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首 页>中共安康市委政策研究室>政研工作>2010年安康工作>2010年第十一期 > 正文内容

“板石别墅”靓新村

2010-12-29 08:43 来源:
字体大小:【

 

“板石别墅”靓新村

——紫阳县全力推进板石特色民居建设纪实

 

紫阳县农综办

 

紫阳是我国有名的茶乡、歌乡、板石之乡。板石探测储量高达30亿立方米,占全国板石总产量的一半以上,销往英、法、德等11个国家。做为一个山区县城和拟打造的生态旅游景点,紫阳城乡如何凸显特色、更显魅力,县委、县政府经过反复论证和长时间筹备,决定立足资源优势、着眼旅游开发,建造中国独一无二的“板石城乡”。2006年以来,紫阳县借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热潮,继倾力打造“中国西部板石县城”之后,在全县农村大面积推广特色板石民居,广大农民就地取材盖起了“板石别墅”。目前全县25个乡镇212个村已新修特色板石民居1200户、改造5500户,一个崭新的“中国西部板石民居之乡”正在由城镇向乡村延伸。

一、加强宣传,统一认识,树立坚持板石特色民居建设,打造靓丽新村观念

村容村貌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居建设是村容整洁的关键。紫阳县自2006年启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来,把特色民居建设做为改变农村面貌和改善农民居住条件的重要内容,依托迁移扶贫项目,结合本县农民居住习惯和自然条件,由县扶贫办牵头,率先在蒿坪镇金石村进行板石特色民居建设试点。

为抓好此项工程,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专门研究部署,在充分考虑紫阳传统民居建筑特点,以及欧美板石建筑风格等多种因素后,设计了7套板石特色民居户型,由移民户自主选择,当年金石村50余户贫困户搬进了特色新居。由于房屋式样独特,美观、实用、时尚,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同,被紫阳老百姓称为“板石别墅”,紫阳特色民居雏形初现。自此以后,经过在建设中不断摸索和完善,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最终根据农户新修和改建的不同要求,确定了4套建筑设计方案,板石特色民居逐步在蒿坪镇北坪村、向阳镇营梁村等9个新农村试点示范村推广。

板石特色民居建设是我县农村住宅和思想观念的又一次升级。不仅要改善农民人居环境,改变旧有的、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方式,而且要改变群众落后的思想观念。在特色民居建设中,有关领导多次深入到示范村,召开现场办公会,协调解决建设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多次组织示范村所在地乡镇党委书记、村支书和老百姓外出参观考察,感受特色民居给群众生活带来的变化,使群众由“要我干”转变为“我要干”,树立起“自己的家园自己建”的思想。为使特色民居在全县迅速推广,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县扶贫办结合示范点、示范户特色民居建设成果,编制了《紫阳县新农村特色民居建设方案与成效》的图册,对特色民居住宅的整体布局、建筑结构、房屋外形、色彩组合、建筑材料等都做了科学合理的规范,分发到全县25个乡镇212个村,特色板石民居受到越来越多群众的青睐,在全县范围内掀起了修建“板石别墅”的热潮。如今在汉江瀛湖库区、任河两岸,高速公路,恒紫、紫渔、紫岚、蒿汉公路两旁,一排排、一簇簇规划整齐板石特色民居格外引人注目,板石特色民居已引领我县农村住宅新潮流,数千农户住上了“板石别墅”。

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科学推进板石特色民居建设

规划是建设的龙头,是行动的纲领,也是体现群众意愿的首要环节。紫阳县坚持“适度超前、注重长远、倾听民意、体现宜居”的原则,在充分把握县情、乡情、村情基础上,因村制宜,分类指导,力求体现创新性、前瞻性和特色性。

注重完善村庄功能分区,着眼3050年发展,按照“统筹谋划、全面启动、梯次推进、分期实现”的思路,把板石特色民居建设与交通、电力、农业园区、工业园区、公益事业建设等项目相结合,把规划中节约出来的土地,整合利用,为产业发展备足空间。

与优化村镇建设相结合。依托资源条件、区位优势和发展定位,按沿路、傍集镇的建设思路,对各年度启动的移民新村、新农村重点示范村、生态移民村进行统筹安排,合理规划。动员拟迁范围中有经营能力、具有一定技能的搬迁户搬迁到集镇周边等中心地带建房,这不仅拓宽了移民户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门路,又扩大了村镇规模,加快了小城镇建设步伐。如蒿坪镇的平川移民扶贫新村既拉大了蒿坪集镇骨架,又是高速公路下站口的一道风景,城关镇的太平移民扶贫新村即将成为紫阳县城江南休闲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旅游、农业产业发展相结合。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结合板石特色民居建设规划,向阳镇的贾坪、营梁移民扶贫新村,成了紫阳茶山及五省会馆旅游线路上的一道风景;洞河镇的前河移民扶贫新村是洞河水上乐园的组成部分。这些移民扶贫新村的搬迁户利用新村人流量大的优势,在自己修建的特色民居里或办起了超市,或开起了茶馆,或开起了农家乐,使致富之路越走越宽。

三、创新机制、多元投入,解决板石特色民居建设的资金问题

为切实加快移民新村建设,打造板石特色民居,紫阳县通过创新管理机制、投入机制,有力地推动了板石特色民居建设有序、快速推进。一是制定了适合本县的相关优惠政策。县交通、公路部门对特色民居集中安置点涉及的相关费用减免,搬迁户建房用地,由扶贫办、计划局、国土局做好建房用地规划调整,对一户两宅的建房户拆除旧房还耕,由国土局负责清理拆除,免收建房户涉及国土资源部门除工本费外的一切费用,免收建房户涉及林业部门的育林基金、木材砍伐审批手续费,公路沿线集中安置点建房涉及电力、通讯线路及拉杆的改线、迁移,由相关部门自行迁移,免费为建房户提供建房图纸和技术指导。二是坚持按照“资金捆绑、政策倾斜、整村推进”的原则,把计划、扶贫、农业、林业、交通、民政、水利等涉农项目资金统筹安排,要求各有关部门对板石特色民居建房户给予扶持,对符合政策条件的建房户可享受迁移扶贫、生态移民、农村安居工程等相关补助政策,优先配套安排农村路、电、水、农村沼气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村两委活动室、村卫生室、社区建设、村小学建设等公益项目。做到建一村成一村,建一片亮一片,发挥资金的聚合效益。促使示范村达到主导产业鲜明、基础设施完善、村容村貌整洁、农民生活宽裕、村务管理民主的效果。

四、依托项目、培育产业,提升板石特色民居建设的发展动力

为使板石特色民居示范村建一个、成一个、示范一个,使农民建得起、留得下、发展快,紫阳县坚持将移民扶贫搬迁与重点项目和后续产业建设相结合,坚持有土安置和有技能、门道就业安置,将移民后续发展问题作为移民搬迁的头等大事来抓。把产业发展作为推进板石特色民居建设的重要内容,与村庄建设同规划、同实施。围绕县域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为示范村和搬迁户进行科学定位,把示范村分为市场带动型、基地引导型、旅游拉动型等几个不同类型,结合实际,分类指导。将丹治工程、土地复垦、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生态园区、工业园区等项目尽量与移民扶贫项目和生态移民项目结合。一是引导有经营头脑的移民户从事经商办企业;二是让移民户中剩余劳动力参加雨露计划培训,据统计,有20%的移民户户均1人参加了培训。特别是2010年我县有100 余名青年参加了特色民居建设工民建专业的培训,为我县新农村特色民居建设增添了大批技术人才。三是发展见效快、能致富的产业,较好地解决了移民的生存致富问题,为移民户实现搬得出、稳的住、能致富的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向阳镇营梁移民新村依托茶山优势发展农家乐,剩余劳力就近到茶研所务工;双安乡双河口村的移民户大多成了农业生态园区的工人;蒿坪镇的天紫、平川、改革、金石村的移民搬迁户一是到当地千亩茶叶示范园区务工,同时还可以在工业园区找到就业的岗位。

五、协调联动、聚力攻坚,筑牢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支点

为加强板石特色民居建设的管理与服务,紫阳县建立完善了定期调度、全程督导、部门帮建、考核奖励等各项制度,确保了各有关部门既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齐心协力、密切配合,使板石特色民居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建设部门帮助规划设计、监督工程质量管理;国土、农业、林业、水务、交通、电力等部门充分发挥职能服务作用,派专人到示范村进行技术指导,参与建设。县信用社等金融部门在降低板石特色民居贷款门槛、延长贷款期限和拓宽担保方式的同时,深入到示范村现场办公,解决融资难题。同时,该县还积极探索村企共建、在外创业返乡能人投资等建设模式,全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形成了板石特色民居建设的强大合力,随着板石特色民居示范村居民的生活环境、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将更加激发全县党员干部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干劲,为今后板石特色民居建设的全面铺开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