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首 页>中共安康市委政策研究室>政研工作>2010年安康工作>2010年第一期 > 正文内容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乡镇林业站建设

2010-01-12 08:59 来源:
字体大小:【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乡镇林业站建设

宁陕县林业局  张守诚 徐永慧

2009119日)

 

宁陕地处秦岭中段南麓,属长江中上游水源涵养林区,也是陕西第一林业大县。全县总面积3678平方公里,辖14个乡镇98个村,7.4万人口。全县林地面积480万亩,其中集体林地306万亩,农民人均达到50余亩,森林覆盖率90.2%。境内有野生动植物种类1406种,有大熊猫、朱鹮、金丝猴、羚牛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7种,有黑熊、锦鸡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29中;有红豆杉、香果树等众多国家Ⅰ、Ⅱ级保护植物,素有动植物王国美称,被誉为西安的“后花园”。

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乡镇林业站建设基本情况

(一)林权制度改革情况

20077月,我县被确定为全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县后,我们在深入调研考察和广泛征求基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较为科学的林改工作意见和实施方案。经过精心准备,县委、县政府于2007119召开了县、乡、村三级干部共400余人参加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动员大会,正式全面启动了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经过一年来的扎实工作,已经全面完成组织动员、勘界确权、建档发证和总结验收等各项工作任务,全县林权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真正实现了“山定主,权定根,人定心”,达到了生态受保护,农民得实惠的目标。全县共完成林地调查登记37205宗,面积306万亩;明确产权36768宗,面积301万亩,占应确权面积的98.3%;制作发放林权证17109本,发证率98.3%,调处纠纷931起,调处率达到98.1%,档案综合管理合格率达到92.9%,林权登记合格率达到97.3%,群众满意率达到93.6%

(二)乡镇里林业站建设情况

我县地处秦岭腹地,是个典型的林区大县,林业一直是全县人民生存和发展的台柱产业,建立健全基层林业组织机构,充分发挥基层林业站“管理、组织、指导、服务”职能作用,对于保护森林资源,促进林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2年,县委、县政府针对乡镇林业站人员无法稳定,进出随意性大,林业技术人员不能集中抓林业管理和技术服务,工资待遇和工作经费无保障,基层林业站“线断、网破、人员散”的现状,积极采纳林业主管部门建议,将乡镇林业站单设并由县林业局垂直管理。出台了《宁陕县乡镇林业工作站管理办法》。将乡镇林业站人事调配权、人员工资、财物财产支配权统一划归林业局管理,落实了乡镇林业站办公地点,按照大乡镇定编68人,小乡镇定编35人,全县核定事业编制55人。选调了乡镇林业站工作人员,林业站站长由乡(镇)长担任,县林业局配备专职副站长。同时增挂森林资源管理站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站两块牌子。形成了县乡森林资源管护网络体系和县乡镇林业科技服务网络体系,乡镇林业站的建立,为顺利实施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促进林业产业发展,推动林权制度改革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乡镇林业站存在的问题

一是人员编制较少,不适应林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近几年来,随着林业建设投入的增加,工作任务的增多,特别是林改后,林农主体经营地位的落实,林农抚育更新利用,发展经济活动的增多,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为其规划设计和科技服务,而目前乡镇林业站现有人员编制远远满足不了林业发展和林农生产经营活动需要。 

二是管理体制不统一。安康市除我县乡镇林业站是垂直管理以外,其它9县乡镇林业站全是与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在一起,人员分散,流动性较大,人员不固定,不便于林业工作的指导和技术服务。

三是基础设施薄弱,办公条件差。由于县级财政困难,对乡镇林业站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严重不足,林业站办公条件较差,工作生活环境十分艰苦。

四是人员无法流动。尤其未实行垂直管理的乡镇林业站,工作人员无法流动,干好干坏一辈子都在一个乡镇工作,不利于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

二、乡镇林业站在林权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乡镇林业站处在林改工作中第一线,参与了从组织动员、调查摸底、制定方案、勘界确权、建档发证和总结验收等林改工作全过程,为林权改革发挥参谋助手和主力军作用。

一是大力开展了林改政策宣传。林业站积极协助当地党委政府和村组,利用组织召开村民大会、广播、宣传车、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有关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向林农发放公开信23000余份,宣传年画17000多份,《林改政策读本》10000多册,发布林改信息220篇,营造了全社会关心林改,支持林改、参与林改的良好氛围。

二是协助制定了林改方案。林改方案是林改工作的核心环节,决定着村组林改工作成败。乡镇林业站在我县林改工作中积极参与乡、村、组三级林改方案制定,并在调查摸底情况基础上与村组负责人、广大群众认真分析林情、村情,指导、协助村组科学制定林改方案,保证林改方案既符合村情林情,又符合民情民意。全县14个乡镇, 98个村的林改方案,均由乡镇林业站指导制定,群众赞同率达95.9%

三是积极参与调查摸底工作,为林改提供基础数据。一方面,林业站积极配合乡镇林改工作组,采取进村入户走访老干部、老党员和农户的办法,直接摸清林地现状。共发放调查表3000余份,入户调查摸底16000余户,走访座谈22494人次,召开群众、党员干部会860余次。另一方面,在县林业局、档案局等部门查阅历史资料,上下相互对证,为制定林改方案提供了详实的第一手资料,为林改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是积极参与调解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林权纠纷调处是林改工作顺利推进的前提,直接关系林农的切身利益,直接影响到农村社会的稳定。林业站人员始终坚持尊重历史、以人为本、公平公正的原则,积极协助乡镇领导、村、组妥善调解林权纠纷,解决以往历次改革中遗留的合同不规范、手续不健全、村组负责人暗箱操作转让森林资源等群众意见极大的问题,把矛盾化解在基层,维护社会稳定,保证林改工作的顺利进行。到目前,全县共发生林权纠纷949起,涉及面积59200亩,目前已调处纠纷931起,调处率达到98.1%。由于措施有力,方法得当,全县林改期间社会稳定。

五是积极参与勾图勘界和确权发证工作。勾图勘界和确权发证是林改工作的关键环节,乡镇林业站技术人员连同县级有关单位技术人员,组成了36个工程组开展了外业勘界工作。技术人员与乡村干部和林农朋友同吃同住同上山,在林改第一线任劳任怨,跋山涉水,克服酷暑严寒、山高路陡、地形复杂等各种困难,及时完成现场勘界和面积测算工作;及时向林农公示了宗地区域范围、面积、权利人、树种、地名、四至界线等情况,经公示无异议后,再协助林农填好林权登记申请表,经林农和村委会核对无误后签字盖章,附宗地区域图,报送县林改办审核。同时积极配合县林改办依法向申请农户或林地权利人核发林权证书,目前,全县发证率已达到98%以上。

六是当好资料整理员,建立健全了镇村林改档案。做好各种资料整理和计算机数据录入工作,建立健全林改档案,是保证及时发放林权证的重要一环,牵涉到专业技术,其他人员很难完成,林业站人员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细致认真地做好每一份资料的整理、宗地资料录入、林权证表格填写和附图绘制等工作,建立健全林改档案,包括各级下发的文件;所有的会议记录;林改的各类图表、方案、总结材料;各类合同、台帐,做到一组一册、一村一卷、一乡一档。并在县上统一配备档案柜的基础上,建立完善了镇、村两级林改档案。

   三、林权改革后,林业发展新形势下,乡镇林业站建设迫切需要加强。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林业经营主体大幅增加,经营内容增多,林业管理与服务的对象增多,要求进一步提高,难度进一步增大,只有进一步加强乡镇林业站建设,充分发挥乡镇林业站的林业政策宣传、资源保护、林政执法、生产组织、科技推广服务等方面重要作用,才能适应林业改革和发展形势的需要。

一是林业政策、法规宣传对象增多,宣传面更广。林改前,林业政策法规大多宣传到村组干部,林改后,要直接宣传到千家万户。

二是森林资源监管任务更加繁重。林权改革后,大多数集体林地由原来的村组管理变成了现在农户管理为主。由于广大林农保护意识较弱,利用意识较强,加之生产经营、利用森林资源、发展经济活动增多,很有可能造成乱砍滥伐发生,为森林资源监管增加了新的难度。

三是林农要求林业技术服务更加迫切。林改后,千家万户林农都迫切需要通过对森林的科学抚育、更新、采伐利用等经营活动,发家致富。从而需要大量的技术人员走村串户、深入山间地块科学的进行规划设计,而现有的乡镇林业站技术人员,远远满足不了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需要。

四是林农需求新技术、新品种更加迫切。广大林农利用林地发展林业经济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林农群众非常需要林业生产栽培、管理新技术和优良新品种,迫切需要更多的林业科技人员为广大林农提供科技服务。

因此在林改新形势下,乡镇林业站建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才能促进林业又好又快发展。

四、关于加强乡镇林业站建设的建议

一是健全乡镇林业工作站。按照国务院有关加强乡镇林业站建设要求,建议由国家林业局和国家编委联合出台规范性文件,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及编委要加强乡镇林业建设,将乡镇林业站单设并由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垂直管理,长期稳定乡镇林业站干部队伍。
   
二是要适当增加编制。每个乡镇根据人口和林地多少,至少明确510人工作编制。

三是加大乡镇林业站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乡镇林业工作人员办公条件,广泛调动广大林业科技人员扎根基层、服务林农的积极和创造性。

四是加强乡镇林业站人员政策法范、业务、技术培训,不断提高人员素质,不断提高林业站技术人员工作能力和水平,促进林业事业科学快速发展。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