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首 页>中共安康市委政策研究室>政研工作>2011年安康工作>2011年的四期 > 正文内容

项目铺开统筹路工农融合写华章

2011-06-02 10:48 来源:
字体大小:【

贫困山区如何抓好统筹城乡发展,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去年8月,县委、县政府将位于我县后高山具有普遍代表性的仓上镇天宝村作为全县统筹城乡发展综合试点,试点由我县兴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主体投资,政府通过项目支持的形式组织开展建设。山上流转土地新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园,山下在裴家新建生态社区,转移安置山上农户,变农村居民变为产业工人,变传统农业为现代农业,促进工农互动融合发展,从而打造出具有白河山区特色的统筹城乡发展模式。

一、试点概况

(一)仓上镇天宝村概况。天宝村位于县城西南80公里,距仓上镇12公里,属于典型的中后高山区,海拔600-1200米,境内山大沟深坡陡,公路交通不便。全村辖9个村民小组4421885人,现有劳动力960人,常年外出务工农民780人,其中在县兴达公司务工200余人,农业产业主要以烤烟、蚕桑为主。试点一期工程位于天宝村三组,该组共有89351人,常年在县外务工90余人,其在兴达公司务工50余人,临时性务工60余人,常住人口约100余人,群众增收主要靠外出务工。

(二)裴家生态社区概况。裴家生态社区是我县“16830”城乡规划体系中30个生态社区之一,现有居住人口近500人,辖区内有商铺12家,卫生室2个,幼儿园1个,完全小学1所,烟叶收购站、蚕茧收购站各1个,是原裴家乡政府所在地,其水、电、路、讯基本完备。新建社区按照“居住环境优美、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完备”的要求进行修建,规划从茅塔至南沟口长2公里区域,可容纳5000人居住。

(三)兴达公司投资动因。天宝三组的主要劳动力多数已外出务工,在家留守的仅老弱妇幼不足百人,由于山高坡陡,很多土地撂荒弃种,交通不便,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很大困难,购日常生活用品需到十几里外的裴家和仓上购买,尤其看病就医极为不便,针对这种状况,其在这里土生土长的兴达公司负责同志,就产生了改变家乡面貌的决心,把山上乡亲搬到裴家生态社区,山上土地实行统一规模经营,这样既造福百姓又可给公司带来一定效益,更与县委、县政府鼓励全民创业、统筹城乡发展的号召合拍。这种想法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20108月,县委主要领导实地踏勘后,支持兴达公司回乡创业发展。

二、建设内容

(一)新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园。试点启动以来,规模流转山地资源是首要任务,县统筹办和仓上镇、天宝村、兴达公司迅速成立了土地流转工作组,在全面宣传动员、征求所有农户意见,经全部农户同意后,兴达公司以耕地每亩年流转费100元,林地每亩10元的价格流转30年,租金按年定期支付,地上附属成材树、桑园等一次性买断,薪炭林仍归农户使用,规模流转耕地和林地6000余亩。支付当年流转费24万元,附属物(树)补偿费15万元,同时兴达公司还主动将2006年天宝三组通村水泥路群众集资款20万元一次性退还农户,让家乡父老真切感受到了创业者为民所愿的真诚。土地流转后实行规模经营必须要走现代农业的路子,兴达公司组建了天宝农业开发公司,由兴达公司控股,该组农户以自愿入股的形式进入企业化生产,现有农户入股20万元。试点现已聘请省农科院编制出《白河县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园规划》。示范园区规划有养猪示范区、养羊示范区、林下养鸡示范区、大型沼气循环利用系统,田间水利灌溉系统、田间耕作道路系统、园林苗木示范园区、中药材示范园、良种示范园、商品林示范园、经果林示范园等功能区,预计总投资1.2亿元,3-5年实施完成。截至目前,园区田间道路系统建设已动工修筑田间道路1122公里,土地整理已修水平梯地100余亩,新建蔬菜大棚100亩,种植中药材400亩,苗木绿化500亩。

(二)新建裴家生态社区。近年来,我县探索的农村生态社区以其优美的生态环境、完备的基础设施、完善的公共服务功能,成为城乡居民理想的定居地。农村生态社区合乎既不愿离开本土又能过上城市人生活的农民所向,又切合白河山区特点,成为白河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模式。裴家社区就是30个生态社区其中之一,社区建设一期工程的运作方式由政府负责总体规划,协调征地拆迁,配套路桥、水电、通讯等项目建设,兴达公司负责投资征地拆迁、建房的资金垫付,实施项目建设工程,剔除政府项目投资后,以成本价售房给迁移农户。农户购房资金除开自筹、国家补助外,其在兴达公司务工农户和转为兴达农业开发公司产业工人的农户还可以以按揭的形式每月从工资中扣除一部分。一期工程总投资5000万元,兴达公司投资4000万元用于征地、建房,政府投资堤防、路、桥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约1000万元。目前,“三通一平”基本完成,计划新建住宅套房500余套,主要用于安置天宝、裴家、槐坪、东庄四村自愿搬迁户入住。

(三)强化各项政策保障。群众进入生态社区后,其最大的担心就是国家各项政策保障问题。我们在抓好试点时就提出,其土地规模流转后,原附着在土地上的退耕还林、种粮补贴等各项政策仍当原农户所有,不得因土地流转后而改变受益人,农民进入到社区后,其户口变为城镇居民,原来的农村低保等各项社会保障政策不变。迁居社区农民的生活来源主要通过为其公司务工和变为产业工人等渠道解决,目前天宝三组现已在兴达公司务工农民近50人,转为天宝农业开发公司务工的产业工人60余人,自行外出经商、谋职、当老板的约30余人,特困户进敬老院集中供养8人,还有部分户进社区后自主创业经商,有意向者约10余人。同时,还规定凡是愿意进到社区的其它村组的农民符合政策条件的,所有补助政策同当地群众一同享受。

三、实践体会

天宝综合试点启动以来,各项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发展势头良好。我们有以下几点实践体会:

一是项目支持是基础。从社区建设到产业开发,都离不开项目的支持,企业工商资本进入到农村市场开发,其实质是将政府项目投资让利于农民,企业只是在实施项目中获得相应的工程投资,从而实现农民获利、企业增效的双重目的,如果没有项目的支撑,企业其自身有限的资金无法满足工程所需的大量投资,因此,项目成为农民迁移和企业开发必不可少的基础,同时项目还是保障农村社区居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的主要途径,是党的惠农政策的具体体现。

二是企业开发是条件。没有企业主体开发进入,单靠政府与农民是很难实现试点工程。企业进入试点建设,主要源于本村农民的故土情结、政府全民创业优惠政策的感召和土地流转后集约规模经营的长期效益。企业的资金、技术和人力资源也是开发必不可少的条件,只有通过企业的市场化运作,才能盘活农村开发市场。

三是群众意愿是动力。天宝三组89户农民已有15户在县城和仓上集镇购房,经调查走访,该组70%的农户希望到裴家社区定居,20%的户想到仓上集镇定居,还有10%的户想到县城安家,群众这种愿望成为试点区农民迁居城镇社区、流转土地成为可能,部分先行进城定居的也让其他人看到了希望,感到了压力,尽快从山上搬到舒适的社区居住成为全体农户的迫切愿望,这种意愿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动力。

四是科学决策是保证。综合试点坚持高起点规划,充分汲取先进设计理念,从安全避灾、切合实际、自然和谐、方便实用出发,科学地制定出规划蓝本,从节约土地出发,以七层住宅建筑为主,这样户均从山上占地0.5亩减少到户均占地不足30平方米(含公共用地),户均节约土地300平方米,同时,配套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让居民享受到城市的方便和农村的清新自然,达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保证了30年不落伍的设计理念,让社区更趋向现代化方向。产业园区规划是聘请省农科院专教授实地勘察,经两次本地专家会商后经省级专家评审而定论,充分考虑自然资源、市场营销、科技示范等多重因素。县委、县政府还在几经研讨后制定了详尽的《试点工作方案》,通过科学决策,让试点工作更具体、分工更细致、职责更明确,从而保证了规划蓝图的顺利实施。

五是领导重视是前提。天宝综合试点成立了由县委主要领导任组长、政府主要领导任责任组长,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及所在乡镇党委书记、镇长为成员的领导机构,下设办公室,抽调人员具体办公,为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为保证企业顺利在试点开展工作,县委还专门抽调县委农工部副部长(县统筹办副主任)到兴达公司挂职,专职负责试点工作,在企业与部门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县上领导坚持每周到试点指导,督促工程进度,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及时落实乡镇、部门工作责任,有效保证了试点工作的顺利推进。

天宝综合试点是借项目支持铺路、企业主体开发、实现工农互动融合、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典型,其整村迁移农户进生态社区、规模流转土地建设示范园,全面解决农民进城后顾之忧问题,这是一种包容农村全面发展之路,具有放之全县皆可行的普遍性,这为全县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了一个样板,值得大力借鉴和推广。 

作者: