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首 页>中共安康市委政策研究室>政研工作>2010年安康工作>2010年第十一期 > 正文内容

修通百姓致富路服务茶乡谱新篇

2010-12-28 08:40 来源:
字体大小:【

 

修通百姓致富路  服务茶乡谱新篇

 

紫阳县交通局

 

农村公路建设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重大惠民举措,是造福百姓的德政工程。2006年以来,紫阳县各级政府抢抓政策机遇,精心安排部署,举全县之力,打修路硬仗,在全县迅速掀起农村公路建设热潮。到今年,全县已建成通乡水泥路485.9公里,县乡公路硬化率将达到95%,全县25个乡镇中有21个乡镇通水泥路。全县建成通村水泥路1700余公里,通村公路硬化率达到97%,全县已初步形成以省干线公路为骨架、县乡公路为脉络、通村公路为纽带,铁路、水运、公路三位一体的综合交通网络。以县城为中心,连通乡村,辐射四方的交通运输网络已基本形成,制约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将得到基本缓解,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交通落后的现状,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赢得广大干部群众的大力支持和广泛赞誉。

一、领导重视,启动及时,责任落实到位。

为了抢抓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加大投入的历史机遇,确保全县艰巨的农村公路建设顺利进行,如期完成目标任务。县委、县政府将农村公路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研究,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县人大、政协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一件大事,多次组织视察,积极建言献策,参政议政。各有关部门在农村公路建设中,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积极服务。交通部门切实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重中之重的任务,深入一线,夯实责任,苦干实干,抓质量、抢时间、赶进度,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各乡镇实行领导包抓责任制,明确了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乡(镇)村干部的工作责任,把农村公路建设工作与干部的业绩考核挂钩,量化考核、严格奖惩,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公路建设顺利进行。

二、宣传广泛,发动充分,干群热情高涨。

广泛发动和依靠群众,是推进农村公路建设的根本保证。为此,我县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千方百计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修路热情和积极性, 将县委、政府的决策转变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公路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政府主导、乡村实施、群众支持”的良好工作格局。在工作中,采取组织召开农村公路建设工作会议、村民大会、开辟广播电视报刊宣传专栏、发放宣传手册、悬挂刷写宣传标语等多种形式,统一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增强参与建设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形成了全民参建的强大合力,为道路交通建设顺利推进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同时,按照规划,坚持“大干大支持、小干小支持、不干不支持”的原则,并切实做到群众不积极的路不修,资金筹集不到位的路不修,组织管理不落实的路不修,真正把“要我修路”变“我要修路”的思想贯穿在工作的始终,有力地加快了农村公路建设步伐。

三、精心施工,强化监管,建设质量较高。

近几年来,我县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点多、面广、战线长,建设任务繁重,资金投入量大,管理和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确保工程质量困难较大。为切实破解质量难题,修筑农民群众放心的公路,县乡组织高度重视农村公路建设质量,把质量管理贯穿于每一个流程,坚持科学施工,确保了工程建设质量。我县主要从三方面着力:一是统一技术规范。全县农村公路由交通局统一测设、放线,并编印了详尽的公路建设技术资料,严格按等级路标准组织施工。二是严格项目招投工作。严格执行项目招投标程序,严把施工队伍准入关,从资金实力、从业经历、信誉程度、人员设备等方面全方位审查考核,达不到要求的,坚决禁止进入我县道路交通建设市场。三是强化质量监管。认真落实“政府监督、业主管理、社会监理、企业自检、群众监督”的五级质量保证体系,强化施工现场管理和现场监理,坚持旁站、巡视、试验、检测相结合,把好材料、检验检测、工序工艺、检验签证四个关口以及重点部位、关键工序和易出现质量通病三个薄弱环节,加大抽检力度和频率,确保质量符合要求,真正把好事做好,实事办实,让农民群众走上放心路。

四、制度完善,措施落实,管护机制健全。

我县牢固树立“建设是发展,管理养护也是发展,而且是可持续发展”的农村公路建设新理念,坚持建设与管养两手抓,逐步建立保障农村公路长期畅通、农民群众长期受益的管养机制。县政府制定《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和《农村公路养护技术标准及要求》等制度,明确乡村公路养护原则、责任主体及职责、资金筹措和管理养护办法。建立完善的县、乡、村三级管理养护体制,在全县上下形成了权责明晰、责任明确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系。乡村两级组建养护机构,明确养护责任,落实养护人员,坚持分段集中养护和经常性养护相结合,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和考核机制,把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列入工作绩效考核。坚持月检查、季评比、半年通报、年终考核制度,定期对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情况进行通报,促进了农村公路养管工作,提高了农村公路整体养护水平。

五、群众拥护,效益彰显,社会反响良好。

农村公路建设给农村发展带来了可喜变化,不仅极大地改善了农村交通条件,提高了路网通达深度,优化了路网结构和布局,增强了交通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保障能力,而且有力地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拉动了相关产业发展,带动了农民增收。农村公路建成后,农村各种机动车数量剧增,农民群众出行难、运输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农业生产资料运输成本降低,农副产品价格上扬,农民收入也随之增加。全县近30多万农民告别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土路,被百姓称之为民心路、致富路、德政路。农民对党和政府更加信任,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农村公路建设也使广大农民群众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拓宽了信息渠道,改变了农村群众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进一步激发了致富奔小康的热情。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