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首 页>中共安康市委政策研究室>政研工作>2010年安康工作>2010年第十二期 > 正文内容

在市场巨浪中搏击发展的蚕桑产业

2010-12-31 09:04 来源:
字体大小:【

 

在市场巨浪中搏击发展的蚕桑产业

汉滨区蚕茶果服务站站长、高级农艺师    

 

 

    汉滨区蚕业历史悠久,素有蚕乡之称,经过数代人的努力,蚕桑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尤其是到“十一五”期间的二00七年,全区桑园面积发展到17万亩,养蚕农户达到7.8万户,发种16.8万张,产茧过千万斤,蚕茧收入1.2亿元。蚕桑产业发展达到历史最好水平,成为全区农村经济优势产业,是农民增产增收主导产业,为全区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2008年,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蚕桑产业受到严重冲击,茧丝绸价格大幅下降,严重挫伤了农民养蚕积极性,蚕桑产业跌到了谷底。2010年全区桑园锐减到14万亩,蚕种发放量下降到8万张,是2007年发种量百分之五十不到,养蚕户降到6.5万户左右。蚕桑产业发展遇到前所未有困难,要实现蚕桑产业恢复性发展,必须转变发展经营理念,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一手抓市场拉动,一手抓科技推动,建立起规模化发展,科学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高效化服务的产业化格局,为蚕桑产业发展创造良好内外部环境条件。

 

    一、汉滨区蚕桑产业发展优势分析

    1、蚕桑生产的环境条件优越。我区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地处东部腹地,秦岭巴山之间,中有汉水月河盆地,属于典型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5℃,≥10℃积温40005000℃,无霜期长达253天,日照时数16002000小时,年降水量在8001100毫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委分明,无霜期长,光、热、水匹配合理,这种南北交融的特点,不仅具有养蚕的良好气候条件,而且兼有我国南方桑树增长潜力大的地理优势,也是生产优质茧丝的最佳适宜区域。

    2、蚕桑基地建设初具规模。全区现有桑园面积14万亩,其中多倍体优质桑园6万亩,年养蚕8万张,产茧630万斤,蚕茧总产值9300万元,有6.5万农户从事栽桑养蚕生产,户均蚕桑收入1385元。全区年产茧10万公斤以上的蚕桑基地乡镇10个,年产茧5000公斤以上的村126个,全年养蚕5张以上的农户5100户。蚕桑产业区域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已初步凸现。

    3、形成了较为完备茧丝绸加工体系。目前区内缫丝企业二家,年加工干茧能力2000吨,年产白厂丝670吨。全区45个乡镇办布局蚕茧收烘网点96个,蚕药蚕具销售网点463处,从种养、收烘、缫丝、等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为蚕桑产业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土地流转为蚕果产业规模高效发展创造有利条件。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一部分农户外出务工或从事其他产业,无力经营其承包土地或桑园,使这部分土地或桑园向专业大户流转成为趋势,有蚕桑产业规模化高效发展带来机遇和有利条件。

 

    二、蚕桑产业发展存在主要问题   

    1、蚕茧价格不稳定,比较效益低,严重制约蚕桑产业发展。蚕茧经营权由区内二家丝厂租用供销、乡企茧站,划区域收购。丝价好时争相收购,不按质论价,正常的评茧办法无法执行,造成茧质、丝质下降,市场疲软时就将风险转嫁到蚕农头上,蚕农在蚕茧交易中处于不利地位,吃亏的往往是农民。蚕茧价格与目前工价、物价等相比形成很大反差。蚕桑生产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尤其是养蚕大户必须雇用工人帮他们来经营,这样以来,若茧价过低,他们就不赚钱甚至亏本,使对蚕桑大户缺乏长效扶持政策和保障措施。

    2、投入机制缺失导致蚕桑产业发展缺乏动力。按照市场经济要求,谁受益,谁投入,蚕茧收购加工企业和蚕农为投入主体。然而,茧丝加工企业对蚕桑产业投入意识淡薄及机制缺失,蚕农因蚕茧市场大起大落,收益不稳,缺乏长期从事蚕桑产业信心,而不愿意投入。加之政策性投入少,无项目支撑,导致蚕业科技创新能力弱化,发展后劲严重不足。

    3、土地面积分散是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经营最突出矛盾。全区人均耕地1亩左右,一般户均土地面积在23亩,这样就势必导致户户栽桑,家家养蚕,户均养蚕规模小,而对懂技术、善管理户的发展是很大制约。在全区6.5万余户养蚕中每季养蚕0.51张的农户占60%以上,把养蚕作为副业经营,对蚕桑生产投入物力,资金和技术严重不足,导致规模经济效益难以实现,蚕桑生产增产潜力和效益未能得到发挥。

    4、在土地或桑园的承包,租赁或流转这一环节缺乏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全区有一部分农户全家劳动力常年在外务工,无力对其经营,造成土地或桑园荒抚,但他们又不愿将土地或桑园流转他人经营或要价太高。目前,没有规范性、约束性政策加以引导。

    5、技术力量薄弱。全区有三分之二乡镇没有蚕桑技术人员,科技力量发展相对滞后,致使蚕桑产业先进实用技术推广普及速度缓慢,蚕业科技难以落实,技术服务不到位,技术推广体系甚至有线断、网破、人散的现象,缺乏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导致蚕桑生产发展后劲不足,活力不强。

    6、管理体制不顺。目前我区是旧的体制没有打破,新的体制未能建立起来,蚕业体制改革处在转型期,新旧两种体制交织,旧体制的障碍和新体制缺位影响,使蚕业内部各环节脱节,农、工、贸不能紧密配合形成整体,各自为阵,各图其利,资源配置不合理,经营管理欠科学,抗御市场风险能力弱。

 

   三、发展思路及对策

    以推进蚕桑产业化为核心,创新蚕业发展体制,建立农、工、贸一体化。坚持不懈扶持专业大村、专业大户带动战略,着力培育典型,实施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格局。以提质增效为重点,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加快低产桑园改造。坚持以市场牵动、科技推动的原则,不断提高亩桑产叶量和张产茧量。坚持走区域性发展,专业化经营,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发展路子,提高产业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高效蚕业。

    1、狠抓科技培训,强化科技推广。围绕高效蚕业发展目标,实现由量的扩张向质的转变,贯彻“良种良法”的先进科学技术,加大科技推广普及力度。建立和完善区、乡()村三级服务网络,稳定科技队伍。通过培训提高乡镇、村技术人员业务素质。基地乡镇配备12名懂业务、熟悉蚕桑技术推广的干部,专业大村配备1名蚕桑技术辅导员,每个养蚕季节采取定期或不定期技术培训,提高广大蚕农科技水平。

     2、巩固桑园基础,建立优质原料茧基地。按照区域化发展,专业化经营的原则,合理规划,分类指导。选择有基础、发展潜力大的大村大户,集中连片发展,优化品种结构,一是倾斜资金投入力度;二是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按期达产达效;三是制定行之有效奖惩措施,以推动基地建设规模化发展。

     3、增加资金投入。政府部门应制定出稳定蚕桑产业发展资金政策,对农业资金项目进行捆绑式使用,重点扶持。每年从蚕桑风险基金中提取一定比例资金,用于蚕桑生产有偿扶持,蚕农售茧时一次性还清本息。

    (二)、大力实施强村大户带动战略。

     实现蚕桑产业稳定发展,必须坚持走强村大户路子,实施重点突破,全面推进。采取典型示范抓样板,强村大户促全面的方法,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倾斜扶持一批专业村、专业大户,提升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水平。针对农民大量外出务工土地、桑园闲置的实际,制定政策,确保土地、桑园承包租赁、流转顺利推进。一是鼓励有能力、懂技术的农户流转或承包租用他人土地、桑园发展蚕桑产业。二是制定政策,征收土地、桑园荒芜费,引导这部分土地(桑园)向蚕桑大户转移。三是根据不同土地、桑园类型规定出市场指导价推动土地桑园流转或承包的有序、规范、顺利进行。

   (三)、创新蚕业机制,转变发展方式,提升蚕业发展水平。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带动,科技推动的原则,扶持培育有竞争力和带动能力的企业,提高龙头企业带动能力。龙头企业按照工业反哺农业要求,扶持建设蚕桑基地,形成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组织+农户等多种形式发展模式,采取订单农业,合同收购,保护价收购,返利收购等形式,切实保护蚕农利益,提升整个行业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四)、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稳定政策和调控体系。建立蚕桑发展基金和蚕桑风险基金制度是蚕桑产业持续发展的保证。每年从收购鲜茧中提取鲜茧总值的百分之一作为蚕桑发展基金,用于蚕桑生产的发展科技扶持;提取鲜茧总值的百分之二作为蚕桑风险基金,在茧丝市场疲软时用于补偿蚕农或企业。建立风险基金制度既是提高茧丝行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又是蚕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保障条件。

    (五)、加快蚕桑副产品开发利用,提高蚕业综合经济效益。目前,蚕桑副产品开发利用滞后,开发利用前景非常广阔,桑条可以用来袋料香菇,制作胶合板等;桑皮可生产优质纸;蚕蛾可以制作蚕公酒,蚕粪可以提叶绿素、制作蚕枕;蚕蛹可以制作食用蛋白粉,还可以提取蛹油等。在蚕桑副产品开发利用上制定优惠政策,吸引省内外厂商投资,吸引人才、资金、技术和设备,通过联合办厂,联合攻关,加快蚕桑副产品综合开发利用,不断延伸产业链,提高蚕桑产业综合效益。

    (六)、改革蚕茧流通体制

    1、整顿全区现有茧站,对所有茧站及收烘人员加强培训,考试上岗,坚决取缔“手估目测”的经验型检验蚕茧质量办法,一律采用茧层率计价,进而推行干壳量计价,并由有关单位设立缫丝计价试点,同时建立有效监管机制,保证蚕茧收购公平、合理。

    2、放活蚕茧流通,规范蚕茧收烘管理。打破区域限制,放开蚕茧市场,允许有条件省内外企业或个人来本区领办蚕茧收烘企业,并给予同本地蚕茧收烘企业同等待遇。对具备收烘条件的规模化养蚕示范户可优先配置鲜茧收烘权,同时,积极推行给蚕桑专业大户配备蚕茧烘烤箱试点工作,在全区逐步推行蚕农由售鲜茧向售干茧过渡,实现蚕农售茧向加工延伸,从根本上解决蚕茧生产者与加工企业之间利益不公问题,形成有序竞争机制。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