外学到的过硬的制衣技术,投资10多万元,购置了设备,办起了全棉制衣厂,还吸纳6名返乡农民工就业。

在紫阳县一茬又一茬远离家乡、外出创业的人群中,像蒋东夫妇一样的创业“明星”已经越来越多。这些“明星”们凭借自身的不懈努力,找到了理想的工作,获得了丰厚的收入,一部分还成为所在企业、厂家、公司的技术骨干,甚至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事业,同时也“孵化”了一批回乡创业者。据不完全统计,全县有亿元资产的农民工2,千万元资产的农民工30多人,百万元以上的农民工达200多人,涌现出一大批劳务成功人士。昔日孔雀东南飞,今朝凤凰纷纷回,能人大户积累的资金大量回流为加快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建设、发展农村主导产业和新农村建设注入了生机活力,茶乡紫阳掀起了新一轮招商热、投资热和创业热,全县已有5000多名劳务精英回乡创业,相继投入资金1.3亿元,兴办产业园区、矿山企业、个体工商1200多家,创造新的就业岗位6000多个。从“一人打工致富一家”到“一人创业带富一片”,农民工悄然转身,推动着该县劳务产业进入发展新阶段。蒿坪镇农民邱双赞,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外出务工,现已积累资产数百万元。返乡后,他收购了蒿坪境内大部分煤炭企业,使该镇煤炭资源开发逐渐走向集团化。城关镇农民邱洪田,早年外出打工掘到第一桶金后,回乡与人合伙创办富硒食品有限公司,有力推动了该县富硒资源的开发进程。焕古镇东河村的舒金华在外打工期间,把家乡丰富的硅石资源推介给东北老板郑忠民,投资500万元建起了年产万吨的硅粉企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民富之源。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这些回乡创业的农民工,紫阳县及时启动实施了“引凤还巢”工程,从产业选择上进行引导,从土地使用、贷款帮扶上给予政策扶持,努力把农民工当外商待,把农民工投资当外资引。及时跟进的引导和服务工作,使该县劳务产业能够健康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由长期单向输出成功转向输出与回归双向并流。推动农村劳动力由“务工潮”向“创业潮”转变,由“劳务经济”向 “创业经济”提升,实现农民充分就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