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首 页>中共安康市委政策研究室>政研工作>2011年安康工作>2011年的四期 > 正文内容

转移农民 富裕农民

2011-06-01 10:14 来源:
字体大小:【

    近年来,仓上镇在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牢固树立“富裕农民必须转移农民”的观念,把加快农民转移作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富民产业来抓,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城乡统筹发展的中心环节来抓,通过大力实施移民搬迁、招商引资、全民创业、劳务经济等工程,引导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一大批农民走上了致富之路,有效地推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

    一、落实移民搬迁政策  鼓励农民下山进城

    “今年生态移民安置,我搬进了新社区,住进了一套120平方米的大房子,屋里宽敞明亮,安上了自来水、太阳能,让我这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过上了城里人的好生活,真是赶上了好政策了啊!”仓上镇农庄村70岁高龄的张富帮老人提起自己住进新房就高兴的合不拢嘴。自实施生态移民搬迁工程以来,像张富帮一样的转移农民实现了“住有宜居”。“移民搬迁是实施空间转移战略,推进城镇化进程的需要,我们做这个工作不是简单的让农民往集中住了就行,还要搞好道路、供水、供电、靓化等工程,拓宽就业渠道,努力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镇党委书记说。近年来,仓上镇把移民搬迁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机地结合,本着重点安排生产,妥善安置生活,有效保护生态的原则,积极推进移民搬迁工程,让农民搬迁到生态社区及集镇,降低经济发展综合成本,打破了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为引进工商资本进入农村市场,实现集约规模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也为招商引资、全民创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仓上镇立足自然地理条件及经济发展现状,明确提出了“三点一线发展”建设目标。“三点”即是以集镇和裴家、农庄两个生态社区为主要迁居点,利用3-5年使每个社区人口达到3000人以上,集镇人口达到1万人,全镇80%人口在社区集中居住。仓上集镇四周群山环绕,傍山依水,素有“三星拱月”之美誉,辖2个村5个组,机关单位12个,现有住户560户,个体工商户200余户、常住人口3000人,镇内地势平坦、交通便利、经济发达、配套设施完善。集镇居民的经济收入由农业转变为劳务输出和二、三产业为主,人均收入逐年得到提升。农庄社区是农庄、马庄、鱼塘三村纽带,辐射7803500余人。遵循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要求,在社区建设中坚持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外观样式、统一建筑模式“四个统一”的要求,实现水、电、路、绿化、卫生等公共设施配套。村民搬进社区后,在继续发展烤烟、蚕桑、畜牧等产业经济的基础上,将整合区域优势资源,发展大棚蔬菜、农副产品加工、商品零售、产业服务等。裴家社区是仓上天宝统筹城乡发展的配套工程,天宝三组89351人将以整体搬迁的形式安置到此,社区建设涉及小区回填辗压、防洪堤、两座大桥等重大工程,将辐射带动裴家、天宝、槐坪等村5000余人口向社区集聚。村民进社区居住,由企业流转土地集约经营,对适合在当地发展的协调与企业签订劳务合同,变为产业工人,能外出务工的鼓励外出务工发展,对五保户、特困户安排在敬老院居住。按照 “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实现土地流转,农户耕地承包权、林权及所获收益不变,原享受的各项惠农政策继续不变。社区将统筹推进道路、电力、广电、通讯、网络信息覆盖,城乡一体的就业、户籍、社会保障制度和覆盖城乡的文化、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体系将逐步完善。“一线”是以仓上至旬阳武王公路沿线为经济发展主轴线,依托烟、药、姜、畜、林五大主导产业,通过土地规模流转,引导工商资本进入农村开发,打造现代农业园区,逐步建立大、中型农村企业,把农民转化为产业工人,从土地、人力、物力、市场给企业发展提供便利,也从根本上解决群众居住就业,逐步实现农民市民化、居住城镇化,实现转移农民、富裕农民的目的。

    二、 抓好招商引资   推动全民创业

    推动农民转移的第一平台是项目。仓上虽地处中后山,交通不便,自然条件也相对较差,但具有自然面积大、绿色产业突出、外出务工能人多等特点。仓上镇现在有条件、有优势,把外部的资金、项目吸引过来,使农民在家门口就业。镇党委、政府把招商引资、全民创业工作作为经济发展的重头戏来唱,围绕资源上项目,依托项目兴产业,优化环境促创业,真正做大做强二、三产业,在全镇形成“企业进山、农民进城、工农融合、统筹发展”之势。全镇在外创业能人超过200人,对有返乡创业的愿望,镇党委、政府主动出击,鼓励其返乡创业。如:外出务工能人周通返乡投资金3500余万元,建成了4条生产线,年产100万大箱的烟花爆竹生产企业,产值将达到1.6亿元,解决当地500余人就业,后续将建设花炮厂一系列附带企业,将为农民提供了更加宽广的就业平台。兴达公司负责人刘和兴,回到仓上镇天宝村一次流转山地6000亩,解决100余人的长期就业问题,配套建设裴家生态社区,将原居住在示范园内群众以整体搬迁的形式安置到生态社区,既解决了农民群众生产、生活问题,又实现了投资创业目标。目前,全镇返乡创业者达到160余人,注册登记个体户达到380户, 600余人农民工就地就业。

    为确保招商引资、全民创业取得实效,我们优化服务环境,真心服务企业,做到了引进一个,成功一个。一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借助项目支持,全镇累计投入资金900多万元,铺修通村水泥路80多公里,实现了村村水泥路,接通了灯塔、天宝的栗树垭、马庄的十字垭、马庄的陈家河等四处与旬阳的交通通道,电网改造率达到90%以上,通信信号覆盖率达95%以上。二是全力整治发展环境。为了有效地促进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镇党委、政府将社会治安、群众信访做为改善投资环境的重点工作来抓,实行领导包案制度,对口管理、责任到人,让投资者更加放心投资。三是建设真情服务平台。“只要来仓上,万事都不难”,这是镇党委、政府在招商引资洽谈中的承诺,无论是在矛盾纠纷的调解过程中,还是在土地流转等工作的实施过程中,主要领导都是亲临现场,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秉承“帮投资者成功,助投资者发展,替投资者着想,为投资者服务”的理念,营造了良好的重商、亲商、安商的良好氛围。

    三、 巩固劳务输出成效   掀起统筹发展高潮

    仓上镇农村富余劳动力占农村总劳动力的65%,作为一个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乡镇,发展劳务经济对全镇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镇党委、政府在狠抓招商引资,全民创业的同时,高度重视劳务经济,从政策宣传、技能培训和服务上真抓实干。2010年,全镇实现劳动力外出务工6800人,其中有组织输出3784人,自发输出3016 人,实现创收7500万元,涌现了一大批像卢林泉、周通、刘和兴一样的务工能人,带动了更多的人从农业生产中脱离出。一是抓宣传,转观念,营造外出创业好氛围。充分利用劳务现场会、广播、墙报、标语等形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跟农户讲实惠,大力宣传劳务输出的就业形势及先进典型,在农民心中形成转移致富的观念,进一步促使他们积极外出创业务工,增强了转移的主动性。二是抓培训,提素质,促进外出农民创增收。加快转移农民,根本在于提高农民素质。以前,外出务工人员大多数从事采矿、建筑、加工等技术含量低、劳动强度大、风险高的行业,原因只因为农民素质低,技术水平不高。近年来,我们按照“培训与市场挂钩”原则,将劳务培训作为抓劳务经济的重要手段。认真落实未升入初高中毕业生“一个不能少”的职业技能培训,全年累计组织培训40场次,受培人次达千余人。三是抓服务,优环境,确保劳务产业出效益。年初,镇政府与各村委会签订劳务输出目标责任考核,把劳务输出纳入全镇中心工作,努力营造“党委重视、政府主抓、各方参与、社会支持”的工作局面。镇劳保所、派出所、计生、信用等部门简化办事手续,认真做好各种服务工作,确保劳务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