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首 页>中共安康市委政策研究室>政研工作>2010年安康工作>2010年第五期 > 正文内容

汉滨茶叶香不起来四个原因

2010-06-23 09:10 来源:
字体大小:【

 

汉滨茶叶香不起来四个原因

 

“来,尝下紫阳的新茶”,“女娲银峰、八仙云雾应有尽有”······。近日来,无论是汉滨区的街头小巷,还是商铺酒楼,都能听到商贩们热情的吆喝声,空气中也蔓延着缕缕清茶香,不由得让天南地北的过往行人驻足品尝、购买。但是作为最大消费群体的汉滨人,却很难饮到自家山上产的新茶,这既是何等的遗憾。汉滨区有着茶树生存的优越自然资源和地理条件,洪山、石转等乡镇是安康含硒量最高的地方,然富硒茶品牌却被毗邻的紫阳县抢先注册。瀛湖库区的7个乡镇土质优良,水源丰富,早晨雾气厚,昼夜温差大,特别适合龙井长叶、龙井43、福鼎大白茶等系列优质茶的生长,制作出来的茶叶口感极佳,品质优良,瀛湖茶在市场上有着很高的美誉度,但是在市场没有知名度。究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把茶作为一个大产业发展意识不强。前不久笔者在一个产茶大镇调研时了解到,当地茶农生产的茶叶,由协会包装的新茶目前在市场每斤都是在千元以上,群众发展优质高产茶园积极性高,但由于没有上级部门得到很好的项目扶持,资金链条短,新茶种引进推广困难,老茶园改造跟不上,产业一直做不大,需要当地政府协调部分贴息贷款解决群众上规模问题。而镇上主要领导却表示他们目前最需要支持的不是茶叶产业,而是成立魔芋协会,狠抓魔芋生产。从侧面我们了解到,该镇一直存在政府和茶叶公司争利的事情,所以该镇每年在项目争取方面不给予茶叶生产方面的优惠政策,这真是一个丢西瓜去捡芝麻的现实案例。笔者粗略估算了一下,就他们形成魔芋基地,也需要三至五年时间,而且还要魔芋价格一直好,农民才能增收,否则光从该镇到安康就得多花几百元车费,而茶叶易于包装,体积小,一个人带上百十斤新鲜叶搭车到安康附近市场就能卖上好价钱。

二是品牌意识不强。多年以来,安康茶市基本都是紫阳、平利和部分外地茶充斥,很多汉滨生产的本地茶也要贴牌成是紫阳茶,给人们以消费误导。近年来,在汉滨各级政府的大力发展下,茶叶得到大面积栽植,也慢慢争取到部分市场,取得了一定的业绩,但由于没有自己叫得响亮的牌子,一直很难占据高端消费市场。比如瀛湖镇“在水一方”、双龙镇“汉水韵”等茶厂及协会注册的“瀛湖仙茗”、“汉水神韵”、“瀛湖翠峰”等系列商标,并且“瀛湖仙茗”也由于色鲜、汤浓、味香、型美得优秀品质,先后多次获得了省市等各级质量管理部门的好评,其中在2003年的龙舟节上拍卖出25000元每斤的成绩,但是品牌在后天培育方面缺乏保护意识,使得很多经营茶叶的小商小贩都打着“瀛湖仙茗”的标识,造成市场鱼龙混杂局面,忠实消费者流失。

三是茶文化不浓。我国有着古老而悠久的茶文化,茶是中国人的日常饮品,有着很好的保健作用,茶叶作为世界十大饮品之一,走向了世界。安康人都有饮茶习惯,品茶、谈茶、论茶个个在行,茶座、农家乐比比皆是,但关于茶的著作、研究、诗歌、茶具、茶艺表演和具有汉滨特色民间茶故事、传说等方面的茶文化挖掘不深,宣传不大,内容薄弱,没有起到大的宣传和烘托作用。

四是制作工艺落后。茶的好坏主要讲究色、香、味、形。清明茶主要以绿茶为主,现在市面上卖的新茶还是靠传统的手工制作居多,由于制作工艺不规范,标准不统一,在炒、揉、搓、捻中的时间、火候、力度掌握不同,制作出来的茶叶品质差别就很大,既浪费原材料,也买不起好价钱。也有些新茶采用机械制作,但是由于使用设备大多是外地淘汰产品,在筛选、烘干、发酵等方面存在严重造作问题,比如银针,制作出来的茶形不美观,汤味不清,香味不浓,保证不了优秀品质,在市场上褒贬不一,亦缺乏竞争力。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