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首 页>中共安康市委政策研究室>政研工作>2009年安康工作>2009年第五期 > 正文内容

立足优势资源扩大开放开发努力推动镇坪水电产业突破发展

2009-06-25 08:51 来源:
字体大小:【

 

立足优势资源  扩大开放开发

努力推动镇坪水电产业突破发展

 

——对镇坪水电产业发展的思考

中共镇坪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  罗云忠

 

    镇坪县位于鄂渝陕三省市交界处,境内群山连绵,峰峦叠障,地貌高差大,属北亚热带山地湿润气候区,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1021毫米,水能理论蕴藏量26.64万千瓦,可开发量18.7万千瓦。近年来,镇坪县委、县政府立足资源优势将水电产业确立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四大支柱工业之一,水电产业突破发展。面对新的发展形势,新的发展机遇,如何推动水电实现新的发展和新的突破,推动镇坪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笔者经过深入调查研究,认为要立足优势资源,扩大对外开放开发步伐,引进优质资本开发水电产业,才能推动水电产业突破发展,才能最终使镇坪水电产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一、认清形势,坚定加快水电产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水电产业是世界公认的绿色产业,具有反复利用、可持续发展的特征。当前,我县大力发展水电产业可谓是“风好扬帆正当时”,发展机遇绝佳。

(一)水电产业开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从国家电力需求上看:为实现到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未来15年,我国能源需求将持续增长,预计2020年我国全社会用电将达到4.4万亿千瓦时,需装机容量90万兆瓦左右。今后15年每年需增加3万兆瓦发电容量才能满足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近几年年均新增装机的2倍。从电力供应结构上看:全国电力结构中火电装机占70%多,水电仅占24%。水电是清洁的可再生资源,开发水电不仅能节约有限的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而且可以有效减少火电对环境的污染;同时,水力发电具有防洪、供水、灌溉、航运等综合效益。因此,开发和利用好水能资源不但是调整电源结构的需要,也是满足我国能源增长需要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从水电发展前景上看:针对火电站建设过多过滥的现象,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对火电站实行了“上大压小”举措,重点是关停高耗能、高污染的小火电发电机组,优先调度可再生、清洁、高效能源机组发电,这一举措的实施使水电产业发展空间更加广阔。

(二)水电产业开发面临大好的政策机遇。水电作为可循环利用、可持续开发的再生的清洁能源,一直是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受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大力实施“西电东送”工程,优先开发西部地区水能资源,国家小水电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在本世纪头20年要建成300个装机10万千瓦以上的小水电大县,省市也相继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2006年省上提出的“陕南突破发展”和市委确立的“药、水、游”等发展战略,结合陕南实际,都明确提出要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水电等绿色产业。同时,县委十五次党代会明确把水电产业确定为突破发展的四大支柱工业之一,把水电产业作为争创人均强县,构建和谐社会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当前水电产业的发展迎来了空前的历史机遇。

(三)水电产业开发镇坪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镇坪县属北亚热带山地湿润气候区,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1021毫米。境内河溪众多,比降大,开发条件优越。主河南江河属汉江一级支流,流长107.4公里,流域面积1518平方公里,平均比降12.7%,多年平均流量31.8m3/秒;全县有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四条;5平方公里以上一级支流70条,多年平均径流量10.02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26.64万千瓦,规划可开发量18.7万千瓦以上。截止2007年,全县仅开发2.8万千瓦,占可开发量的16.3% ,开发潜力大。电网建设不断加快,全县已经建成35KV农电网输变电站一个,交换容量5万千瓦,运营正常;110KV国电网输变电站已建成。

二、找准差距,增强加快水电产业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越是形势好,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越是形势好,越要看到存在的问题。我县水电开发进展顺利的同时,还存在着发展很不平衡的问题,特别是水电开发与新的形势和任务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工作中也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

(一)水电开发速度远不能满足全县经济增长的要求。截止2007年,全县在建设电站8座,仅占规划总个数的25%;建设电站装机容量2.3万千瓦,仅占总数的16.5%,开发进度缓慢;平均单站装机不足3000千瓦,建设规模比较小;南江河干流的开发进展比较慢,大的干流水电开发项目尚“待嫁闺中”,虽然支流有电站在建设,但是对全县的固定投资和经济社会发展拉动效果不是很大,而且对后期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也不明显。

(二)水电开发存在着一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水电产业发展。一是规划还不完全。全县目前仅仅是对南江河及其四大支流流域进行了初步规划,比较初浅,对相当一部分具备开发潜质的小河、小溪、小沟还没有做任何工作,存在规划上的空白现象。二是流域开发速度缓慢。目前,在全县已建和规划的电站中,获得流域开发权的企业只有8户。正常情况下,建设一座电站到正常运营需要两年左右时间。照此方式开发,完成一条流域至少需78年,电源点多的流域甚至1020年都难以开发完成。三是部份电站建设停滞不前。截至目前,全县在建的8座电站,总装机容量22650千瓦。由于建设资本薄弱、相关手续待批、建设需要协调等原因,在建的电站建设进度比较慢,时建时停。余下的还有部分已获得开发权资格的建设业主仍处于电站前期规划论证和审批阶段。四是产业建设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近年来,虽然我们先后引进陕西、浙江、重庆等省市的投资企业来镇发展水电产业,但是在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方面还存在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一些职能部门部分权利观念较浓,缺乏大局意识、协作意识,不按程序办事,相互挚肘,影响了工作进度;一些部门只满足于被动工作,不懂得主动为投资业主排忧解难,营造一个好的投资环境等等这些都对产业发展造成了很大影响。

三、定位目标,夯实举措着力实现水电产业新突破

加快我县水电产业开发,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国家新能源战略、西部大开发和“西电东送”的历史机遇期,立足资源优势,坚持农村水电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按照“政府宏观引导、行业规划管理、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原则,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统筹兼顾,有序开发水电产业,努力打造率先突破发展的支柱工业,逐步形成以发电为主体,融防洪、供水、养殖、灌溉、旅游于一体的南江水电经济带。

战略目标:全县建成水电站32座,总装机容量达到17万千瓦以上,年发电量达6.6亿千瓦时,年实现发电收入1.8亿元(按现行上网电价计算)。构建政府监管下的公平竞争、开放有序、健康发展的电力市场体系,使水电经营管理规范,企业经营活力增强,市场体系完善,生态环境改善,电力供应平稳,水电产业成为全县经济社会突破发展的支柱产业。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水电产业建设涉及范围较广,组织工作量大,开发政策性强,利益关系复杂,惠及子孙后代,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全面落实水电产业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责任,完善水电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年度考核机制,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度,层层明确责任,形成组长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相关领导要配合抓,齐抓共管、上下联动、共同推进的工作局面。进一步完善工作协调制度,明确部门责任,杜绝推诿扯皮,做到开发有人组织,工作有人承办,遇事有人协调,定期和不定期地对开发建设进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进一步优化服务环境,灵活处理相关审批手续,实行“一站式”全程服务,为水电开发投资主体提供高效率快捷的政务服务。要进一步健全组织机构,调整充实县水电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加强对水电开发工作的指导、协调、检查、督促。加强宏观调控服务,明确相应部门承办的具体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加快水电开发的各项方针政策,及时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不断加快水电产业建设步伐。

  (二)坚持统一规划,加快组织实施。加大水电项目前期工作力度,做到超前规划,储备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加强对小河小溪小沟等小流域资源的调查和选点,为领导小组管理及投资商投资做好决策咨询服务。进一步强化规划对水电产业建设的指导作用,增强规划的约束力和权威性,对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地区,可对水电资源进行重点开发;对部分生态脆弱地区和重要生态功能区,根据功能定位,对水电资源实行限制开发;对重点风景名胜区及其他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地区,原则上禁止开发小水电资源。按照政府监管、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创新水电投融资机制,多层次、多渠道和多元化引进资金。吸引国内外有诚信、有实力的投资者参与我县水电产业开发,大力推进民间资本进入水电开发市场,按照“谁投资、谁拥有、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采取独资、合资、合作、兼并、收购等多种形式参与投资建设。认真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严格规范管理,确保建设进度,对违反中省市有关水电产业开发方针政策,依法收回其开发权利,统一管理,统一以招、拍、挂的形式出让开发权。对已获得水电资源开发权,加强监管和建设协调服务,确保项目能按时开工、顺利建设、圆满竣工、合法经营。

  (三)整合电源资源,构建输出平台。上网是水电产业产生效益的最终途径,镇坪目前的电网结构主要有110KV国电网和35KV陕农电网,电网结构合理,传输能力强大。同时为解决了各投资建设业主的后顾之忧,县水电产业领导小组要积极与电力部门衔接有关上网事宜,力争确定多个接口与国电网和陕农电网并网,切实满足富余电力输出需要,努力降低电力供应成本、提高水电产业收益。

(四)注重环境保护,建设绿色工程。加强水电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防止不合理开发活动造成生态破坏,切实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一是依法实行环境影响评价。结合实际,按照“统筹兼顾、科学论证、合理布局、有序开发、保护生态”的原则,对规划建设电站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水电建设项目坚决不允许动工兴建。二是强化后续监管。对在建的水电项目都根据当地生产、生活、生态需水要求,统筹确定合理的生态流量,实行有利于生态保护的调度和运行模式,最大限度地减轻对水环境和水生生态的不利影响。三是落实生态保护措施。在水电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严格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文件的要求制定施工期环境监理计划,落实生态保护措施,并定期向所在地环保部门及项目主管部门提交工程环境监理报告,真正把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落到实处。四是强化社会监督。对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水电开发规划和建设项目,在报批和项目建设前,公开有关开发规划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信息,征求和听取公众的意见。同时,强化对水电资源的管理,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切实杜绝无序开发、有效保护生态环境。

当前,我县水电产业以规划统领开发、以开发促进发展的产业格局已经形成,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危机感,充分利用我县水电资源丰富、开发条件好、单位造价低、建设周期短等优势,努力把水电产业打造成镇坪经济发展的第一支柱产业,实现镇坪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突破。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