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首 页>中共安康市委政策研究室>政研工作>2010年安康工作>2010年第十二期 > 正文内容

关于汉滨区蚕桑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2011-01-04 08:42 来源:
字体大小:【

 

关于汉滨区蚕桑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中共汉滨区委副书记  王孝成

 

    蚕桑产业在汉滨区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始终是全区骨干农业主导产业,多年来,全区上下始终坚持狠抓蚕桑不放松,全力促进蚕桑产业持续发展,先后制订出台了一系列促进蚕桑产业稳步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有力的促进了蚕桑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近年来随着国际蚕丝绸市场的变化,我区蚕桑产业也相继出现蚕种任务难落实、鲜茧收购价格低等问题,农民养蚕积极性下降,产业发展出现下滑局面。为此,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产业发展问题,成立综合调研组,深入乡镇、村、养蚕户、茧站和龙头企业,对当前蚕桑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历史与现状

    汉滨区属亚热带气候,是蚕桑生产的适宜区,群众素有兴桑养蚕习惯,蚕桑生产的历史十分悠久。特别是历届党委、政府狠抓蚕桑不放松,蚕桑产业得到长足发展。五、六十年代开始引进良桑,淘汰了一些地方土桑品种,蚕桑生产得到了较大提高。八十年代末,把蚕桑产业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主业来抓,区上成立了蚕桑局,掀起了兴桑养蚕的高潮。九十年代以来,全区继续将蚕桑作为主导产业大力发展,1994年,桑园面积已达14万亩,发种12.7万张、产茧760万斤。1995年由于受国际茧丝市场的影响,茧价暴跌,曾引发过一次大面积的毁桑,两年间,毁掉优质桑园基地3万亩。1997年,区政府采取工程造林、扶贫开发、退耕还林等多种办法推动,又在全区掀起新一轮兴桑养蚕热潮,基地面积迅速回升,蚕桑产业得到了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在2007年,发种达到16.8万张,产茧1264.6万斤,产值1.2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与1949年建国初期年产茧10.5万斤相比增长了120倍。已初步形成植桑、养蚕、收烘、缫丝和茧丝绸产品加工的产业体系。

    一是蚕桑基地建设初具规模。近年来,随着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推进,全区的桑园面积得到了一定的扩张。全区现有桑园15万亩,其中成片桑园9万亩,高产优质桑园3万亩,零星桑园6万亩。目前发挥效益的桑园有13万亩。全区年产茧10万斤以上的乡镇35个,年产茧1万斤以上的村187个,年养蚕5张以上的户5200多户,年养蚕10张以上的大户216户,其中规模化养蚕示范户达到9户,2009年共养蚕486张,平均户均养蚕54张,如五里镇刘营村工厂化养蚕示范户刘宝珍年养蚕达109张。

    二是蚕桑产业仍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蚕桑产业的覆盖面较大,仅次于畜牧产业居第二位,在高潮时的2007年,养蚕农户达7.8万户,占全区农户的45.8%。2009年养蚕农户仍有7万户,农户覆盖面达40%。2009年共发种9.4万张,产茧730万斤,养蚕收入7300万元,蚕农户均养蚕收入1045元。

    三是产业链条基本形成。目前,全区共有烘茧灶196个,平均每个茧灶年烘鲜茧2万多斤,境内有缫丝企业两家,职工1500多人,缫丝能力达900吨。2008年,全区白厂丝产量达到730吨(其中巴山宝业448吨、巴山丝绢282吨),生丝产值1.24亿元,缫丝副产品产值6106万元(其中巴山宝业3600万元、巴山丝绢2506万元),茧丝加工工业总产值达1.85亿元,加上养蚕产值8500万元,蚕桑产业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7亿元,占农业总产值25亿元的10.8 %。区内有市级蚕种厂一家,年生产能力50万张。

 

    二、问题和成因

    自去年以来,由于诸多因素影响,蚕农兴桑养蚕的积极性下降,蚕种发放迅速下滑,全区蚕桑产业发展遇到了前所有未有的困难和挑战。究其问题和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蚕桑产业市场波动大,比较效益明显下降。这是影响蚕桑产业发展的根本因素。蚕桑产业市场波动较大。丝绸是我国传统的外贸换汇商品,80%以上的生丝出口,蚕桑产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国际市场。历史上每一次国际市场的较大波动,都对蚕桑产业造成剧烈冲击。加之目前劳动力成本上升,造成养蚕比较效益下降。在调查中,农民给我们算了一笔帐:普通桑园按每亩养1张蚕,张产70斤,每斤均价10元,毛收入700元,扣除桑园管理、施肥、蚕药具、蚕种投入200余元,一个劳力一季下来,养1张蚕,大约收入500元左右,略高于种粮收益。目前境内小工每天管吃管喝后净挣4050元,每月赚8001000元,技工每日可挣7080元,每月挣15002000元。相比之下,他们选择了打工挣钱。据统计,近年来我区境内每年劳务输出达1618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一半以上,加之我区境内国家重点工程相继开工建设和地方建设力度的加大,吸纳了部分农村劳动力,在家留守的基本是妇女、老人和儿童。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养蚕户除专业大户外,每季养0.52张的农户占60%以上,多数都是妇女、老人在养蚕,他们以“挣一个是一个”为目的,并且沿用传统的方法和经验养蚕,省力化、方格簇、小蚕共育等实用技术推广慢,养蚕规模小、方法老、水平低,难以做大做强和发挥产业效益。

    (二)意识落后,短期行为普遍存在。一直以来,蚕桑产业发展主要依靠行政手段推动,取得过骄人的成绩。但由于引导不够,未能充分发挥市场这一“无形的手”的作用。茧丝企业因资金或市场原因,在经营中有挣一笔算一笔的心态,很少有全局观念和长远打算,与蚕农是两张皮,没有结成利益共同体。大部分蚕农对栽桑养蚕的认识依然停留在挣几个零花钱上,小农思想较为严重,产业意识不强,赚钱就栽、赔钱就挖,茧贵就管、茧贱就荒。

    (三)基地分散,单位产出率较低。按区林业局统计,全区现有15万亩桑园,大多数是历年累计的老劣桑、地坎桑,高产优质桑园仅3万亩,且有1万多亩桑园未达产达效。到目前为止,还基本都是一家一户单独饲养,养蚕年收入超过1万元的专业大户不多,相当部分农户的养蚕规模小,养蚕收入占家庭经济收入的比例低,还没有真正把蚕桑产业当成一项重要产业来抓,致使桑园管理较粗放,产叶量不高,比较效益低下。

    (四)技术服务体系薄弱,经营管理粗放。全区养蚕农户多,点多面广,技术人员少,培训、指导、管理、服务跟不上,乡、村、组、共育户、养蚕大户一整套科技服务体系没有建立健全,导致科技含量低,粗放经营现象突出。全区专职从事蚕桑技术服务的干部13人,其中区蚕桑站6人,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7人,村、组、共育户技术支撑体系还十分缺乏。加上交通不方便,技术指导工作很难到边到位,部分蚕农对养蚕技术的规范化操作的认识不足等因素,导致发生蚕病和在桑树发生病虫害后得不到及时的处理,影响养蚕效益的提高。新技术普及率不高,栽桑养蚕的专业化程度较低,规模化效益不明显。全区省力化蚕台推广率仅占3%,巴山丝绢茧区方格簇普及率达80%以上,巴山宝业茧区方格簇普及率仅占20%,全区小蚕共育户仅有15户,人蚕共室较为普遍。蚕桑产业链条短,处于低端水平,综合效益低。

    (五)管理体制不顺,监管难以到位。目前的蚕桑管理体系,仍然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即产业分割、部门分段。林业部门和乡镇政府管栽桑、发种、养蚕,经贸部门管收烘,工商、物价、技术监督部门管茧丝流通市场秩序,各部门之间难以协调一致,致使对产业的调控管理特别是对收烘企业的日常监管不到位,收烘企业伤农的事件时有发生。从调查的情况来看,今春开始全区196个烘茧灶统一交由两个丝厂经营,今年收烘企业承诺不除潮,但蚕农在卖茧时普遍被折秤除潮,而且违背行业检测评级标准,折秤除潮最大的达到54%,最低达4.5%,平均除潮率14.2%。同时茧站在验茧过程中不分茧层率高低一律按5%10%除下脚茧,对下脚茧不按黄斑、双宫、血茧分类定价。2009年春蚕茧收购中折秤除潮后张产每斤综合价为7.9元。蚕种补贴款企业承诺按每张70斤上茧返还30元,但在兑现过程中,因除潮折秤张产一般很难达到70斤上茧,加之企业整张兑现,半张和多半张全部没有兑现,承诺基本落空。巴山丝绢公司收购晚春茧,为了回避蚕种补贴承诺,未给蚕农出具售茧发票。通过调查发现,由于我区面积大、茧站多,茧站诚信较低,区直监管部门根本无力对茧站进行日常监督管理,蚕农对茧站问题的诉求渠道不畅,乡镇也无权进行监管,对收购中的一些问题无能为力,一定程度挫伤了蚕农兴桑养蚕的积极性。

 

    三、对策与建议

    (一)坚持蚕桑产业的主导地位不动摇。由于受制于国际市场,蚕桑产业呈波浪式发展。从我区蚕桑产业的发展过程来看,虽几经波折,但蚕桑产业在农村经济的主导地位始终没有动摇,依然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全区上下应统一思想认识,始终把蚕桑产业作为农村主导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内容来抓,坚持“巩固提高,稳步发展” 的发展方针,依靠科技、依托项目、创新机制和充分发挥我区蚕茧生产优势,向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要效益,提升蚕桑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使蚕桑产业真正成为全区的特色优势产业。

    (二)因地制宜,调整规划与布局。依据我区各乡镇办人口、劳力、土地资源等情况,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要求,因地制宜,统筹安排,调整规划布局,突出重点区域。在布局规划上本着先易后难,在发展蚕桑基础较好的区域先行实施,按照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益的原则,重点发展基地乡、专业村和专业大户。

    (三)大力实施强村大户战略。大力推进传统蚕桑向现代蚕桑转变,把实施强村大户作为今后一个时期蚕桑产业发展的主要途径,桑园围绕大户建,政策围绕大户扶,科技围绕大户推,协会围绕大户办,不断提高大户养蚕量在全区养蚕总量中的比重。采取典型示范抓样板、强村大户促全面的方法,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倾斜扶持。实行区抓大乡大村、乡抓大组大户的方式,倾斜扶持一批专业村、专业大户,抛荒桑园要向大户流转,退耕还林、小额信贷、水利设施和基础建设资金等各类奖补资金向专业大村、专业大户集中。

    (四)大力发展蚕桑专业合作社。从调查来看,蚕农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应依托小蚕共育户、养蚕大户,加快建设蚕桑专业合作社,提高蚕农的组织化程度,增加蚕农在市场竞争中的话语权。通过“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达到供种、供药、管理、消毒、治病、售茧“六统一”,使合作社成为广大蚕农利益的代言人。“一村一品”、扶贫专项资金等应重点向专业合作社倾斜,主要用于科技推广和蚕桑合作社的扶持,引导加工企业与蚕桑合作社签订蚕茧购销合同,支持蚕桑合作社、养蚕大户引进、推广、使用小型烘茧设施。对达到一定规模的蚕桑合作社,符合条件的,可赋予鲜茧收购权。

    (五 )积极推广新设备、新技术,降本增效。把推广现代兴桑养蚕新设备、新技术作为当前蚕桑发展的主攻方向,下功夫提高科技兴桑养蚕水平。积极适应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老幼妇居家的实际,大力推行多批次养蚕模式,大幅度降低劳动集中度和劳动强度。大力推广家庭烘茧箱、小蚕共育、大棚养蚕、省力化蚕台、方格簇具等先进实用的设备和技术,降低成本,提高养蚕的比较效益。当前应突出抓好家庭烘茧箱的推广与应用,促进蚕农由单纯喂养向初加工转变,由卖鲜茧向出售干茧转变,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六)加大对蚕桑产业的资金投入。建立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相结合的投入机制,一是政府积极争取中、省、市对蚕桑产业发展的各项扶持资金,农业、林业、水利、扶贫、交通、电力等部门的项目应优先安排蚕桑基地项目区;二是设立蚕桑风险调节资金。辖区内收烘茧站,每灶按全年鲜茧收购量0.1/市斤标准提取,茧丝加工企业按干茧接收价的1%的比例提取。三是信用联社等金融部门应增加直接用于蚕农和龙头企业的贷款规模。

    (七)建立蚕桑一体化经营管理体制。坚决打破蚕桑发展过程中的机制体制障碍。成立全区蚕桑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赋予蚕桑产业发展办公室的蚕桑产业发展管理职责,统一负责全区蚕桑产业的管理职能,全面负责基地建设、技术服务、市场流通、产品加工等各环节的管理,形成一体化的产业经营管理机制。

    (八)为切实保障蚕桑产业持续、稳定发展,确保对蚕桑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扶持资金和科技投入落到实处,真正将这一产业做大做强,建议区委、区政府专就加快蚕桑产业发展作出决定性的实施意见。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