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首 页>中共安康市委政策研究室>政研工作>2011年安康工作>2011年的四期 > 正文内容

关于对我县推进有条件农民进城落户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2011-06-02 10:15 来源:
字体大小:【

    我县属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全县总人口20.9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8万人,占全县人口的三分之二,富余劳动力10.8万人。随着经济收入的增长和收入来源趋于多样化,农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进城定居的愿望日益强烈,已有一部分农民在城镇购房或租房居住。顺势鼓励农民进城落户,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很大作用。

    一、影响农民进城落户的主要因素

   (一)观念因素。一是“以地为本”、“叶落归根”等传统观念在农村尚根深蒂固,脱离耕种居住多年的承包地和宅基地,短期内在思想上还难以接受。二是部分农村居民,特别是年龄较大的过惯了农村的生活,对城镇较快的生活,工作节奏和相对多样的生活方式还不太适应。三是部分城镇居民对进城居住农民还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有鄙视和排斥感,无形中增加了农民进城居住的顾虑。

   (二)经济因素。进城居住不可避免要大幅增加生活成本,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我县大多数农村居民目前还普遍存在收入相对偏低,经济来源不稳定等困难;另一方面,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在农村生活基本可达到“衣食住行”无忧,一旦转换身份,进城居住,就会少了依托,如果不能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帮助他们破解经济难题,势必会影响他们进城。

   (三)环境因素。一是就业难。目前我县第三产业尚在发展之中,城镇可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大多数进城务工人员从事的均为工作待遇相对偏低,工作环境相对较差,工作前景不明确的工作。二是创业难。创业需要资金、项目、还要办理相关审批手续,进城居住农民因为环境、人员不熟,所以面临的困难和障碍就越多。三是住房难。受地理环境制约,大量农民进城势必会使房价进一步抬高,从而导致很多进城农民买不起房、租不起房。四是上学难。让子女从小受到良好教育是农民关心的头等大事,城镇优质教育资源也是吸引当地农民进城定居的重要途径。从目前来看,城镇教育供需矛盾凸显,中、小学教育资源短缺尤显突出,城区各校班级学生数普遍存在着“超编”现象,公办幼儿园(学前教育)容量不足,上学难依然存在。

    二、加快农民进城落户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组织领导。推进农民进城落户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非一时之功所能完成,这就需要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各相关部门的全力配合。一是要成立相应的机构负责统筹协调各方面工作。二是要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和中长期工作规划,保证工作有序进行。三是要建立工作奖惩机制,以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

   (二)强化舆论宣传。加快农民进城落户,要强化宣传引导,营造浓厚工作氛围。要从提高农民群众思想认识着手,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提高农民对优惠政策的知晓率,循序渐进推进农民进城落户。一是要搞好政策宣传和解释,让广大农民知晓、熟悉,能够结合自身实际,对照相应政策,综合考虑判断。二是要做好进城居住的优势宣传,包括子女教育、生活环境、休闲娱乐及相对完备的城镇公共设施和功能等,提高农民进城入户的积极性。三是要大力宣传农民进城居住的重要意义,增强全社会的认知度和参与意识,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三)强化政策引导。要在省市政策框架范围内,结合我县实际,尽快明确、完善农民进城落户的一系列政策。一是要制定医疗、养老、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保政策,让进城落户农民病有所医、老有所养,拥有基本的生活保障。二是要制定户籍、住房、子女就学等方面政策,让农民进得来、稳得住。三是要制定宅基地、承包地退出补偿办法,引导鼓励农民早日办理相关退出手续,脱离土地来源。四是要制定农民进城就业、创业优惠政策,包括金融、工商、税务、劳动各方面,拓宽农民进城就业渠道,减少农民自主就业、创业困难和障碍,降低农民自主就业、创业成本。五是要做好城镇建设规划,拉大城镇骨架,完善城镇公共设施,增强城镇吸纳度。

   (四)强化服务意识。农民进城落户面临诸多问题,需要办的事情很多,各相关部门要统一思想、强化服务意识,为农民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一是符合政策界限的要及时不折不扣的落实兑现政策。二是要简化办事程序,精减各项收费,有针对性的开辟“绿色通道”,让农民办事顺利、舒心。三是建立咨询平台,设立进城落户热线电话,随时接受群众咨询,为群众解决疑惑、排忧解难。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