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首 页>中共安康市委政策研究室>政研工作>2010年安康工作>2010年第十一期 > 正文内容

从“青山”迈向“金山”

2010-12-29 09:02 来源:
字体大小:【

 

从“青山”迈向“金山

——紫阳县大力推进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紫阳县林业局

 

1999年以来,紫阳县认真贯彻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省、市委、政府突破发展战略,始终把林业作为统筹城乡、加快富裕文明和谐新紫阳建设的基础产业来抓,依托退耕还林、天然林资源保护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发展林业生态经济,走出了一条“生态立县、兴林富民”之路,林业在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

一、全县林业生态经济建设的成效

生态建设进程加快,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十一五”全县造林建园57万亩,年均11万亩以上,“四旁”植树600万株,年均120万株,分别占计划的100%以上。全县完成林业重点工程造林52万亩,占计划的100%;天保飞播造林28.05万亩,止2010年累计飞播造林195万多亩,有效面积154万亩,成林和可望成林80多万亩,成为全省飞播造林第一大县。止2010年,全县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工程造林56.16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29.86万亩,配套荒山造林26.3万亩)、封山育林0.5万亩;累计完成天保工程飞播造林56.2万亩、人工造林5.1万亩、封山育林5.9万亩,累计完成长江防护林工程造林22.4万亩、封山育林13.3万亩。近五年来,共完成汉江(大瀛湖)绿化治理工程造林5万亩,百里汉江绿化长廊已具雏形;2004年以来各级领导抓点工程造林7500多亩;2007年以来三年建成向阳镇营梁、城关镇塘磨子沟、蒿坪镇金石三个“三化一片林(园)”示范村,每年植树节22万多人义务植树100万株以上,人均4.5棵;近五年县城周边“三山”、县城主街道、主要进城路和紫阳广场实现绿化。森林植被较好恢复,资源总量和质量显著提高。2010年底全县林地面积达到243.51万亩,森林面积187.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5.7%,同比新增6.7个百分点,年均新增1.34个百分点。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山变绿了,水变清了,初步形成了“水边柳成行,山腰茶桑旺,山顶松柏翠,路旁绿成荫”的良好生态格局,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大增强,泥石流、旱灾、风灾同比明显减少,野生动物增多,生物链延长。

林业产业发展加快,农民收入显著增加。“十一五”全县新建林业产业基地18万亩,年均3.6万亩。2010年底,全县林业产业基地保存105.7万亩,农业人均3.5亩,同比增长1倍,初步形成“低山茶桑油桐和柑桔,中山耳菌核桃和板栗,高山木本药材和生漆”的立体林业产业格局。2010年全县实现林业生产总值3亿元,同比增长66.7%,年递增13.33%;林业总收入达到8.6亿元,农民人均林业纯收入1700元,同比分别提高1倍以上;林业产业总收入6.6亿元,农民人均突破2200元。富硒茶产业突破发展,近十年退耕还茶8万亩,2010年底茶园面积达17万亩,茶叶总产2983吨,茶叶收入3.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84.1%3.4倍。蚕桑产业稳步发展,五年全县新建优质桑园3.8万亩,2008年全县养蚕量达到7.6万张、产蚕茧2978吨,比2005年分别增长58.5%47.3%。2010年底桑园面积逾10万亩,实现蚕茧收入6435万元,同比增长112.2%,创历史最好水平,全县4万户蚕农人均增收402元,全县蚕桑产业综合收入突破1.5亿元。水果产业发展稳中有进。2010年底全县以柑桔为主的水果园面积5.4万亩、水果总产3000吨,水果收入突破1000万元。后续产业快速发展,五年全县新建林业后续产业基地15万亩,止2010年累计建成厚朴等木本药材基地13.5万亩、木本油料基地15万亩、板栗核桃基地17万亩、竹林耳菌基地27.5万亩,林业后续产业收入突破2亿元。森林旅游快步跟进,擂鼓台森林公园建成开放,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全县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以上,年旅游综合收入8000万元以上。种苗产业巩固提高,每年育苗1200多亩,产苗3000多万株,植树造林种苗自给有余,年育苗收入400万元以上。

资源保护不断加强,造林成果得到巩固。全县111.5万亩天然林和145万亩重点公益林管护到位。森林防火长抓不懈,取得了1990年以来连续21年无森林火灾县的好成绩。资源林政管理不断加强,森林限额管理到位,商品林采伐为零,征占用林地管理规范有序。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不断加强,胡蜂防控成效显著,森林病虫鼠害得到有效控制。林政执法不断加强,通过开展多形式的专项护林行动,查处了一批破坏森林资源的案件,严厉打击了破坏森林资源的不法分子,林区社会治安稳定有序。

林权改革有序推进,林业发展活力增强。2009年元月以来,全县紧紧围绕“明晰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这一核心,严格按照国家、省、市政策措施和工作程序要求,扎实有序地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给全县7.26万个农户、30.8万个农业人口、234.87万亩林地进行了勘界确权、建档发证,止201010月全面完成主体改革任务,达到省定标准,顺利通过省级验收。通过林权改革,实现了“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和生态受保护、农民得实惠的目标,林业发展活力显著增强。

二、未来五年紫阳林业发展的努力方向

“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林业肩负着重要使命。全县林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新农村建设主题,坚持“生态立县,兴林富民”的理念不动摇,紧紧围绕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紫阳战略目标,按照国土增绿、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生态改善、社会和谐的要求,努力扩大资源总量,主攻高效经济林业,加强资源保护管理,大力推进林业改革,努力实现林业资源与社会需求良性互动和社会、生态、经济三大效益共同提高。奋斗目标是:到 “十二五”末,森林覆盖率达到60.7%,年均增长一个百分点;林业生产总值达到6.4亿元、林业总收入达到14亿元、农民人均林业纯收入达到3000元,年均分别递增10%以上。通过五年努力,初步建成布局合理、优质高效、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的现代林业发展体系。

大力造林绿化,建设生态文明。以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资源保护、汉江绿化治理和长江防护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为带动,五年人工造林10万亩、飞播造林10万亩、封山育林10万亩、中幼林抚育30万亩,管护好历年营造林,巩固绿化造林成果。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扎实推进城乡绿化。以江河和铁路、公路为重点,扎实抓好绿色通道建设。

发展高效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巩固提高蚕桑产业,五年改造老桑园5万亩,丰产培育桑园5万亩,到“十二五”末全县养蚕发种量达到8万张,产茧量达到4000吨,蚕茧收入达到1.2亿元,蚕业综合收入达到2亿元。突破发展木本药材产业,到“十二五”末,全县木本药材产业基地达到25万亩,年产值达到1.5亿元。五年内全县新发展厚朴林10万亩以上,“十二五”末厚朴基地规模达到15万亩,打造富硒厚朴全国第一县,使之成为中高山地区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大力发展果品产业,到“十二五”末,全县果园面积达到45万亩,其中以柑桔为主的水果面积达到10万亩,以板栗、核桃为主的干果面积达35万亩,果品总产值达到1.5亿元。继续扶持发展富硒茶产业,精心培育退耕还茶,努力提高茶叶单产、品质和效益。加快发展森林旅游业,按照“突出特色、深度开发”和“吃、住、行、游、购、娱”配套的要求,加快擂鼓台森林公园建设,不断提升森林旅游业经营水平,到“十二五”末,年旅游收入达到100万元,年旅游综合收入突破2亿元。

加强资源保护,巩固发展成果。 抓好森林防火,努力实现五年内无重大森林火灾目标。加强资源林政管理,严格执行木材限额、凭证采伐,加强木材运输、加工经营管理,严防乱砍滥伐、偷拉盗运。加强天然林和重点公益林管护,巩固无火灾、无森林病虫害、无乱砍滥伐、无乱捕滥猎的成果。规范林地管理,坚持总量控制,坚决制止各类林地的非法流失,严防乱垦滥殖。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严防乱捕滥猎、乱挖滥采。强化林业案件查处,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维护林区社会稳定。抓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突出松材线虫病、柑桔和核桃大实蝇防治和胡蜂防控工作,维护森林资源安全。

深化林业改革,创新发展机制。巩固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成果,完善提高林地承包到户,确保农民享有平等的承包经营权。推进林权制度配套改革,落实林业政策,创新服务机制,完善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水平。规范森林资源流转秩序,完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保障林业持续发展。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与林权管理,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把资源受保护、农民得实惠的措施落到实处。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