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首 页>中共安康市委政策研究室>政研工作>2009年安康工作>2009年第一期 > 正文内容

当前安康蚕桑产业发展问题和对策

2009-02-02 10:10 来源:
字体大小:【

当前,以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已经转变为世界性经济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重创。中国已深深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之中,尽管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刺激经济发展的应对措施,但是影响还是巨大的。尤其是以出口为主的外向型产业,表现尤为突出。茧丝绸产业是典型的以出口外销为主的外向型产业,对世界经济形势高度敏感,消费量和茧丝市场价格与世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受经济危机影响也最为明显,安康蚕桑产业遭受其影响已经显现。

一、        剖析形势,正确认识当前安康蚕桑产业面临的挑战

安康蚕丝产品主要是以出口外销为主,约占全省出口量的90%以上,当前正遭遇到金融危机和自然风险的双重挑战,面临史上最严酷的“寒流”侵袭。一是茧丝绸价格暴跌致使蚕农遭受严重损失。丝绸产品出口量急剧下降,生丝交易价格由历史最高峰的30余万元/吨跌至当前的14万元/吨,下降了53%,跌至成本线以下,交易近乎停滞,南方多数工厂停产倒闭,工人失业。因下游产品销售不畅,价格暴跌亦导致原料产品蚕茧价格大副下降,由历史最高峰的近30/公斤降至今秋的10/公斤左右,是近10年来的最低水平,农民养蚕还不够工钱和成本,其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据调查,汉滨区恒口镇杨家营等部分地方已经出现了弃桑不养和挖桑毁桑现象。二是因价格持续下跌,从而导致养蚕量持续下降。我市2007年养蚕量60.1万张,鲜茧产量1900万公斤,白厂丝产量2000余吨。今年养蚕发种量仅54.2万张,较上年下降近10%,鲜茧产量和厂丝产量都大副度下降,干茧和厂丝大量积压。预计明年全市养蚕量将会持续下降,降幅将超过15%。三是蚕业比较效益降低致使农民不愿栽桑养蚕。尽管蚕桑的亩收益较种粮收益高,但是在当前低谷形势下,与其它农业产业相比差距较大,加之蚕茧市场波动频繁,蚕农信心一再受挫,几乎崩溃。近年来劳动力工价大幅上扬,养蚕与外出务工相比收入更是相差甚远,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致使养蚕劳力严重不足。四是养蚕存在着较大的自然风险。蚕桑生产横跨种植业和养殖业,受养殖技术、管理方法、自然条件等多方面的影响和制约,养殖风险较大,蚕农收入不稳定。加之,近些年大量使用的农药和工业污染,气候变化异常,对桑叶和蚕的生长环境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部分农户防病不及时或养殖技术不过关,造成绝收,严重打击了蚕农的积极性。

同时,我们还应清醒地看到发展蚕桑产业有利的一面:一是在金融海啸冲击下,珠三角和东南沿海一带一批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企业倒闭,许多大中型企业也迅速收紧扩充步伐,导致大批民工失业返乡回流,可以部分缓解蚕桑生产中农村劳动力严重不足问题。二是随着浙江、江苏等东南沿海地区产业重心的转移和金融危机的影响,近两年这些地区挖桑毁桑现象严重,桑园面积大幅度下降,许多地方出现了弃桑不养的局面,养殖量也大幅度下降。国家东桑西移工程的实施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三是今年11月国家公布了一系列刺激经济发展的积极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扩大内需促进增长十项措施,丝绸出口将全面取消配额管理,为丝绸产品的出口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发展机遇。

在当前的严峻形势下,困难与机遇并存,困难大于机遇,若不采取果断措施,稳住安康蚕桑产业发展的良好局面,将会致使我们数代人苦心经营的安康蚕桑产业,毁于一旦。

 

二、        理性面对,寻求巩固安康蚕业发展之策

蚕桑是我市农村传统优势产业,具有高效、生态、外向等特点,保持蚕桑产业稳定发展

对于蚕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蚕桑产业是外向依赖度很高的产业,目前出现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蚕桑产业造成了巨大影响,蚕茧价格和养蚕效益大幅下降,蚕农积极性受到明显影响,据专家预测这种影响将持续1——2年,对此,全市上下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各级政府应果断采取理性应对措施,做到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渡过我市蚕业的“严冬”,迎接蚕业又一个“春天”的到来。 

1.          加强宣传引导,坚定发展信心。目前,在蚕业低潮形势下,全市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金融危机对蚕桑产业的冲击是全球性的,蚕茧价格的波动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规律。总结几十年的蚕桑产业发展历程,起起落落,呈波浪式前进,高潮之后随之就是低潮,低潮之后跟着又是高潮,这样的起伏波动几乎是35年一个周期。从蚕农的心里需求分析,在低潮时期最需要政府的重视、关心和支持。各地要积极引导蚕农理性对待茧丝市场波动,多从有利方面宣传引导,加强与蚕农的沟通和交流,大力宣传“毁桑容易栽桑难”的理念,要采取有力措施,严防挖桑毁桑现象发生,做好桑园的稳定和保护工作。倡导桑园间作套种,种粮种菜弥补损失,增加收入。正面引导蚕农理性把握发展规律,树立“低潮发展、高潮见效”的发展理念,坚定发展蚕桑产业信心不动摇,巩固全市蚕桑产业发展成果。

2.          调整产业发展思路,实现提质增效。我国蚕茧总产量超过世界总量的70%,其产业地位是十分稳固的。据权威资料显示,近年来国内外丝绸消费量基本稳定,没有持续的热点出现,加之经济危机导致社会总需求水平的下降,购买力的萎缩,大幅增加蚕茧生产规模,市场供大于求,必然导致价格的下跌。结合安康实际,当前我们必须以稳桑保桑为中心,以培育强村大户为重点,依靠科技,奋力推进。通过扎实工作,使全市高效密植桑园稳定在50万亩左右,使年养蚕量10张以上大户达到5万户,集中精力抓好年养蚕20张以上的大户1000户。积极推进桑园流转,全力将闲置土地和桑园向大户集中。依靠科技创新和普及推广,提高蚕业发展整体水平。扶强一批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实施品牌战略,增强市场竞争力。

3.          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弥补蚕农损失。实践证明,产业越是在低潮时期,农民越需要政府的高度重视、正确引导和大力扶持。蚕桑产业面对千家万户,涉及量大面广,发展到了最低谷,蚕农信心近乎崩溃,更需要各级政府的关怀和扶持。要多渠道筹措项目和资金,对新建密植桑园、改造老劣桑园、建设养蚕室和购置蚕具、蚕药等环节给予适当补助;实行蚕种良种补贴制度,农民购买蚕种每张给予10元补贴;尽快建立蚕茧风险基金,在市场低迷茧价低于保护价时给予补贴,按保护价收购蚕茧,确保蚕农不受过大损失。

4. 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完善产业服务体系。经过几十年的不断探索,我市蚕业科研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逐步形成了符合安康实际的蚕业科技体系,促进了安康蚕业的持续发展。但是,有许多蚕业科研成果并没有得到广泛普及应用,部分蚕农还是习惯沿用传统的老办法务桑养蚕,致使蚕业水平不高、效益偏低。2006年我国亩桑平均产茧近60公斤,江苏南通亩桑平均达120公斤,最高达200公斤/亩,而我市2007年平均亩桑仅产茧25.3公斤,张产31.6公斤,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东部蚕区相比差别更大,这也说明我市蚕桑生产还有很大的潜力。结合当前实际,需要健全县乡村三级蚕业技术服务网络,充分发挥安康学院和市县蚕桑站的专业优势,进一步加大养蚕适用技术培训力度,打造一支勤钻研、懂技术、善指导、能服务的专业技术推广队伍,大力普及蚕桑适用新技术,努力提高我市蚕业质量和效益。

5.          加快蚕桑副产品开发,提高蚕桑综合效益。在茧丝绸及其以后的整个产业链中,其价值从茧到丝是成倍增长,再向纵深发展其价值是成指数增长。因此,我们一定要通过多渠道解决丝绸的深加工问题,科研机构和加工企业要加快丝绸服装、蚕丝被等高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和现有产品、工艺的改进步伐,打造安康丝绸品牌,提升安康丝绸品位,逐步加大茧丝下游产品的生产规模,把卖原料变为卖成品,提高产业的附加值,降低单一产品的市场风险,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整个蚕业生产过程当中,蚕桑资源利用率极低,副产品资源丰富,开发利用空间极大、前景广阔。要提供优惠条件,引进人才、资金、技术和设备,通过联合办厂、联合攻关等措施,加大桑条、桑皮、桑葚、蚕粪、蚕蛹、蚕蛾等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不断延伸蚕桑产业链,提高蚕桑产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在低潮时期,引导蚕农采用桑—菜、桑—菌、桑—粮、桑—薯、桑—鸡等种植、养殖模式提高桑园的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经济收入,降低蚕茧在桑园收入中的比重,在茧价降低时亦能使蚕农获的稳定收益。

6.          严格奖惩考核,力促蚕桑产业持续发展。继续将蚕桑产业发展纳入党委政府年度目标考核之中,作为对各级领导干部和技术干部考核使用的一项重要指标。各级政府都应设立蚕桑产业发展奖励基金,对工作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产业大户给予重奖,对完不成任务和蚕桑产业出现大滑坡的县区和乡镇的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业务部门领导,要实行责任追究。科学制定考核办法,严格考核结果的应用,提高考核的实效性和严肃性,使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在思想上不放松、工作上不放弃,努力使我市蚕桑产业经受住“寒流”考验。

总之,我市作为全国的传统优势蚕桑产区,具有广泛生产基础、技术相对成熟、茧丝质量优良等竞争优势和国家“东桑西移”等优惠政策的支持,只要全市上下齐心协力,采取综合措施,就能渡过目前的低谷期,蚕桑产业一定会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