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化助推农业现代化
——平利县农机管理中心服务茶叶大户发展
近几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全县各级党政组织的生态立县战略,坚持不懈的发展茶饮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茶饮产业基地规模达到12万亩;产量、产值稳步提高。2009年,茶叶总产3700吨,总产值达到3.7亿元;全县有近10万茶农的衣食供给来源于茶饮产业。女娲绿茶和平利绞股蓝的品牌整合初见成效;市场准入的质量认证取得突破性进展,绞股蓝产品获得国家原产地保护;科学技术进步成效显著,先后获得了省政府四项茶饮产业科技进步成果奖;茶文化研发方兴未艾,典雅的茶楼、动听的茶歌、精湛的茶艺已成为传承女娲文化的精粹,茶叶、绞股蓝的产业化经营格局已基本形成,快速发展的势态良好。
一、以项目扶持带动企业发展
陕西省平利县女娲银峰茶叶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前身是平利县良种茶叶研究所),下辖平利县良种茶叶研究所、平利县高峰村茶叶技术协会、安康市名优茶研发中心、安康市茶叶生产力促进中心、陕西省平利县茶叶专家大院和西安市女娲银峰茶叶销售中心各1个。
自2005年起平利县农机管理中心就以茶叶机械化示范项目对该企业进行扶持。累计完成茶叶机械化示范面积3万余亩。建成清洁化生产线二条,累计购置茶叶机械92台/套共66万元。并开展机械修剪与人工修剪、机械化采茶与人工采茶、清洁化茶叶加工生产线与小型单机等示范对比试验。
通过在女娲银峰茶叶有限公司实施的茶叶生产机械化项目,带动了全县12万亩茶园的管理水平提高,即能增加绿色国土面积又能保持水土、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也可以形成生态旅游观光点,具有十分巨大的生态作用。
实施机械化生产大幅度的降低了生产成本,解决了无人采茶资源浪费问题,提高了茶叶产品质量,更好的贯彻执行了产品质量法,保障产品质量,为消费者提供了绿色保健安全的产品,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
二、工作措施
1、扶强扶优核心示范企业,建立梯级分明的管理机制。
通过连续扶持女娲银峰公司,扶强、扶优、扶大该企业。让该企业具有承担示范项目龙头示范带头作用的积极性,通过示范带动、促进茶叶产业发展。通过与示范企业签订责任书,明确示范目标任务,实现示范企业与加工厂,加工厂与茶农梯级分明、即分又和的产、供、销一体化服务。
2、成立平利县茶叶机械化协会,增强茶农自我管理意识。
通过组建平利县茶叶机械化协会,把平利县现有的社会资源、基地资源和品牌资源有效进行整合,在县农机中心的业务指导下,实现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和自我服务。通过协会的经常性工作,推进示范项目的各项任务顺利实施,确保了示范项目各项任务按时完成。
3、统一名优茶品牌,开拓产品销售市场。
对平利县现有女娲牌《女娲云雾》、《女娲毛尖》、《女娲银峰》和《女娲炒青》从原料选择——机型配套——工艺流程——产品加工——包装销售这五环节上制定并推行切实可行的技术标准,加大科技培训和示范推广力度,确保产品质量。
4、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加快技术推广步伐。
采取举办茶叶机械培训班、现场观摩示范、图片展览和印发技术资料等有效形式,年培训茶农1000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5000余份,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推动作用,促进了茶叶机械化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依托项目带动、健全服务体系,坚持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全面提升茶业综合效益。举全县之力,真正建成全国绞股蓝第一县和西北名茶大县。
女娲银峰公司现有员工65人,茶叶和绞股蓝生产基地1.1万亩,有机茶基地2270亩,资产总值1100万元,2009年生产名优茶105吨,产值3000万元。2002年获“中国西部名茶”评比金奖,2003、2007、2009年在“全国名茶”评比中心或“中茶杯”一等奖,该公司 “女娲银峰”茶的研制和开发获“陕西省科技成果”三等奖,被“中国科协财政部”授予“女娲银峰茶叶产业示范基地”。
在洪善存的带动下,目前,高峰村已累计流转土地331.6亩,占可流转面积的87.9%,不仅促进了产业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经营,让生产要素得到优化组合,还使一些劳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从事他业来增加收入。
2007年购置杀青机、理条机、提香机、揉捻机等各类型机械7台/套,自筹资金132150元,享受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资金30000元。
2008年购置修剪机及采茶机4台,自筹资金18920元,享受国家农机购置补贴7500元。
近年来,在洪善存的带动下,全村茶园发展的1500亩,有5亩以上的茶园和茶叶大户30户,茶叶产业收入占全村工农业总产值6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000多元,高出全县平均水平近1000元,被县委、县政府命名为“茶叶生产专业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