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林业产业建设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镇坪县林业局局长 韦树辉
镇坪属北亚热带山地湿润气候区,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和,适宜各类林木生长和各种动物繁衍生息。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是镇坪“靠山吃山”的“棒棒经济”时代,同时也成为洪涝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的山区县。98年天然林商品性禁伐令的下达,宣布了这种以资源环境过度利用换取经济发展时代的终结,成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涵养区的镇坪人放下斧头拿起锄头,跨入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时代。随着“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国家重点工程的推进,土壤侵蚀模数和河流泥沙含量逐年下降,自然灾害逐年减少,镇坪逐渐恢复了“青山绿水”面貌,到2009年末全县森林面积达到210万亩(其中天保人工造林3.4万亩、退耕还林16.59万亩),林木活立木蓄积量达957.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犹如东风重新打开了昔日林业经济大县“靠山吃山”之门,唤醒了镇坪沉睡的山林。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用科学发展理念引领的林业产业,必将在农民收入增长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产业支撑点。
一、深化林改,激活林地资源
镇坪有集体林地110.28万亩(含退耕还林16.59万亩),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中,按照“稳定一批、完善一批、调整一批”的办法,通过承包到户、联户经营、股份制经营、拍卖、公开协商、集体保留、农户自留等方式林地确权到户109.7万亩,确权率达99.44%,累计发放林权证书28526本,实现了“山定主、树定根、人定心”。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中,以建立“产权归属清晰、经营主体到位、责权划分明确、利益保障严格、流转规范顺畅、监管服务有效”的现代林业产权制度为目标,在2010年底建成一个中心(林业产权服务中心)、完善三大体系(林业资源保护、林业产业发展、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四项机制(林地林木流转、林业投融资、林木采伐管理、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
通过健全的体制机制,进一步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确保收益权,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广泛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及社会力量造林、育林、护林的积极性,促进林业资源优化配置,放手发展非公有制林业经济,逐步实现林业产权主体多元化。鼓励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主体以独资、合资、合作、租赁、承包等多种经营形式参与林业重点产业开发,充分运用市场经济的手段,吸引和鼓励各种所有制参与林业重点产业建设,进一步解放林业生产力,不断促进林业资源增长、林业产业发展、农民收入增加。
二、做好规划,形成产业体系
发挥规划的指导引领作用,以建成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为目标,科学编制《镇坪县林业产业2010-2015年发展规划》,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步伐,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到2015年,全县建成干果基地和生物质能源基地达25万亩,农民人均达5亩;林产品加工龙头企业2个,林业重点产业丰产达效后的年总产值达到3亿元以上,实现农民林业产业年人均收入5885元。
建设板栗园15万亩(着重对现有板栗园进行改造升级);建设核桃园5万亩(其中新建核桃示范园4.3万亩);建设生物质能源基地5万亩(新建2.5万亩,改造2.5万亩);发展椴木香菇5.5万架,袋料香菇600万袋;建成一个100万公斤的气调式板栗低温保鲜库和一个年加工板栗1000万公斤的加工厂。
三、建设基地,以示范促带动
坚持抓点示范,以产业园为抓手,加快建设林业产业三大基地。
干果基地。对15万亩现有板栗林全面改造,选择本县品质好、颗粒大、产量高的野生板栗树作为采穗园,促进野生板栗林高产。在垂直海拔600-
生物质能源基地。以生漆为主要品种,在县域内高海拔区域建设生物质能源林基地5万亩。其中发展以大红袍品种为主的漆林2.5万亩,改造低产漆林2.5万亩。
食用菌基地。在全县10个乡镇的60个重点村允许农民依法采伐自留山的椴木,发展香菇5.5万架;在垂直海拔
四、强化服务,用技术推产业
围绕林业产业重点项目,按照“严格政策、主动上门,热情服务,方便群众”的工作要求,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以优质的技术服务建设高效林业产业。结合镇坪实际,整合林业科技力量,围绕主导品种、关键环节、提高产量、增强品质等重点,加强与林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的联系与合作,对林业科技攻关、新技术推广和新产品开发等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及个人予以重奖激励,实现林业产业技术不断创新。同时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培养农村林业科技示范带头人,努力实现“一村一个服务队,一户一名技术员”,建立键全林业质量标准和检验监测体系,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加强林产品品牌建设,搞好地产品保护,促进林业产业健康发展。
积极探索“三换”之“林权换股份收益”,对积极主动、有进入城镇定居意愿的农户,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一是在上级林业主管部门下达商品林采伐指标的前提下,可就优解决进城居住农民申请的人工商品林采伐指标。二是进城居住农民若从事林副产品经营活动,可优先按程序向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申请办理林副产品经营加工许可证。三是对进城农民申请办理林权抵押贷款的,积极协调金融部门予以优先解决。四是对进城居住农民申请流转林地林木权属的,林业局按规定积极办理林权变更手续。五是对进城居住农民申请在原居住地发展椴木香菇、木耳等林业产业的,可优先解决培植业用材指标。在以鼓励农民进城定居为突破口的统筹城乡发展工作中,发挥林业部门职能作用,按照县委、县政府的部署,做好“特色林业”文章,提高林业产业在农民增收中的比重,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